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邵县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前 言新邵县地处资水中游,是一个“六山半水两份田,份半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列入了退耕还林工程重点项目县,全县计划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0万亩。根据上级退耕还林的要求,我县成立了退耕还林指挥部,设立了退耕还林办公室,安排了专人负责退耕还林工作。根据国家退耕还林条例、国务院国发20002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湖南省退耕还林(草)试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新邵的实际情况特制订2003年度新邵县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1、自然环境:新邵县位于湖南省中部,界于涟邵盆地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11811150,北纬27152738。东连涟源市、邵东县,南抵邵阳市、邵阳县,西接隆回县,北邻新化县、冷水江市,东西长68.6公里,南北宽43.6公里,总面积1763.78平方公里。全县地貌素称“六山半水两份田,份半道路和庄园”,为半山半丘陵县。雪峰山余脉从西部逶迤入境,向东部延伸,形成天龙山、板竹山、金龙山、郎概山、龙山等一系列弧形山脉断续排列,由东向南横亘中部。资水纵贯南北。整个地势中部高南北低,中部山地蟠居,南部丘岗交错,北部低山、丘陵穿插。最低海拔潭溪镇淘金桥176m,最高海拔龙山岳坪峰1513.6m。全县境内地貌以山丘为主,占总面积的71.6%,岗平次之,占28.4%。气候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历年平均气温17.1,最高气温七月达39.8,最低气温一月为10.7;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3151918mm。由于受季风影响,夏秋多干旱,冬季多有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全年无霜期278天,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季出现灾害性天气的现象大为降低。全县成土母岩以板页岩、石灰岩、砂砾岩、花岗岩、第四纪红色粘土为主。板页岩、砂砾岩主要集中在中部山地,石灰岩中南部丘岗地带,花岗岩主要集中在迎光、龙溪铺一带,第四纪红色粘土主要集中在南面丘岗地带。土壤类型多样,以红壤、黄壤为主,占全县77.67%,石灰性土占19%,黄棕壤占3.16%,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1300m以上,占0.17%,红黄壤淋溶程度较深,有机质含量2.513.65%,PH值4.56.5。土层厚度4080cm的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5.6%,大于80cm的占1.8%,小于40cm的占22.6%。新邵县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树种93科421种,灌木50科147种,竹类10种,草本植物88科344种。2、土地利用全县土地总面积.2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98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9%,其中有林地面积77188.1公顷,森林覆盖率50.2%,活立木总蓄积量立方米,竹林面积14615.2公顷,立竹株数3589万根;非林业用地面积6894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1%;坡度在25以上的常耕旱地面积86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9%,主要栽种红薯、豆类等作物;难利用地面积2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内陆水域面积68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全县耕地面积37466.7公顷,主要栽培水稻、小麦等农作物。3、社会经济概况全县辖15个乡(镇)、3个国有林场,4个其他农业场所,659个村,2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农业劳力33.11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2公顷,年末耕地面积37466.7公顷,人平0.07公顷,全县工农业产值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万元,占全县总产值的46.9%,其中林业产值375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3.31%,人均国民产值3048元,农村人平纯收入1485.98元,现为省级贫困县。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1、编制依据根据省湘计赈200337号文件下达我县2003年退耕还林计划5.6万亩,特编制新邵县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2、指导思想以加速我县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以科技先导为手段,以政策兑现为保障,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一部署,坚持适地适树,合理布局,统一规划,严格施工,统一管护,巩固营造林成果,确保我县退耕还林工程计划任务如期完成。3、建设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突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结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规模退耕,注重退耕实效,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化的林业“两大体系”。4、建设目标今冬明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今年退耕还林任务5.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8万亩,荒山造林2.8万亩,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实现验收达标。做到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效一片。三、建设布局与建设方案1、工程布局:由于我县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25以上的坡耕地遍布全县,所以全县15个乡镇均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单位。2、项目区类型划分:全县项目区分为:山区、丘陵区、半山半丘陵区三类:山区乡镇为大新乡、龙溪铺镇、太芝庙乡;丘陵乡镇为小塘乡、新田铺镇、酿溪镇、雀塘镇、陈家坊镇;半山半丘陵乡镇为巨口铺镇、潭府乡、严塘镇、寸石镇、潭溪镇、迎光乡、坪上镇。3、建设任务与内容今年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共5.6万亩,其中退耕地和荒山各占一半,具体分布如下(各乡镇退耕地和荒山各占一半):迎光乡1600亩、太芝庙3600亩、寸石6600亩、严塘3200亩、龙溪铺6000亩、新田铺4000亩、巨口铺5000亩、大新2800亩、小塘2000亩、酿溪2200亩、雀塘1600亩、陈家坊4000亩、潭溪2400亩、坪上8000亩、潭府3000。皆为人工植苗造林。其中生态林4.48万亩,占80%,经济林1.12万亩,占20%,各乡镇生态和经济林的比例均以此控制。4、造林技术模式造林树种:全县生态林树种为:湿地松、马尾松、杉木、桤木、枫香、拟赤杨、重阳木、香椿、银杏、毛竹等,经济林树种为:蜜桔、碰柑、桃、李、梨、板栗、杨梅、枣、金银花、木本药材等。树种配置:生态林以混交方式造林,多以针阔混交,混交比例主副树种为7:3;经济林以混交林为主。造林技术模式:见附表新邵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技术模型表和退耕还林工程立地条件类型表(参考)四、种苗生产与供应1、种苗生产能力全县2003年度育苗500余亩,其中湿地松170亩,预计产苗500万株;杉木100亩,预计产苗400万株;阔叶林200亩,预计产苗500万株;经济林苗木100亩,预计产苗150万株。合计全县可产苗1550万株。2、种苗供应测算全县完成5.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预计需要苗木1120万株,加上去年的补植预计200万株,合计需苗木1320万株。3、种苗培育为了保证退耕还林的优质苗木供应,由县林业局组织在全县各乡镇育苗,确保苗木的品质与数量。4、种苗供应方式退耕还林营造生态林所需苗木,皆由县林业局与县林木种苗公司签约统一负责调拨。五、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1、投资测算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试点的若干意见,湖南省退耕还林还草试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苗木价格根据省统一制订的指导价商订,作为概算依据,其他按市场价计算。根据省厅安排我县今年退耕还林面积5.6万亩,我县实际设计面积5.6万亩,按每亩需劳力17个计算,共需劳力59.2万个。其中退耕地2.8万亩,荒山2.8万亩,第一年按退耕地每年每亩国家补助20元生活费,稻谷300斤折币210元,苗木费50元/亩,国家共计每亩补助现金280元,2.8万亩退耕地计币784万元;荒山造林种苗费50元/亩,2.8万亩荒山造林计币140万元,合计全县今年退耕还林国家需支付人民币924万元。从第二年至第八年支付期末,国家对退耕造林需付4508万元,八年共计5432万元,平均每年应付679万元。科技支撑与前期工作经费按国家投资的2%计算,计108.64万亩。整个项目共需投资5540.64万元。2、资金来源退耕还林的钱粮补助由国家财政投入,科技支撑与前期工作经费由地方财政配套投入。六、效益分析1、生态效益增加林地面积3733公顷。据专家测算,每增加一公顷林地将减少水土流失一吨,5万亩林地蓄水能力相当于修建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郁闭度0.7以上的乔灌木林对降水吸附达0.8以上,高出无林地5倍以上。据此推算全县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3733吨,蓄水能力相当于修建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调节大气,净化空气,提高环境质量。每公顷绿地能制造氧气750公斤,可供1000人呼吸,同时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1000公斤。、逐步实现大地生态平衡,逐渐改善野生动物繁殖和栖息及生存环境,并为人类社会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2、经济效益生态林按20年一个轮伐期,国外松、杉木,平均产材8立方米/亩,单价350元/立方米,亩收入2800元,平均每年收入140元/亩,4.48万亩共收入12544万元;经济林5年出产,桔类亩产1300公斤,按单价一元/公斤,计产值1300元/亩,1.12万亩经济林产值为1456万元,退耕还林地2.8万亩,年产值1041.6万元,国家税收104.16万元。3、社会效益增加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全县经概算共需用工59.2万个,将季节性地解决部分劳力的就业问题。缓解社会供求矛盾: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将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这为缓解我县乃至周边县市木材及其林副产品的供求矛盾,并提供大量的水果等经济林产品,将逐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增加农民收入:退耕还林,林农可直接获得国家的钱粮补助,同时,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种植了符合市场需求的适销对路品种,必将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退耕还林,增加了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必将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九、主要保障措施(一)、政策措施1、退耕还林政策:严格执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切实提高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全县出台了新邵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退耕还林实行项目管理,严格按省市下达计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按验收结果兑现政策和奖惩。建立项目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技术负责人责任制,建立项目质量终生负责制和项目质量责任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项目质量管理。2、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自觉开展退耕还林。(二)、组织管理措施1、成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的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各乡镇、场均成立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乡镇书记或镇长任组长,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实行工程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县政府负总责,乡镇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明确行政和技术负责人,落实项目负责人。一级抓一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定奖罚。加强督促检查力度,确保退耕还林工作有计划进行。提前做好种苗准备工作,确保优质种苗供应。(三)、技术措施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搞好作业设计。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营造生态林比例不低于80%,经济林比例不高于20%;实行针阔混交,合理配置;实行人工植苗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坚持“立地、遗传、密度、模式”四控制,积极推广先进营林技术和科技成果。按照以上原则,今年的退耕还林共设计营造生态林4.48万亩,占80%,树种主要为:杉木、湿地松、马尾松、桤木、枫香、重阳木、香椿、银杏、楠竹等,营造经济林面积1.12万亩,树种:板栗、油茶、枣、桔、碰柑、梨、李、桃、杨梅、金银花、木本药材等,其主要造林技术是:、 国外松桤木或枫香或重阳木或香椿;马尾松桤木或枫香或香椿或重阳木;杉木桤木或枫香或重阳木或香椿。毛竹造纯林。经济林以混交林为主。、苗木采用良种一级苗、整地采用穴垦,生态林整地规格404040cm,穴呈品字形排列。经济林造林采用撩壕或大穴整地造林。、混交方式及混交比例,马尾松、枫香或桤木或重阳木或香椿混交林,密度为220株,其中马尾松150株,枫香或重阳木或桤木或香椿70株,比例为7:3,株行距1.71.8m;湿地松、桤木或枫香混交林,密度为133株,比例为7:3,株行距2.52m;杉木、桤木混交林,密度为220株,比例为7:3,株行距为1.71.8m;银杏、杨梅混交林密度为180株;桔每亩84株,株行距33.6m;油茶株行距3.22.5m,每亩121株,毛竹每亩36株,株行距4.34.3m;金银花每亩222株,株行距21.7m等。木本药材造林密度视树种而定。3、严格栽植质量。植苗时要做到根舒杆正,捶紧压实,杉苗不反山,尽量做到不栽或少栽隔夜苗。尽可能选择雨后无风或阴天无风栽植,晴天应尽量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栽植,以提高苗木成活率。4、及时搞好幼林抚育间伐,加强林木管护:幼林抚育,一般采用刀抚、锄抚,宜用蔸抚或带抚。幼林郁闭成林后,根据目的树种的培育方向,合理选择间伐起始期和间伐强度,进行间伐。安排护林员,防止人畜破坏和病虫害危害,并注意护林防火。(四)科技支撑:1、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业科技成果,大力推广应用林业新技术,新成果,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2、积极开展技术承包,上门热情服务。3、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造林、抚育、间伐专业队伍,退耕还林的有关营造林工作由专业队伍承担。 (五)、工作措施1、检查验收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办法的规定和湖南省林业厅关于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开展项目检查验收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和成效。2、资金管理退耕还林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专管,专款专用;县财政部门以林业部门检查验收到户的合格面积统计表和农户出具的县林业部门提供的退耕还林验收卡等凭据、身份证发放补助资金,并落实到退耕户。退耕还林项目的设计、检查验收、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效益观测、监督管理、资料建档以及日常工作所需经费和前期启动资金,由县财政负责并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财务月、季报制度,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力系统工程师专业认证考试模拟题集及答案解析
- 2025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大型建筑工程施工整治专项方案
- Excel数据分析经典函数实例
- 2025年容城县公务员招聘考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新入职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及标准化方案
- 2023年员工年度培训总结报告范文
-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工程人员驻场服务方案
- 汽车智能技术与应用 教案全套 朱升高 项目1-10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介绍- 车载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
- 产品方案设计模板
- 企业合规经营规范手册
- 骨与关节运动学基础-运动链(康复护理技术)
- 2.2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 GB/T 4706.74-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74部分:缝纫机的特殊要求
- 2024版民间借款抵押合同范本完整版
- DL 5190.5-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 T-GDACM 0110-2022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机煎煮规范
- 公司差旅费报销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