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培训.ppt_第1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_第2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_第3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_第4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培训、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实验室的环境管理是一个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围人群的安全和健康相关的系统工程。这是一门涉及广泛知识的科学。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环境污染,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有效,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实验室事故,保证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二是减少事故给财产和人员造成的损失。2.树立个人安全意识,积极学习知识,注意安全行为。危险化学品:药物储存大量危险化学品和玻璃产品,即使是最安全的化学品也有潜在的危险!2.电气设备:配有加热设备和电气开关,有火灾和触电的危险!3.高压容器:高压釜!4.检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果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事故很容易发生。2.实验室里有什么危险?事故案例分析1。实验室使用电磁炉挥发有机溶剂(乙醚石油醚混合物),并在非标准通风柜中对牛奶样品进行脂肪检测。实验结束后,当柜内电磁炉的电源被切断时,从通风柜中散发出来的混合蒸汽与明火相遇并点燃。一团火球爆发了,烧伤了正在接受检查的操作员的脸。原因分析:1 .实验室通风柜的设计不适用于易燃易爆药品的化学检测。窗玻璃是上下位置固定的开关;2.通风柜电源设计不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加热电气设备不具备防爆功能;3、操作人员不熟悉操作规程,违章操作。2002年9月,一家分公司的实验室技术员用乙醚和石油醚加热挥发牛奶样品中的脂肪,然后将未完全挥发的测试样品放入干燥箱中。测试样品继续挥发干燥箱中残留的乙醚和石油醚气体。当释放的混合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受到干燥箱内温度和明火的影响,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案例分析(2) 1。在乳脂测试过程中,必须仔细执行操作程序。确认试验完成后,可将试样放入烘箱中干燥。2、操作易燃易爆试验药品时,必须熟悉相关药品的理化性质,严格履行安全操作的技术要求;3、加强安全操作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测或检查。事故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1)不安全环境实验室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腐、确保压力容器和气瓶安全、电气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加强上述方面的管理,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每个实验室工作者必须认真完成的任务。2)不安全行为各实验室新招聘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实习上岗前,必须经过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此内容必须包含在后评估中。只有实验室安全评估符合要求,才能从事其他操作技能评估。在职检查员应至少每六个月接受一次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以加强安全知识。事故原因是化学实验室内各种硬件设备放置或维护不当形成的不安全环境。旧电线容易引起漏电事故或电线着火引起的火灾。气瓶固定不当,容易因地震或其他因素而倾倒、滚动和爆炸。5.实验室的不安全环境。实验室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以下三项:1 .不恰当的态度。缺乏知识或技能。不适当的机械或材料操作行为。实验室中的不安全行为。请指出以下照片中的不安全行为,根据标准要求随意交谈,不要穿工作服。使用未知标签的试剂,6。实验室中的不安全行为,请指出以下照片中的不安全行为,使用温度计作为搅拌棒,称量腐蚀性药物,不要使用防护设备。实验室中的不安全行为,请指出以下照片中的不安全行为,用鼻嗅来识别化学成分。实验室中的不安全行为。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保护,药物使用中的防火和防爆措施,4。药物使用中的中毒预防措施,3。化学品分类,2。化学物质的警告标志,1。化学物质的警告标志,1。2.化学物质的警告标志,1。化学品分类,2。化学物质的警告标志,1。3.化学品分类,2。化学物质的警告标志,1。药物使用中的中毒预防措施,3。化学品分类,2。化学品警告标志,1,4,药物使用和抗病毒预防措施,3,化学品分类,2,化学品警告标志,1,药物防火防爆预防措施,药物使用和抗病毒预防措施,3,化学品分类,2,化学品警告标志,1,4,药物使用和抗病毒预防措施,3,化学品分类,2,化学品警告标志,1,药物防火防爆预防措施,4,药物抗病毒使用预防措施,3, 化学品分类,2,化学品的警告标志,1,药物的防火防爆使用注意事项,4,药物的防毒使用注意事项,3,化学品的分类,2,化学品的警告标志,1,药物的防火防爆使用注意事项,4,药物的防毒使用注意事项,3,化学品的分类,2,化学品的警告标志,1,药物的防火防爆使用注意事项,4,药物的防毒使用注意事项,3,化学品的分类,2, 化学品的警告标志,1,药物的防火防爆使用注意事项,4,药物的防毒使用注意事项,3,化学品的分类,2,化学品的警告标志,1,气瓶的安全使用,5,药物的防火防爆使用注意事项,4,药物的防毒使用注意事项,3,化学品的分类,2,化学品的警告标志,1,1。 化学品的警告标志。常用的危险化学品根据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第一类,爆炸性物质,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和自燃物质,以及暴露于湿气时的易燃物质,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药物,第七类,放射性物质,第八类,腐蚀性物质,第二类,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第一类,爆炸物,在外界的作用下(如热、压力和冲击),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而爆炸的物品的一般结构是:氧-氧、氧-氯(氯酸盐或高氯酸);氮的卤化物;氮=氧(硝基或亚硝基化合物)等。第2.1组:易燃气体,如氢气、天然气、乙炔和液化石油气。第2.2组:不可燃和无毒气体有窒息性,如氮气,二氧化碳有氧化作用,如氧气。第2.3组:LC50小于5000ppm的有毒气体,如氯和氨。第4.1类:遇热易摩擦或燃烧的易燃固体,如红磷第4.2类:与空气接触并点燃的自燃物质,或易于自燃和受热的物质,如白磷、镁粉和其他金属粉末。第4.3组:禁止水基物质与水反应产生易燃气体,如金属钾、金属钠、碳化钙和其他物质,这些物质在与水接触时会释放出易燃气体。第5.1组:氧化性物质可以释放氧气来帮助燃烧还原性物质,如亚硝酸钠、重铬酸钾、硝酸银、高氯酸和硝酸钾。第5.2组:有机过氧化物有机物含有过氧化物分子结构,容易分解、爆炸、燃烧或与其他物质反应。例如,过氧化氢,第6类:有毒物质,可能因摄入、吸入或接触皮肤而导致死亡、严重伤害或健康损害。例如,一氧化碳、HCN、二氧化氯、氨气、二氧化硫、SO2;有毒药物:N-1萘乙二胺盐酸盐、四氯化碳、氯仿、甲醇(吸入会损伤神经、肝脏和肾脏)、汞(剧毒会产生蒸汽)、红色碘化汞(剧毒会产生蒸汽)、铬酸钾、重铬酸钾等。第7类:放射性物质第8类:腐蚀性物质与这些物质接触时会灼伤皮肤并腐蚀物品。例如,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在实验之前,我们应该了解所用药物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使用有毒气体(如H2S,二氧化氯,溴,二氧化氮,氯化氢,氟化氢)应在通风柜中操作。蒸汽如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经常被长时间吸收,这会削弱人的嗅觉。碳氢化合物、醇类、醚类等有机物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所以手术时必须高度警惕,戴上防护口罩。如果心力衰竭侵入人体,将损害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三氧化二砷、氰化物、高氯化汞等。是严重的毒品。吸入少量会杀死你。有机溶剂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高毒性药物如汞盐、镉盐和铅盐应妥善保存。3。使用抗病毒药物、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的注意事项。易燃,应远离明火和电火花。实验室不应储存太多,也不应倒入下水道,以避免聚集引起的火灾。应小心使用和储存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和金属氢化物,尤其是不要直接接触水。氢气、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氨气等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引入热源,容易发生支链爆炸;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化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爆炸性物质。可能在地震或高温下发生热爆炸。为了防止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应小心处理,并远离热源。4.使用药物时防火防爆的注意事项。化学实验通常用于高压储气瓶和一般压力下的玻璃仪器。使用不当会导致爆炸。气瓶的标识(相同的颜色取决于气体的名称)氧气瓶是天蓝色的。氢气瓶是深绿色的。氮气瓶黑色;纯氩气瓶灰色;氦气瓶棕色;压缩空气黑色;氨瓶黄色;二氧化碳钢瓶黑。气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气瓶必须经过特殊设计,不得随意改装;钢瓶应该储存在远离热源的阴凉干燥的地方。易燃气体钢瓶应距离明火至少5米。氢气瓶最好隔离;气瓶的搬运应轻而稳定,放置应牢固。各种气压计一般不得混用;氧气瓶上严禁有油渍。注意手、扳手或衣服上的油渍。打开阀门时,站在气压计的一侧,不要将头或身体对准钢瓶的主阀门,以免阀门或气压计冲出伤人。5.气瓶的安全使用。了解实验室的风险,严格的安全规则,4。如何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严格安全规则,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反应程序,6。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4.实验室良好的工作环境。检验员的安全岗位职责。明确安全管理体系,1。实验室良好的工作环境。明确安全管理体系,1。实验室必须制定安全相关管理制度,2.实验室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检查记录,记录每个环节的安全操作,如安全管理手册、一般安全守则.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程、设备使用记录等。实验室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和监控!防止仪器错位或安全事故!2.检查员的职责。1.检查员必须熟悉仪器的业务、使用和性能,以及化学试剂的性能,尤其是危险化学品。2.实验前后,必须检查所用仪器的电源和水源,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工作。实验完成后,离开前可以关掉水和电!3.实验室的主要安全隐患是:电!水!开火。医学!4.实验室技术人员应记住在实验过程中不要吃东西或喝水,以免误喝化学溶液。或者被化学试剂污染!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1.1必要的安全应急设备和设施,消防设备如灭火器(二氧化碳)、消防栓、沙袋等。并且熟悉每一种灭火设备的使用和最佳灭火效果!1.2实验期间,实验室技术人员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插头、插座、电线和接触器是否完好。防止漏电!并准确知道实验室的水电总开关的位置和关闭,记得不要在通风柜里使用电源!1.3实验期间,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穿工作服。2.检查员应该保持干净的工作环境。2.1试剂和仪器应摆放整齐。及时清理废弃物品!2.2盛装化学品的瓶子和仪器使用后,应及时盖上盖子,防止化学品挥发或溢出!3.实验室良好的工作环境。2.3药物溢出后,酸液用碳酸氢钠中和,碱液用硼酸中和。水银溢出后,清洁前应使用滤纸吸收或喷洒硫磺粉!2.4记住不要用水银温度计作为搅拌棒,因为一小滴水银蒸汽是剧毒的!3.废物的排放3.1在实验过程中,应服用适量的药物,以避免过量的废气、废液和废渣。3.2有害废气应被适当的试剂吸收。3.3一般酸碱液大比例稀释后可直接排放。3.4剧毒化学品的废弃物应专门收集并贴上标签,送环保公司处理。4.严格的安全规则。1.服药期间的安全操作:1.1服药期间必须完成每种试剂的识别。1.2易燃和挥发性产品必须放在通风柜内!尽可能少拿!1.3服药时记得触摸伤口或误入!2.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操作:2.1配制强酸溶液时,必须将酸注入水中(不是相反!)并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倒入试剂瓶中!2.2在实验过程中,有机试剂必须远离明火!2.3不要将含有大量易燃易爆物质的溶剂或物品放入高温炉中。2.4使用酒精灯时,注意不要将酒精灯充满。它不应超过容量的2/3。当灯中的酒精含量低于1/4时,应关闭灯进行填充。4。严格的安全规则。2.5易燃液体的废液应倒入专用容器中收集,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爆炸事故。2.6电炉和烘箱周围不得放置易燃、易燃、易挥发的液体。2.7沾有易燃物质的身体和手应立即清洁,并远离火源。2.8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当瓶盖无法打开时,应避免加热或敲击。在夏天,当温度很高时,应该在启动前用水冷却。3.在切换电源时不要用湿手,必要时戴绝缘手套!5。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实验室出入口净空和灭火器设置实验室出入口保持净空,避免混倒或成为危险疏散障碍物。实验室的地板也应保持干燥,以避免人员进出实验室时滑倒等事故5.安全事故预防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当实验室空气循环首次进入实验室时,应注意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与室外新鲜空气循环,避免出现缺氧和不适症状。一般废气将通过门窗从实验室排出,因此实验室应注意通风和气流,受污染的废气应迅速排出室外。使用个人防护设备-进行化学实验时,应穿工作服,以防止化学飞溅造成的危害。安全事故的防护措施、安全事故的防护措施、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不戴眼镜的同志应该戴眼镜保护眼睛,正确使用眼镜,避免化学物质飞溅对眼睛造成化学伤害。5。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玻璃废料处置玻璃废料可能会割伤或刺伤人体并造成伤害,所以应集中在较大的容器内,以免玻璃器皿突出伤人。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和废液处理原则:1。普通实验室的废液可分为两类: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因此,优先处理的主要是分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