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礼仪之美PPT课件_第1页
中华礼仪之美PPT课件_第2页
中华礼仪之美PPT课件_第3页
中华礼仪之美PPT课件_第4页
中华礼仪之美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礼仪之邦,中华礼仪之美,1,-,2,-,中华礼仪,夫妇之礼:举案齐眉,相敬和顺及笄之礼:许徳而笄,坤道厚德拜师之礼:束修诚敬,门墙忝列迎宾之礼:相迎门外,揖让升降趋步:趋行进退,徐疾有法万福:淑女端庄,万福有礼揖礼:君子谦谨,揖让进退礼乐:外敬内静,礼乐相和射礼:观徳之射,君子之争,3,-,古人见面的礼仪,4,-,揖: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分为三种:一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5,-,二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6,-,三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7,-,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这儿的“拜”就是焦仲卿对母亲行的这种礼节。,8,-,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周礼中作“空首”;也作“拜首”。,9,-,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10,-,礼仪,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11,-,礼仪的发展历程,1、礼仪的萌芽原始社会起源于原始人类的两大信仰:天地信仰,祖先信仰。礼仪是原始人类为求风调雨顺、祖先显灵的祭神拜祖仪式。2、礼仪的正式形成奴隶社会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而制定的礼制完备的标志:“三礼”(周代出现的周礼、仪礼、礼记)3、礼仪的发展变革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12,-,中华礼仪的源头周代礼乐文化,“仓廪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仪以社会经济繁荣为基础,礼仪是人类的道德,修养的外在行为规范。礼仪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准。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社会巫风盛行,秩序混乱;只知其父不知其母的“群婚”更无伦理可言。中华礼仪发源于西周。西周初年,政治上推行“分封制”;文化上周公“制礼做乐”,为社会规定了一整套的君臣,父子,夫妻,和人际的礼仪规范。从此中国结束了无秩序的原始蒙昧状态,进入了以“礼乐文化”为标志的理性文明社会。,13,-,儒家至圣先师,礼仪万世师表走近孔子,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生活在“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春秋末期。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心是“仁”和“礼”,认为“克己复礼曰仁”,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反对诸侯争霸,主张恢复周礼。所以只要我们破译了孔子的思想,我们就可以找到中华礼仪的源头和精神实质。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追溯中华礼仪的渊源吧。,14,-,千载之下,仰其遗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1孔子像孔子生平孔子家世孔子传2孔子故乡山东曲阜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3孔子思想:(1)礼(2)仁(3)中庸,15,-,思考问题:,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曰仁”,孔子的“仁”和“礼”有什么关系?2周礼在周代的地位和作用如何?3周礼和其他国家的礼仪相比较,精神实质是什么?,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周礼表现为政治活动,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完整的礼仪规范系统,目的是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区别尊卑贵贱;使长幼有序以正人伦。这正是儒家“仁”的内涵。2“礼”是行为规范,“仁”是行为规范的效果和政治目的。中华礼仪“重礼敬德”的传统在孔子这里确定。3“礼”在周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评价人行为的参照体系。周人注重自身道德离异修养,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设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习“礼”。,17,-,1、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如实地反应现实生活的面貌。从周代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折射出周代礼乐文化的地位和影响。诗经小雅鹿鸣表现天子宴请群臣佳宾盛况,后来也用于贵族宴请宾客。赞美春秋初期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脉脉温情。呦呦鹿鸣,鹿儿呦呦不停鸣;食野之苹,吃着野外的青苹。我有佳宾,我有一群好客人;鼓瑟吹笙,为此鼓瑟又吹笙。吹笙鼓簧,吹起笙来按起簧;承筐是将,满筐礼物来献上。人之好我,众多佳宾爱护我;示我周行,反复指示我方向。呦呦鹿鸣,鹿儿呦呦不停鸣;食野之蒿,吃着野外的青蒿。我有佳宾,我有一群好客人;德音孔昭,他们声誉很崇高。视民不佻,待人宽厚不轻佻;君子是则是效,君子学习效仿我有旨酒,我的美酒甜又纯;以宴乐佳宾之心。,18,-,春秋是孔子晚年编定的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礼义之大宗,左传是春秋左丘明在春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而成的。左传委婉含蓄,不卑不亢,谨严周密的外交辞令是孔子“礼”一个表现方面。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说词:君臣之礼,谦恭谨慎:“若亡郑而有利于军,敢以烦执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说客之词,谨严周密:围绕“亡郑”对秦利害从正反两方面说理,又由追溯秦晋外交史到揭露现在晋的野心。,19,-,2、“礼”在周代成为评价一个人处世方式的重要准则,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准。诗经中作品颂扬贵族阶层中温文尔雅,谦恭有德的彬彬君子;抨击失德违礼之辈禽兽不如。诗经庸风相鼠讽刺统治者缺乏威仪,昏庸无耻。相鼠有皮,看那老鼠有张皮;人而无仪,做人反而不知礼。人而无仪,做人既然不知礼;不死何为,不死还有何道理。相鼠有齿,看那老鼠有牙齿;人而无止,做人反到没规矩。人而无止,做人如若没规矩;不死和俟,这人不死待何时。相鼠有体,看那老鼠有肢体;人而无礼,做人反而无礼仪。人而无礼,做人若是没礼仪;胡不湍死,为何还不快死去。,2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四个人名字按年龄排序表现儒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伦理观念。,2、夫子哂之(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3、“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太平盛世,儒家“以礼治国”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21,-,3、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孔子积极维护周礼,斥责僭越违礼行为。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季氏即鲁国大夫季孙氏,当时鲁君衰微,鲁国的军政大权在他手。2八佾周代的一种大型团体舞蹈,表演者分八行,每行八人。按照周礼的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3季氏只是一个大夫却“于庭舞八佾”,是严重的越礼行为,逆反之心,昭然若揭。所以孔子表现出极度的愤慨:“是可以忍,孰不可以忍”,连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都可以忍受,还有什么不可以忍受的呢!孔子召天下百姓共诛无道季氏。,22,-,继承中华礼仪精髓争做德才兼备青年,今天的班会课,我们一起追溯了中华礼仪的源头周代礼乐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周礼的许多细则被废止,政治色彩,社会地位逐渐减弱。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礼仪更大程度上属于一种社会公德,由周礼的强制执行变成了公民自觉去遵守。但是周礼奠定的“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的精神传统却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二十一世纪,礼仪仍然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财富;二十一世纪是市场经济时代,是网络时代,是道德意识淡漠的时代,我们要德才兼备的青年。,23,-,班主任寄语文韬武略写豪情舞刀迎旭日,挥戈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