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1007-9424(2008)12-0943-07腹部影像 讲座 肠壁增厚的CT表现及诊断意义 Bowel Wall ThickeningCT Findings and Diagnostic Values 陈光文 3 宋 彬 3 吴 苾 3 【关键词】 肠壁增厚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图分类号】R445. 3; R656 【文献标识码】C 肠道是人体容易发生疾病的部位之一,肠外局部或全身 性疾病也易累及肠道。无论肠道原发疾病还是肠外疾病累及 肠道,肠壁增厚都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病理改变。钡餐、 钡灌 肠和纤维内镜是常用的检查手段,但它们只能显示肠腔内及 黏膜面的情况;灰阶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可发现肠壁及肠外异 常,但敏感性和准确率低,且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随着影 像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CT用于肠道疾病的诊断已日益普 遍,多层螺旋CT快速薄层扫描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能力使 其成为显示肠壁及相关肠外病变的主要手段1。虽然很多疾 病可造成肠壁增厚,但正确认识肠壁增厚的CT表现特征,包 括部位、 范围、 程度、 密度、 强化方式和相关肠外异常征象有助 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 ,3。现通过复习肠壁增厚的相关 文献,介绍肠壁增厚的基本CT征象,归纳引起肠壁增厚的常 见疾病及其表现,并提出CT在诊断肠壁增厚中存在的问题。 1 正常肠壁结构及CT表现 正常肠壁分5层,从内到外分别为黏膜层、 黏膜下层、 环 肌层、 纵肌层和浆膜层,环肌层和纵肌层统称为固有肌层。肠 管扩张时小肠壁厚度为12 mm,在CT上常难以辨认,肠管 部分瘪陷时厚度可达23 mm。相对于小肠,大肠壁的厚度 更取决于肠管扩张的程度,肠管扩张时壁厚不超过3 mm2。 正常肠壁在注射造影剂后均匀强化,黏膜层的强化程度高于 其余各层,口服清水充盈肠管能更清楚显示强化的黏膜。 2 肠壁增厚的基本CT征象 目前判断肠壁增厚还缺乏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排除肠 管充盈不佳或肠壁收缩时导致的假象后,当壁厚超过3 mm 时即考虑有增厚1 ,4。不同疾病所致的肠壁增厚有各自不同 的CT表现特征,即在肠壁增厚的方式、 程度、 密度、 强化的 方式、 部位、 范围、 肠外异常等方面各有不同。 2. 1 方式和程度 肠壁增厚分为均匀性增厚和不均匀性增厚。均匀性增 厚多见于良性病变,但少数恶性肿瘤如直肠浸润性硬癌和淋 【作者单位】 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成都610041) 【通讯作者】宋 彬,E2mail : cjr. songbin vip. 【作者简介】陈光文(1973年- ) , 男,重庆石柱县人,主治医生,现 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E2mail : cgwen8306 。 巴瘤也可表现为均匀性增厚2 ,4。均匀性增厚指受累肠壁全 周厚度一致,呈环状向心性增厚,常出现分层,表现为双环或 三环。三环即 “靶征” 5 (图1) ,它是指增厚的肠壁分为密度 不同的3层,即内、 外层为高密度,中间为低密度;内、 外层 高密度分别代表强化的黏膜和固有肌层,中间低密度为水肿 的黏膜下层,这种征象的病理基础是黏膜、 固有肌层的充血 和黏膜下层的水肿。任何导致黏膜下层水肿或炎症的疾病 均可以产生 “靶征”,最常见于Crohn病,其他如缺血性肠病、 小肠壁内出血、 感染、 放射性肠炎、 门静脉高压、 移植物抗宿 主病等也可出现此征象。一个特殊的分层现象是 “脂肪晕环 征” 6 ,即内层和外层为软组织密度,中间为脂肪密度,它是 脂肪沉积于黏膜下层所致,在平扫图像上即可显示。 “脂肪 晕环征” 是炎性肠病的典型表现之一,但不具有特异性,它也 见于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及部分正常人,尤其是肥胖者7 (图 2) 。不均匀增厚是肠壁增厚呈偏心性、 不规则状,甚至 形成软组织肿块,很少出现分层现象,多见于恶性肿瘤。一 般认为,壁厚小于12 cm为轻度增厚,多为非肿瘤性病变, 如炎性肠病和感染性疾病,Crohn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2种 常见导致肠壁轻度增厚的疾病。壁厚大于2 cm为显著增 厚,多见于结肠炎等感染性疾病,由于严重水肿,肠壁厚度可 超过2 cm,这时如果口服高密度造影剂,肠腔内造影剂会嵌入 肿胀的黏膜皱襞间,高密度的造影剂和低密度增厚的皱襞在 CT上形成 “手风琴征”(图3) ,提示严重的黏膜下水肿2。肿 瘤多引起显著肠壁增厚,易在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但早期肠 壁增厚程度较轻,这时需与非肿瘤性病变鉴别(图 4) 。 2. 2 密度和强化的特点 多数情况下增厚肠壁在平扫图像上显示为均匀的软组织 密度,但有几种例外情况2,79:肠壁新鲜出血时为高密度,肠 壁严重水肿时近似于水样密度,而当有脂肪沉积或气体的时候 密度更低。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的肠壁显示为高密度。判断肠 壁的强化程度应与平扫、 延迟扫描及邻近正常肠管比较。 增厚肠壁是否强化以及强化程度反映了肠壁的血运情 况。当肠系膜动脉充血时,肠壁明显强化,而当血流灌注降 低或中断时则强化降低或不强化。有研究10表明,如果增 厚肠壁的黏膜层不强化,肠壁坏死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强化 者,其病理基础是黏膜剥离或坏死。CT上增厚肠壁的密度 349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年12月第15卷第12期 Chin J Bases Clin General Surg , Vol. 15 , No.12 , Dec. 2008 由高到低可分为5种,即高密度、 中等密度、 水样密度、 脂肪 密度和气体密度11: 增强后肠壁的CT值等于或高于静 脉时为高密度,表示肠壁明显强化,其病理改变是血管舒张 和(或)血管壁的损伤导致造影剂外漏,多见于炎性肠病和血 管性疾病; 中等密度是增厚肠壁的密度近似于肌肉,多见 于良、 恶性肿瘤; 水样密度代表黏膜下水肿,肠壁表现为 双环或 “靶征”; 当肠壁有脂肪沉积时可表现为脂肪密度, 即 “脂肪晕环征”,由于部分容积效应和(或)水肿,脂肪的密 度常高于肠系膜,CT值在- 10 Hu左右6;当气体进入 肠壁时可出现气体密度,它表示肠壁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可 见于缺血、 感染、 创伤、 医源性损伤等,气体沉积于黏膜下表 现为气泡,而沉积于浆膜下则呈线样(图 5) 。 图1 示 “靶征” 。1A :示意图,黑色的内、 外层分别代表高密度的黏膜和固有肌层,灰色的中间层代表低密度的黏膜下层; 1B :轴位CT增强 图像(男性,42岁,缺血性结肠炎 ) , 强化的黏膜(黑箭)和固有肌层(白直箭)及两者之间的黏膜下层(白曲箭)共同形成典型的 “靶征” 图2 示 “脂肪晕环征” 。2A :示意图,从里到外分别为肠腔(L)、 黏膜(M)、 脂肪层(S)、 固有肌层 (M 2S) ; 2B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轴位CT增强扫描显 示增厚的降结肠,高密度的黏膜(长白箭)和固有肌层(短白箭)包绕脂肪密度的黏膜下层(黑星) ; 2C: 50岁健康男性的轴位CT平扫图像显示 低密度的直肠壁脂肪层(白箭) 图3 示 “手风琴征” 。3A :假膜性肠炎患者的轴位CT增强扫描图像,口服的高密度造影剂嵌入明显肿胀 的结肠袋之间(白箭) ; 3B :梭状芽孢杆菌性结肠炎患者显示同样的CT征象(黑箭) 图4 轴位CT增强图像显示轻度、 显著肠壁增厚和肠 壁肿块。4A : 65岁女性淀粉样变患者,显示小肠壁轻度增厚; 4B :假膜性肠炎,显示显著增厚的盲肠和升结肠,并形成 “靶征”(黑箭) ; 4C:胃 肠道间质瘤,显示十二指肠降段肿块,中心为低密度,边缘明显强化(白箭) 图5 示肠壁积气。5A : 51岁男性肠壁梗死患者,轴位CT平 扫图像显示直肠壁增厚(短直箭)伴黏膜下(长直箭)和肠周(曲箭)曲线状积气; 5B、5C为同一例患者(女性,51岁 ) , 左心衰引起非闭塞性缺血, 5B为冠状容积再现重建图像,可见门静脉积气(黑箭)和升结肠积气(黑箭头) ,5C为矢状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小肠和升结肠积气(白箭头) 449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年12月第15卷第12期 Chin J Bases Clin General Surg , Vol. 15 , No. 12 , Dec. 2008 2. 3 部位和范围 不同的疾病有各自好发的部位和累及的范围,如Crohn 病好发于末段回肠,结核和肠套叠多发生在回盲部,溃疡性 结肠炎多侵犯左半结肠和直肠,壁内出血易发生在十二指肠 和空肠近段,腺癌多发生在结肠,而淋巴瘤易发生在小肠。 肠壁可以是局灶性、 节段性或弥漫性增厚,病变范围在 10 cm内为局灶性,1030 cm为节段性,累及大部或全部肠 道则为弥漫性2。局灶性增厚见于炎症性疾病如阑尾炎、 憩 室炎和良、 恶性肿瘤,偶尔也见于结核;节段性增厚见于 Crohn病、 感染性肠炎、 放射性损伤、 缺血性肠病、 壁内出血、 淋巴瘤等;弥漫性增厚则多见于炎症性和血管性病变,包括 溃疡性结肠炎、 感染性小肠炎、 低蛋白血症和门静脉高压引 起的肠壁水肿及低灌注引起的缺血12。 2. 4 相关肠外异常 很多疾病在引起肠壁增厚的同时伴随相关的肠外异常。 与内镜和钡剂造影相比,CT的优势在于除了发现肠壁增厚 外,还能发现相关的肠外异常征象,这些征象包括脂肪肿胀、 钙化、 淋巴结肿大、 脓肿、 窦道、 瘘、 血管闭塞、 实质性器官受 累等。增厚肠壁邻近脂肪肿胀常提示炎症。 肠系膜钙化可 见于良、 恶性病变,良性钙化见于肉芽肿性病变如结核、 真菌 感染,而恶性钙化见于淋巴瘤治疗后及从卵巢和胃肠道转移 来的黏液性肿瘤。评价肠壁增厚患者腹盆腔淋巴结的数量、 大小、 位置和密度非常重要,低密度淋巴结伴边缘强化或钙 化提示结核、 其他分支杆菌感染或组织胞浆菌病,艾滋病患 者如果出现高密度淋巴结则提示有Kaposi肉瘤的可能 性13。肠壁窦道、 瘘和肠周脓肿常是Crohn病的继发改 变14,这些征象有助于与发生在回肠末段的其他疾病鉴别。 在诊断肠壁增厚时,一些实质性器官的改变也有助于鉴别诊 断,如节段性肠壁增厚同时伴有脾大则提示淋巴瘤4。 3 CT评价肠壁增厚存在的问题 肠道是蠕动的空腔器官,壁的厚度与其扩张程度密切相 关,准确测量肠壁的厚度尚有一定难度;另外,肠腔内容物 如粪便、 液体的干扰均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在增强扫描 时,如果口服高密度造影剂充盈肠管会影响肠壁的观察,因 此,在增强扫描时一般主张用低密度造影剂(主要是清水)充 盈肠管,但有作者3提出口服清水会导致肠壁增厚的假象 (图 6) 。在评价肠壁的密度时也会受到肠内容物的干扰,如 肠腔内有液体残留时,液体覆盖在黏膜表面,会导致黏膜不 强化的假象。可见CT检查前根据检查目的行适当的肠道 准备非常重要。 4 引起肠壁增厚常见疾病的CT特征表现 4. 1 炎性肠病 Crohn病是胃肠道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可以发生在从 口腔至肛门的任何地方,但80%发生在小肠,且大部分位于 回肠末段1416。此病好发于北欧、 北美和日本,我国相对少 见,但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病变早期主要累及黏膜下层, 病理变化是淋巴组织增生和水肿,此时CT不能发现异常。 随着疾病进展,病变累及肠壁全层并蔓延至肠系膜及邻近器 官时,CT能清晰显示肠壁增厚和窦道、 瘘、 肠周脓肿等并发 症。肠壁增厚多在12 cm之间,呈跳跃性。增厚肠壁的密 度为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呈现不同程度的强化,其强 化程度与病变的活动程度相关。在急性阶段,肠壁明显强 化,典型表现为 “靶征” 。Bodily等17采用半自动方法定量 测量末段回肠壁的密度和厚度,研究其与Crohn病炎症活动 性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除了肠壁明显强 化外,判断炎症活动的另一征象是肠系膜 “梳征”,即增强图 像上显示肠系膜直小血管扩张,走行扭曲和间距增宽,这是 由于炎症刺激引起直小血管充血所致。见图7。 “梳征” 不 是特异性的,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血管炎、 肠系膜血栓形 成、 绞窄性肠梗阻、 溃疡性结肠炎等18。 溃疡性结肠炎是另一种常见的炎性肠病,好发于结肠, 尤其是左半结肠和直肠。它的临床和影像特征与Crohn病 有相似之处,但肠壁增厚程度较轻,常呈连续性;假性息肉 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之一,表示疾病处于活动阶段3 ,16。 此外,“脂肪晕环征” 是其另一常见特征6。 4. 2 感染 肠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细菌(如大肠埃希菌、 沙门菌、 志贺菌、 耶尔森菌、 弯曲杆菌、 葡萄球菌)和病毒,胃肠炎可能 是引起儿童肠壁增厚最常见的原因,轮状病毒是婴儿和儿童 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3。感染多发生于大肠,不同的病原 体有各自的好发节段,在CT上表现为节段性或弥漫性肠壁 增厚,增厚的程度常较炎性肠病显著,尤其在疾病进展阶段, 肠壁增厚更加明显,可出现 “手风琴征” 2 ,3 (图 3) 。其他CT 征象包括大肠周围脂肪肿胀、 缺血和穿孔。 4. 3 结核 结核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由于艾 滋病的流行、 细菌耐药性增加、 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结核的发 病率明显上升,同时肺外结核明显增多,胃肠道是肺外结核 的好发部位,80%90%发生于回盲部19,分为溃疡型和增 殖型2种病理类型,典型改变是末段回肠狭窄、 回盲瓣增厚 和瓣间距增宽。在CT上,半数患者表现为末段回肠和盲肠 环形增厚、 回盲瓣肥厚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壁增厚的程 度高于Crohn病(图 8) 。其他CT征象包括末段回肠固定、 管腔狭窄、 回盲瓣不对称、 盲肠截断等,这些征象多见于慢性 期患者。 4. 4 缺血性肠病 各种原因导致肠系膜血管闭塞或血流明显下降均可引 起缺血性肠病,在成人,主要由血管炎、 动脉硬化、 肠系膜静 脉血栓形成等引起;先天性心脏病、 肠扭转、 嵌顿性疝则是 儿童缺血性肠病的主要原因。病变范围取决于缺血的原因 和是否形成侧支循环,如病变累及肠系膜上动、 静脉,则整个 小肠和右半结肠受累,如仅累及某一分支则可能只影响相应 节段。除了显示肠壁增厚外,多层螺旋CT还能利用三维后 处理技术完整地显示缺血的原因,如动脉壁钙化、 纤维斑块、 栓塞或血栓形成、 肿瘤压迫或侵蚀等1 ,20。缺血性肠病分为 急性和慢性2类20,急性多由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引起,患 549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年12月第15卷第12期 Chin J Bases Clin General Surg , Vol. 15 , No.12 , Dec. 2008 者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往往需要急诊处理;慢性多见于动 脉硬化,缺血是渐进性的,因此会产生丰富的侧支循环,肠壁 增厚不如急性者明显,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可表现为反复发 作的餐后腹痛。缺血性肠病主要的CT征象是肠壁环状增 厚,CT平扫时增厚的肠壁可以表现为低密度,代表黏膜下水 肿和炎症,也可以表现为高密度,代表黏膜下出血;增强后, 肠壁强化程度减低,但部分患者会因为充血而出现明显增 强。另一重要征象是肠壁积气,它表明肠壁可能出现坏死, 需要急诊手术。见图9。但值得注意的是,肠壁积气也可有 非缺血性原因,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结缔组织病、 感染、 白血 病、 器官移植术后等9。缺血性肠病的其他CT征象包括肠 管扩张和肠周脂肪肿胀。 图6 示肠壁增厚的假象。6A、6B均为轴位CT增强图像(不同患者 ) , 口服清水充盈肠管显示肠壁轻度增厚,但可见明显正常强化的黏膜皱襞 (白箭)。黏膜皱襞在口服高密度造影剂时会被掩盖 图7 Crohn病的轴位CT增强图像。7A : 38岁男性急性期患者,可见回肠壁明显增 厚,显著强化的黏膜(短箭)、 固有肌层(长箭)和水肿的黏膜下层(箭头)形成 “靶征”; 7B : 17岁女性活动期患者,可见直小血管扩张、 扭曲、 间距 增宽,形成 “梳征”(白箭) ; 7C: 12岁男童活动期患者,除了 “梳征”(短箭 ) , 还可见到增厚强化的回肠(箭头)和肿胀的肠系膜脂肪,长箭示对侧 正常肠系膜脂肪 图8 示同一例回盲部结核(男性,51岁)。8A :示轻度增厚的盲肠壁和壁外肿大的淋巴结(白箭) ; 8B :示盲肠和末段回 肠壁增厚; 8C:示病变穿破腹膜蔓延至右侧髂腰肌 图9 示缺血性肠病。9A、9B为同一例患者(女性,72岁) ,9A见末段回肠壁明显增 厚,形成 “靶征”(曲箭) ; 9B示肠系膜上动脉附壁血栓(白箭)。9C、9D示同一例患者(男性,59岁)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9C可见小肠节段性 增厚(白箭)伴供血肠系膜血管扩张(箭头) ; 9D为4 d后CT复查,见受累肠壁积气(白箭 ) , 扩张的肠系膜血管已不可见 649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年12月第15卷第12期 Chin J Bases Clin General Surg , Vol. 15 , No. 12 , Dec. 2008 4. 5 肿瘤 肿瘤可发生于肠壁的所有结构,包括黏膜、 肌层、 神经、 淋巴组织和血管。淋巴瘤是引起儿童肠壁增厚最常见的肿 瘤3,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好发的部位,大部分发生在小 肠,B细胞淋巴瘤趋向于侵犯末段回肠,表现为息肉样肿块 或肠壁不规则增厚;而T细胞淋巴瘤则易累及十二指肠和 空肠,主要表现为肠腔狭窄、 肠壁不规则增厚等4 ,21。肠外 淋巴结肿大和肝、 脾肿大是支持诊断肠道淋巴瘤的重要依 据。见图10。结肠腺癌是成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肠壁不规则增厚,明显强化,随着肿瘤的 生长形成软组织肿块并蔓延至肠外,引起肠外脂肪密度增高 和淋巴结肿大;继发改变有肠腔狭窄引起的梗阻、 套叠、 穿 孔等。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固有肌层,主要特征是表达酪氨 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22,好发于胃,其次是小肠、 肛门、 直 肠、 结肠和食道,CT表现多样。良性间质瘤可以表现为局限 性肠壁增厚,也可以形成腔内、 壁内或浆膜下的肿块,中心多 有坏死,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恶性间质瘤可以转移至肠系 膜、 大网膜和肝脏23(图 11) 。引起肠壁增厚的肿瘤或类肿 瘤病变还包括神经源性肿瘤、 血管瘤,炎性假瘤等,相对少 见,它们的CT征象也缺乏特征性。 4. 6 肠梗阻 CT诊断肠梗阻除了发现梗阻外,还应确定梗阻的部位、 原因、 是否有坏死等继发改变,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大多数情况下,CT能显示梗阻点、 梗阻的原因和梗阻肠管是 否有血运障碍,有文献24统计其敏感性达94%100%,准 确性达90%95%。肠梗阻的基本CT征象是梗阻段肠管 扩张和积气、 积液,未梗阻段正常或瘪陷。小肠直径大于 2. 5 cm即视为扩张,近端扩张肠管与远端正常或瘪陷肠管 之间的结合部即为梗阻点。梗阻肠管壁可以正常,也可以增 厚:单纯性梗阻肠管扩张,肠壁增厚不明显,而闭袢和绞窄 性梗阻因血运障碍,肠壁水肿而明显增厚。梗阻肠管黏膜可 以强化或不强化,当肠壁出现缺血坏死时,黏膜不发生强化, 甚至可出现肠壁积气。肠梗阻还可引起肠外异常,如肠系膜 肿胀、 出血,腹腔积液等。见图12。 肠梗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粘连是小肠梗阻的主要 原因,约占所有小肠梗阻的50%70%,其中80%因腹部手 术引起。在CT上,粘连性肠梗阻有时找不到明确的梗阻 点,仅见粘连带24 ,25。疝是引起肠梗阻的第2位原因,包括 外疝和内疝,CT能显示疝的位置、 疝口的大小及疝内容物是 否有血运障碍26 ,27。肠套叠是儿童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有 回2结肠型、 结2结肠型、 空2回肠型、 空2空肠型、 回2回肠型等 类型,最常见的是回2结肠型;引起套叠的原因有肿瘤、 粘 连、Meckel憩室、 异物等,病理改变是一段塌陷的肠管连同 肠系膜和血管套入另一段肠管,在横断面上形成典型的同心 圆或 “靶征” 28 。引起肠梗阻的其他原因如炎症、 肿瘤、 结 核、 缺血等已在相关疾病中介绍,不再赘述。 图10 示小肠淋巴瘤(男性,30岁 ) , 轴位CT增强图像示小肠节段性肠壁增厚(白箭 ) , 同时可见腹膜后广泛淋巴结肿大(箭头) 图11 示 恶性直肠间质瘤(男性,55岁 ) , 轴位CT增强图像显示直肠后壁5 cm大小肿块(白箭 ) , 突向坐骨直肠窝 图12 示小肠梗阻。12A、12B为 同一例患者(男性,55岁) ,12A示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入肠壁增厚(曲箭) ; 12B示近端平面小肠扩张,肠壁强化。12C、12D均示绞窄性梗阻(不 同患者 ) , 可见肠管扩张、 积液 (S) , 肠壁增厚(白箭 ) , 肠系膜出血( H)、 积液(箭头)和腹水(F) 4. 7 理化损伤 放疗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其并发症不容忽 视,它在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组织,损 伤的部位和程度取决于照射区域、 剂量大小、 剂量分割及持 续时间。在对胃肠道自身或腹盆部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进 行放射治疗时,有可能导致正常胃肠道壁的放射性损伤,通 常发生在位置相对固定的回肠末段、 结肠远段和直肠,肠管 和肠系膜均可受累,主要病理变化是黏膜下动脉内膜炎引起 749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年12月第15卷第12期 Chin J Bases Clin General Surg , Vol. 15 , No.12 , Dec. 2008 肠壁缺血、 纤维化,肠系膜脂肪增生、 纤维化。在CT上,放 射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肠壁均匀性增厚,可出现 “靶征” 和肠壁 积气,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直肠周围纤维组织增厚,脂肪增 生导致骶前间隙增宽,增生的脂肪和纤维组织围绕增厚的直 肠壁形成 “晕环征” 29 (图 13) 。 4. 8 免疫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体骨髓移植的主要并发症,累及 全身多处器官,胃肠道是主要受累器官之一,可同时累及 小肠和大肠。在CT上,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肠壁不同程度增 厚,黏膜呈高密度(图14) ,这种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尤其在口服低密度造影剂后显示更清楚,肠壁也可以出现 积气;慢性期表现为肠壁变直、 僵硬、 皱襞消失,成牙膏样 或腊肠样改变30 ,31。其他CT征象包括肝脾肿大、 腹水、 肠周脂肪肿胀、 肠系膜直小血管充血、 门静脉周围水肿、 胆 囊壁增厚伴强化、 胆囊窝积液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最常 侵犯肠道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女性,主要特征是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动脉和小静脉内导致血管炎,进而引 起缺血,CT表现类似于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肠病,不具有 特征性32。 4. 9 外伤和出血 胃肠道外伤多发生在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尤其是十二 指肠降段和水平段,这几段肠管因靠近脊柱,腹部或腰部外 伤时,肠管易被挤压导致损伤,可出现肠管断裂、 穿孔、 肠壁 水肿、 出血或血肿。CT表现为肠管连续性中断、 造影剂外 漏、 气腹、 肠壁增厚、 肠壁出血或血肿、 肠系膜肿胀、 腹腔内积 血积液等33,肠壁增厚多是均匀性的,呈局灶或节段性,主 要取决于损伤的范围,增强后可以强化或不强化(图 15) 。 除外伤外,肠壁出血或血肿还可由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药物 引起,典型表现为均匀性增厚或偏心性突向肠腔的高密度肿 块,增强后不强化。 4. 10 肝硬变 肝硬变可引起肠壁增厚,发生机理是低蛋白血症和(或) 门静脉高压导致肠壁水肿,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肠壁水肿多是 弥漫性的,而门静脉高压所致者多见于空肠和升结肠,这可 能和门静脉血流和流体静压变化有关12 ,34。肠壁增厚以多 节段为主,呈均匀性增厚,密度较低,很少强化(图 16) 。需 要注意的是,其他疾病如炎症、 缺血、 出血、 肿瘤等可以与肝 硬变同时存在,出现肠壁增厚时,需要鉴别是由肝硬变还是 其他并存疾病引起的。肝硬变引起的肠壁增厚是可逆的,有 研究34表明,肝移植后肠壁水肿会消失或减轻。 图13 示放射性肠炎。13A、13B均为直肠癌放疗后(不同患者 ) , 可见直肠壁增厚,黏膜强化(黑箭)、 黏膜下层水肿(白箭头)形成 “靶征”,肠壁 周围脂肪增生围绕增厚的肠壁形成 “晕环征”(白箭) 图14 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腹部CT表现。14A、14B为不同患者,可见肠壁增厚, 黏膜呈高密度(直箭 ) , 肠管扩张、 积液(曲箭)和腹水(箭头) 图15 示同一例十二指肠和空肠血肿,轴位CT增强图像显示十二指肠壁局限 性增厚,形成类圆形肿块,无明显强化(15A直箭 ) , 空肠壁增厚,明显强化(15B箭头 ) , 同时可见右结肠旁沟积液(15A箭头、15B曲箭)及前腹 壁脐周脂肪肿胀 (15B 直箭) 图16 示同一例肝硬变引起肠壁增厚,不同层面轴位CT增强图像显示十二指肠(16A箭头)和回肠壁(16B 白箭)增厚,无明显强化,同时可见脾脏肿大(16A白箭) 5 小结 肠壁增厚是腹部影像诊断中的常见异常征象,CT是评 价肠壁增厚的主要影像手段。多种疾病可引起肠壁增厚,大 部分在CT上的表现缺乏特异性,给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困 难,但仔细观察肠壁增厚的部位、 范围、 程度、 密度、 是否强化 以及相关肠外异常是确定鉴别诊断的关键。当诊断存在困 难的时候,应结合临床表现和钡检、 内镜等检查,进行综合分 析,避免漏诊和误诊。 参 考 文 献 1 Hong SS , Kim AY, Byun J H ,et al. MDCT of small2bowel dis2 ease : value of 3D imaging J . AJR Am J Roentgenol , 2006 ; 187(5)1212 849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年12月第15卷第12期 Chin J Bases Clin General Surg , Vol. 15 , No. 12 , Dec. 2008 2 Macari M , Balthazar EJ. CT of bowel wall thickening: signifi2 cance and pitfalls of interpretation J . AJR Am J Roentgenol , 2001 ; 176(5)1105 3 dAlmeida M , Jose J , Oneto J ,et al.Bowel wall thickening in children : CT findings J . Radiographics , 2008 ; 28(3)727 4 Smith C , Kubicka RA , Thomas CR Jr. Non2Hodgkin lympho2 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J . Radiographics , 1992 ; 12 (5)887 5 Ahualli J. The target sign: bowel wall J . Radiology , 2005 ; 234(2)549 6 Ahualli J. The fat halo sign J . Radiology , 2007 ; 242(3)945 7 Harisinghani MG, Wittenberg J , Lee W ,et al. Bowel wall fat halo sign in patients without intestinal disease J . AJR Am J Roentgenol , 2003 ; 181(3)781 8 Macari M , Chandarana H , Balthazar E ,et al. Intestinal ische2 mia versus intramural hemorrhage : CT evaluation J .AJR Am J Roentgenol , 2003 ; 180(1)177 9 Kernagis L Y, Levine MS , Jacobs J E. Pneumatosis intestinali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a : correlation of CT findings with viabil2 ity of the bowel J . AJR Am J Roentgenol , 2003 ; 180 (3) 733 10 Chou CK, Wu RH , Mak CW.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oor CT enhancement of the thickened small2bowel wal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J . AJR Am J Roentgenol , 2006 ; 186 (2)491 11 Wittenberg J , Harisinghani MG, Jhaveri K,et al. Algorithmic approach to CT diagnosis of the abnormal bowel wall J . Radi2 ographics , 2002 ; 22(5)1093 12 Karahan OI , Dodd GD 3rd , Chintapalli KN ,et al. Gastrointes2 tinal wall thickening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frequency and patterns at contrast2enhanced CT J . Radiology , 2000 ; 215 (1)103 13 Herts BR , Megibow AJ , Birnbaum BA ,et al. High2attenua2 tion lymphadenopathy in AIDS patients: significance of findings at CT J . Radiology , 1992 ; 185(3)777 14 Furukawa A , Saotome T , Yamasaki M ,et al. Cross2sectional imaging in Crohn disease J . Radiographics , 2004 ; 24(3)689 15 Prassopoulos P , Papanikolaou N , Grammatikakis J ,et al. MR enteroclysis imaging ofCrohn diseaseJ .Radiographics , 2001 ; 21S161 16 Jamieson DH , Shipman PJ , Israel DM ,et al.Comparison of multidetector CT and barium studies of the small bowel : in2 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children J . AJR Am J Roentgen2 ol , 2003 ; 180(5)1211 17 Bodily KD , Fletcher J G, Solem CA ,et al. Crohn Disease : mu2 ral attenuation and thickness at contrast2enhanced CT Enterog2 raphy2correlation with endoscopic and histologic findings of in2 flammation J . Radiology , 2006 ; 238(2)505 18 Madureira AJ. The comb sign J . Radiology , 2004 ; 230(3) 783 19 Engin G, Acuna?B , Acuna?G,et al. Imaging of extrapulmo2 nary tuberculosis J . Radiographics , 2000 ; 20(2)471 20 Horton KM , Fishman EK. Multi2detector row CT of mesenter2 ic ischemia : can it be done ? J . Radiographics , 2001 ; 21(6) 1463 21 Lee HJ , Im J G, Goo JM ,et al. Peripheral T2cell lymphoma : spectrum of imaging findings with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fea2 tures J . Radiographics , 2003 ; 23(1)7 22 Levy AD , Remotti HE , Thompson WM.et al. Gastrointesti2 nal stromal tumors: radiologic features with pathologic correla2 tion J . Radiographics , 2003 ; 23(2)283 23 Burkill GJ , Badran M , Al2Muderis O ,et al. Malignant gastro2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 distribution , imaging features , and pattern of metastatic spread J . Radiology , 2003 ; 226(2)527 24 Boudiaf M , Soyer P , Terem C ,et al. CT evaluation of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J . Radiographics , 2001 ; 21(3)613 25 Khurana B , Ledbetter S , McTavish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托福考试阅读真题模拟模拟试卷:学术阅读能力提升
- 2025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数据标注试卷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工程类)-软件架构师实战模拟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电气类综合专业能力测试全真模拟试卷
- 2025年天车工(初级)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试卷
- 2025年物业管理师考试物业管理与房地产税收试卷
- 2025年无损检测资格证考试渗透检测高级试卷
- 2025年网络编辑师考试网络编辑智能内容审核算法项目实战试卷
- 2025年特种设备焊接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真题模拟答案解析试卷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电子商务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试卷
- 研学基地的运营模式与管理
- 2020低压交流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
- 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服务风险控制措施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培训
- 《融水香杉育苗技术规程》
- 美的MBS精益管理体系
- 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查房课件
- 麻醉药品应急处理制度及流程
- 化学-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试题和答案
- 【建筑专业】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完整)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