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民俗文化PPT课件_第1页
服饰民俗文化PPT课件_第2页
服饰民俗文化PPT课件_第3页
服饰民俗文化PPT课件_第4页
服饰民俗文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服饰民俗文化,.,2,.,3,.,4,.,5,.,6,一、服饰民俗文化的定义,服饰,一般是指服装、鞋帽、巾帻、首饰等物品,围绕着这些而形成的制作技艺、使用习俗惯制以及反映的观念,即为服饰民俗文化。服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而服饰民俗更为直接地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类型。服饰的几个主要名称衣保护身体躯干部分的遮蔽物。释名:“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衣”是上衣。裳下衣,保护下体部分,裙子。下裳从腰遮到膝部,从膝到小腿部分是一种叫“行膝”的裹腿,后来又有了“套裤”。,.,7,冠帽子。在古人眼里,戴冠不仅是成人的标志,而且是一种“礼”的标志。如古今谈概中,就讲述了一位官员因帽子戴歪了,便丢了官位的故事。冠帽在汉代已是分门别类,等级鲜明,仅收进舆服志里的就达十八种之多。清代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汉制冠帽,但仍然将冠帽作为区别官阶的重要标志,只是样式有所改变,如“顶戴花翎”,“顶”指官员冠帽上的顶子,多用金、铜和珠宝制作。“花翎”是由孔雀尾的翎羽制成,并且以冠帽上翎眼的多少标识等级。巾属于平民百姓的“头衣”。贵族男子满二十岁时戴冠,而平民男子二十岁成人时只能戴巾。足衣人足之衣,今天的鞋与袜。古代的鞋有履(lv3)、舄(xi4,书鞋)、屦(ju4,用麻、葛制作)、屐(ji1,木制)等名称。,.,8,二、中国服饰的起源与发展,据有关考证,距今约五十多万年的“北京人”,已懂得将兽皮被在身上,以保护身体,取暖御寒。距今18000多年前的山顶洞人已使用骨针和装饰品,.,9,新石器时期已普遍发现养蚕、麻制品、纺织工具,玉器制作已达很高的水平,湖北屈家岭遗址陶纺轮,河姆渡石纺轮,.,10,河姆渡骨针,河姆渡陶纺轮,.,11,河姆渡苇编,河姆渡骨笄,.,12,良渚玉手镯,.,13,商朝的服装:上衣下裳,交领右衽(有两片衣襟,在胸前相叠,在右侧以绳或腰带系住,不用纽扣)。周代改革了上衣下裳,联成一体称为“深衣”,形成了周代的便服。礼记中有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14,一般认为汉装自身显著的特点成熟于汉,至宋明仍保留有其鲜明的特征,即宽衣博带(宽松的服装,配有腰带及玉饰)、大襟右衽(衣襟朝右叠加的开衫,不用纽扣)、交领大袖(衣领相交,袖子宽大),整体风格含蓄柔静、随和典雅。盛唐开放繁荣,也是服饰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吸收胡服的元素)。男装相对俭敛,多是圆领袍衫加襥头(一种搭拉两个脚的软帽子),一直沿用至明;女装则表现出空前绝后的开放、华贵和宽大。“慢束罗裙半露胸”。宋朝程朱理学强调封建伦理思想,服饰也表现的更沉稳严谨,形成了更严格的官服制度。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但服制仍多沿用宋制,同时随着棉丝的大量生产,民间服饰也异彩纷呈,多了些市井之趣。至此,中国服饰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体系。从形制上来说,官服已经明确到可以用颜色和补子(胸前的绣花图案)指代官衔。一般男服都是“直缀”,即一种类似道袍的简单长衫。,.,15,清朝长袍马褂,旗袍。华夏衣冠开始消失。民国剪辫易服,西风东渐。解放后,“破四旧”,视传统汉装为封建糟粕,列宁装、中山装一统中国大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西风东渐又掀高潮,西装正式名正言顺地在国民开放思想里落定。经过数次变革后,汉装迷失了方向。什么是真正的汉装?汉装与西服的显著区别在于汉装注重“平面”讲究“意义”,即整体裁剪宽松,主要精力在于考究的面料刺绣等装饰,并且这些装饰细节都非常有说法,如以龙凤呈祥代表美好祝愿和富贵,梅兰竹菊以示人品等,人与服装最终形成一个整体,“衣如其人”;而西服追求“立体”与“视觉美”,强调突出甚至强化人体线条,外形上也是凭着设计师的灵感,以人体为一个平台,在上面发挥自己的意愿。,.,16,三、服饰民俗文化的特点,从实用到实用与审美的复合(款式、图案)社会身份的表征文化记忆功能,.,17,.,18,.,19,广西南丹县白裤瑶,.,20,白裤瑶女装挂衣,.,21,纳西族妇女羊皮服饰上的圆盘,.,22,.,23,四、服饰民俗的分类,(一)依据性别构成的服饰习俗表现最明显的是裙子。中国古代男女都穿裙,即“裳”,随着衣服使用上的男女分工和不同需要,男子淘汰了裙,形成现代的裤子,女子则在生活中始终保持了穿裙。其他如女子的旗袍、三寸金莲等。(二)依据年龄构成的服饰习俗人的一生不同阶段,年龄的差别和增长带来了生理上的差别,同时社会仪礼对人的一生的约束也是分年龄阶段的。因此,消费生活总是有儿童、少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暮年或晚年的差别,于是服饰也形成了不同年龄的类型。比如,古代习俗中未成年的儿童穿“开裆裤”,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要改服装,戴冠帽,与少年时代告别。随年龄的增长,在服装样式、色彩、质料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要求。,.,24,.,25,.,26,.,27,(三)依据职业构成的服饰习俗不同的职业分工,对服饰习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人们穿着衣物都要以自已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便利为要求,同时,衣服的构成原料也往往与自己的职业有一定关联。比如,猎户的猎装,既要适应自己狩猎生产的需要,又常常是用狩猎生产的猎物制成。现代北方猎装多用耐磨耐寒的皮装,冬狍皮做冬猎装,夏狍皮做春秋装,翻毛皮袍做打猎伪装。其它职业相同,渔家有渔家穿戴,牧人是牧人打扮,工匠有工匠装束。商人、医师、屠户、厨师各行各业的衣着服饰,都有自身的特殊标记或样式。特别是我国僧、道服饰又受宗教职业的影响,各具一格。服饰的职业特点是服饰的社会习俗之一,它成为各种职业者往来的鲜明标志。,.,28,.,29,.,30,(四)依据地位构成的服饰习俗随着家族制度、社会制度的变化和阶级等级的分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促成了服饰习俗的变化,形成了不同地位、等级的人穿戴也相应不同的特点。(五)依据民族构成的服饰习俗由民族传统及各民族差别形成的装束上的特色,是服饰最鲜明的标志。民族生活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各民族在服饰上的审美标准。服饰样式、花色都按本民族惯例形成。,.,31,.,32,.,33,(六)依据季节构成的服饰习俗热带服装与温带、寒带服装有着明显的差别。同时不同季节,春、夏、秋、冬所分成的单、夹、棉、皮四季衣服,也各有类型,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夏季的短衫、短裤,冬季的皮袄、重裘,各具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