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波理论资料.ppt_第1页
交通波理论资料.ppt_第2页
交通波理论资料.ppt_第3页
交通波理论资料.ppt_第4页
交通波理论资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交通流状态描述交通波理论,交通工程,交通系统分析,交通波模型,模型建立,波阵面,路段的流量-密度关系已知,且该路段不受其他交通因素干扰。在某一时间段内,路段上的交通流处于稳定状态。,模型条件,当K1K2,密度降低,产生的交通波为消散波;疏散波车流波由高密度状态向低密度状态转变的界面移动,交叉路口进口引道上红灯期间的排队车辆绿灯时开始驶离,车流从瓶颈路段驶出等都会产生疏散波。当K1K2,密度增加,产生的交通波为集结波。集结波车流波由低密度状态向高密度状态转变的界面移动,车流在交叉口遇红灯,车流通过瓶颈路段、桥梁等都会产生集结波。,虚线代表车流密度变化的分界线,虚线AB是低密度状态向高密度状态转变的分界,它体现的车流波为集结波;而虚线AC是高密度状态向低密度状态转变的分界,它体现的车流波为疏散波。虚线的斜率就是波速。,车队运行状态变化图,模型原理,示意图流量密度距离时间,交通波意义,交通波描述了两种交通状态的转化过程,代表了转化的方向和进程。三种情况:,交通波意义,交通波意义,交通波意义,停车波与启动波,格林希尔治线性模型的表达式为:密度标准化,即令:,停车波,在交叉口停车线处遇到红灯停车:,启动波,红灯结束后,绿灯启动:启动过程中,数值上较小,与相比可忽略不计。,停车波与启动波的修正,格林伯对数模型的表达式为:停车波:启动波:,起动密度,车队起动时波阵面前方的密度,车队停车时波阵面后方的密度,最佳速度,交通流达到通行能力时的速度,交通波应用,某地高速公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导致毒气泄漏,为确保安全高速公路需关闭30分钟。目前公路上的交通流为:q=1000veh/h,k=20veh/km。已知:阻塞密度kj=125veh/km,自由流速度vf=100km/h。请运用交通波理论计算:(1)当高速公路关闭时滞留的车队长度;(2)高速公路重新开放后车队的消散时间。,解(1)滞留车对最大长度:,(2)消散时间为:,交通波应用,在某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10:00时在B点处发生交通事故。开始时,车辆都被堵在B处。15分钟后,有一条车道阻塞消散了,该车道的车辆可以通过B点。数据:A点:q=2700veh/h,v=90km/h;B点,一条车道:q=1500veh/h,v=7.5km/h;B点,两条车道:q=3600veh/h,v=60km/h;排队密度:300veh/km。,问题:1)10:15时排队的队尾地点;2)最后一个车辆进入排队的时刻;3)排队的最大长度;4)排队的队尾与事故发生点的最大距离;5)在什么时候由于事故引起交通流的扰动会到达A点。,解:1)10:15时排队的队尾地点;B点遇到阻塞,形成一停车波:k1=q1/v1=2700/90=30veh/km;k2=kmax=300veh/h,q2=0;U1=(2700-0)/(30-300)=-10km/h15分钟停车波走过的距离:U1*15/60=-2.5km,B,A,1,2,2)最后一个车辆进入排队的时刻;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阻塞局部消散后,q3=1500veh/h,在2,3状态交通流之间形成新的交通波,当其追上前面的停车波时,即为该问题答案。U2=(q2-q3)/(k2-k3)=-15km/h-2.5+u1*t=u2*tt=0.5h=30min即在10:45最后一个车辆进入排队,3)排队的最大长度;排队的最大长度发生在交通波2产生的时刻,即10:15分,此时的排队长度.km.4)排队的队尾与事故发生点的最大距离;-15*0.5=-7.5km5)在什么时候由于事故引起交通流的扰动会到达A点10:45时,交通波2追上交通波1,形成新的交通波。U3=(q1-q3)/(k1-k3)=-7.06km/hT=(14.17-7.5)/7.06=57min表明,在11:42分,交通波3到达A点。,交通波应用,道路上的车流量为720辆/h,车速为60km/h,今有一辆超限汽车以30km/h的速度进入交通流并行驶5km后离去,由于无法超车,就在该超限车后形成一低速车队,密度为40辆/km,该超限车离去后,受到拥挤低速车队以车速50km/h,密度为25辆/km的车流疏散,计算:(1)拥挤消散时间ts;(2)拥挤持续时间tj;(3)最大排队长度;(4)排队最长时的排队车辆数;(5)参与过排队的车辆总数。,解:三种状态的Q、K、V分别如图所示:超限车进入后,车流由状态变为状态,将产生一个集结波:(注意集结波的方向!),超限车插入后,领头超限车的速度为30km/h,集结波由超限车进入点以w1=17.14km/h的速度沿车流方向运动。如果这种状况持续1h,1h后跟在超限车后的低速车队长度为:30-17.14=12.86km。但超限车行驶5km后离去,超限车行驶5km所用集结时间为:ta=5/30=0.167h,在超限车驶离时刻超限车后的低速车队长度应为:5-w1ta=2.14km。,CompanyLogo,超限车离去后,车流由状态变为状态,在超限车驶离点产生一个消散波:注意:超限车离去,低速车队前端以-3.33km/h的速度消散,后端还在以17.14km/h的速度集结。,由此可见,在超限车离去的时刻低速车队最长!因此,最大排队长度为2.14km(为什么?),这2.14km上的车辆数即为最大排队车辆数:2.14K2=2.1440=86(辆)(为什么是K2?)超限车离去的时刻,低速车队前端以-3.33km/h的速度消散,后端还在以17.14km/h的速度集结,设要消散长度为2.14km的低速车队需要的时间为ts,由图可见,消散长度为2.14km的低速车队需要的排队消散时间ts应采用下式计算:排队持续时间tj为集结时间ta与排队消散时间ts之和tj=ta+ts=0.167+0.105=0.272(h),要求出参与过排队的车辆总数,首先要确定排队消散处距超限车驶入处的位置,由下图可见:可见,排队消散处距超限车驶入处为4.69km,在超限车驶入至排队消散的排队持续时间tj内,从左面驶入的流量为:在这196辆车中,上图蓝车以后的车辆没有参与过排队,其数量为:4.69K1=4.6912=56(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