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产权保护的剖析Analyze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安文强(东北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摘 要: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这个时代一个最重要的象征,所有国家都已经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自己参与全球经济技术竞争的一个重要战略提上了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来。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保护知识产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建议Abstract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ime of the rapid grow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s of this age.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has been known by all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ll countries tak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participate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on their agenda. In the developing markets of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of concern. carring on analysis about the trade affect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n puts forward certain policy proposal to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Key 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Developing countries,,Economic ,Policy advice引 言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在传统上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三个法律领域。它既是一种财产权利,又是一种生产要素,既是一种具有独占性和垄断性的私有财产,又是一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成员可以共同享有的社会财富。知识产权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知识产权并不是自然拥有的,它的获得需要国家相关法律的确认,并需履行一定的手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其法律保护体系,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和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规范文件对文学艺术著作、科学发现和发明专利及商标等各种权利取得程序、行使的原则、方法及其保护范围等构成的法律保护体系。它的产生和形成是伴随着人类文化科学技术进步和发明创造之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而逐步建立起来的。1知识产权保护的概述知识产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知识拥有者和创新者的利益,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可称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1967年签订的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以下各项智力创造成果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录音制品和广播;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商标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制止不正当竞争;在工业、科学、文学及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三大支柱之一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从7个方面规定了对其成员保护各类知识产权的最低要求:版权及其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权、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未经披露的信息(商业秘密)。自20世纪中叶以来,以关贸总协定及其后继的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心,倡导并形成了战后新的国际贸易体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带来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问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传统的国内智力成果保护领域走向知识产权贸易的国际市场。进入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使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知识产权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多,即使是有形商品的贸易中技术含量也在迅速增加,这使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一种客观的内在联系。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维护科学技术垄断,加强市场竞争,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制度也渐渐超越了纯法律的范畴。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之前,已经有一些对知识产权进行国际保护的公约,例如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罗马公约(以下简称罗马公约)和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条约等。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对已有的知识产权公约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巴黎公约没有规定专利的最低保护期限;没有专门的国际条约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对计算机软件和录音制品应当加强国际保护;已有公约对假冒商品的处罚力度不够等等。所以他们要求确定一个更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问题。TRIPS协议的通过,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创新起着极大的激励作用,对投资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调节公共利益。另外,知识产权制度还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作为商品经济产物的知识产权制度产生时间较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思想和意识。在有了知识产权制度所形成的激励机制以后,又由于经济落后导致研发力量不足,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后劲,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的矛盾便一直困扰着这些发展中国家。TRIPS协议的执行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充分实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由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经验匮乏,对其多重作用显然认识不足,所以TRIPS协议在促进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经济及科技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鉴现有研究成果,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积极和负面影响,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2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创新体系中地位的改变,我们的认识应该突破传统研究结论的局限,要看到TRIPS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收益。2.1 促进国内R&D投资和技术创新2.1.1 促进国内R&D投资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比发展中国家重视程度高很多,因此附录表1中OECD和UNESCO关于R&D指标的数据显示,工业化国家R&D与GDP的比例在2.2%到3.5%之间,在新工业化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以色列和韩国达到了这一水平,其它国家在0.5%到2.15%之间,而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中,R&D投资比例大都在0.15%到1%。由此可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和其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分不开的,因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够激励企业从事更多的R&D投资。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比较松弛,从而使企业缺乏R&D投资。这点可以从OECD和UNESCO关于R&D投资指标的数据来得到验证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国内R&D投资。2.1.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知识产权制度一项最基本的职能是激励技术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够起到激励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一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其技术创新水平之间呈现出一种正向的关系。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总体而言R&D投资是不足的。因为厂商的R&D和技术创新活动是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一种决策,而这种决策又是在知识产权制度的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起到激励本国企业从事更多的R&D活动,从而最终起到提高本国技术创新水平和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2.2 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技术扩散,这也是历史上发明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两种类型的技术扩散:一种是通过市场化技术转移的方式发生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另一种是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扩散。所谓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方式是指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在发展中国家进行FDI或设立跨国公司子公司或技术许可等市场化方式发生的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移的行为。而非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是指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模仿等非市场化方式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的一种转移方式。以上两种技术转移方式都可以导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之所以可以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化的技术转移发生,是因为如果发达国家在一个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从事FDI或技术许可等交易的话,则发达国家的专利技术受到发展中国家企业模仿的概率就较小,发达国家企业经济利益受到的侵害就较小,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从事FDI或技术许可等交易的收益就会比较高,从而会激励更多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方式把其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也就是促进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能促进发展中国家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扩散,这是因为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一方面会激励发展中国家企业从事更多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也会激励技术创新者为其创新申请专利等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而不是以商业或技术秘密的形式存在。以专利形式存在的知识产权,虽然在未经专利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他人不得因为经济目的而使用该专利性知识,表面上这似乎不利于技术扩散。但是事实上,专利披露制度可以为同一领域中的其他创新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信息增加了某一领域中通用知识的储备,有利于其他研究者获得有关方面的新观点,从而得到对后续创新的重要启示,并将之用于进一步的发明活动,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发明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技术扩散,只不过这种扩散是从一种发明到另一种发明的扩散,是一种观点到观点的扩散,而不是单纯的属于同一种技术的扩散。2.3 促进技术密集部门的外国投资和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转移的数量,而且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质量。当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时,发达国家倾向于投资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部门或产业;而当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时,发达国家倾向于在这些国家投资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部门或产业。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不同的产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敏感度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软件、医药、化工、电子设备等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更为敏感,而在一些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业诸如食品产业、零售企业就对知识产权保护敏感度较低。对于那种知识产权敏感度高,且其技术容易被模仿复制的高技术密集产业,当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时,如果发达国家在当地的这些产业投资,就会担心其经济利益容易受到本地企业的侵害,因此会影响其投资的积极性。而对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行业,由于其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敏感,即使当地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很弱,也不会对其经济利益有多大影响,因此也就不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在这些产业投资的积极性。表2 由于当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过低而拒绝FDI或技术许可的美国企业比例(%)国家 化工 运输设备 电子设备 机械 食品 冶金 平均A.通过FDI转移最新技术阿根廷4420211412018巴西5010243912028印度81403841382013印度尼西亚4020312325023墨西哥3120212225020韩国31202822124026泰国6080311812020平均48342826199B.通过技术许可转移最新技术阿根廷620262912022巴西6940297325039印度81103850382044印度尼西亚7320333725031墨西哥5620283625028韩国38203429124029泰国7380362512038平均65313240219资料来源:Edwin Mansfield (1994),“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Discussion Paper,Vol.19pp.95-99.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很低时,美国的跨国企业会以较大的平均比例拒绝在技术密集程度高的产业进行FDI或技术许可,例如FDI或技术许可的平均拒绝数在化工产业是48、65,运输设备是34、31,电子设备是28、32,而在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业拒绝数相对就较少,其中食品是19、21,冶金是9、9。因此,在一个经济技术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太低,发达国家出于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担忧,就会降低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程度高的产业进行投资的水平,而较多地在技术密集程度低的产业进行投资,显然,这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极为不利的。3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发现,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创新水平低、经济封闭、市场规模狭小且缺乏竞争力等原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如果以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标准,会给本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有:3.1降低国家的福利水平,加剧国际收入的转移在TRIPS协议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表现为持续加强的态势,这种加强会对国际收入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分配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在技术水平上和创新能力上发达国家具有显著优势,使它们成为国际知识产权的主要所有者和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出口国。而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对国外技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主要处于技术进口国的地位。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TRIPS协议的实施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意味着发达国家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这必然会降低发展中国家的短期福利水平,这种福利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大将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在本国的有效覆盖面,使许多原本免费使用的国外技术置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内。技术使用者不得不支付专利许可费用,这会造成本地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国内供给曲线的上移以及市场均衡价格的上升。当技术原来的使用量很大时,这种福利损失是非常大的。其次,对已经受保护的专利技术而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提高专利的价值。由于本地企业是潜在的模仿者,因而国外发明者会针对本地模仿成本的大小,选择一个专利许可费用率恰好使本地企业放弃模仿而选择技术许可。而TRIPS的实施将导致本地企业模仿成本上升和模仿率减少,这使国外发明者能索取更高的专利许可费用,从而让专利权人得到更多的国际收入转移。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短期福利是不利的,正如(Rodrik,1994)所指出:“TRIPS具有分配效应,对欠发达国家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意味着财富从本国厂商和消费者向其他工业化国家企业的转移。”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因而这种收入转移的影响是不应忽视的。3.2 加大制度建设和管理成本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 TRIPS协议的标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它们的知识产权制度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制度建设、实施和管理成本。UNCTAD(1996)对部分国家的TRIPS实施成本进行了粗略估算,例如,埃及进行制度升级和机构建设的一次性成本投入约80万美元,而随后每年的培训成本达到100万美元;孟加拉国为达到TRIPS要求,一次性投入的管理成本约为25万美元,随后每年在司法系统、信息管理设备和法律实施方面的费用约为110万美元1。表3是世界银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资助投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实施成本的规模。 表3 世界银行资助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项目及成本 单位:万美元国家项目成本巴西(1997-2002)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科技改革项目的组成部分)400印度尼西亚(1997-2003)改造知识产权管理框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1470墨西哥(1992-1996)建立工业知识产权法的实施部门(科学基础设施项目的组成部分)3210资料来源:Finger, J.M. and Schuler, P, “Implementation of Uruguay Round Commitment: The development challenge”, World Bank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由于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规模主要与当地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法制建设程度和司法效率相关,而与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构成严格的正比关系,因此贫穷和法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更难以承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实施成本。3.3 提高技术产品的价格水平我们知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了创新企业的短期垄断地位,提升了专有技术产品的市场价格,增加了企业的预期利润;而同时伴随的是短期消费者福利的恶化。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技术净进口国,是专利技术的消费者,因而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受害者。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致使技术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市场结构:市场上与专利权人竞争的本国及外国厂商的数量、市场进入和退出的自由度、产品的质量差异和贸易的开放度等。总的来说,竞争激烈和竞争形式以价格为主的产业受知识产权制度变化的影响较小。需求弹性:产品需求弹性随时间、产业和国家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通常需求弹性越大的产品受知识产权制度变化的影响越小。价格管制:特别对制药业而言,为使本国公民支付得起必要的药品和治疗,国家宁可牺牲一部分专利厂商的利润以维护公众利益。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政策可以规制企业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这有利于企业的良性竞争和经济的长期增长。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价格问题的焦点在于制药业,因为它关系到过多的生命和健康状况。许多实证研究证明药品的价格对专利保护有较强的敏感性,但同时专利保护的改善也可能促使更多的跨国企业研制针对发展中国家特有疾病的药品,并促进本地企业研发和创新。3.4 增加社会就业和企业转型的压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最直接的效应是导致社会经济中的模仿率下降,因此当政府实施更严格的商标和版权法时,侵权和盗版行业必然会被削弱甚至关闭。而现实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非授权产品的复制和销售行为,它们雇佣了相当一部分社会劳动力,有的甚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因此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面临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侵权和模仿业的转型,及相关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经济中的原有模仿行为的繁荣程度。如果在实施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之前,盗版与侵权的活动比较盛行,则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势必会对这些行为造成很大的冲击,从而引起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其实在政府政策的辅助和良好的要素市场流动条件下,社会失业可以通过企业转型来减弱。如新加坡1987年通过新版权法后,大量生产盗版录像带和磁带的企业很快转变为制造和出口空白带的合法企业,这就降低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就业成本。收入转移、制度建设和管理成本、产品价格上涨、社会就业和企业转型力,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所付出的代价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实施成本,避免潜在的社会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当实施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4 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尽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诸如上述列举的一系列好处,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科技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决定了在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同化上,发展中国家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本人建议发展中国家应从以下方面加强自己国家的知识产权的保护。4.1 发展中国家需要结成利益同盟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巨大差距使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谈判和对抗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在TRIPS协议通过之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处于更加劣势的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谈判和对抗中应该结成利益同盟,用一致的立场和观点同发达国家抗衡,从而维护和提高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与发达国家就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问题进行谈判时,必须把焦点放在“南北”双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上来。发展中国家显然也已意识到这一点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试图用集体的力量来改变目前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极端不利的局面。4.2 建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中国、印度、巴西、泰国、阿根廷和一些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内,几乎都把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借鉴各国经验,加强与全国科技、经济、贸易、文化等各领域的政府政策的衔接,制定和实施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战略、知识产权人才战略、知识产权教育战略、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促进战略、知识产权反垄断战略等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的综合战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宏观策略的统一协调性,提高政府和社会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具体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前提是要加快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化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服务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例如,从2004年开始,中国知识产权局将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密切合作,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行业和领域,在统一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上构建不同专业和领域的专利信息库,形成大规模、高质量、专业化的专利信息资源库群,开发适合国内检索方式与习惯、界面统一、面向公众的通用检索系统,为公众提供高效的专利信息服务。关键是要建立相关的政府知识产权机构并适时进行改革。知识产权制度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配套的政府机构和设施还有待完善,以适应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新的职能要求。2005年1月,中国国务院成立了以副总理吴仪为组长,国家知识产权局等20多个部门参加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以应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变革的挑战,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重点是实施知识产权教育战略,营造更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教育战略,可以使广大社会公众和企业更充分地了解和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商业化意识和能力,强化了知识产权发展的社会基础。4.3 加强本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除了团结一致向发达国家争取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科技的驱动作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的能力,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的技术上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4.3.1 自主创新发展中国家从事自主技术创新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储备和较强的研发能力,而目前除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技术较为先进的少数发展中国家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不具备自主创新的条件。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获得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源头和基础。但是由于国家和企业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不够,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开支过小,致使我国企业对新技术的吸收和消化能力、特别是自主开发新技术的能力普遍偏低,很多企业走的是一条“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道路,这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的结构很难迅速升级换代,因而始终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地位,在关键技术上人主要依赖进口,受制于人。自主创新的意识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强,但创新的能力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需要从业者沉下心来攻克核心技术。倘若任华而不实的浮躁风盛行,其结果不仅是损害了自己的形象,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将动摇公众对科技界的信心。自主创新方法:第一,要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研究开发能力。第二,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第三,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第四,大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4.3.2 技术引进创新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是首先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本国的产业对外国的先进技术进行吸收,扩大本国的技术知识存量,加强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以本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实现国内产业的发展升级。 4.3.2.1 复制和效仿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复制和效仿等手段,直接将外国的产品设计等技术知识运用于本国的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基础薄弱,研发能力低,通过复制和效仿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对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具有重要的意义。4.3.2.2 学习知识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国际贸易和FDI渠道间接学习其中的隐含知识,扩大本国的知识存量进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但是仅靠复制和效仿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毫无疑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国家企业的竞争力是这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决定部分。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本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创新。现在,韩国、墨西哥、印度、古巴、尼日利亚、秘鲁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广大企业更充分地了解和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如,韩国知识产权局在1999年9月推出了“企业知识产权普及计划”。到2001年底,在韩国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已有49919家企业获得了各类知识产权,比1999年9月的24065家提高107.4%。在普及计划的帮助下,47267家企业首次提出专利申请2。4.4 利用TRIPS的灵活条款,建立知识产权反垄断策略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过程中,随着保护标准的加强和提高,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知识产权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和压力,甚至会有对发展中国家个别产业造成垄断的危险。为了在促进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又能保持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发展中国家必须结合本国的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实际需要,实施积极的知识产权反垄断策略,以减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化和保护标准的统一和提高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TRIPS第40条允许各成员国独立制定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竞争性法律制度,以限制对知识产权的滥用,为发展中国家建立反垄断策略提供国际法依据。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建立了反垄断法律制度,并且制定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法规,例如美国1995年4月6日颁布了关于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认为知识产权与其他财产权一样,不可以创立垄断地位。同时还提出了对各种许可证协议进行的方法,特别还对各种限制竞争的条款提出了分析方法以及应当对它们采取的基本态度,而很少有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完整的反垄断法律体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完善的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关键在于要以保障自由竞争为目的,而不是单纯针对本国或地方企业的利益采取一些狭隘的做法。加强非歧视的和公开的市场竞争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既有利于防止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垄断本国的市场,又有利于自己民族企业的快速健康地发展壮大。结 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加强,不仅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收益。本文对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概括的阐述,这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为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制定新的政策导向,采取更加积极开放的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定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是各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并且能更好的利用国外的知识产权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1李顺德.TRIPS的主要内容及特点J.中华商标,2000,(03). 2周素娥.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6年. 3宗慧隽.我国利用外资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4曾庆彪.加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5沈木珠.论TRIPS协议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J.江海学刊,2001,3.6周鸿武.论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1,(05).7韩玉雄.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3,9.8马莉莉.经济发展水平与知识产权保护兼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9罗光宇.TRIPS条件下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及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电商营销方案设计
- 珍珠奶茶的营销方案策划
- 减肥水果营销策划方案
- 钢筋工程质量管理
- 酒店网站建设方案咨询
- 咨询方案的总结
- 钢箱梁施工方案整改
- 建筑方案设计资源包括哪些
- 跑步健身活动方案策划
- 人工智能技术与AIGC应用 课件全套 第1-8章 认识人工智能 - AIGC 的发展与展望
- T-CES 153-2022 电力巡检无人机边缘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 GJB2220A-2018 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饼、环坯规范
- 《中国金融学》课件 第4章 信用形式与信用体系-课件
- 新版2026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6课《争做未来科学家》第2课时 做个小小科学家 教学课件
- 康复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招标及采购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5年反洗钱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医院三基三严试题题库(附答案)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控感管理规范
- 2025年部编版语文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及课时教案
-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