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宽博朴厚开张雍容--隶书书写指导 (3).pptx_第1页
第五课宽博朴厚开张雍容--隶书书写指导 (3).pptx_第2页
第五课宽博朴厚开张雍容--隶书书写指导 (3).pptx_第3页
第五课宽博朴厚开张雍容--隶书书写指导 (3).pptx_第4页
第五课宽博朴厚开张雍容--隶书书写指导 (3).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十七中徐秋2018.06,宽博朴厚开张雍容隶书书写指导(上),萌芽于战国时期的隶书,经过秦和西汉的发展演变,至东汉时方完全成熟,目前已经发掘整理出的东汉各种隶书碑刻共有230多种,各有面貌!,一一前情回顾:,发展成熟后的东汉隶书按照特征可大致分为:,较隽秀型:较粗犷型:较写意型:,曹全碑拓片,张迁碑拓片,杨淮表记拓片,今天,我们以礼器碑为例,先从隶书的点画入手来谈谈如何学写隶书。,隶书的点画,平画:逆锋入纸,然后将笔锋转向右行,收笔时提锋回收,注意中锋行笔。,波画:同样逆锋入笔,然后调整笔锋右行。接近收笔处逐渐按笔、稍顿,然后顺势提锋。(波画和平画都属横画,波画多为一字主笔。),竖画竖画用笔与平画相同,但方向由水平转为垂直,礼器碑中的竖画写法严谨而富于变化。“车”字竖画细瘦,“中”字竖画粗壮,“水”字竖画则是有粗细变化的。,撇画:逆锋入纸,中锋左下行笔,收笔时略停顿,向右上提笔回收。(不同字的撇画有粗细、曲直、长短等丰富变化。),捺画:写法与波画相似,只是行笔方向改为右下方。在礼器碑中,捺画多做一字主笔。,点画:点虽短小,但书写时仍然会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书写时均以逆锋入纸,出锋则因点的姿态不同而各有变化。(隶书中有的点会写作短竖和短横),转笔:隶书中的转笔是由竖画右转,大致为横,末端形态与波画、捺画相似,用笔逐渐加重,再沉稳出锋。,折笔:折笔是由平画转为竖画,礼器碑中折笔写法很多,有的是平画右行,下转为竖时不必提笔,比如“里”字,有的是由横转竖未做转折而另起一笔,或断或连,比如“君”、“言”二字。,弯钩:弯钩是由竖画向左转弯,然后收笔,或出锋或不出锋。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礼器碑中的弯钩多有一个圆转的弧度。,艺术实践:试临摹礼器碑,看清点画,端正坐姿,沉稳气息,握笔行走。,展一展、评一评各组挑选作品展示并点评,课后延展:可根据所学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