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挂上了树梢》课件_第1页
《春意挂上了树梢》课件_第2页
《春意挂上了树梢》课件_第3页
《春意挂上了树梢》课件_第4页
《春意挂上了树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意挂上了树梢,萧红,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作者相关,1938年萧红与端木蕻良结婚并于1940年与他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作者相关,萧红的散文多以哈尔滨为背景,这是一个有特色的大都市,异国风情的建筑,侵略者的炮火无不讲述着这个城市沉重的历史。硝烟过后,这个城市依然存在,这里的天空依然蔚蓝,春意依然能够挂上树梢,外国人和一些中国富人照样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但浸透血泪的人仍在这里苦熬人生。,作者相关,对比,两类人对春意的感受的对比两类人的夜生活的对比,外国人和中国富人叫化子,;瞎人,,享受春意,走不到春天,摸不到春天。,是谁煞了春意的风景呢?,叫化子的乞讨声、瞎人的手风琴声构成了与春天不和谐的调子。,作者故意放在暖暖春意的大背景下,与以汪林为代表享受春天惬意的一类人形成对比,鲜明地突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揭示了世道的不公。,人物,地点,数量,情状,A类人,B类人,外国人,中国富人,被人间遗弃的人们,中央大街的中段,南端墙角、转角,满街,七分之一八分之一,多,快乐,哀哭,再问,到底是谁煞了这春意的风景?,总结:通过白天、黑夜两幅对比强烈的生活画面,揭示了世道的不公。这地方不是真正的人间春天,真正的春意应当注满每个人的心,不是偏向于极少数人。不正是“那边”的穷奢极欲、纸醉金迷,大煞了人类应有的平等幸福的春意吗?没有社会制度、世道人情的春意,大自然的春意只能是引来低回和叹息。萧红饱含忧虑的笔触抒写了“春意”下的不平等,呼吁着真正的人间春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