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0267.3-1988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金属钙中微量铁、镍、铜、锰、镁元素的具体方法和要求。这项标准适用于评估金属钙材料中这些特定元素的含量,确保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特性分析。下面是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述:
标准范围
本标准确立了一套通过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来直接测量金属钙中痕量铁(Fe)、镍(Ni)、铜(Cu)、锰(Mn)、镁(Mg)含量的程序。它适用于纯度较高的金属钙样品,帮助检测其中可能影响材料性能的杂质元素。
试验方法概要
-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将金属钙样品加工成适合分析的状态,通常涉及研磨、混合以确保样品均匀性,并按照规定方法进行适当处理以去除可能干扰分析的物质。
-
溶解与稀释:采用适宜的溶剂(如盐酸、硝酸等)溶解样品,处理过程中需控制条件以防止待测元素损失或被污染。之后,根据样品浓度进行适当稀释至适合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的范围。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仪器校准:使用含有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建立各元素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 测定: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直接对样品溶液进行测定,记录每种元素的吸光度值。
- 计算:依据校准曲线,将测得的吸光度转换为样品中相应元素的浓度。
-
干扰因素及消除:详细说明了可能影响分析准确性的各种干扰因素,如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等,并提供了相应的消除措施,如使用屏蔽气、加入释放剂或保护剂等。
-
精度与重复性:标准中规定了方法的精密度要求,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试验条件下的允许偏差范围,以确保不同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
质量控制
强调了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包括空白试验、平行试验以及定期仪器校验,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报告
要求测试报告应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如样品标识、测试日期、所用方法、测定结果及其不确定度、参与分析人员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可追溯性。
结论
该标准为金属钙中特定微量元素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个标准化流程,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金属钙生产、研究及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司法鉴定机构合伙人合作协议
- 抖音火花技术实施与维护服务合同
- 肿瘤疫苗研发合作项目保密协议
- 智能电梯系统智能化改造与维保服务协议
- 体育赛事直播网络版权分销与运营合作协议
-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及纠纷解决协议
- 独家市场开发补充协议
- 《梵高艺术赏析》课件
- 加气站员工安全与操作规范培训大纲
- 包粽子活动课
-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查房
- 传染病处置规范与流程
- 拍卖合同范本大全(2025年)
- 中医临床诊脉教学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战略稳定
- 小学麻风病知识宣传教育
- 花店项目管理
- 乳腺癌课件教学课件
- T-CASME 1514-2024 市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指南
- CQI-30英文审核表格资料
- 【MOOC】国际交流学术英文写作-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