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QIANAN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始办于1993年,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全日制学生500人。2013年4月被确定为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支持专业。两年来,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承诺,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形成了“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晋升为河北省骨干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实现了专业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建设期间,按照示范校建设承诺,全员参与、有序实施,应完成任务数105个,实际完成113个,完成率107.6%。项目建设预期目标及完成情况汇总表见表1。表1 项目建设预期目标及完成情况汇总表 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完成率预期目标数实际完成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3639108.3%师资队伍建设2829103.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4145109.8%合计105113107.6%(二)建设机制与举措在严格落实学校“立体化棋盘式推进格局”的同时,成立了由项目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工作组、课程开发小组,将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了“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的责任制度。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推进会,定期填报质量监测数据,对专业建设质量实施了过程性监控。 二、专业建设情况(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形成了“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域内十二家企业进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由校企共同完成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开发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素质培养纳入教学要求,把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的逐级递进。图1 “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第一学期,完成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企业认知实习,校内基本技能入门实习。第二学期,完成公共基础和全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校内车间基本专业技能训练。第三学期,完成公共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在校内一体化车间完成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和综合技能训练。第四学期,完成全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进行生产性实习,学生达到中级职业资格水平。第五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专业拓展知识学习,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初步实现学生技能水平与工作岗位的全面对接。2. 开发了“专业与岗位对接,学习与工作合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和岗位职业标准,将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纳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来,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纸的能力,选用、设计、测量机械零件的能力。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培养学生机械加工基本操作能力(普车、数控、钳工、焊工),数控车削加工编程能力。能力拓展模块:培养学生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图2 机械技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示意图3.建立了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共建了2门精品课程,8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4.加强了教材建设校企共同修订了8门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了13本校本教材和1套钳工实习工作页,出版了2本教材。表2 示范校建设期间教材开发情况一览表 序号教材名称主 编公开出版/校本教材1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杨相国 程建敏(企业)公开出版2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邸桂林 程建敏(企业)公开出版3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陈玉香 徐香(企业)校本教材4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李福元 徐香(企业)校本教材5数控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高习明 贺文静(企业)校本教材6工具钳工实训指导书(第一册) 杨建荣 马如新(企业)校本教材7工具钳工实训指导书(第二册)杨建荣 马如新(企业)校本教材8装配钳工实训指导付利辉 张秀荣(企业)校本教材9普焊实习指导书(第一册)杨致富 毛文富(企业)校本教材10普焊实习指导书(第二册)杨致富 毛文富(企业)校本教材11普焊实习指导书(第三册)杨致富 毛文富(企业)校本教材1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实训指导书邸桂林 丁有文(企业)校本教材13氩弧焊实训指导书(全三册)邸桂林 丁有文(企业)校本教材14普车车工实训指导 朱海兵 沈东臣(企业)校本教材15数控车指导书杨相国 李福海(企业)校本教材16钳工一体化教学学生工作页张晓会 徐 香(企业)校本教材 5.以社团活动为引领,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开设了“微尘”共青团服务站、“爱心”理发教室、巧手维修室等9个学生社团。学生在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中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微尘”共青团服务站获得了迁安市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被评为“唐山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爱心”理发教室获迁安市学雷锋十佳。 6.开展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融合,聘请优秀毕业生中自主创业典型,举办了9次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以榜样的力量点燃了学生们的创业梦想。7.加强了系部文化建设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参与下,设计了系训、系徽、系旗。“做人为本,技能立身”的系训、寓意“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系徽已深入学生的内心,营造了文化育人的氛围。(二)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学校的“四六五”教师培养工程,结合专业实际,形成了“4124”培育模式:以“培、带、赛、派”四种自主培养形式为主线,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任教调整教师结构,利用业务考核和职称评聘两种制度,激励教师由合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校园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四级递进。培:先后有10人次参加了国家级培训,42人次参加了省市级培训,邀请专家来校讲座9次,15人参加了技师考试。带:成立了4个技师工作室,组建了普车、钳工、焊工、机加工4个技能帮带小组,实现了12位实习指导教师均能掌握2门以上专业技能。赛:充分利用学校技能节搭建的平台,通过师生同场竞技、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实训方案、课件、微课等系列评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派:按照计划选派教师进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年人均入企30天,“双师型”教师率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达到了100%。建设期内,15位教师通过了国家职业资格技师考试(证待发),硕士研究生增加了4人,兼职教师由7人增至15人,培养了省级名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4人,校级专业(学科)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15名,增设了4个技师工作室,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在迁安市职教集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机械类分会,建立健全了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1.通过四种校企合作形式,实现了校企互补双赢(1)订单培养:与九江等3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有96名学生实现了学岗直通。 (2)教产融合:教师带领学生加工学生用床2016套、钳工工作台280个,节约成本86万元,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3)研发中心:与津唐公司共建产学研发中心,有2项科研项目在市科技局立项成功。(4)顶岗实习:组织学生到轧一等10家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26000人天。2.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新建理实一体实训室6个,改扩建8个;校外新增金海机械厂等实训基地5家,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24家。表3 校内实训车间统计表 序号改造实训车间增建实训车间1钳工实训室铆焊实训室2车工实训室机械装调实训室3数控加工实训室机修钳工实训室4焊条电弧焊实训室PLM体验中心5钨极氩弧焊实训室数控加工仿真实训室6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实训室机械加工综合实训车间7机械制图室8机械基础实训室 3.发挥专业师资优势,拓展了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专业的辐射作用,在焊工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又拓展了阳光工程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5个培训项目,年培训能力达到了2万人天。三、建设经费使用情况项目预算投入340.00万元,实际投入345.82万元,实际支出345.82万元,预算完成率101.71%。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实验实训设备购置的资金4.44万元,占中央资金2.25%,用于师资培训进修资金18.93万元,占中央资金9.61%。表4 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与支出情况表建设内容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万元)行业企业投入(万元)学校自筹(万元)预算投入实际投入实际支出预算投入实际投入实际支出预算投入实际投入实际支出预算投入实际投入实际支出 人才培养与 课程体系改革45.00 45.12 45.12 20.00 20.03 20.03 10.00 13.29 13.29 16.00 16.79 16.79 师资队伍建设61.00 60.80 60.80 20.00 20.40 20.40 8.00 8.19 8.19 23.00 23.55 23.5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91.00 92.33 92.33 20.00 19.53 19.53 10.00 9.86 9.86 16.00 15.91 15.91 小计197.00 198.25 198.25 60.00 59.96 59.96 28.00 31.35 31.35 55.00 56.26 56.26 备注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实验实训设备设施4.44万元,占2.25%;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师资培训18.93万元,占9.61%。 四、贡献与示范(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1.桃李芬芳:两年累计为机械制造和维修行业输送合格毕业生195人,众多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机械加工、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等工作岗位的主力军。毕业生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得到了企业和家长的认同,招生数量呈现良性递增。2013年招生103人,2014年招生151人,2015年招生262人。2.社会培训:本专业社会培训项目拓展到6个,培训、鉴定人数由2013年的16266人天增加到2015年的20705人天,促进了在岗及待业人员专业素质提高,服务了地方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图3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社会培训统计示意图 3.对外服务:6位专业教师被聘为政府采购评标专家,33人次参与了政府采购招投标活动,提高了本专业的社会知名度。 (二)对其他地区和学校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1.在省职教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上,项目负责人作了典型发言,团队建设经验得到了兄弟学校的赞同,先后有9所学校来我校交流学习。2.师生自制教具连续2次参加省、市级教具评比,获市一等奖4件,省二等奖3件;发表论文16篇。专业建设经验被河北职成教网、唐山劳动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36次。 五、建设成果(1) 建设成果 1.构建了“工学结合,能力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专业与岗位对接,学习与工作合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了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2.开发了精品课程2门,编写理实一体教材5部,公开出版2部,开发校内实习指导书11本、钳工实习工作页1套,完成了8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3.成立了3个技师工作室,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7人、省职教名师1人,省教学能手1人、省教学管理优秀工作者1人,建立了企业兼职教师专家库,建设了一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改建理实一体实训室8个,新建6个;新增校外实训基地5家。拓展了5个培训项目,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5.专业被评省骨干专业,省级校企合作项目立项成功。6.与人社部门合作,开设了“2+2”机械设备维修高级技工班,实现了由中级工到高级工的校内衔接。7.带动了校内数控专业、汽修专业建设,汽修专业被评为唐山市骨干专业。(二)典型案例案例一: 尝试“现代学徒制”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订单班为试点,探索“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并把传统的企业师傅带徒弟模式进行了多方位拓展。探索了工人带教师、工人带学生、教师带工人,教师带学生、学生带学生等多途径技能培养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岗位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显著提升。现代学徒制工人为师教师为师学生为师 工人带教师 工人带学生 教师带学生 教师带工人 小组尖子带普通学生 往届师兄带师弟学生拜师顶岗实习教师入企实践指导校内实习带兴趣小组教师入企培训工人图4 “现代学徒制”示意图 案例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实训车间建设实例 为了与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行测综合英语
- 天津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国家能源武汉市2025秋招化学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铜陵市2025秋招机械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安阳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丽江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新材料与新能源岗
- 株洲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电气仪控技术岗
- 许昌市中储粮2025秋招购销统计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大唐电力鸡西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模拟30问及答案
- 武威市中石油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隧道施工应急预案方案
- 植物鉴赏课件
- 安徽省华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肿瘤热疗中国专家共识
- 2025年甘肃省药品检查员资格考试(药械化流通)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自来水企业内部管理规范
- 2025新热处理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工会兼职补助管理办法
- 纸箱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