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P1(2015)冲刺讲义-4成本管理.ppt_第1页
CMA-P1(2015)冲刺讲义-4成本管理.ppt_第2页
CMA-P1(2015)冲刺讲义-4成本管理.ppt_第3页
CMA-P1(2015)冲刺讲义-4成本管理.ppt_第4页
CMA-P1(2015)冲刺讲义-4成本管理.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成本管理,4.1.成本的基础4.2.变动成本法和吸收成本法4.3.分批成本法4.4.分步法4.5.作业成本法4.6.生命周期成本法4.7.联合产品成本法4.8.部门间费用的分配4.9.供应链及业务流程改进,一.成本的划分I.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a.直接成本可以方便经济地直接追溯到成本库或成本对象上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b.间接成本无法便捷经济地将成本追溯到成本库,或是将成本从成本库追溯到成本对象上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c.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主要是为了计量成本对象的成本,而非进行决策d.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的与制造相关的材料和人工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转换成本=直接人工+间接成本,4.1.成本的基础,II.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a.变动成本总成本会随着成本动因而变化;单位变动成本不变b.固定成本总成本不会随着成本动因而变化c.混合成本由变成成本和固定成本构成;单位混合成本会随着成本动因上升而下降d.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中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Y=a+(bX)b=与动因高低点相对应的成本差异/成本动因高点与低点之差,二.成本计量的方式I.实际、正常或标准值来计量分批或分步法中的成本,4-1.ABC公司使用高低法来估算半变动成本,估算时将机器工时作为成本动因。近期数据显示如下。,如果预计下一期间耗用29,000机器工时,则估算出来的半变动成本总计为A.116,250B.117,000C.117,500D.121,220,4-2.假设销货成本计算结果如下所示期初存货$100,000加所制造商品的成本$2,500,000减期末存货($125,000)加变动间接费用差异$10,000销货成本$2,485,000这种成本计量的方法是A.正常成本法。B.标准成本法。C.实际成本法或正常成本法。D.正常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题解:实际成本法、正常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的判断,D实际成本法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是实际值。因此,没有差异正常成本法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实际值,制造费用是标准值。因此,制造费用可能会有差异标准成本法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是标准值。因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可能会有差异制造费用差异都有可能在正常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下出现,一.基本差别,4.2变动成本法和吸收成本法,二.利润上的差异I.产量销量期末存货增加吸收法的利润变动法的利润II.产量销量期末存货减少吸收法的利润实际发生值多分配(净余额在贷方)b.分配值B向A提供服务的占比c.分配A的费用B应分配到的费用=AAA*B%=bbbX应分配到的费用=AAA*X1%Y应分配到的费用=AAA*Y1%d.分配B的费用X应分配到的费用=Y应分配到的费用=,IV.交互分配法a.由于A和B之间进行一次双向的费用分配,然后再对部门X和Y分配费用b.A最终应分摊的费用=A本身的费用+B分配给A的费用=AAA+BBBA%=AAAc.B最终应分摊的费用=B本身的费用+A分配给B的费用=BBB+AAAB%=BBBd.分配A的费用X应分配到的费用=AAA*X1%Y应分配到的费用=AAA*Y1%,e.分配B的费用X应分配到的费用=BBB*X2%Y应分配到的费用=BBB*Y2%V.双重分配法a.适用于当存在着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b.固定成本按照平摊的方式或预设的比率来分配c.变动费用根据成本动因进行分配,4-15.ABC公司有两个辅助部门和三个经营部门。在把辅助部门的成本向经营部门分配的过程中,三种方法(直接法、阶梯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中哪些方法将会使得无论辅助部门之间成本分配的顺序如何,分到每一经营部门的辅助部门成本都不会发生改变?A.只有直接法和交互分配法B.只有阶梯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C.只有直接法和阶梯分配法D.只有直接法题解:部门间费用分配法的判断,选A在部门间费用分配法中,只有阶梯分配法强调分配的顺序,其他的两种方式并不关注分配的顺序因此,无论分配的顺序如何,直接法和交互法产生的分配结果是一致的,4-16.ABC公司从事电脑桌的生产制造,该公司下一年度预算的间接制造费用信息见下若ABC公司采用阶梯分配法,从维修部开始把辅助部门发生的成本分配至生产部门。则分配到机加工部的间接费用总计是多少?(结果近似到美元)A.$415,526.B.$422,750.C.$442,053.D.$445,000.,题解:部门间费用分配的计算,选C从维修部门分配至系统部门的成本=$360,00010%=$36,000从维修部门分配至加工部门的成本=$360,00050%=$180,000系统部门待分配的成本=$95,000+$36,000=$131,000从系统部门分配至加工部门的成本=$131,000=$62,053从加工部门分配至产品的成本=$200,000+$180,000+$62,053=$442,053,4.9.供应链及业务流程改进,一.物料需求计划(MRP)I.推动型生产系统a.基于预测的需求推动生产II.某一生产原材料需求量的计算,二.及时制(JIT)I.拉动型生产存货基于实际需求拉动生产生产指令是通过看板从下游向上游传递II.特征/优点a.多技能员工在生产单元中操作可以进行多元化生产并使材料处理成本最小化b.小规模生产可以提早发生产品质量问题c.与少量高质量的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以“何时要,何时送;要多少,送多少”的方式采购原料,使持有成本最小化或为零d.减少生产的前置时间和生产周期e.以销定产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III.缺点a.没有安全库存会导致停产b.对供应商过度依赖,三.企业资源计划(ERP)I.及时制的成功取决于信息流的速度,ERP能提升信息流a.ERP系统将会计、分销、制造、采购、人力资源和其他职能整合在一起II.优点a.提供整合的,实时的信息共享b.使管理者、员工、顾客和供应商能获取详细和实时的运营信息c.能企业的价值链更快对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III.缺点a.ERP必须根据企业的特质来设定b.标准化系统与有特殊战略利益之间的平衡,四.约束理论(TOC)I.基本a.在短期,企业无法调整生产要素投入时,需要采取的使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方式b.瓶颈部门是整条生产线的短板,它决定了生产线的最大产量c.在瓶颈部门之前,提高非瓶颈部门的效率会使整条生产线陷入混乱,导致在产品存货的积压II.步骤a.确定(瓶颈部门)约束因素需要的产能可提供的产能瓶颈部门b.根据瓶颈部门的最大产能实现利润最大化根据产量成本法,将有限的产能先分配给单位限制要素产出贡献最大的那种产品,并以此类推,产量成本法产品成本=材料成本产量贡献=售价材料成本单位限制要素产出贡献=产量贡献/单位产品所需消耗的限制要素除了直接材料之外,其他所有成本都是经营成本c.基于“鼓-缓冲-绳系统”来平衡生产流程鼓-缓冲-绳系统鼓代表瓶颈部门缓冲代表鼓之前的在产品存货绳代表包括鼓及其之前的所有生产流程“鼓-缓冲-绳系统”要求鼓之前所有的生产流程都要与鼓的极限产能相匹配,以此来确保鼓能一直满负荷运作,同时使缓冲最小化,d.增加瓶颈部门的产能e.对生产进行流程再造III.缓解瓶颈的方法a.剔除瓶颈部门的闲置时间,减少瓶颈部门的生产前置时间b.以“产出贡献”最大化的方式进行生产c.将部分生产转移至非瓶颈部门d.提高瓶颈部门的品质,五.价值链分析I.那些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具体步骤II.对价值链进行分析是为了明确竞争优势,找出可以提升客户的价值或降低成本的作业III.步骤a.识别价值链上的作业b.保留增值作业,剔除非增值作业或降低非增值作业的资源投入,六.供应链管理I.与供应商建立互惠性的长期合作关系,而非以一次性交易为导向的买卖关系II.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信任,通过分享信息来实现成本管理七.流程分析I.识别价值链中增值和非增值作业II.企业通过“业务流程改进”和“业务流程再造”此来提升竞争实力,八.标杆分析I.在任何一个领域通过学习和模仿相似业务的最佳实践,以此来获取关键成功因素,最终超越竞争对手九.持续改进I.在现有既定的流程上持续提升品质和降低成本II.持续改进不会对价值链和流程进行调整,十.质量成本分析I.预防成本a.为了防止次品的出现,在生产开始之前发生的成本b.具体包括:员工培训生产设备的维护评估供应商品质信息系统的建立改进设计和生产流程质量小组II.鉴定成本a.为了检查品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b.具体包括:质检设备的购置成本开展质检活动的成本,III.内部差错成本a.与次品相关且在生产流程结束后发生b.具体包括:次品返工及其重新检查赶工资源有限所产生的机会成本IV.外部差错成本a.与次品相关且在销售之后发生b.具体包括:次品的维修或重置处理客户投资产品的召回或法律责任相应的机会成本,4-17.ABC公司使用物料需求计划,并根据以下的产品结构树进行生产ABC刚收到一个生产100个X的订单。该公司现有20个X,100个B和50个E。ABC必须购买多少E才能完成该订单?A.1,000.B.830.C.800.D.550.,题解: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选C生产流程:XBEX的需求量=10020=80B的需求量=805100=300E的需求量=300250=550,4-18.ABC公司目前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的销量为4,800个。该产品有4道加工工序,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如下所示:工序ABCD耗时(分钟)22252018由于目前无法调整产能,每道工序每周可以提供的工时只有40个小时。ABC全年的工作时间为50周。ABC公司目前是在每道工序完工之后进行质检,返工率为8%。质检部发现,有75%的的质量问题出现在工序A。因此,工程部建议投资$50,000更新相关的设备,这可以使工序B用2分钟来完成原来工序A需要花5分钟才能完成的工作,而且整个工序的耗时可以减少3分钟。基于上述信息,ABC目前最应A.对所有工序行改造B.采纳工程部门的建议,采购新设备C.减少工序A的准备时间D.在工序B之前就进行检验并尽早发现不合格品,提高该工序的生产品质,题解:约束理论的判断,选D首先判断整个生产流程中瓶颈环节工序总耗时=全年可用工时=40小时/周50周=2,000小时除了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