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2000业务管理.ppt_第1页
TM2000业务管理.ppt_第2页
TM2000业务管理.ppt_第3页
TM2000业务管理.ppt_第4页
TM2000业务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M2000业务配置指南,链路时隙配置子网管理业务路径,链路管理,首先,根据各设备之间的实际端口连接关系,在TM2000网管上建立网元之间的连接(链路),链路就是网元之间的连接关系。链路是非常关键的底层数据,很多数据库依据链路参数建立,修改和删除链路,必须先删除其他数据。-请保证链路参数与光接口之间的实际连接关系一致,链路建立,链路名称(建议包含光纤连接的2端设备的名称),此2处选择:链路连接的2端的网元,请按实际光纤线路的长度进行填写,此处参考设备、线路的造价填写权重-(不重要项目),实际光接口类型,此2处选择:两侧网元具体经光纤连接的光接口的槽位号、端口号,确定网元之间具体的连接关系【光接口的槽位、端口】后,TM2000网管的主界面即可出现设备之间的连接线,TM2000业务配置方法,LCT采用全手动方式,对每一个网元进行时隙配置,当每一个网元建立的时隙构成一条路径时,就建立好了一条业务通道。TM2000网管也可以采用时隙配置的方法,逐个设备进行配置,也同样能建立业务的通道。TM2000网管还能提供更简单的方法来配置通道:1:端对端业务创建:只需在“路径视图”中选择一个通道的起点、终点、路径(经过的网元和链路),网管就能自动创建路径上各网元的时隙配置库,一次性发送到各网元,很快就建立起了一条时隙通道。-存在保护路由时,可手动创建保护路由,获得保护路径2:保护子网:在网络有保护资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建立子网的方式,把具备保护的环网、点对点等组网建成“MSPring”、“SNCP”、“1+1线性复用段保护”、“1:1线性复用段保护”模式,在此模式下,可自动生成保护路径,LCT图形时隙配置界面,创建保护时隙实现通道保护,TM2000时隙配置,时隙配置:在每个设备上通过交叉连接,建立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LCT小网管与TM2000大网管时隙配置的功能等同,也可以创建保护时隙实现通道保护,有3种界面进行时隙配置建议采用表格方式进行创建,常规方式创建,一般选择激活,创建的时隙库会下载到设备内部,否则仅保存在网管的数据库中,一般选择双向。常规通信信道都是双向的,广播方式,普通无保护时隙都采用此种方式,1+1保护,二纤通道保护环网都采用此种方式实现保护。发送侧采用发送到主备2个通道,接收侧选择接收其中的一个通道,选择主用通道对应的机盘、端口,选择备用通道对应的机盘、端口,选择支路对应的机盘、端口,选择主用通道中的时隙,选择备用通道中的时隙,高级方式创建,选择通道类型VC12/VC3/VC4,选择时隙类型,此处进入选择主用端口对应的机盘、端口、时隙,此处进入选择备用端口对应的机盘、端口、时隙,此处进入选择支路端口对应的机盘、端口、时隙,无保护时隙,1+1保护时隙,创建子网,1: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2:1+1线性复用段保护3:1:1线性复用段保护4:环5:无保护链,一个光网络由若干设备组成,根据业务相干关系,可在网络类划分为若干子网,在子网内采用不同的业务保护方案。,NE-G,子网1二纤通道保护环(SNCP),子网2二纤复用段环(MSP),示例,如图:由NE-A到NE-I的E1通道,在子网1可采用SNCP方式进行路径保护,在子网2可采用MSPring方式进行路径保护。当然,子网1可以采用MSPring方式保护,子网2也可以采用SNCP方式进行保护。请根据实际的组网情况进行选择,术语解释,服务层:仅支持VC4级别的虚通道客户层:支持各种级别的通道,但此通道在设备侧部落地,示例-2,业务管理,端对端业务通道建立、删除、查看,子网创建、删除、查看,子网创建,端对端业务创建,建立一条业务,首先应该把网元的基本参数建立好【插板、端口、DCC通信、链路】其次,应规划好网络的保护方式,创建好相应的保护子网,以及保护方式【MSP/SNCP】再进行端对端的业务规划,创建路径创建路径后,要在路径管理中查看该路径的状态是否正常【激活/冻结】,相应端口的告警是否正常。最好能对业务通道进行测试,保证业务通道正确。,建立子网-MSPring,在菜单中选择: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此处修改:子网的名称,此处选择:光接口的速率,此处选择:不参加MSPring保护的VC4通道号(通常不用修改),此2处选择:MSPring保护倒换的延迟时间和恢复时间(按默认方式即可),此部分为子网视图,展示设备与子网,1:按环网中各成员之间的光接口连接方向双击右边视图中的网元图标(顺、逆时针即可),2:在左边视图中即可自动生成该MSPring子网中的各节点网元的名称,以及该网元在子网中的编号,3:点击“下一步”,左边视图会展示各网元之间的光接口连接关系,4:点击“下一步”,右边视图中各网元之间会出现连接线(MSPring子网建立成功),建立子网-环(SNCP),在菜单中选择:环,此处修改:子网的名称,此处选择:光接口的速率,此处选择:双向(正常都使用双向模式),选择“支持SNCP”,本子网内建立的路径自动获得SNCP保护(TX=广播,RX=选收),此3处选择SNCP保护倒换的参数:延迟时间:一般不做延时设置恢复时间:建议等待300秒再执行备用路径恢复到主用路径恢复模式:建议不恢复,减少业务瞬断的次数,1:点击“下一步”,右边视图中各网元之间会出现连接线(SNCP保护子网建立成功)注:#对于采用SNCP方式保护的环网,可以采用建立SNCP保护子网的方式来自动建立保护路径#也可以不采用建立保护子网,直接在端对端路径中创建保护路由的方式创建SNCP保护路径,端对端路径配置,端对端路径配置:-理解为一种快速配置时隙的操作方法选定信号接入的网元的输入端口,选定对端网元输出信号的端口,并确定信号在网络拓扑中经过的路径,网管自动根据数据库内的参数,根据信号经过的网元、光接口、时隙,生成每个设备相应的时隙数据库,发送到路径相关的每一个网元。使用该功能,可以大大减少时隙配置和删除的时间和强度,并对时隙资料管理提供极大的便利。,一条路径由多个网元、光接口、时隙构成,示例:AI的一条路径【包括图中蓝色箭头(I-H-F-E-D-B-A)、黑色箭头(A-B-D-E-F-H-I)组成的2个单向的路径】其中,在B-C-D之间,由于采用SNCP保护方式,有B-C-D的保护路径E-F-H-G之间,采用MSPring保护方式,仅有E-F-H路径,E-G-H路径空闲,SNCP环:1:可以通过建立SNCP保护子网来自动生成保护路径2:可以在建立路径时,配置保护路由方式来手动生成保护路径,创建路径步骤1,一般选择自动创建方式若选择手动创建,则需要手动选择起点、终点、经过路径上的每一条链路(在网络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手动方式选择网元、路径),路径命名:建议关联NE名称、业务详情,选择业务通道类型,通常都为双向,若单向则需建立2个单向组合成一个双向,此2处:自定义项目,所有资源、有保护资源、无保护资源、额外资源、有保护+无保护资源-一般选用所有资源即可,最小跳数:经过的网元数最少的路径(通常选用)最短距离:选择链路参数中光纤长度最短的路径最小成本:路径上链路参数中成本最小(一般不使用),最大通道数:由起点到终点存在多个路由的情况下,通过此设置创建多个路径供选择(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作为主用路径,再通过创建保护路由获得SNCP保护路径)。若没有建立SNCP保护子网,可以在此处选择多个通道的方式,建立保护路径,此处限制路径经过的网元的数量(一般不做限制),创建路径步骤2,1:选中起点网元2:右键弹出菜单3:选择起点,1:选择作为路径起点的端口,1:选中终点网元2:右键弹出菜单3:选择终点,1:选择作为路径终点的端口,创建路径步骤3,若没有创建SNCP保护子网,需由此进入,创建保护路径,一条端对端的路径,由每一个网元的若干条时隙组成,若创建了SNCP保护子网,会自动创建出B-C-D的保护路径,自动创建出的路径:(经过的网元、链路)蓝色:A-I的路径黑色:I-A的路径,创建保护路由,一般设置为1,一般不做选择,创建出B-C-D的保护路由,选择B作为B-C-D环网的保护节点1,选择D作为B-C-D环网的保护节点2,以太网业务配置,以太网板模型,二层交换功能部分,SDH功能部分,WAN:上行级联口,在二层交换机内,WAN和LAN完全相同。WAN等同于内置于交换机内,专用于将以太网数据传送到SDH的一种LAN,SDH端口,协议转换:将以太网的帧转换为LAPS/GFP帧,封装(虚级联):将LAPS/GFP帧封装按照指定类型(VC4/VC3/VC12)封装到AU4中,点对点开通模型,A,B,STM-N光接口,STM-N光接口,光纤,端口配置,端口配置,带宽配置,时隙配置,封装LCAS,VLANSTP保护二层其它配置,光网络,主要配置内容,端口配置,双击选中需要配置的端口,前面方框内打钩,修改设置值为使能(默认禁止),前面方框内打钩,修改设置值为全部禁止(默认全部支持),前面方框内打钩,修改设置值为使能(默认禁止),前面方框内打钩,修改设置值为全部禁止(默认全部支持),LAN端口,WAN端口,封装及LCAS,本端和远端的WAN必须采用相同的封装方式,按默认方式即可,带宽配置,双击选中需要配置的WAN端口,在此选中封装的容器(VC4/VC3/VC12),此处表示该WAN占用的AU-port编号,此处决定从WAN口出去的数据占用的带宽(如图:占用10*E1,约20M),时隙配置,此AU_PORT必须与“带宽配置”项中选定的AU_PORT编号一致,此“1-10”容器必须“带宽配置”项中占用的容器编号完全一致,此配置表示:1#扩展槽安装的FE4接口板的第一个WAN(对应01#AU-PORT)的1-10个VC12容器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