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思修-绪论_第1页
2018年版思修-绪论_第2页
2018年版思修-绪论_第3页
2018年版思修-绪论_第4页
2018年版思修-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课,和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衔接得当,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课程介绍,一、课程介绍,基础课的逻辑结构,一、课程主要内容及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一)课程主要内容概述,二、课程主要内容及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一条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方面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三部分内容,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五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一)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给我们的大学生活以指导。2、给我们的人生以指导。3、给我们思想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以指导。4、给我们培养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以指导。,(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个人成长的需要,四、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一、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需要,三、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1、给我们的大学生活以指导。2、给我们的人生以指导。3、给我们思想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以指导。4、给我们培养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以指导。,考试及成绩评定,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大学公共基础课,是必修课程,占3个学分。2、成绩评定分为2个部分,60%平时成绩和40%分的期末考试成绩。3、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堂表现4、作业不交3次以上或者点名3次以上不到的,本门课程视为不及格,不得参加考试。,绪论,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第一节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梦,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第二节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好学,全面发展,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2013-5-4),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记住这段话: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大学是什么?,三代毕业生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看今朝,展未来,最早是光荣与梦想,后来是理想照进现实,如今是一地鸡毛。,大学是一个个十字路口!,大学是人生重要的阶段,是一个全新的起点!,现实,大学:University,unus:“一”versus:“沿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从词根上看,大学的意思是确定一个目标,朝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以获取真理。,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哈佛大学:“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大学校训之,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当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当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走出校门,不只是作为某一门学科的专门人才,否则的话,他就会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起,象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种全面的自我辨别力的培养,取决于自由全面的教育。”爱因斯坦,大学生活里,我们面临大学人生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第一次”: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时候亲身实践;第一次自由处置生活、学习中的各类问题,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完善;也许是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大学新生中容易产生的矛盾和冲突,由独立生活能力不足与追求个性自由而导致的无助,由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而导致的失落,由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的变化而导致的焦虑,由目标缺乏及学习、就业预期压力而导致的迷茫,由人际关系的变迁与重构而导致的孤独,由经济贫困或自我评价不当导致的自卑,(一)学习要求的变化,学习的个三转变,从依赖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的转变,从掌握知识向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并重的学习的转变,从接受型学习向接受、创造型学习的转变,(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家庭为依托转变为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活,离开父母、家庭的直接扶助,处于社会生活的“断乳期”。,集体生活,远离家乡,生活习惯差异,生活自理,沟通与交流,焦虑,无聊,不满,困惑,失落,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三)社会活动的变化,社团活动,中学:学习文化知识。大学:百团大战合理选择,选你所爱,爱你所选!,大学你应该确保收获:1.母校的文凭2.实用的技能3.独立的人格4.同学的友情,这是你走向成功的四拼图!,(一)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开学第一课:独立报到!2013年8月,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教授在给全体本科新生的信中提议,新生独立来校报到,且学校规定:新生报到3个小时内,与家长隔离,独立完成各种手续。,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践出真知,实践练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地跟家长说:,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方法,培养探索求知的热情,学会如何收集、处理、选择和管理信息,学习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新性成果的学习观念。,要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期间就要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道德与法律哪一个更重要?,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融合,和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里,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缺陷,但知识不能弥补道德的缺陷。但丁,思想道德修养中思想这一概念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的,即把思想看成是理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结果。道德这个概念虽然兼有古代道德概念的含义,但主要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思想道德一词虽然由思想和道德两个词组成,由于中央文件和领导人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专门名词。具体来说,也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通过对人们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法律基础是介绍法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包括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理论、基本体系、法律的基本程序以及基本法制观念等,是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知识,也是对非法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思想道德与法律既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但也存在着相互关联系的地方,他们在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层次融为一体。,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从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从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涉及主要是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涉及主要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个体内在的要求和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调节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思想道德促进人们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思想道德与法律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2、中国特色社会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思想道德与法律,法律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法律对违法犯罪的制裁,有助于惩罚和遏制严重违背思想道德的行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推动思想道德的传播和践行。,制度保障,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思想道德素质,软,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养,硬,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