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_第1页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_第2页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_第3页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_第4页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及临床应用(转载)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1)触摸打字法:该方法最方便、最常用、准确。 利用人体骨性标志,触摸脊柱各结构以确定其位置。1、棘突的接触定位法:(1)颈椎:枕外粗隆,常用C2、C7棘突定位颈椎各棘突。枕外太隆:粗大,任何人都能准确接触。 沿此向下凹陷,再向下推,就能接触到骨突起,是C2棘突起。C2棘突:大,末端分叉。 瘦弱的人一低头,就会在项部的上段隆起。 人人都能知道。 成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决定,向下按,可以消除C3的棘突。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支。 低头,项背边界隆起。 可以正确地消除。 沿着它向上触摸的话,就会决定C6、C5的棘突的位置。 唯一C4棘突难涂。 但是,根据自己显示的C3、C5棘突,可以推测其位置的约定。 约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人的T1棘突比C7长。 必须注意鉴别。(2)腰椎棘突:总是利用可以正确抹杀的两侧髂脊的最高点进行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位于两侧髂脊最高点的线上。S1:两侧髂后棘连接水平相当于S1椎体。 因此,S1中棱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定位。因此,L3、L4、L5棘突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L2、L1棘突也能够大致定位(3)胸椎棘突: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冈内侧端相连,与T3棘突平整。 两侧肩胛下角线与T7棘突平行。由于C7、T3、T7棘突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因此T1、T2、T3、T4、T5 T6、T7、T8、T9、T10也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2、横向触摸定位法:(1)颈椎横突触手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和下颌角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交界。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边界。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边界C5横突:与甲状软骨水平线位于同肌后缘的边界。C6横突:位于与环状软骨水平线同肌后缘的边界。C7横突:在前横突之下。也可触及胸锁乳突肌后缘,距乳突尖约1.0-1.5cm处横突。(2)胸椎各横突起的接触位置:难以接触。(3)腰椎各横突的触摸定位:L3横突:最容易触碰。 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的边界或稍下。另一种方法:医生尽量扩大拇指和食指,放在患者腰肋部,食指桡侧靠近患者肋弓,拇指尖指L3横山尖。L4、L2横突:既定为L3横突,则其上下为L2、L4横突.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稍上方。3、关节突触手定位:在棘突两侧,用力按压可触及一系列念珠状骨性隆起,为关节突。 颈椎腰椎关节深,胸椎者浅,后者容易清楚。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触法定位法简便实用,但个体发育、肥胖不同,病理变化千差万别,准确性差。(2)比移法:根据个体的x射线切片,测定各构造体之间的具体数据,将该数据按比例(即x射线切片的放大或缩小率除以)移动到人体,决定各构造体的体表位置。具体办法如下:1、颈椎棘突的定位:从颈椎侧位片到该片的C2尖到C7尖的距离可以明确测量。 另外,从C2棘突尖到C3棘突尖、从C3到C4棘突的距离也可以测量。依次类推,颈椎的各颈椎棘突的位置可以用一张线侧片正确测量。谁的C2,C7棘突能准确接触。 人体上C2、C7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测量。 下面的计算可以准确显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例如,x线上C2-C7为15cm .人体的C2-C7为10cm .放大率: 15cm/10cm=1.5.需要知道人体C4棘突的位置时。 测量x射线C2-C4为6cm。 人体上的C4棘突应该在人体C2棘突之下要确定人体C5的位置。 测量x射线切片上的C2-C5=7.5cm时,人体上的C2-C5的距离应为7.5cm/1.5=5cm。腰椎棘突的定位也是如此。 只有胸椎有点困难。另外,利用侧位片,还可以粗略地估计从表皮到黄韧带的深度。 谋求针刀的安全3、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隔的位置均可用颈、胸、腰段正位x线片显示。 因此,它们之间的数值关系也是可以测量的。 因此,也可以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表示。目的:选择进入埋线的安全地带。脊柱周围加埋线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例如患者颈椎矫正片上:从C5.6棘间中点(a )到右侧椎板内侧(b )为0.6cm,到(a )关节突关节的外侧缘(c )为2.0cm。 将该片缩小率设为0.5。 因此,从该患者C5.6棘间的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的距离为A- b=0.6cm/0.5=1.2cm从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距离为A-c=2.0cm/0.5=4.0cm如果d是上下关节突起中点,则为(A-c)-(A-b)X1/2处。 即,(4.0cm-1.2cm)X1/2=1.9cm .因此,该患者在中点附近的1.9cm点)插针是比较安全的。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选择胸、腰段进针的安全区域。二、脊柱各结构表定位的应用(1)用于诊断:1、知道棘突的位置后,可以确定棘突之间的位置2、如果知道棘突间的位置,就可以决定椎间孔、脊髓神经根出口的位置。3、知道棘突的位置后,可以决定椎体、脊髓节的位置。正常成年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各脊髓神经根的分布,病变部分分布于体表节,见下表及附图:颈椎病;C5脊n根受压,出现肩、腕以上上肢外侧疼痛及疼痛,三角病变最明显,C4、C5棘突及C4-5棘旁压痛明显。 影像学异常所见,应与颈椎处于同一节。C6脊n根受到压迫,感觉异常部位也是肩和上肢桡侧,但可以放射1、2根手指。 肱二头在骨折双头肌反射异常C5、C6棘突和C5-6棘旁有压痛。 在影像学上看到异常的部分是相同的。当C7脊n根、C8脊n根相关时,症状、体征、影像学异常也应相互证明,诊断可靠。 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不同腰脊髓神经根,可见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异常,三者应互相证明。但是,请注意,在胸腰段,脊柱和脊髓节段的长度不好,比首段还要大。 因此,相同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脊柱或脊髓病变所致者,棘突的压痛部位与颈部不同。下腹部皮节区由T11-12脊n根支配。 如果是脊髓病变的话,该区的感觉异常是脊髓T11-12节。 这里相当于T8-9棘突。 T8,T9棘突压痛。 脊柱病变为原因,为T11、T12棘突压痛。小腿前外侧节感觉异常: L5脊n根受压的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L4-5椎间盘突出症。 L4,L5棘突压痛。 脊髓病变与脊髓L5节即T12棘突、L1椎体节对应。 T12,L1棘突压痛。馀略。(2)用于治疗:1、正确选择针入点:正确选择颈椎棘间点:术前拍摄与手术体位相同的x线片,使每位患者选择的棘间点正确。 如颈椎手术,术前拍摄过屈侧片时(特别是在C2、C7棘突上附加可显影标记时),若选择C2-3、C3-4、C4-5、C5-6、C6-7、C7-T1的棘间点,则完全正确。 同样,腰椎、胸椎各棘间点的选择也是正确的。 选点准确,是埋线疗效的基础。2、选择针入点安全:埋线行脊柱周围软组织松解术,有相对危险的区域,即脊柱正中的椎板间隙区域。 也有相对安全区,即椎板和上下关节突起所在的骨性区。 也有像颈前区这样的危险区。 应视为椎管内针刀操作的禁带。 棘旁的一点,都决定针对相对安全区。 即选择上下关节突起和椎板所在的骨性区。 上述颈椎d点为。脊椎快速定位方法1、颈椎:(1)方法:以坐姿实施,使患者正坐。(2)颈椎椎体位置判定:颈椎椎体判定容易用C2和C7判定,其馀的各颈椎椎体用这两个椎体推定。a.C2:颅骨下面最先碰到的棘突:b.C7:接近两肩,突出的棘突为C7和T1,头部摇晃时,随之移动的是C7。c.C1 :该椎体不能触及棘突,但横突位于枕骨下、耳后。2、胸椎:(1)方法:以俯卧姿势实施,患者双手掌握向上放置于身体两侧。(2)胸椎椎体位置判定:胸椎椎体判定容易用T4、T7及T1进行判定,其馀的各胸椎体用这三椎体推定。a.T1:如前所述,在肩部附近,突出,跟着头部不旋转的椎骨是T1b.T4 :从肩胛骨向内侧突出的正中点在线的椎体为T4。c.T7 :肩胛骨最下端平行线上的椎体为T7。d.t10 :以T4-t7等倍的距离从T7向下延伸的点的椎体为T10 .e.T2,t3:t1以下,有二椎体(或T4以上,二椎体为T3,T2 )。f.T5、T6:从T4变为下、二椎体(或从T7变为上、二椎体为T6、T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