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ppt课件.ppt_第1页
桃花源记(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ppt课件.ppt_第2页
桃花源记(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ppt课件.ppt_第3页
桃花源记(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ppt课件.ppt_第4页
桃花源记(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导入,1,陶渊明,桃花源记,2,目标引领,1.理清故事情节,归纳桃花源的特点。2.领悟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3,复述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并说出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独立自学,4,文章结构:,为什么寻不到?,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渔人的行踪为线索,5,提示: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渔人的所见、所历、所闻与写作背景去思考。,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这么美的地方它存在吗?你有什么根据?如果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虚构呢?,引导探究,6,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根据以上分析,请你归纳桃花源的特点:,世外桃源,7,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写作背景,8,关于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一方面揭露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自由幸福的生活向往。,9,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陶渊明的这种政治理想?,目标升华,积极意义:寄托了人民的理想、愿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归宿,使人们在痛苦中找到寄托,得以安慰;消极意义:让人产生退守过去、不思进取的心理。而今天的青少年应该做敢于幻想行动,直面现实的勇士,却并非避世。,10,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下列内容的语句桃花源环境优美:桃花源人生活安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当堂诊学,11,世外桃源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鸡犬相闻落英缤纷,能找到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12,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