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1页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2页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3页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4页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说一说,这些观点的共性是什么?,法国启蒙运动代表爱尔维修:意见支配世界。必须有天才,才能有好的法律来代替坏的法律,古希腊的唯物论者赫拉克利特:只有智慧的人才是高贵的人一个人如果是最优秀、最高贵的人,在我看来就抵得上一万人。,德国哲学家尼采: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他的“统治和奴役的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力量。,我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梁启超: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唯心史观,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唯心史观,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特别是杰出人物(如帝王将相)思想决定的,或者是上帝、神灵等决定的。他们实质都把精神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WHY?他们被假象所迷惑,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20,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为什么马哲能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作出科学的阐述?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882.马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一、社会发展的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含义:探究:p87;流行语的嬗变;称谓的变化,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请你连线A公有制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中共廉洁自律准则D生产力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F相对论,流行语的嬗变,1993年十大流行语:下海、申办奥运、发、大哥大、第二职业、电脑、没商量、说法、发烧友、学雷锋2002年十大流行语:9.11、本.拉登、申奥成功、入世、WTO、翠花上酸菜、出线、QQ、反恐、FLASH2010年流行语:给力、神马都是浮云、围脖、我爸是李刚、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鸭梨、蒜你狠系列、我只为领导服务、穿越2013十大流行语: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微XX、大V、奇葩。2014十大流行语:小苹果;小鲜肉;有钱,任性;“法”;“反腐”;“失”;“马航”;赞;APEC蓝;暖男;埃博拉。,他们是谁?,思考:为什么他们的称谓会发生如此变化?,歧视;区别对待,平等尊重,一、社会发展的规律,(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有时先于社会存在,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思考:社会存在发生变化了,社会意识也会随即变化吗?,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请分析下列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道理?,对于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全面转型为现代社会的中国而言,文化上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建构起符合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特点与要求的文化秩序,尤其是作为文化秩序之核心的价值信念系统。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孕育而生。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文化产业体系,生产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产品;但也存在某些文化产品娱乐至上、亵渎主流价值、颠覆进步史观等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完全同步),比较表,辩证唯物论,唯物史观,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其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社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基本依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决定,反作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反作用,决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与设施各种思想观点,所有制分配制度人与人的关系,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意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思考:两大规律地位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个最基本?,最基本规律,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机器人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物权法劳资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牛刀小试,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先生指出: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那么网络之磨必然会催生以知识中产阶层为首的橄榄型社会。材料意在说明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A,牛刀小试,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呼声日趋强烈。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一改革旨在A.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B.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C.推行我国农村土地等生产资料迈向私有化D.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对抗性矛盾的解决,B,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区内实行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进一步在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探路。自贸区的探路举措启示我们要善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善于在矛盾的特殊性中寻求矛盾的普遍性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善于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巩固经济基础ABCD,A,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把握好“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定位;把握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我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A.B.C.D.,C,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上层建筑只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BCD,A,三、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1、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意义(1)原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非对抗性的通过改革来解决(2)含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3)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4)意义:强大动力。,根本性变革,主要矛盾,辩证否定,牛刀小试,2014年,是我国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单独二孩”新政全面启动、收入分配改革细节、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面世、国企改革提速、养老金并轨破题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我国之所以坚定推进改革,是因为改革解决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人们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通过改革,可以根本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向更高级发展通过改革使制度完善和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A.B.C.D.,C,牛刀小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8月19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简政放权,为便利企业投资经营,让市场主体“舒筋骨”,再取消和下放87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这说明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促进作用C.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D.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根本动力,C,与人民同在,二、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含义: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3)方法论:,杰出人物+普通个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很早以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只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小岗作为“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大多数村民都曾出门讨过饭。1978年冬,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了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最终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改革者要有“基层”情怀,毋庸置疑,改革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和“领袖“带好头、引好路,但改革的“车轮”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来推动。人民群众既是改革的力量,又是改革的归宿,这就要求改革领导者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倾听好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声,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的新篇章。,2015-11-1809:31来源:中国网作者:赵霞,“眼睛向下看”。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作为改革领导者,不能总是把眼睛“向上看”,只看“领导需求”,只在乎“领导是否满意”,而是要“放低”视野,“眼睛向下看”,响应中央号召,“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改革开放的成果由人民共享。,2015-11-1809:31来源:中国网作者:赵霞,“身体向下弯”。“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身体向下弯”,体现的是尊重、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古语云,“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历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革命、建设、改革等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保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就不会有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改革领导者更要坚持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根植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积极从人民群众中凝聚改革的智慧和力量。,2015-11-1809:31来源:中国网作者:赵霞,“脚步向下移”。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利益矛盾凸显,这就要求改革者领导者深入基层实践,谨慎绘制改革蓝图。在探索改革之路的过程中,改革者做到“脚步动起来”,“向下走起来”,深入到百姓当中,了解民情民意。改革者只有多沾一点“土气”,少带一些“官气”,才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赢得百姓的支持与信任,才能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取得改革的最终胜利。,2015-11-1809:31来源:中国网作者:赵霞,二、社会历史的主体,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基本内容:(2)主要意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成功建设的重要保证。,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群众中去。,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牛刀小试,2013年3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接受中外记者联合采访时引用一句中国古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说明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注重丰富的基层经历和牢固的群众基础,这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A.B.C.D.,B,1.党中央对我国当前扶贫形势的认识体现了哪一个哲学道理?2.结合材料,说说当前扶贫攻坚工作方法中蕴含了哪些哲学智慧?,11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放工作会议上说:经过改革开放37年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