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心脏骤停应急预案_第1页
术中心脏骤停应急预案_第2页
术中心脏骤停应急预案_第3页
术中心脏骤停应急预案_第4页
术中心脏骤停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阳市人民医院邓勇手术患者心脏骤停应急预案。什么是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以及大脑等重要器官严重缺血和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意外的猝死,在医学上也称为猝死,现代麻醉技术可以在围手术期,尤其是麻醉状态下,监测、调节和控制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然而,麻醉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麻醉管理的困难和失误、药物相互作用、手术的不良刺激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在心脏骤停手术中遭受麻醉和手术的双重打击。心脏骤停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环节、基本概念,安全时限是成败的关键。宏脑缺血和缺氧可遭受不可逆损伤超过4-5分钟。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开始初步恢复,8分钟后开始恢复。最高环境温度、患者身体状况、原发疾病等不同,康复出院率也不同。时限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不同,不能机械地适用。心跳停止的时间是从心跳停止到有效的心肺复苏,开胸手术心脏骤停和裸眼的心电图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停搏:心脏大多处于舒张状态,心肌张力低,心电图呈水平直线;心室颤动:心室不规则蠕动。它可分为细微震颤和粗震颤。这种类型是最常见的,占57% 91%。机电分离(EMD):也称为无效收缩。心电图仍有低幅度的心室复波,但心脏收缩微弱,心输出量接近于零。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表现是有效的循环停止,心脏骤停的原因是原发性(心源性)循环骤停: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引起的短暂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室颤动继发(非心源性)循环骤停:最常见于麻醉和手术期间。麻醉诱导不当、缺氧、急性气道阻塞或呼吸骤停、快速大量失血、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持续低氧血症、诊断依据意识突然丧失、对强刺激无反应,如大声喊叫颈总动脉、股动脉等主要动脉搏动消失呼吸骤停或叹息呼吸死面孔、蓝色或浅颜色瞳孔扩大,最重要的是光反应消失和。只要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就可以确定心脏骤停的诊断。接受手术的病人通常有心电图监测。诊断应该更加快速和准确(尽量在20秒内做出清晰的诊断)。一旦心电图波形呈直线或发生心室颤动,就可以做出诊断。一旦心脏骤停的诊断发生在接受手术的病人身上,那么参与手术的人员应该如何处理呢?心肺复苏的成功涉及到两个关键因素:缺氧的程度和抢救的及时性。因此,早期供氧和及时治疗极其重要。在手术室条件下的心肺复苏,CPCR分期和Safar步骤将CPCR分为三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BLS)或初始复苏(2)高级生命支持(ALS)或晚期复苏(3)延长生命支持(延长生命支持),PLS)或复苏后治疗,不应局限于复苏的一般程序和程序。麻醉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生理和药理知识以及熟悉循环和呼吸系统管理技能的优势,充分发挥手术室设备的作用,采取最及时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迅速建立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尽快恢复心脏的自主跳动。现场的麻醉师都是急救人员。他也是责无旁贷的现场指挥官,不仅控制呼吸,还指挥救援药物,为了保持气道通畅,麻醉机和面罩立即用于给病人加压以控制呼吸,麻醉师在病人麻醉后插入的气管内导管用于进行人工呼吸,保持有效的人工循环,组织医生和护士轮流进行胸部按压。有效胸外按压的指征:触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高于60毫微克;紫绀减少或消失;皮肤变红;有时可以测量血压;瞳孔开始缩小,甚至出现自主呼吸;手术要点:手掌重叠或交叉在胸骨下1/3处。双手的手指应该倾斜远离病人的胸壁。肘部伸直,手臂和重量垂直向下4 5厘米。按压后立即放松,让胸骨反弹,保持手掌与患者胸壁接触。频率大于100次/分钟,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为1:1,心脏按压与通气的时间比为3033602,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也是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电击除颤心室颤动分为粗颤和细颤。前者心电图表现为较高电压、较宽振幅的心室颤动波。开胸时肉眼可以看到心肌的巨大蠕动。在后一种情况下,心电图波形相对较好,早期除颤适用于心肌蠕动减弱。心室颤动后每延迟一分钟除颤,死亡率将增加7% 10%。为了争取早期除颤,即使不进行电监测,也可以进行盲除颤。可能会重复一次不成功的除颤。除颤方法:一个电极板放置在右锁骨下,另一个电极放置在心尖。电极板紧紧地贴在胸壁上,用电去纤颤。外部除颤功率:成人的前三次是每千克体重200焦耳、300焦耳、360焦耳或3、4和5焦耳。儿童和婴儿的体重为每公斤2-4焦耳,除颤从小电能开始。5-15焦耳,开胸心脏按压的器官血供高于胸部按压,复苏效果优于胸部按压。在手术室条件下,如果胸内按压效果不好,应尽快进行胸内按压和胸内除颤。开胸心脏按压的适应症、胸部穿透伤引起的心脏骤停、低温症、肺栓塞或心包填塞胸部畸形、体外心肺复苏无效的腹部穿透伤、病情恶化和发生心脏骤停。开胸术中心脏骤停时存在二尖瓣狭窄或阻塞(如粘液瘤脱落),只有在移除狭窄或阻塞后才能进行心脏复苏。紧急体外循环(ECPB)ECPB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传统复苏方法失败的患者或心血管手术后怀疑有解剖障碍的心脏骤停患者可考虑体外循环心肺复苏(ECPB)。ECPB可为患者提供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基本灌注,并具有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快速康复等疗效必要时,可考虑早期高剂量(5毫克)静脉注射加压素(0.4u/kg)(最佳剂量)。成人应根据动脉血气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150毫克/10分钟,然后继续静脉注射1毫克/分钟,持续6小时,然后降至0.5毫克/分钟。最大日剂量不超过2g去甲肾上腺素,初始剂量为0.5-1.0ug/min异丙肾上腺素,0.007-0.014 g/kg/min阿托品,0.5-1mg利多卡因,初始剂量为1.0-1.5mg/kg静脉注射,总剂量不超过3mg/kg纳洛酮,0.4mg/次成人静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