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事业部职工保命规则(培训材料)PPT课件_第1页
化工事业部职工保命规则(培训材料)PPT课件_第2页
化工事业部职工保命规则(培训材料)PPT课件_第3页
化工事业部职工保命规则(培训材料)PPT课件_第4页
化工事业部职工保命规则(培训材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事业部职工保命规则,化工事业部保命规则执行小组,2016年12月25日,-,2,“保命规则”图标与条款,-,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指标进行作业,事故案例:2002年8月26日10点40分,黑龙江省某合金公司精整车间副主任陈某在经过清洗机列时,发现挤水辊前面从清洗箱出来的一块(2x1820 x2080)板片倾斜卡住,陈某在没有通知主操纵手停机的情况下,将戴手套的左手伸入挤水辊与清洗箱间的空隙(约350mm)调整倾斜的板片,由于挤水辊在高速旋转,将陈某的左手带入旋转的挤水辊内,造成陈某左手无名指、小指近关节粉碎性骨折,手掌大部分肌肉挤碎,最后将无名指、小指切掉。,案例分析:这是一起由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引起的事故。1、戴手套操作旋转设备;2、不停机处理故障;3、主操纵手工作不负责,未及时发现故障;4、未对陈某的行为进行制止,监护不到位;5、该分厂对安全工作监管不严、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防范措施:1、加强安全管理,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促进安全工作齐抓共管。2、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和考核,组织职工进行事故分析,用事故教训给职工敲响警钟,解决存在的思想隐患。3、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力度,下大力气纠正作业中的习惯性违章操作行为,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4、认真查找设备隐患,落实隐患整改责任人,并在重复发生和易发生事故部位设立安全警示标志,-,4,化工事业部保命规则-1,-,5,未经授权严禁停用拆除安全附件及联锁报警装置,事故案例:某公司生产系统采用DCS操作系统,统一由中控室操作人员用电脑进行控制,分离器的放料能自动进行,放料阀与分离器的液位形成联锁:当液位达到设定上限时,放料阀自动开启放料,当液位达到设定下限时,放料阀自动关闭。该公司安装的DCS操作系统使用1年多时,夜班操作人员在中控室电脑旁正常操作,突然听到车间现场“砰”的一声,火光冲天,人员立即到现场采取措施,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分离器已不能使用,直接损失15万元左右。经检查DCS系统运行正常,拆检放料阀时发现阀芯已磨损严重,放料阀表面上处于关闭状态实际上仍处于泄漏状态;询问中控室操作人员得知,出现放料阀自动关闭后,分离器液位仍然下降的情况已经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操作人员未将这一情况上报。,案例分析:事故单位对联锁装置的配套阀门都缺少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以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当现场出现异常问题后,操作人员均未及时上报、处理,从而引起了事故的发生。,防范措施:1、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化工企业采用新的控制系统DCS、报警仪等;2、针对采用的新设备等应制定相应的岗位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要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4、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6,化工事业部保命规则-2,-,7,危险性介质环境作业前必须进行取样分析,事故案例:2001年11月25日16时15分,武汉石油化工厂聚丙烯车间一工段一班在装置引进氮气,且氮气已通到中间罐(R-201-A)的罐跟阀前。准备封罐入孔的一名操作工,既未办理进罐的作业票,又未佩戴氧气呼吸器,就下到罐中检查,被氮气窒息晕倒在罐内。正、副班长见到,在未佩戴氧气呼吸器的情况下,就下到罐内救人,也被氮气窒息晕倒在罐内。最后,车间安全员拿来氧气呼吸器佩戴后,进罐中将3人一一救出,经医院抢救脱险,才幸免于难。,案例分析:1、操作人员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基础知识;2、严重违反进入受限空间办理相关作业票及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器具的规定。,防范措施:1、严格按照规定作业,进入危险性介质环境作业前必须进行取样分析,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2、办理相关作业票后,佩戴好安全防护措施;3、遇到缺氧窒息险情,救护者切不可盲目进入容器内施救,以免造成更大的险情。,-,8,化工事业部保命规则-3,-,9,在检修设备时必须进行能量隔离,事故案例:2006年6月15日,某厂车工刘某与郭某谈起零件加工任务,抱怨自己的机床太陈旧,离合器不灵便,停车位稍有偏差主轴便会反转,跟维修工说了几次也没调合适。郭某听了之后说“这有什么呀,我给你调。”刘某半信半疑。郭一只手拿螺丝刀拨压弹簧,另一只手扭可调瓦螺帽。突然主轴飞转,将郭两手多指绞成粉碎性骨折。,案例分析:郭某自恃是老师傅,懂机床结构,在不停车情况下冒险在离合器停止位置调整螺帽。因身体紧靠床头箱,腿不小心碰到床体前离合器操纵杆,致使主轴瞬间转动,郭某两手被齿轮绞伤。,防范措施:1、在检修设备时必须进行能量隔离,严禁开机时调整传动箱机件。2、处理故障的维修应报由检修人员进行。3、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10,化工事业部保命规则-4,-,11,进入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佩带报警仪和相应的防护用品,事故案例:2015年2月3日上午11时许,徳东五金制品厂职工占某平和马某军根据工厂负责人安排,将原先密封的废液处理罐锯开后,由占某平进入直径约为70厘米、深约2.5米的罐内掏罐底电镀淤泥。在罐内作业约1个小时后,占某平突然晕倒在内。在旁的马某军随后进入罐内,企图在第一时间救人,没想到同样晕倒在罐内。,案例分析:占某在进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容器内,未佩戴报警仪和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就擅自进入罐内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盲目施救使本次事故进一步扩大。,防范措施:1、在进入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佩带报警仪和相应的防护用品2、事故发生后切勿盲目施救,应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施救,预防事故伤害进一步扩大。3、对员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12,化工事业部保命规则-5,-,13,高空作业时必须有防坠落措施,事故案例:2009年11月26日13:30分,电建一公司里彦工地,分包单位海门二队在水塔51m平台清理杂物过程中,施工人员田、徐将钢模板和三角架上的水平杆(404100mm,长1200mm)用单根钢丝绳捆绑后由卷扬机运至0m。在吊物离开平台后,一根水平杆脱出,从51m高空落下,将刚走出0m安全通道的施工人员巩的脸部划伤,砸伤右手致轻微骨折。,案例分析:1、施工人员田、徐违章使用单股钢丝绳将钢模板和水平杆混绑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现场安全监护人、水塔施工带班人巩,明知上方有吊物,却违章从安全通道走出进入吊物区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防范措施:1、水塔施工区域在上下吊物或提升三角架、翻钢模板时,下方必须设安全监护人和安全警戒标志。起吊物件必须分类,严禁用单股钢丝绳捆绑。2、按照措施在进出水塔区域搭设安全通道,水塔周围拉设合格的安全网。3、在排水泵房和消防水泵房搭设安全屏障。,-,14,化工事业部保命规则-6,-,15,吊装作业时吊臂下严禁站人,事故案例:2005年10月20日14时50分,某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试修公司川试6队在长浅2井吊装泥浆过渡槽时,吊装钢丝绳套从吊车大钩中滑出过渡槽落下,造成1人死亡。,案例分析:1、吊车大钩安全销弹簧疲软,安全销不能有效复位,安全销与吊车大钩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造成过渡槽高端钢丝绳套从吊车大钩内侧与安全销间的间隙处弹出,过渡槽落下将吕某压倒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吊装大、长件时,两端未用揽风绳而采用手直接推拉吊物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地纠正。3、起吊时吊车大钩未在过渡槽重心正上方,加之起吊钢丝绳过短,导致吊车大钩处两绳套间夹角过大,使过渡槽在起吊时产生倾斜。4、使用一根钢丝绳起吊过渡槽不能有效保证其平衡,过渡槽与钢丝绳相对滑动,使过渡槽倾斜度逐渐加大,导致过渡槽连续抖动。,防范措施:1、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2、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合理分工。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设备设施加强日常保养维修工作。4、杜绝员工习惯性违章作业。,-,16,化工事业部保命规则-7,-,17,特殊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事故案例:2008年10月18日9:20左右,气化车间化工操作工打电话反映一期PT1501压力,指示偏高,仪表维修人员迅速赶到中控室了解情况。由于操作工要求尽快处理,工艺操作工用对讲机和现场工艺班长沟通后,在紧急情况下仪表未办理检修作业票就匆匆赶过和现场,通过和现场班长沟通后,向其说明要校验零点,工艺班长配合我们一起对这个压力表进行泄压归零,由于现场班长与中控沟通不足,PV1501阀在压力归零时自动关闭,致使系统憋压,工艺接通知停两台气化炉。,案例分析:1、仪表检修在紧急情况下未办理检修票,违反两票制度;2、仪表检修压力表工艺现场班长监护不力,与主控室联系不畅,工艺处理不当造成紧急停车。3、不管现场情况再忙,一定要孥持原则办理作业许可证。,防范措施:1、坚持原则,按秩序办事,严格两票执行;2、提高业务技能;3、勤于沟通。,-,18,化工事业部保命规则-8,-,19,任何情况不能停留在火线区域(作业危险轨迹),事故案例:1993年11月7日上午,某厂动力外线班班长与徒弟一起执行拆除动力线任务。班长骑跨在天窗端墙沿上解横担上第二根动力线时,随着身体移动,其头部进入上方10千伏高压线间发生电击,击倒并从11.5米高窗沿上坠落地面,因颅内出血抢救无效死亡。,案例分析:该动力线距10千伏高压线才0.7米,远小于1.2米安全距离之规定。作业时没有断开上方10千伏高压电;作业者又不系安全带;下方监护人员是一名上班才两个月的徒工,不具备工作(工作总结)监护资格。,防范措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按照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禁止无证上岗人员。,-,20,化工事业部保命规则-9,-,21,应急救援时,必须配备相应的救援防护器材,事故案例:青海东胜公司2004年6月3日9时张某、李某二人一前一后到五楼空冷器、过滤器等设备处巡检,当巡检至3布袋除尘器上部反吹电机处时,张某突然觉得头昏,随之昏倒。走在后面相继3米的李某见此情况立即打电话通知班长戴上防CO面具后将张某背至一楼通风处,并迅速给张某输氧,10分钟后张某才醒转。经检查确认为CO泄漏中毒。,案例分析:1、3布袋除尘器上部一气室盖板密封胶因长期未更换而老化密封不严,导致CO气体从此处大量泄漏;2、巡检人员巡检时未随身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防范措施:随后陪同的巡检人员采用正确的巡检及救护方法,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