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第 1 章项目背景 .- 1 - 1.1 工程概况 .- 1 - 1.1.1 地理位置.- 1 - 1.1.2 气象条件.- 1 - 1.2 工程地质 .- 2 - 1.2.1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 2 - 1.2.2 水文地质条件.- 2 - 1.2.3 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 2 -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3 - 1.3.1 防洪建设的需要.- 3 - 1.3.2 土地开发的需要.- 3 - 1.3.3 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 4 - 第 2 章设计依据及标准 .- 5 - 2.1 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 5 - 2.1.1 设计依据.- 5 - 2.1.2 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 5 - 2.1.3 设计标准.- 5 - 第 3 章工程现状 .- 6 - 3.1 现状概述 .- 6 - 第 4 章水文 .- 7 - 4.1 流域概况 .- 7 - 4.2 风田水库概况 .- 7 - 第 5 章洪水计算 .- 8 - 5.1 洪水标准 .- 8 - 5.2 洪水计算方法 .- 8 - 5.3 区间洪峰流量 .- 8 - 5.3.1 设计暴雨参数.- 8 - 5.3.2 洪水计算.- 8 - 5.4 水库下泄流量 .- 8 - 5.5 组合洪峰流量 .- 9 - 5.6 洪水过程线推求 .- 9 - 5.7 河道断面尺寸 .- 9 - 第 6 章工程设计 .- 10 - 6.1 总体布置方案 .- 10 - 6.2 工程方案比较 .- 10 - 6.2.1 方案一:复合断面排洪渠.- 10 - 6.2.2 方案二:矩形明渠排洪渠.- 11 - 6.3 方案优缺点分析比较 .- 13 - 6.3.1 综合比较.- 13 - 6.3.2 复合明渠(方案一)优缺点.- 13 - 6.3.3 矩形明渠(方案二)优缺点.- 13 - 6.4 存在的问题 .- 13 - 第 7 章投资估算 .- 15 - 7.1 工程概况 .- 15 - 7.2 编制依据 .- 15 - 7.3 投资估算 .- 15 - 附件: (一)计算附稿 (二)附图:详见图纸部分。 设计说明 - 1 -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第第 1 章章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1.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中心区排洪渠位于大亚湾惠澳大道南侧,中兴中路东侧,主要作为风 田水库的清库(397.8 万 m3)时及沿线雨水和中心北区西北片区山洪水的 排放通道。目前,除大亚湾管委会和体育中心西侧部分河道经过简单整治 之外,其它基本处于天然状态,全长约 1.5Km。 图 1.1 中心区排洪渠规划区位示意图 在大亚湾中心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排洪渠规划宽度为 30m, 分别是 10m 宽的绿化带、10m 宽的排洪渠、10m 宽的绿化带,本次排洪渠 用地均在规划控制范围内。 1.1.2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本流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南海,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和西南风,常年盛行东南风。历年 平均风速 3m/s。本地区台风影响的起止时间为 510 月,尤以 79 月份 居多,年平均影响次数 1.4 次,最多年份 1964 年 5 次,受台风影响,一 般出现狂风和暴雨,并在沿海产生风暴潮,台风登陆瞬时风速达 34m/s(十二级)以上。 据惠阳气象站和鱿鱼湾站的雨量观测资料统计得出,区域内多年平均 降雨量 1989.4mm,最大年降雨量 2347.2mm(1979 年) ,最小年降雨量为 721.1mm(1963 年) 。24 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581mm。受季风影响,雨量年内 分配不均匀,3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雨量集中,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 85%以上。 历年平均气温: 21.8 极端最高气温: 38.5 年平均降雨量: 1989.4mm 历年最高降雨量: 2347.2mm 历年最低降雨量: 721.1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400mm。 设计终点设计终点 设计起点设计起点 规划排洪渠规划排洪渠 中兴中路中兴中路 石化大道石化大道 设计说明 - 2 - 本地区降水,从成因上分析,由台风带来的台风降雨量在全年的降雨 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台风形成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 40%左右。另外, 降雨的特点是强度大,暴雨多。暴雨的形成主要为台风雨荷锋面雨。 本地区陆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790mm,水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1425mm。 1.2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根据大亚湾中心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排洪渠中心线位于大 亚湾中兴中路北段(目前已处于施工后期阶段)道路红线东侧约 15m 处, 由于中兴中路北段有详细的地质勘察报告,考虑到两个工程相距不是很远, 因此本次方案设计暂参照该地质勘察报告为工程地质的设计依据,具体描 述如下: 1.2.1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 区域内主要断裂为霞涌断裂,断开宽在 2050m。整体向南倾,倾角 3150。沿线受霞涌断裂影响较微弱。区域地质较为稳定。 工程沿线原始地貌为海陆交互沉积相阶地和低山丘陵交替类型,原始 地貌总体较为低洼,后经人工推填整平,现拟建区域场地原总体呈南低北 高,场地起伏变化较大,中间横布有许多冲沟,北侧素填土上主要种植桉 树。南侧主要为果园、湿地和水塘,地质条件较差。本次勘察线路所经过 的地带地貌分为:低山残丘和海陆交互沉积相阶地等 2 个微地貌单元。 1.2.2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场地地表水主要分布于拟建区域南侧的鱼塘和沼泽湿地 中。地表水水量主要与雨季有很大关系,在枯水季节,储水量较小。区内 地表水主要采用人工向东侧水沟排放。勘察期间在 ZK29 所在池塘中采取 1 件地表水作室内简易水质分析,综合初勘时所取地表水的水质分析成果, 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S064-98)附录 D: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 蚀的评 价标准中表 D0.7-1表 D0.7-3 的有关规定,该线路区地表水对混凝土具结 晶类无腐蚀性、分解类碳酸型无腐蚀性、结晶分解复合类无腐蚀性。 2、地下水:水位埋深:0.00m5.10m,平均埋深:3.00m,地下水位 标高:0.37m9.40m,平均标高:4.59m,属孔隙潜水类型,主要赋存于 第四系松散的素填土孔隙中,水量一般,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水 侧向系补给。根据本次勘察在 ZK12 钻孔所取水样的作室内简易水质的分 析结果,综合初勘时所取地下水的水质分析成果,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规范 (JTJS064-98)附录 D: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中表 D0.7-1表 D0.7-3 的有关规定,该线路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晶类无腐蚀性、 分解类碳酸型无腐蚀性、结晶分解复合类无腐蚀性。 1.2.3 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 1、素填土(层序号):全路段均有分布,堆填时间已越十年,虽具有 一定的力学性质,其压密作用只是在自重的作用下进行,没有受到外部压 力的影响,其密实度依然较低且其密实程度不均匀,未经处理不宜作路基 持力层。 2、粉质粘土(层序号):褐黄色,褐灰色,很湿,可塑状为主,局部 设计说明 - 3 - 软塑状,仅分布于 ZK2、ZK2122、ZK24、ZK2728、ZK3637 等 8 个孔中,层厚 0.403.90m,埋深 0.5013.00m,力学性质一般。 3、淤泥质土(层序号):大部分区域有分布,高压缩性,强度低,不 宜作为路基持力层。 4、含淤泥质中砂(层序号):该层主要分布于 K1+180K1+320(ZK2931)一带区域的湿地和池塘内,松散状,高压 缩性,强度低,不宜作为路基持力层。 5、含砂粉质粘土(层序号):此层仅于 ZK16、ZK19、ZK20 中有 分布,韧性中等,压缩性中等,力学性质较好,可作为路基持力层。 6、含粘性土卵石(层序号):局部有分布,压缩性中等,力学性 质稳定,可作为路基持力层。 7、粉土(层序号):韧性中等,压缩性中等,力学性质良好,可 作为路基持力层。 8、强风化砂砾岩(层序号):局部钻孔有揭露,强度高。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3.1 防洪建设的需要防洪建设的需要 中心区排洪渠是大亚湾风田水库(正常设计库容 2207 万 m3,死水位 库容 397.8 万 m3,总库容 2543 万 m3)清库时的排放通道,不承担泄洪任 务。目前中心渠惠澳大道至石化大道段现状为自然状态,河道两侧未建有 防洪堤,沿岸地块受洪水侵袭严重,对周边地块开发利用不利;同时现状 河道内杂物(如树根、垃圾等)及水生植物较多,河道转弯较多,河水流 速缓慢,淤积严重,岸坡水生灌木及杂草丛生。由于河道两侧地势较低,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人为破坏河道现象较为突出,以上各种情况严重 影响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 图 1.2 中心区排洪渠现状图 1.3.2 土地开发的需要土地开发的需要 随着中兴中路(北段)市政道路已竣工完成,道路两侧地块的开发势 必提上日程。目前现状河道中心距中兴中路(北段)东侧道路红线的平均 距离为 80m, 大亚湾中心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该排洪渠中心线距该 道路东侧红线平均距离为 1415m,因此为配合中兴中路东侧的土地整理和 开发,合理利用好大亚湾宝贵的土地资源,中心区排洪渠的整治建设势在 必行。 设计说明 - 4 - 1.3.3 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 根据大亚湾的总体规划及政府的安排,未来几年中心北区将投入巨额 资金进行重点建设,使之成为大亚湾新的行政、商业、文化体育、居住的 中心城区。目前周边地区已经相继建成了区管委会、区体育中心、区相关 部门的办公大楼及商业居住楼盘,随着中兴中路(北段) 、6 号路的竣工拉 通,本区域将成为中心北区的核心区,因此为了改善大亚湾核心区的城市 环境,改变落后的城市面貌,需要尽快完成对该河道的整治,完善整个区 域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设计说明 - 5 - 第第 2 章章 设计依据及标准设计依据及标准 2.1 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2.1.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的设计文件的项目委托书;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3、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规范、标准和定额材料; 4、项目建设单位的有关基础资料; 2.1.2 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 1、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DL5021-93) ; 2、 防洪标准 (GB50201-94) ; 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 4、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CJJ50-92); 5、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44-93) ; 6、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SL72-94) ; 7、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 8、 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 (DL/T5057-1996) ; 9、其他有关规范、规程; 10、 惠州市市区河涌管理暂行规定 (惠州市政府 2007 年第 37 号令) 2.1.3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A、防洪标准 根据大亚湾中心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防洪标准 (GB50201- 94) ,结合该区域防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本工程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 B、工程等别 根据防洪标准 (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 98) ,该工程等别为等,主要水工建筑物为 4 等。 设计说明 - 6 - 第第 3 章章 工程现状工程现状 3.1 现状概述现状概述 目前,中心渠除大亚湾管委会和体育中心西侧部分河道经过简单整治 之外,其它基本处于天然状态,本次设计范围内渠长约 1.5km。 图 2.1 排洪渠周边地形地貌图 图 2.2 现状排洪渠(管委会西侧)图 根据现场测量,现状已整治的排洪渠(石化大道红树林公园)段渠 底宽度为 8.59.0m,渠深度 3.05.0m,渠两侧经过简单修整,但部分 地方由于常年缺少维护管理,渠两侧已长满了灌木,影响了排洪渠的泄洪 能力;现状惠澳大道的现状过路涵为双孔箱涵,尺寸为 2x4.0 x4.0m。 设计排洪渠设计排洪渠 石化大道石化大道 惠澳大道惠澳大道 中兴五路中兴五路 设计说明 - 7 - 第第 4 章章 水文水文 4.1 流域概况流域概况 中心区排洪渠位于大亚湾惠澳大道南侧,中兴中路东侧,主要作为风 田水库的清库(397.8 万 m3)时排放及中心北区西北片区山洪水泄流通道, 同时兼顾两侧地块雨水的排放出路。排洪渠起点为惠澳大道的过路涵(涵 底标高 4.00m) ,沿中兴中路东侧向南流至大亚湾红树林公园,最终汇入淡 澳河。河道全长约 2.10Km,平均坡降为 0.8 。本段方案设计排洪渠 (惠澳大道至石化大道段)的汇水面积约 5.8km2。 4.2 风田水库概况风田水库概况 风田水库是从东江跨流域引水工程的一个调节水库,是大亚湾开发区 的主要供水水源。全库由小风田、养公坑和大坑三部分组成。风田水库集 雨面积 17.24 km3,设计洪水频率 P=0.2%,校核洪水频率 P=0.02%,正常 水位 34.8m,设计水位 35.57m,校核水位 36.48m,正常库容 2207 万 m3, 总库容 2543 万 m3。主坝位于大亚湾澳头黄鱼涌,两条副坝均位于养公坑; 主坝长 320m,最大坝高 42.8m,坝顶宽 8m,坝顶高程 37.5m,防浪墙顶高 程 38.3m;副坝坝型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 37.5m,防浪墙顶高程 38.3m, 其中副坝 1 长 198.9m,坝顶宽 7m,最大坝高 28.7m,涵管 1 座;副坝 2 长 150.8m,坝顶宽 7m,最大坝高 18.5m,设有溢洪道。溢洪道型式为实用 堰,堰顶高程 29m,堰宽 10m,设孤形闸门一道,闸门高 6m,最大泄洪流 量为 246m3/s。风田水库主要特性表见表 3.1。 表表 4.14.1 风田水库主要特征表风田水库主要特征表 集雨面积(km2) 17.24 坝 型混合土坝 河 长(km)坝顶高程(m) 37.5 平均比降坝顶长(m) 320 校核洪峰流量(m3/s) 647 坝顶宽(m) 8 设计洪峰流量(m3/s) 393 主 坝 最大坝高(m) 42.8 总库容(万 m3) 2543 型式开敞型 正常库容(万 m3) 2207 底高程(m) 29 死库容(万 m3) 397.80 宽度(m) 10 校核洪水位(m) 36.48 溢 洪 道 最大泄量(m3/s) 246 设计洪水位(m) 35.57 正常高水位(m) 34.8 死水位(m) 18.50 注:采用黄海高程 设计说明 - 8 - 第第 5 章章 洪水计算洪水计算 5.1 洪水标准洪水标准 中心渠河道整治工程规模为等,相应建筑物防洪等级为 4 级。 设计洪水标准:50 年一遇洪水(P=2) 。 5.2 洪水计算方法洪水计算方法 因无实测的洪水资料,且中心渠流域属于小流域,洪水计算拟采用广 东省水利厅“综合单位线”计算,并用“推理公式法”校核,二者计算结 果误差小于 20%,即视作计算结果合理。本次洪峰流量由两部分叠加而成, 一是中心渠周边地块汇流的洪峰流量,二是上游风田水库下泄洪峰流量。 5.3 区间洪峰流量区间洪峰流量 5.3.1 设计暴雨参数设计暴雨参数 根据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查取,本工程集水区域属东江中下 游,采用东江中下游设计雨型,暴雨高区 ttF 关系图,大陆地区汇 流参数 m。根据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 (2003) ,查得中心渠流 域各历时的年最大点雨量均值及相应变差系数,具体详见下面 4.14.2。 表表 5.15.1 大亚湾片区暴雨径流计算参数表大亚湾片区暴雨径流计算参数表 查算图表 分区 设计雨型attF产流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推理公式 滞时分区 m1 无因次单位线 uixi m 东江中下游暴雨低区内陆 A 大陆、高丘 表表 5.25.2 大亚湾片区暴雨设计计算参数表大亚湾片区暴雨设计计算参数表 Ktp 暴雨历时 (小时) 暴雨量均值 (mm) 变差系数 Cv 折减系 数 Cs/Cv P=1%P=2%P=5% 1550.370.8173.52.191.9871.712 61080.550.8893.52.972.592.10 241800.520.9343.52.832.482.03 722700.530.9553.52.882.522.05 5.3.2 洪水计算洪水计算 中心渠周边地块汇水面积为 5.8km2,根据综合单位线计算程序电算, 计算得出中心渠 5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 113m3/s,用“推理公式法”校核计 算得出 101m3/s。二者误差小于 20%,因此中心渠 5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 113m3/s。具体计算过程详见附件。 5.4 水库下泄流量水库下泄流量 风田水库主坝锥形阀、副坝溢洪道水位泄量关系如下表: 表表 5.35.3 风田水库水库水位库容泄量关系表风田水库水库水位库容泄量关系表 高程 (m) 溢洪道(m3/s)锥形阀(m3/s)总泄量(m3/s) 库容(万 m3) 1716.2516.25315.9 1817.017.0364.9 1917.6617.66418.5 2018.318.3477.15 2118.918.9541.45 2219.519.5611.85 2320.120.1688.85 2420.7520.75773.1 2521.3521.35864.7 2621.9321.93963.6 设计说明 - 9 - 2722.522.51069.9 2823.123.11183.8 29023.623.61305.45 3017.524.141.61435.6 3151.224.675.81575.4 3295.125.1120.21525.35 33147.125.5172.61886.4 34205.425.96231.362059.4 35269.226.4295.62244.15 36332.326.9359.22441.65 37394.927.3422.22653.9 (注:本表格由风田水库管理中心提供,根据本表格数据可知,中心区排洪渠 需接纳主坝锥形阀的泄流量,该锥形阀最大泄流量为 27.3 m3/s) 本次设计从安全角度考虑,下泄流量取风田水库最大下泄流量 27.3m3/s。 5.5 组合洪峰流量组合洪峰流量 本次设计范围内中心渠设计洪峰流量主要由上述两部分组成,即上游 水库下泄洪水及中心渠区间来水,因此 50 年一遇总洪峰流量为 113+27.3=140.3m3/s。 5.6 洪水过程线推求洪水过程线推求 根据惠州市大亚湾区淡澳河防洪排涝及河道整治规划 ,中心渠至淡 澳河分洪口 50 年一遇洪水位为 3.6m,采用水利部程序 PC-1500 中的“d- 14.exe”进行水面线推求,至石化大道处洪水位为 4.09m,即本次设计起 推水位。 本次设计 20 年一遇河道洪水水位成果详见下表,具体计算见附稿。 桩号水面线(m)备注 0+0004.09 石化大道 0+2004.23 0+4004.42 0+5604.56 0+8004.77 1+0004.93 接上游箱涵处 (矩形断面) 河道水位 4.09m4.93m,流速在 4.638m/s3.827m/s,两岸规划地 面高程 5m10.15m,满足防洪要求。 5.7 河道断面尺寸河道断面尺寸 河道断面确定:根据洪峰流量及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成果,结合中心 渠两侧用地规划及中兴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并参照下游已整治的河 道断面,确定排洪渠(涵)的断面尺寸。 河道弯曲半径: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CJJ50-92)确定。 设计说明 - 10 - 第第 6 章章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 6.1 总体布置方案总体布置方案 中心区排洪渠起端于惠澳大道现状过路箱涵,止于大亚湾红树林公园, 由于石化大道至红树林公园段已经完成整治,因此本次中心区排洪渠设计 范围为惠澳大道至石化大道,全长约 1.5Km。 由于现状河道中心线位于中兴中路道路红线东侧外,平均距离为 80m,远大于中心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 15m 的要求,因此需对 自然河道改道,裁弯取直,开挖新排洪渠,使其达到行洪能力,同时对原 废弃河道近期保留,用于排除现状低洼地块的雨水,远期地块进行整理开 发时进行回填。 根据惠州大亚湾地区排水专项规划 经过现场测量探勘,已经整治的排洪渠在现状的石化大道桥下的高程 为 1.20m,考虑到流速对河道的冲刷,本次规划河道底部坡率为 0.0008。 6.2 工程方案比较工程方案比较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用地和其它因素综合考虑,本次设计考虑采用矩 形断面及复合断面两种断面型式进行方案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由于渠道需在桩号 1+070 处向东转接惠澳大道现状过路涵(风田水库 的泄洪通道) ,为衔接好周边的市政道路,该地块远期需填高至 11.020.0m(现状地面标高 4.013.0m) ,设计的渠道底平均涵底标高 3.0m,考虑到远期该地块的回填标高及为不分割该地块,保持用地的完整 性,因此河道桩号 1+0701+423 段设计渠道采用矩形箱涵断面,如下所 示: 断面形式: 图 5.1 中心区排洪渠矩形箱涵断面图 6.2.1 方案一:复合断面排洪渠方案一:复合断面排洪渠 6.2.1.1 河道横断面布置: 河道桩号 0+0001+070 段中兴中路道路东侧红线向东依次是排洪渠 的绿化带、网格植物护坡、排洪渠底部、网格植物护坡、绿化带,如下所 设计说明 - 11 - 示: 断面形式: 图 5.2 排洪渠复合断面图 6.2.1.2 平面布置: 图 5.3 复合断面平面布置图 6.2.1.3 排洪渠防护 护坡型式:河道桩号 0+0001+070 段两侧边坡采用浆砌块石+生态砼 护坡。具体做法为:先在河床底中部夯入 300mm 厚碎石,河床底两侧采用 浆砌片石护脚后,最后在河道两侧采用生态砼护坡。生态砼护坡的施工工 艺为:浇筑边框、铺设营养无纺布、浇筑生态砼、填充盐碱改良剂、填充 复合长效营养材料、种植植物(植物在砼孔隙内发芽和生长) 、养护。河 道桩号 1+070 与箱涵连接处箱涵外侧与边坡外表面之间的空处采用浆砌块 石挡土墙封堵。 图 5.4 生态砼护坡大样图 设计说明 - 12 - 6.2.2 方案二:矩形明渠排洪渠方案二:矩形明渠排洪渠 断面形式: 本方案设计采用矩形明渠断面,在矩形明渠两侧依次是石材栏杆、5m 宽人行道、3m 宽绿化带,具体如下: 图 5.5 排洪渠矩形明渠断面图 平面布置: 图 5.6 矩形断面平面布置图 6.2.2.1 排洪渠防护 防护型式:河道桩号 0+0001+070 段两侧防护采用挡土墙。具体做法 为:先在河床底中部夯入 300mm 厚碎石,河道两侧施工挡土墙后,最后在 河床底两侧护砌 400mm 厚浆砌片石。河道桩号 1+070 与箱涵连接处箱涵外 侧与挡土墙外侧之间的空处采用挡土墙封堵。 本次设计中挡土墙共有三种方案: (1)浆砌石挡土墙 (8200 元/米) 浆砌石挡土墙系由 M10 水泥砂浆和 MU30 毛石砌筑而成,底部基础采 用钢筋砼扩展基础,地基承载力不够的桩号段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处 理。 (2)加筋土挡土墙(9500 元/米) 设计说明 - 13 - 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 基础采用钢筋砼条形基础,基底需设浆砌石挡土墙,地基承载力不够的桩 号段拟采用钢塑土工格栅进行处理。 加筋土挡土墙是一种柔性结构,具有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快捷等方面 的优点。 (3)扶壁式挡土墙(8500 元/米) 扶壁式挡土墙由墙面板(立壁) 、墙趾板、墙踵板及扶肋(扶壁)组 成,地基承载力不够的桩号段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处理。 加筋土挡土墙的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自 身质量轻,可以较好地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适用于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区 。 具体详见结构图。 6.3 方案优缺点分析比较方案优缺点分析比较 6.3.1 综合比较综合比较 方案一(复合明渠)平均用地净宽为 20.2、方案二(矩形明渠)为 13m,从用地情况来看,矩形明渠方式用地较少,梯形明渠方式较多;从 工程造价上看,矩形明渠造价较高,复合明渠造价较低。 6.3.2 复合明渠(方案一)优缺点复合明渠(方案一)优缺点 优点:优点: 1、 工程造价较低,工程施工工期短。 2、 由于种植护坡了绿化草皮,使其不再生硬,同时利用既有水体构 建的亲水平台及石材栏杆及石凳的应用,能营造一条风景景观带, 提升中心区的环境景观品质。 缺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烹饪大师认证考试题库及模拟题
- 2025年铁轨建设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放射性核素遥控后装机合作协议书
- 抛光机安全培训课件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城名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2025年集群通信系统(数字)合作协议书
-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 2025年遵义中考试卷历史及答案
- 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精校版-顺序版
- 社区公共卫生护理考核试卷
- DBJ43-T 315-2016 现浇混凝土保温免拆模板复合体系应用技术规程
- 鲁教版初中英语单词总表
- MOOC 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修订)》
- 乡镇报灾系统培训课件
- 如何辅导初中数学差生
- 《病史采集》课件
- 康复治疗大厅规划方案
- 《慢性病综合防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