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小孤山大孤山,清江曲苏庠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白苹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属玉、鸳鸯、白苹、芦花、扁舟、林樾、明月等意象,营造了幽美清新的意境,抒发了放任自适的情感。前六句既是诗人隐逸生活的一日,又是长年生活的缩影。“万事不理”,指不问人事,不与世事。观其一生出处,这里有着诗人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在内。“弄明月”,指赏玩月色。这首诗,以属玉、鸳鸯、菰蒲、白苹、芦花、扁舟、林樾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清新的江湖世界,活动在其间的诗人,又是一位孤高出尘、自由不羁的隐逸者,因此,全诗给人以一种脱尽尘世烟火的感觉,而使苏轼大为赞赏:“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思考】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过小孤山大孤山,基础自主学案,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基础自主学案,二、词语释义嵌岩窦穴:_杰然:_戍兵:_巉然:_造化:_尤物:_发挥:_营葺:_徙倚:_引绳:_,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嵌,形容山石如张口的样子。,形容高大的样子。,防守的士兵。,高耸险峻的样子。,这里指天地、自然界。,指特异之物,这里指风景最优美的地方。,辉映。,建造修补。,徘徊不忍去。,拉直一条绳子,比喻界限分明。,隶属,归属,通“嘱”,嘱托,跟上,应该,占着,把守,对着,面对,副词,幸而,副词,希望,动词,宠爱,副词,确实,诚然,形容词,言语真实,动词,通“伸”,伸张,形容词作动词,尽情欣赏,名词作状语,向南,形容词作名词,妙处,名词作状语,像墙一样,高耸的样子。,形容高大的样子。,特异之物,这里指风景最优美的地方。,辉映。,六、特殊句式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_八月一日,过烽火矶_三面临江,倒影水中_信造化之尤物也_若稍饰以楼观亭榭_,判断句,省略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七、名句默写及抛江过其下,_,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_,罗络其上,_。(过小孤山大孤山),嵌岩窦穴,丹藤翠蔓,如宝装屏风,八、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陆游,字_,自号_,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奸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府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_伟大的爱国诗人。,务观,放翁,南宋,2资料链接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_;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_;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_、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游褒禅山记,三峡,醉翁亭记,九、整体预知,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本文在行文方面着重写小孤山,而对大孤山则一笔带过,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提示】陆游的这篇游记散文主要写了两天的游赏经历。在处理材料上作者主要写小孤山,紧紧抓住小孤山的雄奇秀丽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展示小孤山的风姿。同时,作者从史料方面极力考订小孤山上的庙宇,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厚度,同时也使本文有了很强的文献价值。而写到大孤山,因其没有小孤山“秀丽”,所以作者也就一笔带过。,2这篇游记为什么多次写江流和船行?【提示】由于景点太多,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景点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至于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长江山水图。,3如何理解“三面临江,倒影水中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这段话的意思?【提示】这段文字中记游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作者借引苏轼“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的诗句,突出了小孤山的秀丽无比。它就像一位美妙的女子吸引了众多估客、洲客,使他们流连忘返,甚至有点轻狂。作者禁不住借苏轼诗句警告他们“你们不要轻狂,小姑已有人家了”。这样写来,小孤山之美就更鲜明突出了。写到彭泽、都昌诸山,着重突出其水鸟之多,并抓住一俊鹘抟水禽的细节,展示这一特点。对此处诸山的登临览胜,作者用这些山的美丽和作者的流连之情烘托小孤山之美。,4“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矶自舟中远望,只是一个依稀的轮廓“突兀而已”,待到“抛江过其下”,移远就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这还不够,作者又用特写的手法,描绘了一块“杰然特起”的巨石,红色的枝藤和绿色的野蔓,萦绕在它身上,犹如宝石镶嵌的屏风,光彩夺目。作者对这块巨石大加渲染是有用意的,在沿江烽火台上筑起一道“宝装”屏障,这些描写正是文章的融情入景之处。,5作者是怎样融情入景、显露自己的心境的?【名师点拨】(1)写孤石。“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为什么偏偏只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呢?我们自然会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诗人的孤傲情怀。(2)写“晚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徙倚久之”,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3)写“俊鹘抟水禽”。,这本是自然的一种生存现象,算不上是怪异景色,而作者却将其作为一景写入其中,并叹“甚可壮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感叹的不仅仅是“俊鹘抟水禽”,联系陆游的抱负理想及前半生的经历,可以联想到诗人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希望南宋对金的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4)江水清浊分明,“合处如引绳,不相乱”。作者在文中写江水清浊,隐喻主战和主和两派的势不两立。,6陆游在散文创作方面有什么特点?【名师点拨】陆游在散文上著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此类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入蜀记六卷,笔致简洁而又宛然如绘,不仅是引人入胜的游记,同时对考订古迹和地理沿革也有帮助。,细剖深析楼主你认为本文景物描写有何特点?谈谈你的看法。沙发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一幅幅立体可感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写烽火矶时,有舟中的远望,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定镜头。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外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夏晴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是对小孤山的描写,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灵活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板凳描写景物重点突出。写小孤山着墨最多,作者借登临览胜的机会,较谙练细致地描写景物,而且还写庙宇传说,前人诗咏,近人事迹,内容丰富。三楼运用对比法。如写小孤山,则以金山、焦山、落星山比较;写大孤山则以小孤山作比较;写水,则动静、缓急、清浊,对比鲜明,写出了江南与山的特色。,写作素材积累,旁征博引,内容丰富作者在过小孤山大孤山这篇散文中写景的同时将有关见闻轶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拈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和历史的积淀。,随堂练笔依据你所熟悉的名山大川,写一段游记,要求引用有关见闻轶事,不少于100字。,1课内素材开发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满怀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而现实社会却使他的理想难以实现。于是诗人便通过发挥充分的想象,或运用独特奇妙的夸张,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雄心壮志。陆游的诗中,还有不少篇章韵致翩翩,风采流溢,恰似画轴,描绘了祖国山河的美好,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适用话题这则有关陆游的材料可用于“立志与爱国”、“忧国忧民”、“理想与抱负”等有关话题作文中.,2鲜活素材速递用生命展示才华当袖管两空的刘伟走上舞台时,没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样用双脚弹奏钢琴。而当他坐到特制的琴凳上之后,优美的旋律从他脚下流出,十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着,全场陷入了一片安静。刘伟表演结束后,所有观众和评委都起身鼓掌。在宣布最终结果时,评委们表示已经无法用“YES(赞成;赞成票)”“恭喜你”这样的话语来评价刘伟,他们只能说一句:“祝福你!”这是发生在“中国达人秀”舞台上的一幕。这一次,我们在选秀节目中感受到了少有的感动。,刘伟童年时因意外电击失去双臂,在“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很多人用手练钢琴都连连叫苦,他却用脚趾弹奏出动听的音符,演绎出动人的旋律。选秀节目究竟要选出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探讨了好几年,刘伟的出现让悬着的问题有了答案,答案即评委伊能静说的那句话“真正的达人是用生命展示他的才华”。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有关“追求”、“理想”、“精彩”、“走出困境”、“目标”等有关话题中。,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绍兴的陆游梁君陆游一生,志在报国,恢复中原。他的生涯设计是“上马击狂虏,下马草军书”,非以诗词为旨。,可惜,那个扭曲的时代给中华民族造就的,不是收复失地、横扫狂虏的军事统帅,民族英雄,而是一个报国无门、屡受排挤打击、一腔悲愤的爱国诗人.是幸也非幸也?陆游出生于风光旖旎的山阴乡间。当时强敌压境,山河坼裂,在家人的教育下,他自幼研读兵书,练习击剑,立志从戎。二十八岁赴临安应进士时,因“喜论恢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竟被除名。秦桧死后陆游虽被赐进士出身,终因坚持恢复中原的政治主张而不得重用,多被贬谪,最后怀着一腔遗恨,“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的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多少年来成为激励人们倾心社稷的至理名言。,陆游壮志难酬,只好把满腔热血倾注在诗作上,作震天的呼号,作动地的悲鸣,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因而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主张北伐,虽屡遭投降派谗毁打击,但始终矢志不渝。六十八岁时已退居乡间,依然心系国事,渴望统一,写出了传世名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谁人读来不感慨万分!直到八十五岁临终前,还写下了“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言,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泯的爱国情怀!,陆游以一生的追求及其诗作,集中表达了激昂深重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激励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宝贵精神财富。步出陆游故居,向南寻沈园走去,边走边观赏着小桥流水,边议论着那两首传闻天下的钗头凤,不经意便看见了郭沫若手书的“沈氏园”匾额这里便是当年为陆游魂牵梦绕的沈园。据说,现在保存下来的沈园仅为南宋时之一角了。园中树不繁,花不艳,亭榭亦不奇,但游人纷至,接踵摩肩,实为陆游唐琬而来。人们不仅为陆游强烈的爱国精神所激励,也深为陆游唐琬真挚的爱情所感动。,陆游二十岁与表妹唐琬结婚,相爱甚笃,却被母亲因故强行拆离。四年后的1155年春,陆游偶游沈园,意外邂逅唐琬,唐琬置酒赠与陆游。陆游怅然久之,情之所至,神来笔到,在粉墙上题下钗头凤。唐琬归去亦和钗头凤一首,不久便因病而逝。陆游转辗任职,几十年风雨生涯,却无时不怀念着唐琬,此后多次来沈园凭吊、赋诗。在七十五岁垂老之时写出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生物制药产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亳州养殖管理办法细则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用户信任度提升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报告
- 信息制作发布管理办法
- 企业楼宇运营管理办法
- 乡镇医疗基金管理办法
- 临时项目补助管理办法
- 口才班家长会课件
- 交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 临时占用耕地管理办法
- 八上数学冀教课后习题答案
- 2022年石嘴山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哪些农产品免税(免税农产品包括哪些)
- 融资合作协议模板(2篇)
-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 (1)附有答案
- (品管圈)良肢位摆放演示教学课件
- 保姆级别CDH安装运维手册
- 园林绿化及广场施工方案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129平米全包装修报价明细表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下闸蓄水验收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