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1页
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2页
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3页
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4页
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前鱼病防控中的几个问题,主讲:王文彬教授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大家都知道:制约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是以下三大因素:,病害(关键)苗种饵料,.,3,一、养殖鱼类为什么容易发病?,总的来说,是大家过分依赖渔药和饲料、忽视管理的结果!,对比一下!,.,4,.,5,引起鱼病的主要原因:,一、高密度养殖:拥挤胁迫;加快病原体传播。二、水质恶化:大量投入饲料,使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溶氧,增加水的毒性(藻毒素,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大量使用药物,造成鱼体急慢性中毒,使免疫力大大降低。,.,6,“鱼病是养出来的!”药物对鱼体胁迫:毒害鱼体,降低免疫力;高剂量杀虫药物容易蓄积在鱼体内,损害肝脏。药物对环境危害:破坏菌相、藻相。“鱼病是吃出来的!”营养代谢病:营养缺乏或过量,导致脂肪肝,肝胆疾病,甚至出血症状(应激反应)。,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王桂堂研究员说:,.,7,鱼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鱼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鱼病发生的机理:,病,.,8,1.鱼池多年来既不整场,也不消毒。池底淤泥堆积很厚,病原体得以大量滋生,入池鱼种也不进行消毒;2.饲养管理不细,鱼池水质老化、恶化、溶氧低,有害物质积累成患,鱼整天生活在不良的水环境中,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3.长期以来鱼种近亲繁殖,体质下降;4.由配合饲料完全取代天然饵料,营养不全面,投喂不合理,甚至投喂霉烂变质的饲料,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肝脏受到损伤,抗病力低下;5.病鱼到处丢,发病池的水向外排,因此天然水域中的病原体也日益增多,以致暴发鱼病。,譬如,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出血病)病因:,.,9,又如,鱼类肝胆综合症的病因:,1.长期投喂不合格饲料,或高蛋白、高脂肪饲料,导致鱼类营养代谢不良,体质下降,体脂积累。2.部分饲料生产厂家在饲料中高剂量添加喹乙醇、黄霉素等促生长的药物,添加抗生素,导致了肝脏病变。3.水质条件长时间恶化,池塘中硫化氢、氨态氮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使得鱼类慢性中毒。4.个别养殖者为防草鱼“三病”,频繁过量使用药物,特别是禁用药物。5.投喂变质饲料,饲料储存过程中脂肪极易氧化、酸败,蛋白质受潮发霉变质的饲料产生的黄曲霉素及硝酸基化合物等可引起肝病。6.强化、过量投喂配合饲料,造成严重脂肪肝诱发肝病变。7.维生素缺乏,如胆碱、维生素B1、B6、C、E、生物素、肌醇等都参与体内脂肪代谢,一旦缺乏即引起脂肪肝。,.,10,鱼类肝胆综合症的主要控制技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投喂;不乱用、滥用药,不提倡将药物添加到饲料中长期使用,提倡科学用药;平时,饲料中应添加一些有利于脂肪代谢的物质,如复合维生素B、C、E,氯化胆碱,高力素(黄芪多糖),活性菌(如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等)。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钙、磷、铁、钾、铜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添加量一般为2-3%),微生物制剂(如复合芽孢0.5kg/吨饲料)可有效预防其发生。及时更换池水,保持水体理化因子指标正常。尽量使用物理和微生物方法改良水质,如EM、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及生物底改产品等。每kg饲料添加乳酸杆菌5g、黄芪多糖0.5-1g、高稳维生素C3-5g及复合维生素B1-2g,连投10-15天,利于病情恢复。,.,11,上述2种病发生原因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因素:均导致鱼的免疫力降低,1、饲料因素:一味追求低价位饲料,或盲目加大投饵量,或饲料发霉变质,或饲料的营养指标与养殖对象不匹配。(肥胖,肝病)2、环境因素:池塘多年使用、未清淤,盲目增加放养密度和投饵量,频繁滥用药物杀灭有益生物,导致生态失衡。(缺氧,有毒物质超标)3、药物因素:在鱼病防治上,是以化学药品为主,而化学药品长期反复超量使用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中毒,肝损害),.,12,二、鱼病防控中的几个误区,1.过分依赖渔药和饲料,忽视管理;2.大多数渔药都遍洒,毒性大(挂袋和拌饵);3.先杀虫,后杀菌(不一定);4.见虫杀虫,不分种类和多少;(下页举例)5.频繁、过量使用渔药,滥用抗生素等。,.,13,譬如:锚头鳋病的防治,.,14,.,15,三、当前鱼病防控中的关键问题,1.重视日常管理,做好“无病先防”工作;2.采用生态调控防治鱼病,如施放EM等;3.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并适当搭配青饲料,如投喂草浆好处多,其营养利用率可提高50%以上,还可起到投饵、施肥的双重作用;4.高温季节特别要限制鱼的吃食量,一般喂到八成饱即可;5.定期投喂保肝护肝中草药等药物饵料。,.,16,(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1.合理放养:(1)放养密度要合理(2)混养的种类搭配要合适2.保证充足的溶解氧:保持在5.0mg/L以上3.不滥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耐药和污染环境)4.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生石灰、沸石、光合细菌、EM等,这是当今水产养殖的一项新技术。(见后重点讲解),四、养殖鱼类的健康管理,.,17,静水水体参与溶解氧代谢的主要因素图解(粗箭头表示主要途径,细箭头表示次要途径),.,18,(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1.培育和放养健壮种苗:(1)SPF(无特定病原体)亲本;(2)PVP-I洗卵;(3)使用清洁水;(4)忌高温育苗,忌滥用抗生素;(5)投喂优质饵料。2.免疫接种:疫苗3.选用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4.降低应激反应: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如高温、暴雨、缺氧等。应激反应:养殖动物对偏离其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所产生的反应。,四、养殖鱼类的健康管理,.,19,(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1.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独立排灌系统)2.池塘彻底清淤消毒(生石灰或漂白粉)3.强化疾病检疫(不到疫区引进苗种)4.建立隔离制度(及时清除掩埋病死鱼)5.实施消毒措施(“四消”),四、养殖鱼类的健康管理,.,20,四、养殖鱼类的健康管理,(四)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优质饲料1.科学用水和管水一般必须监测的水质参数有pH(7.5-8.5)、溶解氧(5mg/L)、未离解氨(0.01mg/L)、亚硝酸盐(0.1mg/L)、硫化氢(0.005mg/L)、透明度(30-40cm)等。2.加强日常管理,谨慎操作3.投喂优质的适口饲(饵)料(“四定”)4.建立信息预报体系,.,21,氨氮的来源与消除:,池塘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三种途径,即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和被微生物菌分解的饲料、粪便及动植物尸体。氨氮的消除途径:1.硝化和脱氮硝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当形成的气态氮作为代谢物释放并从系统中流失时,就称之为脱氮作用。2.藻类和植物的吸收藻类和水生植物能吸收氨氮,利用铵(NH4+)合成氨基酸,这是去除的主要方法。3.挥发及底泥吸收采取增氧措施、有风浪、搅动水流等情况下,有利于氨氮的挥发。底泥土壤中的阴离子可以结合铵离子(NH4+)。4.矿化及回到生物体内矿化即部分氨氮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池底土壤中,这些有机物质分解后又回到水中。当水中氨氮浓度高时,氨(NH3)能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22,环境改良剂,1.种类:1)石灰类:包括生石灰、熟石灰、沸石粉、白云石粉等;2)生物制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放线菌、枯草杆菌等。2.作用:1)净化水质,防止底质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2)降低硫化氢和氨氮的毒性;3)补充氧气,增加鱼虾摄食力;4)补充钙元素,促进鱼虾生长和增加对疾病抵抗力;5)抑制有害菌数量,减少疾病发生。,.,23,生石灰,氧化钙calciumoxide,它的化学式是CaO。物理性质是表面白色粉末,不纯者为灰白色,含有杂质时呈灰色或淡黄色,具有吸湿性。生石灰遇水生成强碱性氢氧化钙,使池水pH值急剧上升,既有杀灭消毒作用,又能使池水呈碱性,能较好地防治鱼病。因其含有丰富的钙质,起到施肥作用,所以在水产养殖中有广泛的应用。1.清塘,2.防治鱼病,3.施肥,4.杀灭湖靛,5.水质调节。,.,24,氧化钙在水产养殖上的效用: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提高池水的碱度和硬度,增加缓冲能力;pH值升高后,可使被淤泥胶粒吸附的铵、磷酸、钾等离子向水中释放,增加水的肥度,.,25,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原理制备的制剂。目的是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生态平衡,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有其他药不可替代的优点,即“患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效果。即使健康人也可以服用,以提高健康水平,而且腹泻病人可以服用,便秘病人也可以服用。,.,26,微生态制剂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时,认为只有活的微生物才能起到微生态的平衡作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微生态制剂的不断发展,大量资料证明,死菌体、菌体成份、代谢产物也具有调整微生态失调的功效。因此在1994年德国海德堡召开的国际微生态学术讨论会上,对微生态制剂(益生菌)下的定义为:“益生菌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活菌制品,经口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处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这一定义非常明确地回答以下重要问题:1.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成份是活菌、死菌及代谢产物。2.微生态制剂的作用一是调整微生态和酶的平衡,二是提高免疫功能。,.,27,据统计,每年由细菌性疾病造成的损失占养殖业总收入的3%4%。微生态制剂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动物肠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的生长繁殖、抑制致病菌繁殖,提高动物免疫力,防病治病。目前的饲用微生态制剂一般分为四大类:芽孢杆菌类、乳酸类、酵母菌类、复合型。在市场上,以芽孢杆菌类产品最多。农业部1126号公告中,允许添加的微生物有16种。微生态制剂按物质组成可分成三大类:益生素、益生元及合生元。,.,28,根据微生态制剂所采用的有益菌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乳酸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酵母菌制剂、光合细菌制剂及复合微生态制剂等。我国农业部于2003年12月9日在第318号公告中公布了可在饲料中添加的微生物有以下15种: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两歧双歧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沼泽红假单孢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29,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1、维持机体内外微生态平衡,如肠道有益厌氧菌2、合成酶和维生素,如酵母、芽孢杆菌3、拮抗和保护作用,如乳酸杆菌、芽孢杆菌4、增强机体免疫力,如乳酸杆菌5、生物夺氧竞争,如有益需氧菌6、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30,微生物制剂使用注意事项:,1、要长期使用。其作用发挥较慢,长期使用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要尽早使用。通过先入菌的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减少或阻碍病原菌的定居。3、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及适时使用。有些微生物制剂可全池泼洒,有的作为饲料添加剂,有的可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要选择好投放时间,如光合细菌及硝化细菌投放时最好和沸石粉混合使用;而芽孢杆菌则须在水瘦时使用,因其能迅速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同时能将有机物质矿化生成无机盐,从而为单细胞藻类繁殖提供营养,维持稳定的水色。,.,31,微生物制剂使用注意事项:,4、禁止与抗生素、消毒杀菌药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同时使用。5、施用时注意菌体活力及菌体数量。一般要求含每毫升3亿个以上的活菌体,且活力强,同时注意制剂的保存期,随着保存期的延长,活菌数量逐渐减少,故保存期不宜过长,并且打开包装后尽快使用。6、有的微生物制剂在使用前要活化培养。活化能让微生物迅速“复活”,活菌数量成倍增加,也能使菌迅速适应池塘水质条件,如芽孢杆菌使用前要采用本池水加上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小时5小时后即可泼洒,这样活化的芽孢杆菌繁殖速度快,可提高使用效率。7、注意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