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_第1页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_第2页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_第3页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_第4页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2016年11月28日,1,2,第1节居住区绿地的类别和规划原则,3,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4,居住区绿化的作用1.绿化所用的植物材料本身就具有多种功能,它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防止日晒、降低风速;还能保护环境卫生、吸收噪声、减少灰尘、净化空气。2.植物及其绿化空间能为居民(特别是为老人、儿童)创造良好的游憩社交环境:组织空间、美化环境,丰富居住区内容;另外在地震、战争等受灾时期还能起到疏散人口和吸附放射性物质等作用。,5,一、居住区绿地分类,6,公共绿地是指居住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化用地。如居住区公园、游园、林荫道、住宅组团的小块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用地是指居住区内的学校、幼托机构、医院、门诊所等用地内的绿化。宅旁和庭院绿地指住宅四周的绿地。街道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种道路的行道树等绿地。,7,各级绿地设置要求,8,居住区公共绿地指标(1)绿地率,新区大于等于30%,旧区大于等于25%。(2)新区,组团大于或等于0.5/人,小区(含组团)大于或等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和组团)大于或等于1.5/人;(3)旧区大于或等于新区的50%。,9,居住区绿地规划的要求:(1)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完整统一的居住区绿地系统,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协调。(2)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条件要充分利用。(3)应注意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4)不应追求名贵的花木树种,应以价廉、易管、易长为原则。,10,居住区公园:服务于整个居住区的居民,面积较大,布局类似于城市小公园,设施较齐全,内容较丰富,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小型水池,有功能分区,划分景区。,11,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小区级的游园、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是设计的重点。小区游园的规划:(1)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原有的绿地基础,并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中心结合起来布置。(3)多布置在小区中心,也可沿街布置,形成绿化隔离带。(4)面积大小要适宜。,12,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与居住区平面设计同时进行、统一规划,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使绿地指标、功能得到平衡。各级绿地应有恰当的服务半径,便于居民使用,重视宅间绿地的规划设计,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2)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和投资。尽量利用劣地、坡地和洼地等作为绿化用地,并对古树名木加以保护和利用。,13,屋顶绿化的好处改善热岛效应:吸收热能,有助散热。降低顶层温度,进而减低耗电量。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绿化用的泥土、隔滤层可以使用建筑废料,物尽其用。隔音。调节雨水流量。提供休憩园地。屋顶甚至可以种植农作物,提供食物。,14,15,(3)公共绿地应考虑不同年龄的居民,按照他们各自的活动规律配备设施。(4)绿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布局。(5)居住区内各组团绿地既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又要在构思、布局及植物种类等方面做到多样化。充分利用处置绿化,增加绿地景观效果。,16,绿地与室外环境的要求:(1)小区绿地率不低于30%,尽可能地增加绿地率,应充分利用空间,包括垂直墙面、屋顶花园等,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质量。,17,屋顶绿化比较发达的国家:日本、德国、加拿大,18,日本的屋顶绿化,19,日本的屋顶绿化,20,21,(2)绿地的分布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居民使用;为老人和儿童设置活动场地;绿地以绿色为主,也可修建铺装地面和活动设施用地。(3)小区的绿化应结合住宅及其群体布置,丰富建筑景观。(4)小区绿地及居住区环境必须进行专门的规划和设计,绿地及环境设计应配合小区规划总体设计进程和要求,一体作业。,22,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原则(1)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于养护管理的植物,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提高绿化覆盖率,体现良好的生态和环境以及地域特点,起到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效益。(2)考虑四季景观及绿化效果,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采用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速生树与慢生树配合种植的方式,不同树形、不同色彩的树种相配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使乔、灌、花、篱、草相映成景,丰富美化居住区环境。,23,(3)树木花草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除去道路两侧需要成行栽植的树木外,可多采用丛植、群植等手法,以植物布置的多种形式丰富空间变化。(4)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同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避免单调,各组团、各类绿地在同一基调的基础上,力求以植物种植形成特色。(5)居住区绿化宜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还可栽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如核桃、玫瑰等。,24,(6)要多种攀缘植物,以绿化建筑墙面、各种围栏、爱墙,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并用攀缘植物遮蔽丑陋之物。(7)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所忌种植有毒、带刺、带尖以致引起过敏的植物。在运动场、活动场地不宜栽植大量飞毛、落叶的树木,如杨、柳等。(8)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要注意与建筑物、地下管线有适当的距离,翼面影响建筑物的通风、采光,破坏管网。,25,多种攀缘植物,以绿化建筑墙面、各种围栏、爱墙,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并用攀缘植物遮蔽丑陋之物。,26,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所忌种植有毒、带刺、带尖以致引起过敏的植物。在运动场、活动场地不宜栽植大量飞毛、落叶的树木,27,第2节居住区绿地的设计,28,一、居住区绿地功能设计,1.生态功能以中心绿地为中心,道路绿化为网络,宅旁绿化为基础的点线面绿地系统,使居住区绿地能妥善地与周围城市园林绿地衔接,尤其是与城市道路绿地相衔接,使小区绿地融于城市绿地中。,充分考虑居民享用绿地的需求,建设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如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等;适当引进名优树种,优化当地的自然生态植物群落,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功能维护小区生态平衡。,29,中心公共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2)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3)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它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4)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30,2.交往、休闲、游憩的功能在全区中心设置1-2个集中整块绿地,如大树草坪、疏林草地、树石草地等,使其有晨练、交往、游憩的功能。游憩绿地主要的布置形式:活泼、自由的球形灌木绿地;简洁、规整的稀树绿地;季相多变的主题绿地;两侧山墙垂直绿化绿地等。,31,3.标志引导功能标志引导功能绿地主要布置在居住区服务机构,主干道路、交叉路口、回车道,小区主要出入口,居住建筑出入口等位置。(1)居住区服务机构绿地,结合服务设施,布置景观良好、方便服务的绿地空间,绿地边缘用乔木、灌木、地被等形成丰富多彩的多层植物景观背景。,32,(2)居住区中的主干道通过植物种植形成各具特色的街道,既便于居民识别,又可起到很好的绿化、美化作用。,33,(3)交叉路口、回车道绿地应布置质量较高的植物种类,外形特征显著或季相变化明显的植物景观,种植适宜植物群落,照顾一年四季中植物景观的变化,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4)小区主要出入口绿地作为小区的对外窗口,应采用时令花草、珍稀花草、整形盆栽植物的对植、列植、丛植,或标志性的大树,起到强化功能、美化环境的作用(5)居住建筑出入口绿地利用不同外形的植物栽植,起到不同的标识作用,用植物标志区别相同的单元入口,使之产生归属感。,34,4.防护功能(1)道路防护功能绿地(2)设施防护绿地(3)停车场绿地1、居住区停车场绿化是指居住用地中配套建设的停车场用地内的绿化。2、居住区停车场绿化包括停车场周边隔离防护绿地和车位间隔绿带,宽度均应大于1m,高度应大于1.8m。3、应选择高大庇荫落叶乔木形成林荫停车场。4、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35,二、小区(组团)绿地设计,小区的公共绿地与公共活动空间的结合,有利于形成和体现居住小区整体的空间效应,作为小区居民活动的中心,可适当布置社区服务和活动场所。小区游园以植物造园为主,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能丰富绿地内容,增加游憩趣味,是空间富于变化,起到点睛作用,也为居民提供停留休息观赏的地方。组团绿地是直接靠近住宅的公共绿地,通常是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主要为老人和儿童就近活动提供休息的场所。,36,组团绿地,组团绿地布设位置根据组团绿地在住宅组团内的对位置的不同,组团绿地布设的位置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形:周边式住宅中间;行列式住宅山墙之间;扩大行列式住宅间距;住宅组团的一角;两组团之间;一面或两面临街;与公共建筑结合布置;自由式布置。,37,组团绿地平面构图形式(l)中轴对称式设计常以主体建筑人口中轴线为轴线组织景观序列,对称布局。(2)均衡不对称式设计采用规则式布局,而构图是不对称的,追求总体布局均衡。(3)自由式设计采用自由式布局,局部人口、广场、小品等处穿插以规则形式。,38,组团绿地,组团绿地的布置方式:(1)开敞式:可供游人进人绿地内开展活动。(2)半封闭式:绿地内除留出游步道、小广场、出人口外,其余均用花卉、绿篱、稠密树丛隔离开。(3)封闭式:一般只供观赏,而不能人内活动。从使用与管理两方面看,半封闭式效果较好。,39,组团绿地,室外场地组成及布置,40,组团绿地,组团绿地设计的注意事项:出入口的位置,道路的布置要与绿地周围的道路系统及人流方向结合起来考虑。绿地内要有足够的铺装地面,以方便居民休息活动,也有利于绿地的清洁卫生。一个居住区往往有多个组团绿地,从布局、内容及植物布置上要各有特色,且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他通透式院墙栏杆做分离。,41,组团绿地,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的设施。院落式组团绿地应满足下表规定。,注:L为南北两楼正面间距;L2为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S1为北侧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S2为北侧高层楼额组团绿地面积。,42,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为高层,但是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建筑不算高层建筑。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1-3层,低层,7-9层,中高层,4-6层,多层,10层以上,高层,如何区分多层和高层?,43,组团绿地,组团绿地面积计算的规定,(1)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边界: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边1m;当小区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角1.5m。,44,组团绿地,(2)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至少有一个面面向小区路,或向建筑控制线宽度不小于10m的组团级主路敞开,并向其开设绿地的主要出入口。,45,宅旁绿地,宅旁绿地的设计:宅旁绿地是指居住建筑四周或住宅内院的绿地。(1)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2)应设计方便居民行走及滞留的适量硬质铺地,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3)阴影区宜种植耐阴植物。,46,宅旁绿地,宅旁绿地的布置类型1树林型用高大乔木,多行成排地布置,对改善小气候有良好作用。大多为开放式,居民可在树荫下开展活动或休息。但容易影响室内通风采光。2植篱型用常绿或观花、观果、带刺的植物组成绿篱、花篱、果篱、刺篱,围成院落或构成图案,或在其中种植物花木、草皮。3庭院型用砖墙、预制花格墙、水泥栏杆、金属栏杆等在建筑正面(南、东)围出一定的面积,形成首层庭院。4花园型在宅间以绿篱或栏杆围出一定的范围,布置乔灌木、花卉、草地和其他园林设施,形式灵活多样,层次、色彩都比较丰富。既可遮挡视线、隔音、防尘和美化环境,又可为居民提供就近游憩的场地。5草坪型以草坪绿化为主,在草坪的边缘或某一处,种植一些乔木或花灌木、草花之类。多用于高级独院式住宅,也可用于多层行列式住宅。,47,宅旁绿地,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1入口处理绿地出入口使用频繁,常拓宽形成局部休息空间,或者设花池、常绿树等重点点缀,诱导游人进入绿地。2场地设置注意将绿地内部分游道拓宽成局部休憩空间,或布置游戏场地,便于居民活动,切忌内部拥挤封闭,使人无处停留,导致破坏绿地3小品点缀宅旁绿地内小品主要以花坛、花池、树池、座椅、园灯为主,重点处设小型雕塑,小型亭、廊、花架等。所有小品均应体量适宜,经济、实用、美观。4设施利用宅旁绿地入口处及游览道应注意少设台阶,减少障碍。道路设计应避免分割绿地,出现锐角构图,多设舒适座椅;桌凳,晒衣架、果皮箱、自行车棚等设计也应讲究造型,并与整体环境景观协调。,48,宅旁绿地,49,宅旁绿地,宅旁绿地面积的计算方法:(1)宅旁或宅间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应符合规范的规定:绿地边界对宅间道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角1.5m;对其他围墙、院墙算到墙角。(2)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面积为准进行计算。,50,小区游园(小游园),1.位置规划(l)小游园一般布置在小区中心部位,方便居民使用,其服务半径一般以200300m为宜,最多不超过500m;在规模较小的小区中,小游园也可在小区一侧沿街布置或在道路的转弯处两侧沿街布置。(2)尽可能与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建筑设施结合布置,集居民游乐、观赏、休闲、社交、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3)应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地形、原有绿化基础进行选址和布置。,51,小区游园,2.规划形式根据小游园构思立意、地形状况、面积大小、周围环境和经营管理条件等因素,小游园平面布置形式可采用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抽象式。,52,小区游园,3.规划内容(1)入口处理:为方便附近居民,常结合园内功能分区和地形条件,在不同方向设置出、入口,但要避开交通频繁的地方。(2)功能分区:分区的目的主要是让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居民能各得其所、乐在其中、互不干扰、组织有序、主题突出、便于管理。小游园因用地面积较小,主要表现在动、静上的分区。并注意处理好动、静两区之间在空间布局上的联系与分隔问题。(3)园路布局:园路布局宜主次分明、导游明显,以利平面构图和组织游览;园路宽度以不小于2人并排行走的宽度为宜,最小宽度为09m,一般主路宽3m左右,次路宽152m;园路宜呈环套状,忌走回头路.,53,小区游园,(4)广场场地:小游园的小广场一般以游憩、观赏、集散为主,中心部位多设有花坛、雕塑、喷水池等装饰小品,四周多设座椅、花架、柱廊等,供人休息。(5)植物配置:植物种类的选择既要统一基调,又要各具特色,做到多样统一;注意季相变化和色彩配合;注意选择乡上树种,避免选择有毒、带刺、易引起过敏的植物。(6)建筑小品:小游园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小游园的园林建筑及小品主要有亭、廊、花架、水池、喷泉、花台、栏杆、座椅、圆桌凳以及雕塑、宣传栏、果皮箱、圆灯等。,54,小区游园,55,三、居住区绿地的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要使平面轮廓线条尽量与建筑协调。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设计中应当保护、尊重居民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参与意识。居住区环境要为儿童提供一个认知自然的环境和景观,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娱乐和健身的场所,为老人提供一个身心放松和精神回归的家园。要为不同兴趣的人群提供丰富的景观、生态和环境以及生活娱乐方式。平面构图上边缘以直线栽植为主,以便与道路平行,绿地内则可多使用波状布局。园路随地形变化而起伏,随景观布局的需要而弯曲转折。,56,绿化植物栽植间距,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57,58,植物种植基本组合,适宜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植物配置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由式。,59,植物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以各种方式交互形成多种空间效果,植物的高度和密度影响空间的塑造。,植物组合的空间效果,60,绿篱以行列式密植植物为主,分为整形绿篱和自然绿篱。,绿篱树的行距和株距,61,第3节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62,株行距要根据树冠及苗木树龄的大小来确定。,要考虑树木生长的速度。,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交通、市容。,要考虑经济因素。,1.树木株行距的确定,63,乔木与灌木的种植株距(m),64,种植树木与建筑物、构筑物水平间距,65,种植树木与地下管道的水平间距,种植树木与地下管道的水平间距(m),66,行道树树干与其他立杆、建筑物、构筑物水平距离,行道树树干与其他立杆、建筑物、构筑物水平距离(m),67,2.植物与架空电线的距离应避免行道树和杆线在横断面上处于同一位置。,树木与架空电线的间距(m),68,3.绿化带宽度绿化带的宽度由路幅宽度耳钉,一般每侧1.5-4.5米,长度以50-100米为宜。,行道树种植带宽(m),69,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时必须留出非植树区,以保证行车的安全视距。在视野范围内不应栽植高于1米的植物,且不妨碍交叉口的路灯照明。为交通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道路交叉口非植树区距离,70,主干道绿化(1)行道树的栽植要考虑行人的遮荫与车辆交通的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要留有安全视距;(2)宜选用姿态优美、冠大荫浓的乔本进行行列式栽植;(3)各条主干树种选择应有所区别,体现变化统一的原则;(4)中央分车绿带可用低矮花灌和草皮布置;,71,(5)在人行道与居住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利防止尘埃和阻挡噪声;(6)人行道绿带还可用耐阴花、灌木和草本花卉种植形成花境,借以丰富道路景观;(7)或结合建筑山墙、路边空地采取自然式种植,布置小游园和游憩场地。,72,次干道绿化次干道(小区级)是联系居住区主干道和小区内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宽67m。使用功能以行人为主,通车次之,也是居民散步之地。绿化布置应着重考虑居民观赏、游憩需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树种选择上可以多选观花或富于叶色变化的小乔木或灌木,每条道路选择不同树种、不同断面种植形式,使其各有个性;在一条路上以某一、二种花木为主体,形成特色,还可以主要树种给道路命名,也便于行人识别方向和道路。次干道绿化还可以结合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等进行布置,以扩大绿地空间,形成整体效果。,73,住宅小路绿化住宅小路,是联系各幢住宅的道路。宽34m。使用功能以行人为主。绿化布置可以在一边种植乔木,另一边种植花灌、草坪;宅前绿化不能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