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1页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2页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3页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4页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创建未来,科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请举例说明,科技给他带来了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安徽省歙县雄村学校毕洪宾,重读课本内容,将下列知识点找出并作标记。(5-6分钟),史海初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时间、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史海冲浪,初级挑战,谁改进了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谁发明了电灯,被誉为发明大王,谁发明了火车,谁发明了轮船,谁被称为“汽车之父”,中国人根据姓氏音译为“奔驰”,谁研制并试飞飞机成功,瓦特,爱迪生,史蒂芬孙,富尔顿,卡尔本茨,莱特兄弟,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史海冲浪,初级挑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个国家,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生物工程最引人注目的是,2000年,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的山羊诞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原子能、航天技术、计算机、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美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克隆技术,中国,史海徜徉,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一台又大又笨重的机器,体重达30多吨,占地有两三间教室般大,“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于16日顺利返回。,神九宇航员:刘洋、刘旺、景海鹏,史海冲浪,中级挑战,材料一: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一,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史海冲浪,中级挑战,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二,材料二: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测试技术等。航天技术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医学通讯,自动控制等发面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材料三:经济增长(生产力)=资本+劳动力+时间+科技。下列柱状图是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比重,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史海冲浪,中级挑战,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之一:,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材料一: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目前已达90%以上。二战以来时间经济出现了怎样的新趋势?,史海冲浪,中级挑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之二,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材料二: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这段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史海冲浪,中级挑战,史海冲浪,中级挑战,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欧洲的“尤利卡”计划,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之三,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史海撷珠,高级挑战,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科技是把双刃剑,趋利避害,通过学习三次科技革命,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中国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竞争,应如何应对?,启示,应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重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3努力学习,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史海冲浪,终极挑战,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B,C,D,E,F,G,H,第一次的是(),第二次的是(),第三次的是(),CD,ABEF,GH,史海徜徉,历史馈赠,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间:标志(领域):核心:生物工程:,特点影响:,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1、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2、科学技术的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