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物质迁移能量交换,整体,1.整体性的含义:,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各特性叫做整体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整体性有哪些表现?,2.整体性的四种表现,表现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循环),例如:太阳能、水、钙、铁等元素在各要素间流动(下图),上面的过程还可看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存在着有机物质的连续合成与分解过程,这叫做生物循环。,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第9293页生物循环与自然地理环境,表现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大气,平衡功能(通过相互作用,使各要素自身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大气本身不具备这一能力,例如:大气中CO2、O2、N2的含量长期保持稳定。,地理环境能自动消除部分新增的CO2,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光合作用,吸收CO2主要靠。,生产功能(指共同合成有机物的功能),CO2、光热,土壤岩石水圈,水分、无机盐,植物,叶绿素,有机物,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定区域内,生物、土壤、水文、地形、气候、岩石等要素的演化不是各自单独进行的,而是相互影响,统一演化的。,P95案例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洪水泛滥,侵蚀沟谷,沟壑纵横,表面土层流失,植被减少,蒸发加剧,趋于干旱,肥力下降,地形:由湖泊变成了陆地。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面逐渐缩小至直消失。,表现地理环境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P96案例3: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地区环境的,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森林减少,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滞留降水功能降低,洪水断流,沟谷纵横岩石裸露,风化加速,第97页活动,水位上升,变得更丰富,水生生物增加陆生生物减少,温差变小湿度变大,河道淤塞,得到控制,陆地环境的整体性,1.整体性的含义:,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各特性叫做整体性。,表现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表现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表现地理环境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要点,(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出动物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流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中、生物等水分等。,(1)生物、土壤、大气、水、岩石等。,P93活动,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恶化,森林面积锐减,多人工林或天然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