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原版_第1页
心律失常原版_第2页
心律失常原版_第3页
心律失常原版_第4页
心律失常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二)室性心动过速(三)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四)心脏停博 主讲人:李亚蕊,(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四、诊断五、鉴别诊断六、治疗七、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指异位激动在希氏束 以上的心动过速。(1)本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异味快速心律失常,发病率约占1/25000。(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容易反复发作,但初次发病以婴儿时期多见。(3)可呈阵发性、反复性,少数呈持续性。(4)表现为突然发作和骤然停止。 发作持续时间可短暂数秒、数分,也可长达数小时,一般较少超过23天。发作频数也因人而异,可一生仅发作1次,亦可一日发作数次。,【病因】,多数患儿心脏结构正常,原因不明。部分由先天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脏外科手术引起。感染为常见诱因,但也可因疲劳、精神紧张、过度换气、心导管检查等诱发。多数认为由折返机制造成,少数为自律性增高或平行心律。,【临床表现】,症状与是否伴有心脏疾病、心肌的状态及发作持续时间有关,严重者可出现低心排量、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小儿常突然烦躁不安、面色青灰、皮肤湿冷、呼吸增快、脉搏细微等,时间长者可出现肝进行性增大,少数肺部可出现啰音。年长儿还可自诉心悸、心前区不适、头晕等。发作时心率突然增快至160300次/分,一次发作可持续数秒钟至数日。发作停止时心率突然减慢,恢复正常。此外,听诊时第一心音强度完全一致,发作时心率绝对规则为本病的特征。发作持续超过24小时者,易引发心力衰竭。,【辅助检查】,(一)X线检查取决于原来有无心脏器质性病变和心力衰竭。透视下见心脏搏动减弱。部分出现心影增大,伴或不伴肺水肿征象。一般在转为窦性心律后心影恢复正常。,【辅助检查】,(二)心电图检查P波形态异常,往往较正常时小,常与前一心动的T波重叠,以致无法辨认。P波与QRS波有固定关系,QRS波形态同窦性。发作持续时间较久者,可有暂时性ST段及T波改变。部分患儿在发作间歇期可有预激综合征表现。,【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与心电图特点即能做出诊断。诊断流程图:,发作性烦躁不安、面色青灰、皮肤湿冷、呼吸增快、脉搏细弱,细致体格检查(重点心脏听诊),常见12导心电图,室上速,其他检查:X线、2-DE等,24小时动态ECG,【鉴别诊断】,在新生儿期需与窦性心动过速相鉴别,后者R-R间期不绝对规则。若QRS增宽还应与室性心动过速相区别,后者心律多不齐,心音强弱不一,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鉴别诊断】,1、窦性心动过速 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鉴别诊断】,2、室性心动过速 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治疗】,1、兴奋迷走神经终止发作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无明显心衰者可先用此方法刺激咽部,以压舌板或手指刺激患儿咽部使之产生恶心、呕吐及使患儿深吸气后屏气。如无效时可试用压迫颈动脉窦法、潜水反射法。婴儿由于极易出现心力衰竭,重者可致心源性休克,故发作时应做紧急处理,兴奋迷走神经的疗法在婴儿多无效。,【治疗】,2、药物治疗 (1) 洋地黄类药物 适用于病情较重,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有心力衰竭表现者。以地高辛为首选。室性心动过速或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禁用此药。低血钾、心肌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或肾功能减退者慎用。,【治疗】,(1) 洋地黄类药物(2)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静注,0.1mg/kg/次,加葡萄糖液静脉缓注。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哮喘症及心力衰竭者禁用。,【治疗】,(1) 洋地黄类药物(2)受体阻滞剂(3)维拉帕米 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 0.10.2mg/kg(总量200次/分。,【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可发展成心室颤动,致心脏性猝死。利多卡因0.51.0mg/kg静脉滴注或缓慢推注。伴有血压下降或心力衰竭者首选同步直流电击复律12J/(skg),转复后再用利多卡因维持。预防复发可用口服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对多型性室速伴Q-T间期延长者,如为先天性因素,则首选受体阻滞剂,禁忌a、c及类药物和异丙基肾上腺素。而后天性因素所致者,可选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必要时可试用利多卡因。,治疗流程图:,室速治疗,一般治疗;病因治疗(手术治疗:心肌浦肯野细胞瘤),药物治疗,急性重症病例: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钠、普罗帕酮、普萘洛尔、异丙肾上腺素、胺碘酮,射频消融治疗,(三)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四、治疗,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起源于心室内单个或多个异位节律点引起激动局灶性折返,心室肌不协调地收缩,不能有效泵血。,【病因】,1.药物 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肾上腺素中毒等。2.病理 心肌炎、风心病、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心脏导管检查及手术等。,【临床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到。,【诊断】,1、心室扑动 心电图表现: QRS波与T波相连但无法区分,呈现规则、快速、连续的大幅度正弦曲线状波。 频率150-250/分。2、心室颤动 心电图表现: QRS波与T波完全消失,呈现不规则、形状各异的颤动波。 频率250-500/分。,【鉴别诊断】,心室扑动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治疗】,1、胸骨中线拳击 可产生5Ws的电能,终止心室折返激动。2、直流电击复律 除颤前如颤动波较弱,可心内注射肾上腺素0.3-1mg使颤动波变粗,然后采用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3、药物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溴苄胺、苯妥英钠等。4、对因及对症治疗 进行生命支持。,【室颤小结】,心室颤动(简称室颤)为QRS-T波群消失,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和振幅各异的颤动波,频率在150-500次/分。患儿如不迅速恢复有效心搏则死亡,胸前区重击有时可恢复窦性心律。抢救应人工通气下胸外按摩,直流除颤。如除颤无效或室颤复发,可静脉应用溴苄胺托西酸盐,然后再予除颤。异丙肾上腺素是最后可用的方法。室颤恢复后应寻找基础病因,应常规测量QT间期排除QT间期延长综合征。除了有明显可逆性原因外,一般均应做电生理检查。如为WPW综合征,应予消融。如为原因不明或为非可逆性原因引起,应予安置ICD预防猝死。,心脏停博,一、心电图二、临床表现三、分型四、诊断五、鉴别诊断六、急救七、救治措施,心脏停搏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心脏停搏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室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约占全部冠心病的20%,死亡率高。,【心电图】,心电图表现为一段较长时间内无P波及QRS波,其长间期与正常窦性的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长间期后可见交界区或室性逸搏性心律。,【临床表现】,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意识突然丧失、四肢抽搐,心脏骤停510秒,患者产生晕厥,停搏1520秒,突发意识丧失,全身性抽搐,患者即昏迷。呼吸断续,叹息样,随后停止,多在停搏后2030秒。心脏停搏患者出现昏迷,发生在心脏停搏后30秒。心脏停搏患者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12分钟后瞳孔固定,随之各种深浅反射消失。,【分型】,临床上根据心脏停搏后的心电图变化,将心脏停搏分为三型: ( 1 )心室颤动 (2 )心电一机械分离 (3 )心室停搏(伴或不伴心房静止):,【诊断】,1.首先判别病人是否已神志不清。2.判别颈动脉搏动是否消失,若消失,即说明心跳已停止。 。3. 心跳停止后病人神志不清,可有短暂的抽搐,随即四肢软瘫,但呼吸不一定立即停止,可有数次奋力呼吸(俗称“倒气”)。因此,神志不清,只要摸不到颈动脉搏动,就可判定心脏停止跳动。4.结合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心室静止与心脏停搏(或称全心停搏)需鉴别,有下列不同:1.心室静止发生在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基础上,而心脏停搏是发生在各种致命性心律失常、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各种疾病的临终期、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跳骤停、心室静止等。2.心室静止在心电图上有房性P波(P波、P波、F波或f波)而无房室交接区和室性QRS波,心脏停搏心电图上为持续2.7s以上的等电线(一条直线)。3.心室静止有心房收缩而无心室收缩,心脏停搏则心房、心室均无收缩。但心室静止与心脏停搏两者的共同点是心室均无电活动(无任何QRS波),也无心室机械性的收缩,均导致血液循环的终止,因此将两者相提并论。它们是停搏中最严重的两种,有人主张将两者统称为心脏停搏。,【急救】,1、抢救方法 对心脏停搏患者的急救可分两步走。拨打急救电话后应对患者实施连续、快速、有力的胸外按压,不再强求施救者与被救者有口对口的“亲密接触”。2、抢救原则 心脏停搏的抢救基本原则是:争分夺秒,坚持不懈。 心肺复苏早期的8 分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