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ppt_第1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ppt_第2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ppt_第3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ppt_第4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品组织与结构,课程主管:黄翠蓉、 目录第一章织物和织物组织的概念第一节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第二节织物的示意图第二章三原组织第一节平纹组织第二节斜纹组织第三节缎纹组织第四节缎纹组织的特性与比较第3章变化组织第1节平纹变化组织第2节斜纹变化组织第3节缎纹变化组织第4节单纯组织织物样品的设计与试织第4章联合组织第1节网格舒组织第2节缩印组织第3节透空组织第4节蜂窝组织第5节凸条组织第6节平织小提花组织第7节色丝与组织的配合为第5章重组织第1节重经组织第2节重纬组织第6章双重及多层组织第1节表、里接双重及多层组织第2节表、里层双重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起毛组织第一节起毛组织第二节毛巾组织第八章织物分析,第一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第一节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现方法第一、织物组织的概念第一、织物组织的概念第一、织物中纱线与纬纱交错或相互沉浮的规则称为织物组织。 2 .在经纬线的交点,是组织点(浮点)。 3 .所有经纱悬浮在纬纱上,所有称为经组织点(或经浮点)的纬组织点悬浮在经纱上,称为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4 .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沉浮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完整的组织)。 5 .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的经纱条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条数,用Rj表示的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的纬纱条数称为组织循环纬纱条数,用Rw表示。 6 .在一个组织周期中,其经组织点数与纬组织点数相等时称为面组织,其经组织点数比纬组织点数多时称为面组织,其纬组织点数比经组织点数多时称为面组织。 组织循环有大小的不同,其大小由组织循环丝的数量决定。 二、织物组织表示方法1 .组织图表示法织物组织的经纬纱浮沉规律一般用组织图表示。 单纯的织物组织多采用格子表示法。 用于描绘织物组织的带格子的纸称为外观纸,纵格子表示经纱,横格子表示纬纱。 在简单的组织中,每个网格代表一个组织点(浮点)。 如果组织点是组织点,请在网格中填充颜色或添加其他符号。 组织点为纬组织点时,为空白格子。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组织循环的经纱数的顺序是从左到右的组织循环纬纱数的顺序是从下到上。 在制作组织循环图时,一般将最初的经纱与最初的纬纱的交点作为组织循环的开始点。 组织图通常以单个组织周期表示,或以组织周期的整数倍表示。 三、织物纵横剖面模式纵剖面模式图是沿织物中某经纱中间切断织物,将剖面向左或向右翻转90度的剖面模式图,其中经纱是连续弯曲的曲线,纬纱是切断的圆形。 纵向剖面图一般描绘在组织图的侧面。 横截面示意图是沿织物中某纬线的正中间切断织物,将截面向左或向右翻转90度的截面图,纬线是连续弯曲的曲线,经线是切断的圆形。 横截面图一般被描绘在组织图的上方或下方。 四、组织点跳数1 .组织点跳数是指在同一系统中相邻的两条线上的相应组织点的位置关系,即相应经过(纬)组织点之间的组织点数。 飞数用s表示。 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的两个组织点间的组织点数是经纱方向跳数,来自沿用Sj表示的纬纱方向相邻的两根纬纱上的对应的组织点的组织数是纬纱方向跳数,用Sw表示. 2 .对于经纱来说,飞数以上的数为正,记下的下的数为负,符号-。 关于纬线,飞数为正数,上述左数为负数,符号-。 第二节织物的上机图1 .上机图显示织机的织造条件为图解。生产、仿造、创新织物时,必须制作机械图并制作。 2 .上机图由组织图、打纬图、穿着综合图、纹板图4个部分排列在一定位置构成。 上机图的各构成部分的排列位置根据各工厂的习惯而不同。 3 .上机图的布置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1)组织图在下方,整体图在上方,筘图在两者中间,纹板图在组织图右侧,如图(1)所示。 (2)组织图在下方,综合图在上方,筘图在两者中间,纹板图在组织图右侧(或左侧)。 工厂的上机图一般不画全部4个图,只画纹板图,只画综合图和纹板图,其他各部分(组织图除外)用文字说明。 一、组织图二、到达综合图表示组织图中各经纱进入各页综丝顺序的图解。 综合方法取决于织物的组织、原料和密度。 在组织图上,每横一列显示一页综片(或一列综片),综片的顺序在图中由下而上排列的各纵行表示与组织图对应的经纱。 根据组织图设定的某经纱进入某页(列)的综合内的话,就可以在该经纱的纵行和综合页(列)的横行交叉的方格上标记符号。 穿着综合原则是,浮沉交织规则一般将相同的经纱穿过同一页的综合片,穿过不同的综合片(列),不同的交织规则的经纱必须分成不同的综合片(列)。 穿综合图,至少一个综合周期没有画出来。 现将常用服装的综合方法阐述如下。 1、顺穿法这种方法是将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经纱一个一个地依次通过各页的头部,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 )等于需要的头部张数(z )。 该方法的总循环经纱数(r )也与Rj、z相等,Rj=Z=r。 对于密度小的简单织物组织和一些小花纹组织,可以采用顺应法。 这种穿透法的唯一缺点是,组织循环经纱根数过多,必然会占用很多综合物,给上部机器、织造带来很大困难。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 2、穿孔法遇到织物密度大、经纱组织循环小的情况,采用顺穿法,在每张综合页面上,综丝密度过大,织造时经纱与综丝摩擦过大,断头或口不清,引起织造缺陷影响生产质量。 为了顺利地进行织造,工厂可以使用多列式综框(1张综框中有24列综丝),或者增加单列式综框的页数,减少每页的综丝数,减少经纱和综丝的摩擦,顺利地进行织造。 在这种情况下,RjZ。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小花纹织物。 在组织图中是对称的,由于穿着综合图也相应地对称,因此将该穿着综合法称为山形穿着法或者对称穿着法。 该方法虽然可以减少辅助页数,但是也有(1)根据各页的辅助页数,每页的辅助页的负荷不同,辅助页的磨损也不同,(2)穿着辅助页和织物的作业复杂,难以记忆等缺点。 4、间断穿法织物组织是由两种组织合成的格子花纹。 确定条格组织穿透时,对第一类组织按经纱运动规律穿透几个循环后,又按另一穿透规则穿透,各类穿透规则成为一个穿透综合区,各区有各自的穿透综合循环,称为分穿透综合循环p。 因此,总穿透综合循环是r=mp1 np2 qp3 式中,m、n、q是各区分的穿透综合方法的数量。 5、分区穿透法多采用分区穿透法,织物组织包括两个以上的组织,或者用性质不同的经纱进行织造。织物组织包括两个不同的组织,它们是以间隔排列的,如图所示的穿着方式叫做区域穿着方式。 也就是说,将综合分为前后两个区,各区的综合页数取决于织物组织页。 由以上列举的各例可知,穿通方法多种多样,决定穿通方法可以从织物组织、经纱密度、经纱的性质和操作的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操作方便的服装方法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在实际生产中,不是上述的方法,而是有用文字和数字表示的工厂。 穿着综合方法可写小花纹织物,共4页,穿着方法: 1、2、3、4、3、2。 此外,共8页,穿法: 1、2、3、4、5、6、7、8。 2次2次,3,筘座图为上机图,筘座图位于组织图与综合图之间。 在图案纸上用两个横行表示。 在穿筘图中,筘片间的经纱穿过方式为,将穿过相同筘片的经纱根数在一列格子内连续标注符号,穿过相邻筘片的经纱在穿过图的其他横行内连续标注符号。 筘片内穿刺数的多少必须根据织物的经纱密度、线密度及织物组织对布料的要求来决定。 同样织物不同的工厂,可能采用不同的穿衣数。 选择较小的贯入数则筘号增大,有利于经纱的均匀分布。 但是,增加筘片与经纱的摩擦增加破片。 如果选择较大的贯穿数,则筘号减少,经纱分布不均匀,筘道变得明显。 因此,在选定每个筘的穿入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在密集的织物中,与希望穿着数量多的色织物直接销售的布料,穿着数量少的经过后处理的织物,穿着数量多。 然而,其数值应尽可能选择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组织循环经纱数约数或倍数。 打纬方法除了用方法表示之外,还可以用文字说明、括号或横线、其他方法表示。 (1)在经纱穿纬中,根据某种织物的结构要求,必须经常穿过一定的筘片后,一个或几个筘片不能穿过,所以有被称为穿纬的习惯。 空筘也有几种不同的显示方法,简述如下。 在(2)穿过筘的图中,空筘用“”标记表示,如图(2)所示。 工艺表中只画穿透图和纹板图时,空筘可以在穿透图中用空格来表示,图(2)的穿透图可以如(3)所示。 (3)在数字法的穿着综合和穿纬方法中,空筘用“0”表示,如(3)那样书写12103430121034303输入。 四、纹板图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这是多臂开口机构植筋钉的依据。 该方法制图方便,校准简单,工厂(特别是色织工厂)一般采用该方法。 板书图的纵向各行表示对应页(列)的邮件,其顺序是从左到右,纵向的行数等于邮件页(列)的数量。 各横行表示一张板(单动式多臂织机)或一列钉孔(双列式多臂织机)。 其横行数与组织图中纬纱根数相等。 纹板图的描绘法,在组织图中按照线扎在头上的顺序,按照其经线的组织点的交错规则,记入纹板图的对应纵行。 打入纹饰钉时,考虑到经纱开口张力的减小和操作容易,必须使用机前部分的纹饰钉。 将纹板挂在多臂水龙头上时,花筒只有8个槽,因此挂在花筒上的纹板数至少应为8个,不足时,nRw应为16以上的偶数。 通过了解组织图、纹板图、到达综合图这3个图中的任意2个,可以求出第3个图。 1 .已知组织图和穿透图,纹板图2 .已知组织图和纹板图,穿透图3 .已知穿透图和纹板图,组织图,第二章三原组织是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三原组织,也称为基本组织。 在三原组织的基础上加以改变,或者并用几个组织,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 同时具有以下条件的织物组织均为原(基本)组织: (1)组织点飞数为常数,即S=常数。 (2)各经纱或纬纱只有一个经纱(纬)组织点,其他为纬纱(经)组织点。这决定了原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必然与组织循环纬纱数相等。 即Rj=Rw=R。 原组织为平纹、斜纹、缎纹三种组织。 因此,这三种组织被称为三原组织,是各种纺织组织的基础。 三原组织的织物,其他条件(线的性质、线密度、密度)相同时。 由于组织循环中的各纱线只与其他系统的纱线交织一次,因此组织循环纱线数(r )越大,纱线交织间隔距离相对越大,织物越柔软,越紧凑。 第一节平纹组织一、平纹组织的组织参数及上图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 组织参数属于Rj=Rw=2,Sj=Sw=-1同行组织。 平纹组织可以用分子表示经编组织点,分母表示纬线组织点的分数来表示。 平纹组织有一种叫上的习惯。 一般描绘组织图时,以左下角的第1根经纱和第1根纬纱相交的方格为起点。 平纹织物和平纹织物。 习惯上以经组织点为起点编制平纹组织图。 在织造密实的平纹织物中,可以采用2页的综合顺着法,一般来说织造中密度的平纹织物,如市布,采用2页复合页飞贯法的织造密实的平纹织物,例如细布和你家丝绸,可以采用2页4列式的综合页、4页复合页双踏板二、应用平织组织平织组织的经纬纱隔一根线交织,在织物中线交织最频繁,弯曲最多,能使织物直、牢固,因此在织物中应用最广泛。 例如棉布中的细布、平布、粗布、布施、帆布等毛织物中的派阀司、凡立丁、法兰绒等化纤织物中的人工棉平布、聚酯细纺、聚酯丝绸中的盖子和麻织物中的夏布、麻布等是平纹织物。 三、特殊效果的平纹组织根据织物结构中某些参数的变化和织造工艺参数的变化,形成各种特殊外观效果的平纹织物。 1 .隐条隐格织物:利用纱线捻转方向不同引起的光线反射不同的原理,经纱(纬纱)按一定规则交替排列不同捻转方向的纱线。 例如立丁、薄花等。 2 .凸条效果的平纹织物:使用线密度不同的纵丝或横丝交替织成的平纹织物,表面产生纵横纹的外观效果。 可以模仿麻织物的效果服用和获得装饰织物。 3 .薄纹织物:在平纹织物中利用筘的变化,可以得到薄纹织物。 4 .泡纱织物:经常采用平织组织。 织物是用两个织轴织成的。 织物表面形成有规则泡状波形的褶皱状警察。 纺织品常用于夏天的面料和儿童服装的面料。 5、皱纹织物:采用平织组织,利用强捻线织成织物,后经整理加工可形成具有皱纹效果的织物。 巴里丝织物,顺序收缩,柳条收缩,双收缩等。 6 .腐烂织物:腐烂织物通过纬纱常用的聚酯芯纱,在平织组织中形成织物后,进行腐烂处理。 这种织物花型轮廓清晰,凹凸立体感强,风格独特,能服用面料和装饰面料。 另外,不同颜色的纵丝和横丝交错可以得到色彩鲜艳的彩色织物制品,在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 第二节斜纹组织一、斜纹组织的组织参数及表示方法斜纹组织的特征是:组织图上有由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构成的斜线,斜纹组织的织物表面有由经(或纬)浮延长线构成的斜纹。 绫组织的参数Rj=Rw=3,Sj=Sw=-1绫组织一般以分式表示。 分子表示组织循环中每根丝的经组织点数,分母表示组织循环中每根丝的纬组织点数,分子分母之和等于组织循环丝数r。 在原始组织的斜分式中,分子或分母必定为1。 经面绫,纬面绫。另外,由于其横动方向指向右上方,因此被称为右横动,在表示横动组织的分式的右侧拖动右上方的箭头来表示横动方向。 横动方向指向左上方,被称为左横动,在表示横动组织的分式的右侧画左上方的箭头表示横动方向。 Sj加号为右斜,Sj减号为左斜。 二、织造组织的描绘方法以及上机一般以最初的经纱和最初的纬纱相交的组织点为起点,按照表示织造组织的分式,求出组织循环纱数r,包围网格,在最初的经纱上描绘经组织点,用飞数逐条填埋即可。 也就是说,根据横动方向,以最初的经纱的组织点为基础,如果是右横动则向上移动一段(Sj=1),描绘下一个经纱的组织,如果是左横动则向下移动一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