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19】,一、分析两种行为思考:小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和巴普洛夫实验中狗听到铃声掉口水的行为有什么区别?狗: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外在刺激引发的行为应答性反射SR鼠:操作性行为:有机体“习得”后,主动发出的行为操作性反射RS两者的区别:行为是否有目的结论:想增强某种行为,就奖赏它!,案例1:一位男同学的恋爱史,思考:是什么让个体形成“操作性反射”结论: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结果对某种行为的增减产生影响。凡是其结果使行为增加的,称之为“强化”凡是其结果使行为减少的,称之为“惩罚”,二、强化理论人的行为受行为后果的控制,因而改变刺激后果就能改变行为后果刺激强化特点:(1)强化并不一定都令人愉快;(2)强化存在个体差异与情境性;,4,(一)强化:某行为结果使行为概率增加的过程。1.正强化:通过呈现某一想要的、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2.负强化:通过减少或取消某一厌恶性、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案例2,1.父母唠叨着让孩子清理房间孩子连续两个星期都整理了房间父母的唠叨停止了。(负强化)2.孩子起床自己整理床铺妈妈夸奖说“床铺整理的好整齐!”孩子以后经常整理床铺。(正强化),6,案例3买糖果与发脾气,妈妈带着孩子在商场购物,当他看到巧克力时,他要妈妈给他买。但是,妈妈没有答应。这时小家伙开始哭闹,甚至大发脾气。无奈之下,妈妈只好给他买了。以后的几周里经常能看到这一幕。再后来,这位妈妈只要一走进食品区,就先给孩子巧克力。思考:分析妈妈的行为,说一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分析:妈妈买巧克力的行为,增加了孩子哭闹的频率,是正强化。孩子对妈妈哭闹,塑造了妈妈卖巧克力的行为,是负强化。妈妈这样做会养成孩子娇纵的不良习惯。,(二)强化物:使行为增加的刺激物,9,三、惩罚某行为结果使行为概率降低或消除的过程。1.型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呈现性惩罚】2.型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减低反应频率。【移去性惩罚】,案例1:一位男同学的恋爱史,惩罚作用,惩罚只是教人不该做什么,而不是教人该做什么。惩罚只能抑制而不能消除不良行为。惩罚会导致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惩罚至少在抑制不良行为方面是非常有效的。避免危害扩大。,减少,增多,罚站,到底是算惩罚物呢?还是负强化物?,负强化的实施前提:个体处在某种厌恶刺激下,思考:,(四)惩罚物:使行为减少的刺激物。1.呈现性惩罚物:体罚:对身体施行厌恶刺激,如电击、身体练习。谴责:强烈的、否定的语言刺激或警告语句。反映限制:当问题行为出现时马上采取措施对身体进行限制。矫枉过正:偷一罚十、错一字写十遍2.移去性惩罚物:隔离、反应代价,思考: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更多的要使用哪种强化物或惩罚物?结论:社会强化物、自然强化物、活动强化物移去性惩罚,思考:对学生行为的强化是否是无限期的?强化消失,学生行为会不会消失?结论合理运用强化间隔,可以提高反应稳定性,(五)强化的程式:是指通过控制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来增强或减弱行为。1、连续强化:即每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及时强化【在教新反应时最为有效】2、间隔强化:即偶尔强化某一行为延缓强化【在巩固反应时最为有效】时距式、比率式【21表】最佳组合:最初连续强化安排然后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变化比例强化安排,19,(六)强化技术:行为的塑造和消退【21】1.塑造:是指通过小步强化达成最终目标。相继近似法:(1)确定目标行为(2)确定起始行为(3)选择适当强化物(4)设计塑造步骤(5)按正确步调前进,2.消退: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行为的过程。(1)一个以前被强化的行为(2)不再导致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3)行为发生概率降低。,22,22,23,24,例二:在上小学后,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包括教育孩子在早晨上学前和父母说:“爸爸妈妈再见”,放学回家时在门口喊:“爸爸妈妈我回来了”。但是,有些父母根本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在孩子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和“爸爸妈妈再见”时没有任何反应。无意之间消退了应该强化的好行为,25,25,例三:洋洋因为想要玩具机关枪不能被满足而大哭大闹。爸爸妈妈坚持,不为所动。这时恰好爷爷奶奶来了,一看孙子哭得厉害,不仅批评儿子、媳妇,还一个劲地安慰孙子,并承诺马上买。爷爷奶奶的卷入和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使本来有可能执行得很好的消退程序半途而废,从而可能使孩子把哭闹当作达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手段。无意中中断消退程序,使消退半途而废,26,26,例四:一对夫妇想通过消退法消退女儿的打断别人谈话的不良行为。一天有人来访,女儿又打扰大人谈话,父母没有理她,可是,女儿却在一边大吵大闹。父母感觉没有办法,走过来和她讲道理(这就强化了她的不良行为,中断了消退)。下一次出现类似情景时,父母又试图用消退法消退孩子的打断大人说话的行为。这就是间歇消退,并不能达到消除不良行为的目的。无意中使用了间歇消退,27,27,本节小结,1.可以通过控制强化来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妆实训室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五上 21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备课素材)
- 先从自己做起课件
- 勾股定理说课稿课件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
- 康复技术专业介绍
- 家庭教育学解读
- 灯箱制作技术分析
- 2025年轨道车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员工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门诊外科中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食药监局考试题库
- 2024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廉洁答题题库与答案
- 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件
- 企业法制讲座课件
- 【高朋律师事务所】RWA发展研究报告:法律、监管和前瞻(2025年)
- 汽车网销电话邀约话术培训
- 2025年福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 音乐感知:从听觉到绘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