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汉字的演变.ppt_第1页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ppt_第2页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ppt_第3页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ppt_第4页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汉字的演变,导入,文字游戏,2、泉边好真妙。,岩,1、山石上古木,此木是。,枯,柴,白水,女子,少女,3、是柴山山。,此木,出,4、因火生夕夕。,烟,多,文祖字圣史皇仓颉,仓颉ji,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陕西省白水县人,相传为轩辕黄帝左史官。,仓颉纪念堂,仰观奎星圆曲之势,府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文。论衡,从“鱼”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文字的演变,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用汉字排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吗?,甲骨文,甲骨文,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我国文字起源很早。很多学者认为,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陶器上刻画符号表二里头遗址出土,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卜”形裂纹;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钻凿卜骨的工具,1,2,3,4,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占卜,“众人协田”牛骨刻辞,这块牛骨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十一月。”卜辞。意思是商王命令众人(农业奴隶)在田地上集体耕作,反映了商代农业生产的情况。,商代狩猎甲骨文,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胛骨。牛骨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正面刻辞4条,背面2条,共160余字,字内填朱。刻辞所记内容为商王武丁狩猎、祭祖和当时的天象。这片刻辞巨大完整,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的重要资料。,商代狩猎甲骨文,商王征伐牛骨刻辞,刻辞记载着商王征伐鬼方(一个方国)的内容。目前刻有“鬼方”的甲骨仅有三片,这是其中之一。,刻干支表牛骨,长约22.5厘米,宽66.6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牛骨上刻有干支表。商代以干支记日,这种方法延续到后代。,殷商武丁早期征讨卜辞(龟腹甲、正反各卜五次),西周也使用甲骨文,但不如商朝普遍。主要在陕西岐q山(即周原)出土。现在已发现甲骨约一万七千多片,有刻辞的甲骨二百九十片左右,共九百多字。为西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史资料。,周人占卜甲骨,甲骨文字体现的刑罚举例,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甲骨文中“象形字”、“会意字”举例,渔家乐舟来去生鱼酒归莫问方出射鹿月明古人而自鸡不学川朋为今用洋中百花齐放鸟山幽门老西陈出新东雨又,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甲骨文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好吗?,甲骨文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理由:1甲骨文已相当成熟和完备,不是起源时期的、亦即很原始的文字。(从甲骨文单字的数量、构字形式的多样性与成熟性说明甲骨文的成熟性和完备性)2早于甲骨文的早期文字或疑似的早期文字已发现。3.,金文,商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因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这种文字叫做金文(铭文、钟鼎文)。,司母戊鼎:商朝后期。立耳,长方形大鼎,用作炊食具或祭祀时放祭品的礼器。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出土。鼎重832.84公斤,高1.33米,口长1.1米,口宽0.79米,壁厚0.06米。腹内壁有“司母戊”铭文,故名。鼎外壁铸有云雷纹、虎纹、人头纹、夔纹等,并组成精美整体图案。司母戊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重和最大的一件青铜器。该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毛公鼎铸于西周宣王时,陕西岐山出土。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重34.705公斤。腹内铸有铭文32行、497字,是现存铭文最多的青铜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西周的青铜器,毛公鼎及铭文,大盂鼎铭文,大盂鼎,大盂鼎,三足圆鼎,西周康王时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鼎高101.9厘米,立耳、鼓腹、三柱足,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鼎腹内壁有铭文十九行二百九十一字,记载周康王册命贵族盂的史实。,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他们得以卓越的业绩立国,主要是由于其臣属从不酗x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而商王亡国在于沉迷于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赐盂命服、车马、酒与邦司、人鬲等。是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西周散氏盘,散氏盘铭文,散氏盘,口径54.6厘米,重21.1公斤,西周晚期制器,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在陕西凤翔出土。盘内底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了贵族之间移付田地的约契,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小篆和隶书,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调兵虎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琅琊刻石(小篆),秦始皇在位期间,五次巡视全国各地,七次刻石,包括峄山(Y今山东邹县东南)刻石、琅琊刻石、泰山刻石等,现保存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以及后人的一些拓t本、摹本。,秦峄山刻石(小篆),MORE,小篆,1975年湖北江陵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睡虎地秦简为研究隶书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云梦睡虎地秦简(部分)隶书,银雀山汉墓竹简,汉代蔡邕yng熹平石经(隶书),甘肃武威汉简(隶书),秦时隶书逐渐流行,汉朝时,隶书广泛使用。程邈秦朝狱吏使隶书规范化。,清代邓石如隶书,小篆印章(今人),邓石如:17431805,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原名琰yn,字石如。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又有完白、古浣、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别称。安徽怀宁人。,草书、楷书和行书,东汉张芝草书,张芝(?192),字伯英,敦煌郡渊泉县(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书法家,善作草书,人称“草圣”。临池书写,池水为之变黑。,临池学书,钟繇yo宣示表楷书,王献之楷书,344386,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为“二王”。,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任魏太傅,对楷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楷书,王羲之楷书,王献之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楷书,王羲x之行书,王羲之手迹(鹅),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后人尊为“书圣”,行书(归去来辞),汉字的发展,1.我国文字的起源2.甲骨文的概念3.甲骨文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中的地位4.甲骨文在我国历史研究中的意义,甲骨文,1.金文的概念2.金文的价值,金文,1.秦朝统一后以小篆作为通用的字体2.汉朝时书写更简便的隶书广泛使用,小篆和隶书,课堂小结,1.草书、楷书、行书的出现2.草书、楷书、行书的成熟,草书、楷书和行书,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汉字字帖的搜集与展示,三希堂法帖封面,清乾隆年间编,共收入从魏晋到明末135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分楷、行、草三类。其所收作品均按历史顺序编排,几乎囊括当时清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历代名家法书墨迹精品。如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孙过庭、怀素、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徽宗、宋高宗,三希堂法帖部分,学习测评,1.甲骨文是()。A.我国最早的文字B.比较成熟的文字C.完全成熟的文字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A.隶书B.楷书C.小篆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4.把小篆做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开始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5.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A.金文B.小篆C.隶书D.楷书6.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B,C,B,C,C,C,7.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A夏朝B商朝C春秋D西周8、判断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依据是A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B战国时期出现的竹书和帛书C记载商朝社会生活的甲骨文D半坡彩陶上刻的符号9、我国今天使用的汉字是由什么发展而来?A甲骨文B金文C帛书D小篆,10.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最早的文字B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C汉字由它发展而来D主要出现在商朝11、商周时,我们一般把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小篆12.秦统一六国后,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是(A甲骨文B金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