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孔子与老子 (6).ppt_第1页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6).ppt_第2页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6).ppt_第3页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6).ppt_第4页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排名(剑桥大学历史系),1.穆罕默德2.艾萨克牛顿3.耶稣4.释迦牟尼5.孔子6.圣保罗7.蔡伦,18.秦始皇20.毛泽东21.成吉思汗75.老子82.隋文帝92.孟子,第一课,孔子与老子主讲人:王老师,学习目标: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地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法国巴黎的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70多位学者发表了一项声明称:人类如果想在未来的世纪里找到一条生存道路,必须到中国两千年前的孔老夫子那儿去寻找智慧。,是什么原因,使孔子具有如此巨大的长久的魅力呢?,主题:“和衷共济”、“讲信修睦”,走近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享年73岁。他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惨淡。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但仕途失意。55岁之后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还对诗书礼易乐进行了整理,并编写了春秋是为“六经”。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2、孔子之思想学说,仁者爱人,“仁”:,(1)政治思想,孔子之“仁”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及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内涵)?,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现“仁”的途径:,遵循“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怎样才能实现仁?,2、孔子之思想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礼”:,(1)政治思想,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克己复礼”,“正名”体现了政治思想中保守落后和局限性的一面,2、孔子之思想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礼”:,(1)政治思想,“德”:,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主张:以德立国,以仁、礼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以礼治国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2、孔子之思想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礼”:,(1)政治思想,“德”:,为政以德,“鬼”:,敬而远之,(2)哲学思想,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对“鬼神”有怎样的主张?,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讲学图,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中国教育史讲稿,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仁不让于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2、孔子之思想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礼”:,(1)政治思想,“德”:,为政以德,“鬼”:,敬而远之,(2)哲学思想,(3)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与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3、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1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汉代大一统后,经过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讨论探究,孔子周游列国,“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1)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旧的奴隶制度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值观遭破坏。(2)孔子“仁爱”、“德治”等主张不太符合诸侯国迫切的军事、经济需要;“恢复周礼”的这一保守思想主张也不适应当时新兴封建制形成发展的需要,而且缺乏统一的中央政权实施;(3)可见,孔子的“仁”和“礼”的主张不适合天下由分裂走向统一过程中的社会需要,而比较适合天下一统后巩固国家统治的社会需要。,孔子拜谒老子,孔子对弟子说:老子道德高深,真是能上天入海的龙一般的人物。,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人,曾任东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有关老子的传说不胜枚举,种种遐想赋予了老子众多的神秘色彩。老子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简介,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道”,(1)哲学思想,老子之思想,朴素的辩证法,道是万物本原,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辩证法,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二: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无为而治”:(无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以“无事取天下”,反对威逼百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具体含义是什么?,2、小国寡民: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原始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具体含义是什么?,2.老子之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道”,(1)哲学思想,(2)政治主张,朴素的辩证法,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思想的影响,儒家,道家,仁、礼、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敬鬼神而远之,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习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复习巩固,梳理知识,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A.B.C.D.,学以致用,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D,B,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万物的本原B.抽象的概念C.具体的物质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奴隶主贵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