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三首,中秋,咏月,“月”的别称,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中秋,中秋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1能快速会背前两首诗词。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十五夜望月,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十五夜望月,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作者在夜晚赏月时,怅然于家人离散,怀乡之情油然而生。作者用这首诗,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得委婉动人。,注音与字词:,栖(q):鸟停在树上。十五夜:中秋的晚上。地白:指月光满地。,理解诗意,月光照射在庭院里,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先后进入了睡乡。(由于夜深)秋露静静地打湿庭中桂花。今夜明月高悬,普天之下的人都望月怀人,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呢?,1.“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2.“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请看课文注释:“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地白”指月光满地。由此联想到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研读文本,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3、暗写诗人望月,点题之笔的诗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1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诗人通过联想,由己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二、探究主旨,2.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三、品析语言,2.“冷露无声湿桂花”,“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还使人联想到月宫中美景。,1.中庭地白树栖鸦,“地白”二字,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三字,简洁、朴实,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的,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况,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4.“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把抽象的秋思形象化了,秋思本自人心头升起,却说是“落”在心头,把怀人的思绪表达的深沉含蓄。,3.“冷”字有何作用?,“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5、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7.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6.“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有点题之妙。,十五夜望月,(1、2)句写景,(3、4)句抒情,白地乌鸦冷露桂花,望月秋思,借月思人,赏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两句写景的作用是:点明了望月的环境,渲染了中秋望月凄清冷寂的特定的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意深情长的意境,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品析,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但诗人不用直接的方式,而用疑问的口吻,明明是自己在对月怀人,却偏说“秋思落谁家”,这样就把自己对月怀人的情思表达的蕴藉深沉。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动态的形象的感受,似乎看见了那恼人的秋思随着月的银辉一起洒落人间。,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点睛之笔是:明点“望”,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范围的句子是点题之笔是:,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夜月明人尽望,冷露无声湿桂花,当堂检测,水调歌头,苏轼,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水调歌头是一首世代相传的“中秋词”,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写的。这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廷,来到“寂寞山城”密州,已经整五年了。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在他乡,诗人心中十分苦闷,于是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宫阙玉宇朱阁咽下无眠婵娟栖息绮户,qu,y,g,yn,q,q,chn,min,一、读一读:,二、记一记,把酒:宫阙:不胜:绮户:婵娟:,端起酒杯。把:持,握。,宫殿。,承受不了。,雕花的窗户。,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观,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美妙的意境,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通宵,整整一夜,直到天明。,小序,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作者此时在密州任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没有见面。中秋对月,怎能不思绪万千呢?,译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光下作者起舞的清朗身影,经受不住,哪里比得上,哪一年,端起酒杯,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想要,担心,害怕。,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译文:,理解:,上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只是希望,雕花的窗户,不能入睡,红色的楼阁,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译文:,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理解:,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二、品,把握文意,品味作者真挚的情感,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我想驾着长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圆又亮?,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作用:,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世尘,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望月写景);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怀人抒情)。,水调歌头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的月宫比不上人间?,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月宫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此时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人间现实,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一、研读文本,2作这首词时,苏轼正逢仕途失意,文中哪一句体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3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了词人怎样的心理?5“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想到月宫中去又怕承受不住寒冷的矛盾心理。,“恨”的意思是怨恨。“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等。,二、探究主旨,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2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3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像?,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想像:明月-宫阙-琼楼玉宇,1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脱物外,但积极的出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2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3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像?,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想像:明月-宫阙-琼楼玉宇,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作者从中悟出了人生难以十全十美的哲理。,1、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品析语言,2、赏析“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主题,因而自解自叹了。,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词人希望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这样就可以做到“不应有恨了”。作者由思念自己的弟弟推想到天下所有的离别之人,表达了自己天下所有的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3.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阁”“绮户”与上阕“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表达了作者思念弟弟难以入眠。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一问。,4.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小结:小序:交代写作时间和写作缘由。2.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下阕: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情景交融。3.主题:表达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理解词的主题,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时,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想一想:你还知道其他关于“月亮”的美称和诗句吗?,月亮的美称: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蟾、顾兔、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等,名句列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丝真珠月似-唐白居易暮江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2.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3.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6.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处处可见,请写出一两个原句证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7.表示人事难以两全其美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苏轼面对朗朗明月,趁着酒醉之际,把酒问天,请写出这两句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每逢佳节,亲人相离时,我们常用苏轼最能表达心声的词句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将村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中国历史 第二册统编版(五四学制)
- 人教版高中 必修二教学设计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 2025供电合同范本(律师)
- 2025中小学食堂承包合同样本
- 8.3 俄罗斯(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湘教版河北专版)
- Unit 5 Fun Clubs Section A 1a~1d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山西公务员真题试卷
- 5.1.1 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 加聚反应(教学设计)高二化学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机械厂员工奖励申请执行规章
- 印刷厂员工生日补贴管理规定
- 《保密意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物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课件 第1章 劳动和劳动形态
- 生鲜店加盟合同模板
- 电影刮痧课件教学课件
- 游戏厅转让合同范本样本
- DB34∕T 4253-2022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程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题
- 预包装食品标签审核表
- 《中国诗词大会》必背经典古诗词100首
- 第5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1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