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3 前言 为规范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复合防水技术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确保 工程质量和安全,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标准,在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 由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 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丰乐路 4 号,邮编:联系电话:037163833467),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金拇指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河南七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许昌学院 河南省华瑞防水防腐有限公司 上海豫宏(金湖)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鑫固防水保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东方永盛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开来湿克威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彩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非凡防水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新乡锦绣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开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森威实业有限公司 中原工学院 主要起草人: 徐宏峰李孝存刘禹史兴朋张沛 黄春水张化龙米金玲袁文海段小辉 陈丽芳王俊王治刘旭华赵春华 石九龙栾斌张云超刘红坦倪贵全 王博祝兴洲汤学成龚涛李国辉 郭占峰裴素萍于伟伟马宇聪胡美勤 聂壮苏悦张治国郭亚莉赵树民 袁祖响刘鹏 主要审查人:张维魏毅力唐丽谢继义安杰 季三荣介红雷陈红军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4 目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4 材料.4 5 设计.7 5.1 基本规定.7 5.2 屋面防水工程设计.7 5.3屋面防水工程设计细部. .8 5.4 地下防水工程设计.16 5.5地下防水工程设计细部构造.16 6 施工.21 6.1 一般规定.21 6.2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21 6.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22 7 质量验收.23 7.1 一般规定. 2 3 7.2 屋面防水工程.23 7.3 地下防水工程.24 本规程用词说明.25 引用标准名录.26 条文说明.27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5 1 总则1 总则 1.0.11.0.1 为规范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复合防水技术,做到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1.0.2 本规程适用于河南省新建、改扩建、修缮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地下 等防水工程。对于明挖隧道、地下管廊、人防工程等,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1.0.3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复合防水的设计、构造、施工及验 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6 2 术语2 术语 2.0.12.0.1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non-curable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waterproof coating 以石油沥青为原料,以橡胶及添加剂等为改性材料配制而成,施工后在有效 使用期内不固化,具有蠕变性和自愈合功能的膏状材料。 2.0.22.0.2复合防水层 compound waterproof layer 由彼此相容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组合而成的防水层。 2.0.32.0.3相容性 compatibility 相邻两种材料之间互不产生有害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性能。 2.0.42.0.4增强材料 reinforcement material 加铺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层表面起到增加涂层拉伸强度作用的材 料。 2.0.52.0.5隔离材料 isolation material 消除相邻两种材料之间粘结力、机械咬合力、化学反应等不利影响的材料。 2.0.62.0.6 附加层 additional layer 在易渗漏及易破损部位设置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增强材料共同组 成的加强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7 3 基本规定3 基本规定 3.0.13.0.1 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防水设防等级等,选择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复合防水做法。 3.0.23.0.2 不同防水等级、 不同部位,复合防水层中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最小 厚度(每平方米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防水设防等级为级的防水工程,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平面防水部位 的最小厚度应为2.0mm(涂料用量2.6kg/m 2);立面防水部位最小厚度应为1.5mm (涂料用量1.95kg/m 2)。 2 对于防水设防等级为级的防水工程,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仅作为粘结材 料使用,其厚度不应小于1.0mm,用量不应小于1.3kg/。 3 复合防水层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设置防水附加层, 其最小厚度不应小 于1.5mm。 3.0.33.0.3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不得外露使用。 3.0.3.0.4 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直接接触的材料应具有相容性。 3.0.53.0.5 穿出结构顶板、外墙的管道、设施和预埋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装牢 固。 3.0.63.0.6 防水层的基层宜干燥,做到表面坚实、平整、干净,无起皮、起砂等现象。 3.0.73.0.7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护用品;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 全带并扣好保险钩。 2 安全及防火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封闭空间施工应注意通风措施。 3 严禁在雨天、雪天、四级及以上大风时露天施工。 4 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35, 不应在低于-10及高于35或烈日曝晒 下施工。 3.0.83.0.8 复合防水层完成后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不得在防水层上凿孔、打洞、利 器划伤或重物撞击。 3.0.93.0.9复合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8 4 材料4 材料 4.0.1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1的规定。其 环保性能指标应符合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表 4.0.1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序号项目技术指标检测方法 1闪点()180 按非固 化橡胶沥 青防水涂 料 (JC/T24 28-2017) 执行 2固含量(%)98 3粘接性能 干燥基面 100%内聚破坏 潮湿基面 4延伸性(mm)15 5低温柔性-20,无断裂 6耐热性() 65 无滑动、流淌、滴落 7 热老化 (70,168h) 延伸性(mm)15 低温柔性-15,无断裂 8 耐酸性 (2%H2SO4溶液) 外观无变化 延伸性(mm)15 质量变化(%)2.0 9 耐碱性 0.1%NaOH+饱和 Ca(OH)2溶液 外观无变化 延伸性(mm)15 质量变化(%)2.0 10 耐盐性 (3%NaCl 溶液) 外观无变化 延伸性(mm)15 质量变化(%)2.0 11自愈性无渗水 12渗油性(张)2 13应力松弛(%) 无处理 35 热老化 (70, 168h) 14抗窜水性(0.6MPa)无窜水 4.0.2 复合防水层中使用的防水卷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2的规 定。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9 表 4.0.2 复合防水层中使用的防水卷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 4.0.2 复合防水层中使用的防水卷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项目 高聚物改 性沥青防 水卷材 湿铺自粘改性沥 青防水卷材 自粘聚合物改性 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 复合防水卷 材 聚酯胎 PY 类 高分子 膜基 (H、 E) 聚酯胎PY类无胎类 可溶物含量(g/m 2) 3mm2100 4mm2900 / 3mm2100 4mm2900 / 拉力(N/50mm),纵横 向 500 800 500 H300 E200 450 150; 200; 50N/10mm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纵横向 30 40 30 H50 E180 30 40 PE200 PET30 100 低温柔性(无裂纹) :-20 :-25 -20:-20:-30-20 热老化后低温柔性 (无裂纹) :-15 :-20 -18:-18:-28/ 不透水性0.3MPa, 120min 不透水 注:屋面防水卷材不透水性试验压力 0.3Mpa,压力持续时间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4.0.3 增强材料可采用聚酯无纺布、耐碱玻纤网格布等。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 标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表4.0.3 增强材料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4.0.3 增强材料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项目 增强材料 聚酯无纺布耐碱玻纤网格布 外观均匀、无团状、平整无皱折 拉力(N/50mm) 纵向150750 横向100750 延伸率(%) 纵向10/ 横向20/ 断裂应变(%) 纵向/5.0 横向/5.0 4.0.4 隔离层材料可采用塑料膜、聚酯无纺布或卷材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0.4的规定。 表4.0.4 隔离层材料技术要求表4.0.4 隔离层材料技术要求 隔离材料技术要求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10 塑料膜0.3mm厚聚乙烯膜或5mm厚发泡聚乙烯片材 聚酯无纺布200g/聚酯无纺布 卷材石油沥青卷材一层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11 5 设计 5.1 基本规定 5 设计 5.1 基本规定 5.1.1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与防水卷材共同形成复合防水层。 5.1.2 复合防水层应位于迎水面。 5.1.3 上人屋面宜采用细石混凝土或块体材料等作保护层; 非上人屋面宜采用水 泥砂浆作保护层。 5.1.4 复合防水层位于阴阳角、管道周边、落水口等部位应做成圆弧形,阴角弧 度应大于 50mm,阳角弧度应大于 10mm。 5.1.5 复合防水层位于阴阳角、管道周边、落水口等部位应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 防水涂料加设一道附加层,附加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并应在涂料层表面加铺 胎体增强材料。 5.1.6 复合防水层的构造做法及设置顺序应符合表 5.1.6 的规定。 表 5.1.6 复合防水层构造做法表 5.1.6 复合防水层构造做法 防水设防等级复合防水层构造做法 级基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防水卷材层 级基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做为粘接剂、防水卷材层 5.1.75.1.7 穿墙管道应做附加层,收头处的复合防水层应用金属箍箍紧,并做好密封 处理;地下工程穿墙管道的做法,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5.2 屋面防水工程设计5.2 屋面防水工程设计 5.2.15.2.1 屋面复合防水层应根据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屋面坡度和使用条 件等因素,选择耐热度、低温柔性相适应的防水卷材。 5.2.25.2.2种植屋面的复合防水层应选择具有耐根穿刺功能的防水卷材。 5.2.35.2.3屋面工程复合防水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 5.2.2 的规定; 表 5.2.3 屋面工程复合防水层的最小厚度(mm)表 5.2.3 屋面工程复合防水层的最小厚度(mm) 防水 等级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 涂料+无胎自粘聚合 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 料+自粘聚酯胎聚合物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 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 水卷材(聚酯胎)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 水涂料+聚乙烯丙 纶复合防水卷材 级2.0+1.52.0+2.02.0+3.0(1.5+0.7 )2 注 级1.2+1.51.2+2.01.2+3.01.2+0.7 注:双道设防时,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应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结合作为一道防水层,两层叠合 使用。 5.2.4 檐口、天沟与屋面交接处、屋面平面与立面交接处,以及落水口、伸出屋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12 面管道根部等部位,应设置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附加层,其厚度不应小于 1.5mm,宽度在各面均应大于 250mm。 5.2.5 屋面分格缝等部位,宜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灌缝,然后再进行大 面涂料施工。 5.2.6 复合防水层收头处应有效固定并采用密封材料封严。 5.3 屋面防水工程设计细部构造5.3 屋面防水工程设计细部构造 5.3.15.3.1 复合防水层在檐口部位应钉压固定、封闭严密。其防水构造见图 5.3.1。 图 5.3.1 檐口防水构造图 5.3.1 檐口防水构造 5.3.25.3.2 天沟、檐沟复合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采用在非固化橡胶 沥青防水涂料涂层表面铺设增强材料的做法,复合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 沟外侧顶部, 防水层的收头应钉压固定, 封闭严密, 其防水构造见图 5.3.2。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13 图 5.3.2 屋面檐沟防水构造图 5.3.2 屋面檐沟防水构造 5.3.35.3.3 低女儿墙泛水处的复合防水层可直接粘铺至压顶下,防水层的收头 应钉压固定、封闭严密,压顶应做好防水处理,其防水构造见图 6.1.3。 图 5.3.3 低女儿墙防水构造图 5.3.3 低女儿墙防水构造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14 5.3.45.3.4 高女儿墙复合防水层的泛水高度应高于完成面250mm, 其收头应钉压固定、 封闭严密,女儿墙泛水处的复合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采用在非固化橡 胶沥青防水涂料涂层表面铺设增强材料的做法, 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应 小于250mm;泛水上部的墙体应进行防水处理。其防水构造见图5.3.4。 图 5.3.4 高女儿墙防水构造图 5.3.4 高女儿墙防水构造 5.3.55.3.5 水落口周边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复合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 附加层采用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层表面铺设增强材料的做法, 复合防水 层和附加层伸入水落口内不应小于50mm,其防水构造见图5.3.5-1、图5.3.5-2。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15 图 5.3.5-1 横式水落口防水构造图 5.3.5-1 横式水落口防水构造 图 5.3.5-2 直式水落口防水构造图 5.3.5-2 直式水落口防水构造 5.3.65.3.6 伸出屋面管道周围应抹成圆锥台,泛水处复合防水层的高度应高于 完成面 250mm,其收头应采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其防水构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16 造见图 5.3.6。 图 5.3.6 伸出屋面管道防水构造图 5.3.6 伸出屋面管道防水构造 5.3.75.3.7 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复合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做 好保护层,在地脚螺栓周围应做密封处理,其防水构造见图 5.3.7;在复 合防水层上放置设施时,复合防水层上应增设卷材隔离层。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17 图 5.3.7 设备基座防水构造图 5.3.7 设备基座防水构造 5.3.85.3.8 屋面变形缝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应 小于 250mm;变形缝内应充填不燃性保温材料,上部应采用防水卷材覆盖 作为衬垫材料,并放置聚乙烯泡沫棒,然后进行大面防水施工;等高变形 缝的顶部宜加扣混凝土或金属盖板,其防水构造见图 5.3.8-1;高低跨变 形缝处,应采用能适应变形要求的材料进行固定和密封处理,其防水构造 见图 5.3.8-2。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18 图 5.3.8-1等高变形缝防水构造图 5.3.8-1等高变形缝防水构造 图 5.3.8-2高低跨变形缝防水构造图 5.3.8-2高低跨变形缝防水构造 5.3.95.3.9 种植屋面应设置挡墙或缓冲带, 复合防水层的面层应为耐根穿刺的防水卷 材,其防水构造见图 5.3.9-1 和图 5.3.9-2。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19 图 5.3.9-1 种植屋面防水构造图 5.3.9-1 种植屋面防水构造 图 5.3.9-2 种植屋面防水构造图 5.3.9-2 种植屋面防水构造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20 5.4 地下防水工程设计5.4 地下防水工程设计 5.4.15.4.1 地下工程复合防水层设计,应根据设防等级、水文地质、结构形式、环境 条件等因素确定。 5.4.25.4.2 地下工程复合防水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 5.4.2 的规定。 表 5.4.2 地下工程复合防水层的最小厚度(mm)表 5.4.2 地下工程复合防水层的最小厚度(mm) 注:双道设防时,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应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结合作为一道防水层,两层叠合 使用。 5.4.3 复合防水层应连续包覆结构迎水面。 5.4.4 复合防水层收头处应有效固定并采用密封材料封严。 5.4.5 叠合使用的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复合防水层,应符合双道防水卷材设 计要求。 5.4.6 复合防水层接槎部位可在底板侧立面或外挑底板平面上, 接槎宽度不应小 于 150mm。底板复合防水层为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 卷材叠合使用时, 叠合的每道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甩槎长度应错开 100mm。 5.4.7 复合防水层侧墙防水设计应考虑防止卷材下滑措施。立面复合防水层收头 处,应密封严密,固定牢固。 5.5 地下防水工程设计细部构造5.5 地下防水工程设计细部构造 5.5.15.5.1地下工程底板与立墙复合防水层连接部位甩槎与接槎的防水构造 见图 5.5.1(a)、(b)。 防水等级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 涂料+无胎自粘聚合 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 料+自粘聚酯胎聚合物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 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 防水卷材(聚酯胎)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 水涂料+聚乙烯丙 纶复合防水卷材 级2.0+1.52.0+3.02.0+4.0(1.5+0.7 )2 注 级1.2+1.51.2+3.01.2+4.01.2+0.7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21 图 5.5.1 复合防水层甩槎、接槎构造图 5.5.1 复合防水层甩槎、接槎构造 5.5.25.5.2 后浇带处应增设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附加层,附加层采用在非 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层表面铺设增强材料的做法,附加层从后浇带两 侧向外延伸的宽度不应小于 250mm, 其防水构造见图 5.5.2-1、 图 5.5.2-2、 图 5.5.2-3。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22 图 5.5.2-1 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图 5.5.2-1 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 图 5.5.2-2 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图 5.5.2-2 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23 图 5.5.2-3 外墙后浇带防水构造图 5.5.2-3 外墙后浇带防水构造 5.5.35.5.3 外墙复合防水层应高出地坪以上 500mm, 防水层的收头应钉压固定、 密封严密,其防水构造见图 5.5.3。 图 5.5.3 外墙收头复合防水构造图 5.5.3 外墙收头复合防水构造 5.5.45.5.4 桩头及立面与垫层 250mm 范围内均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垫 层的复合防水层和防水附加层应与桩体周边连接并做好密封处理, 其防水构造见 图 5.5.5。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24 图 5.5.4 桩头复合防水构造图 5.5.4 桩头复合防水构造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25 6 施工 6.1 一般规定 6 施工 6.1 一般规定 6.1.16.1.1 防水施工应选择有资质的防水专业单位;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作 业的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 6.1.26.1.2 防水施工前应对图纸进行会审,编制防水施工方案,按程序审批后方可实 施,实施前应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火知识教育,技术要点交底,掌握细部构 造及关键技术要求。 6.1.36.1.3 进场的防水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 (卷材应有生产许可证) 和型式检验报告。 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6.1.46.1.4 防水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见证取样检验。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 按 10t 为一批次,不足 10t 也作为一批次,其检验项目为:闪点、固体含量、粘 结性能、延伸性、低温柔性、耐热性;卷材应按 10000 为一批次,不足 10000 也作为一批次,其检验项目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6.1.56.1.5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按操作要求采用有效措施加热, 施工方法分为 刮涂法和喷涂法。采用涂刮方法施工时,加热温度宜为100120;采用喷涂 方法施工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170。 6.1.66.1.6 复合防水层施工完成后, 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任何与防水作业无关的人 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防止复合防水层受到破坏。 6.1.76.1.7 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的防火、环保等措施,实现安全文明施工。 6.2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6.2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 6.2.16.2.1 屋面基层应坚实、平整,无起砂和裂缝,施工前应将基层浮浆及尘土杂物 清理干净。 6.2.26.2.2 细部附加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应先施工附加层的部位。 2 2 应均匀刮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厚度不应小于 1.5mm,并在涂层 表面铺贴增强材料。 6.2.36.2.3 复合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采用刮涂法施工时,涂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的规定。刮涂时应一次形成规定厚度,刮涂的宽度宜超出粘铺的防水卷 材或增强材料 100mm。 2 2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采用喷涂法施工时,涂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的规定。喷涂时应一次形成规定厚度,喷涂作业面的幅宽宜超出粘铺的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26 防水卷材或增强材料100mm。 3 3防水卷材的施工应根据施工时的环境条件,选择铺设时间和铺贴方法。 4防水卷材铺贴方向与搭接宽度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规定, 防水卷材应顺 直、平整、无折皱。 5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搭接缝应本体自粘施工,施工时,将搭 接部位的隔离膜撕去直接粘合,并用压辊滚压粘牢封严;卷材的搭接宽度 不应小于80mm。 6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搭接缝应采用热熔法施工, 并使接缝边缘溢 出沥青条;卷材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7聚乙烯丙纶卷材的搭接缝应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粘结, 并封闭 严密;卷材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6.2.46.2.4复合防水层施工完成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刚 性保护层与复合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6.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6.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 6.3.16.3.1 地下防水工程外墙复合防水层的铺设宜采用外防外贴的方法进行施工。 6.3.26.3.2 地下工程的穿墙管、阴阳角、后浇带、施工缝及变形缝等细部构造部位应 先施工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并铺设增强材料组成附加层,附加层的厚度不 应小于 1.5mm。 6.3.36.3.3 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第 6.2.3 条的规定, 立墙施工时宜采 用喷涂法施工,同时应采取防止防水卷材下滑的机械固定措施。 6.3.46.3.4 复合防水层施工完毕,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27 7 质量验收 7.1 一般规定 7 质量验收 7.1 一般规定 7.1.1复合防水层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下列主要资料: 1 防水设计图及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 2 防水施工技术方案。 3 防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书。 4 防水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材料质量检验报告、现场见证取样 检测报告。 5 中间检查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施工 检查记录。 6 施工单位资质证书及主要施工人员上岗证。 7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材料进场数量验收单。 7.1.2 复合防水层表面应平整、顺直、无褶皱。 7.1.3 防水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7.1.4 复合防水层应按防水面积每 100 抽查一处,每处应为 10 ,且不得少 于 3 处。细部构造部位应全数检查。 7.2 屋面防水工程7.2 屋面防水工程 主控项目 7.2.1 复合防水层所使用的材料及其主要配套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及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7.2.2 复合防水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复合防水层的厚度由防水卷材和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厚度 共同组成,其中涂层厚度用针测法或现场用量计算法检查。 7.2.3 复合防水层在檐口、天沟、檐沟、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女儿墙收头和 伸出屋面管道等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4 复合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检验方法: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检查,蓄水时间不低于 24h。 一般项目 7.2.5 复合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紧密并形成整体,不得有起鼓、翘边等现象。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28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6 防水附加层进行增强处理时,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浸透增强材料, 并不得有外露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2.7 防水卷材的搭接缝应封闭严密,不得有翘边现象;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 -1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7.3 地下防水工程7.3 地下防水工程 主控项目 7.3.1 复合防水层所使用的材料及其主要配套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材料检验报告。 7.3.2 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等细部构造部位的防水做法应 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3.3 复合防水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复合防水层的厚度由防水卷材和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厚度 共同组成,其中涂层厚度用针测法或现场用量计算法检查。 一般项目 7.3.4 复合防水层应形成整体,并与基层粘结紧密,封闭严实。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3.5 防水卷材的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封闭严密,不得有起鼓、翘边等现象。搭 接宽度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7.3.6 防水附加层进行增强处理时,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浸透增强材料, 并不得有外露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29 本规程用词说明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 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 或 “应按 执行”。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30 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 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12 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 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5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JC/T 2428-2017 6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2-2008 7 湿铺防水卷材GB/T 23467-2017 8 预铺防水卷材GB/T 23457-2017 9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23441-2009 10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GB/T 23260-2009 11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 1 部分 片材GB 18173.1-2012 12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GB/T 18840-2002 13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C 1066-2008 14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2013 15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JC/T 1075-2008 16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GB/T 35468-2017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31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复合防水 技术规程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32 目次 1 总则.29 3 基本规定.30 4 材料.31 5 设计.32 6 施工.34 7 质量验收.35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33 1 总则总则 1.0.1 本规程编制的目的,主要为规范和推广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防 水卷材复合防水技术,对于单独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水做法,因应用的局 限性,不在本规程范围。 1.0.2 规定了本规程适用的工程范围;明挖隧道、地下管廊、人防工程等使 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复合防水做法时,参照本规程的设计、施 工和验收等条款。 1.0.3 本规程的制定,以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有关规定的原 则为依据。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34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0.2 依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厚度、用量以及复合 防水用防水卷材的最小厚度,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与防水卷材复合防水系统的防水施工质量, 在防水设防等级为级防水的防水系 统中,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仅作为粘接材料使用,涂料用量为维持粘接牢固 的最小用量。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叠合做法,是指施 工一道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铺贴一层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施工顺序。 3.0.3 结合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特点,规定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 防水卷材复合防水系统在使用中的基本原则。所谓材料的相容性,是指相邻两种 材料之间互不产生有害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性能。 考虑防水材料间的相容性是为 了防止材料间的有害反应对防水系统寿命的不利影响。 对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 涂料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 应以两种材料之间互不产生有害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作 为最低要求,在实际使用中,如采用本规程规定之外的防水材料与非固化橡胶沥 青防水涂料复合使用时,可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确定其相容性。 3.0.6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对基层质量要求较高, 故应对基层要求着重提出。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35 4 材料材料 4.0.1-4.0.5 规定了本规程所设计的主体材料(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复合防水层所用防水卷材)和辅助材料(增强材料、隔离层材料)的选择类型和 应达到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适用范围等,对于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因为 本标准规定可以使用芯材厚度 0.7mm 以上的材料,故对聚乙烯丙纶的拉力和最 大拉力时延伸率按照芯材厚度大于 0.7mm 指标执行,在实际使用中,当聚乙烯 丙纶的设计芯材厚度大于 1.0mm 时,其物理性能应严格按照产品标准执行。由 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复合防水系统的特殊性, 防水层施工后的 成品保护尤为重要,规程对隔离层材料做了规定。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标准分享吧 h t t p :/w w w .b z f x b .co m 36 5 设计设计 5.1.1 本条强调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不可单独使用,复合防水层的总厚 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1.2 本规程规定复合防水层应位于结构迎水面,可充分发挥非固化橡胶沥 青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各自防水的优势。 5.1.3 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车店防水装修合同范本
- 管道拆迁补偿协议书范本
- 银行存钱协议书模板模板
- 私人钢结构厂房合同范本
- 篮球馆员工合同协议模板
- 父亲赠与女儿房产协议书
- 砍伐树木后要栽树协议书
- 船舶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
- 环卫特种车租赁合同范本
- 鹤壁买房定金协议书模板
- 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归来庄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项目融资计划书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 YY/T 0595-2020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YY/T 0287-2017 应用指南
- LS/T 1222-2020粮食干燥机系统工艺设计技术规范
- GB/T 26636-2011动植物油脂聚合甘油三酯的测定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HPSEC)
- GB/T 19869.1-2005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 GB/T 1796.4-2017轮胎气门嘴第4部分:压紧式无内胎气门嘴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上海高一数学教材电子版
- GB 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