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世界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_第1页
2010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世界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_第2页
2010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世界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_第3页
2010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世界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_第4页
2010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世界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一、天气与气候概念及天气符号1、天气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的突出特征是时刻在变化。2、常见天气符号:3气候概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候内容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常见天气符号,二、气温和气温分布及其成因1气温概念:2、气温的时间变化及原因(1)日变化:原因:12点以后太阳辐射虽然开始减弱,但对于地面或大气来说,热量的收入仍然大于支出(即热量仍处于盈余状态),所以地温与气温仍然继续升高,当它们分别到了热量收支平衡时(即热由盈余转为亏损时)温度才达到最高。一盘地温最高出现在13点左右,气温最高出现在14点左右。,(2)年变化:海洋上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均比陆地上晚大约一个月,而且气温年日较差均比陆地小。原因:大陆为岩石热容量比海洋水的热容量小5倍以上,所当减少热量(或增加热量)时,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速度快5倍以上。(3)同一地点气温日较差大小成因主要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决定与天气密切相关:晴天温差大,阴天温差小,3、气温的空间变化及原因,(1)气温的水平分布(变化)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辐射(高度)由低纬向高续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南半球海洋较广阔性质较均一北半球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与大陆相反。原因:冬季大陆降温较海洋快,气温比同纬度相对较低。,同纬度的海洋与大陆气温变规律:,气温极端值: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纬20-30左右的沙漠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南极大陆上。,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在回归线附近(2030之间),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加上沙漠干燥增温特别强烈,所以形成极高温。南极大陆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加上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少和海拔高(平均2350米)降温作用明显。若与北极比还加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2)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等温线是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为盆地、低地,线内气温低,为高原、山地。北半球与南半球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向高纬度弯,低相反向低纬度弯),如夏季陆地气温高凸向高纬,而夏季海洋气温低凸向低纬;地势低气温高凸向高纬,地势高气温低凸向低纬;暖流经过气温高凸向高纬寒流经过气温低凸向低纬。,(3)气温的垂直分布(变化),对流层:范围:低纬度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0米,降低6,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范围: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特点: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存在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高层大气:范围: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在80500千米高空,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又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迅。本层又可以分为:中间层、热层、外层(散逸层),三、降水和降水分布及其成因,1、降水的形成(1)三个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足够的凝结核。水滴增大到重力足以克服空气阻力与浮力之和能够下降到地面。(2)降水的形成过程2、降水分类:(1)按促使空气上升的动力原因分: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气旋雨):(2)按降水的强度分,3、降水分布:(1)空间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原因:这里终年高温,空气上升(赤道低压控制)冷却,易成云致雨,即多对流雨;两极地区:降水少,原因:两极地区终年低温,气流下沉(极地高压控制),不易形成降水;副热带: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陆东侧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等降水虽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判断降水地区分布的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2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右图表示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按照“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来判断。若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少,若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多。分析原因时要考虑地形、海陆位置、洋流、风向、天气系统等要素。,例如07年广东高考:下图是“公园(林草地)、操场(裸地)、足球场(草坪)三个典型地点的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图”。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地点是什么?,分析:为操场(裸地),因温度变化最大为足球场(草坪),因因温度变化居中为公园(林草地),因温度变化最小,(2)时间分布,全年多雨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区。由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型: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岸。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多雨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附近大陆的东岸(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另外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夏雨型。冬季多雨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附近大陆的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常年湿润型:分布在南、北纬4060附近大陆的西岸,常年受从海洋吹来的西风的影响,各月湿润,雨量适中。,4、降水成因常见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3)锋面气旋例读右图,图中P、P、P表示等压线,甲处的箭头表示风向,分析回答:()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的半球,反映的是高空还是近地面情况。(2)从气压该系统属属于,从气流运动状况来说属于(3)甲地目前在气团控制之下,不久将经历天气过程。(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A、B、四个区域中,目前降水以区域为主。,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气候形成因素可概括为三大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纬度因素海陆因素下垫面地面状况(离海远近、地形、景观、洋流等),2、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1)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决定了各纬度温度,形成了“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依次形成:热带、亚热带、温带、亚赛带、寒带气候。(2)大气环流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主要包括:6个风带和7个气压带,大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低纬环流(赤道一南北纬30间):热力环流中纬环流(南北纬30一南北纬60间):动力环流高纬环流(南北纬60一南北纬90):热力环流,气压带与风带及其移动规律:,季风环流,季风的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为岩石热容量较小,海洋为水热容量较大,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夏季大陆增温也比海洋快,海陆冷热中心随季节变换,引起了海陆高低气压中心的随季节变换,从而导致海陆风向的随季节变换,即季风环流的形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成因有别;范围不同;冬、夏季风风力强弱不同。,例题1(2004广东、广西高考题,1315)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了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C,C,(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A半年B一年半C两年半D三年半,(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大气(对流层)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对气候的影响很大。,B,海洋和陆地距海远近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在同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不同,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其差别如下表:,平原和山地或盆地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高大的地形区都成为局部的低温区,相反盆地形成局部高温区。迎风坡与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背风坡降水稀少。例如,喜马拉雅山南侧的乞拉朋齐因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而成为世界“雨极”其北侧因位于背风坡而少雨。裸地和植被覆盖地(景观)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例如南极大陆出现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就与南极冰雪的强反射率有关。暖流与寒流洋流能促进高、低纬度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4)人类活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会改变大气成分(例如CO2浓度的升高)和水汽含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例如平整土地)和生物学特性(退耕还林、滥伐森林),都可对气候产生影响。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地方的气候,这四个因素并不是并驾齐驱的,而是以某一因素为主。但一般说来,大气环流和纬度位置是一个地方气候的决定因素,具体的地方要具体分析。,3气候类型的分布(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新加坡,墨西哥城,罗马,伦敦,莫斯科,布宜若斯艾利斯,旧金山,开罗,上海,巴马科,孟买,阿斯旺,新奥尔良,沈阳,巴马角,悉尼,开普敦,圣地亚哥,大陆西部气候成因及类型,大陆西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决定其气候类型。所以,沿大陆西岸基本上是按纬度地带性规律分布,从赤道的热带雨气候开始,向南北对称依次出现: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成因与特点简述如下:,(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大陆东部气候成因及类型,大陆东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季风环流影响决定其气候类型,尤其是亚洲东部(即东亚和南亚)。沿大陆东部,从赤道的热带雨气候开始,向北依次出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再往北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与西部相同。三种季风气候成因与特点简述如下:,温带大陆内部气候成因及类型,中纬大陆内部由于受海洋影响小,气候成因主要按大陆本身性质决定其气候特点,总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地,全年干燥,气温年日较差大。统称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向内陆,因降水逐渐减少,依次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同时往北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也归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两种是典型代表。成因与特点简述如下:,(3)世界气候类型判断,例题1:分析下面四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指出下列四组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A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B,例题2:读下表内容,完成(1)(3),(1)乙地降水少的原因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地处背风侧C位于大陆东岸D受西风影响(2)丙地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3)丁地气候的成因是()A海陆热力差异B西风影响C信风影响D风带季节移动,A,C,A,例题10:下列两种气候图分别表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C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D,五、世界主要的自然带,1、气候是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气候是自然带形成的基础,决定着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和成因。下面以北半球为例,将自然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