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发生ppt课件_第1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发生ppt课件_第2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发生ppt课件_第3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发生ppt课件_第4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发生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十四章水中有害生物的控制,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第二节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第三节有害水生植物及其控制,.,2,水中微生物的作用:净化污水影响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影响人体健康,微生物(包括藻类)和水生植物,加以控制,.,3,水的消毒,家庭:水煮沸,自来水厂:,加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过氧化氢消毒,紫外辐射消毒,微电解消毒,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4,1.煮沸法:最原始的方法,简单有效。机理:直接快速破坏病原菌的蛋白质,使其凝固发生不可逆变性。2.加氯消毒(常用)液氯或漂白粉(Ca+2O-2Cl+1Cl-12535%有效氯)有效氯:凡是化合价高于-1的氯化物都有氧化能力。有效氯表示氯化物的氧化能力。,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5,氯的氧化能力加氯气后Cl2+H2OHOCl+H+Cl-HOClOCl-+H+起氧化作用的是:HOCl中性,扩散渗透进入细胞,可破坏细菌细胞质膜,进入菌体内的次氯酸与菌体蛋白、酶蛋白中的氨基和巯基反应而达到杀菌作用。OCl-负电,细菌细胞带负电,相斥,难起消毒作用。,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6,HOCl与OCl-量的多少取决于水的pH值,pH值越低,所含的HOCl越多,因而消毒效果较好,pH为5时,几乎全是HOCl,pH为10时,几乎全是OCl-,水温降低,HOCl所占比例增大(pH不变时),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7,(2)加氯量需氯量:用于杀死细菌和氧化有机物等所消耗的氯量余氯量:加入水中的氯用于杀死细菌和氧化有机物等消耗后的剩余部分,保证一定量的余氯的重要性:保证有持续的杀菌能力,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TJ20-76)规定:加氯接触30min后,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除水厂的出水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水的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05mg/l。,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8,我国水厂仍用氯消毒国外用二氧化氯或臭氧消毒,一般,pH=7时,杀死病毒所需余氯量是杀死一般细菌的220倍,并与水温成反比杀死赤痢阿米巴需余氯3-10mg/l,时间30min杀死炭疽杆菌需余氯量更大容易形成致癌物-三氯甲烷,该规定适用范围:只能保证杀死肠道传染病菌,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9,优点:不需要长时间接触,可杀死细菌;对病毒、芽孢有很大的杀伤效果;不受水中pH值的影响;没有异味提高溶解氧没有有害物质产生有些不可降解的有机物,在臭氧氧化之后转化为可降解有机物,可用生物法去除。用法:消毒过滤水,加量1mg/l;去色,除臭味,加量45mg/l;维持剩余臭氧量0.4mg/l,接触时间15min。,3.臭氧消毒(强杀伤力),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10,缺点:发生装置复杂,投资大,费用高(1kg臭氧耗电1520度);在水中不稳定,易散失;不能储藏,边生产边使用;,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11,4.二氧化氯消毒,一种氯消毒法,效果优于氯,次于臭氧。,(1)优点:不形成致癌物-三氯甲烷;pH610范围内,杀菌效果几乎不受pH影响;有很强的除酚能力。,(2)反应:NaClO2+Cl2ClO2+NaCl,(3)缺点:NaClO2较贵,而且ClO2不能存储,生产出来立即使用。,只有水源严重污染一般氯消毒有困难时才采用该法消毒,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12,5.过氧化氢消毒不是对所有的微生物都起作用?很多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都有过氧化氢酶。可用于净化程度高的饮用水消毒6.紫外辐射消毒费用高,水中物质产生干扰作用,只适用于优质水和纯水的消毒7.微电解消毒微电解水产生活性氧,具有强氧化能力,可杀死细菌,第一节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13,第二节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发生水体从贫营养向富营养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缓慢的过程。在天然情况下,需要千百万年的时间。由于某些因素,特别是人类的活动,使营养物质(氮、磷等)大量进入水体,促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繁殖,造成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在淡水水体中称为“水华”,在海水中为“赤潮”。,.,14,富营养化的危害(p305):消耗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鱼类等无法生存;藻类分泌有毒物质,死亡腐败等,影响水质;改变水体生态系统,引起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二节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15,常用的方法有:观察蓝藻等指示生物;测定生物量;测定原初生产力;测定透明度;测定N、P等营养物质。AGP(藻类潜在生产力的测定),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第二节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