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胚常见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检查和解决方法ppt课件_第1页
瓶胚常见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检查和解决方法ppt课件_第2页
瓶胚常见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检查和解决方法ppt课件_第3页
瓶胚常见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检查和解决方法ppt课件_第4页
瓶胚常见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检查和解决方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检查和解决方法,冷却不良缩水气泡AA过高IV降过大未熔胶粒胚口缺料长注口拉长注口注口拉丝水气痕迹底部结晶瓶身白雾瓶胚黑点/污染,1,常见的瓶胚缺陷分析和处理方法(续),飞边瓶胚发黄壁厚不均瓶底剥皮胚底缩水焦痕鱼刺状条纹注口针孔色斑,2,原因:冷却不良,检查和解决方法:1、模具冷却不好1、检查水系统(压力、流量、温度)2、检查模具水道(模芯分水管、模腔、)3、增加冷却时间2、保压不够或太大1、增加或减少保压时间2、增加或减少保压压力3、温度太高1、减小机温、模温4、机械手位置不对1、重新对位5、模具表面潮湿1、调节车间温度原因:检查和解决方法干燥不良1、检查干燥系统抽胶太多1、减小抽胶位置和时间螺杆打滑1、检查色油质量,3,原因:缩水,检查和解决方法:1、注射不充分1、增加注射量2、减小转换时间3、增加保压压力和时间2、冷却不良1、检查水系统(压力、流量、温度)2、检查模具水道(模芯分水管、模腔、)3、增加冷却时间3、温度太高1、减小机温、模温4、排气不良1、检查排气孔2、减小注射压力和速度5、过度抽胶1、减小抽胶位置和时间6、由于填充过度引起机械变形1、减小保压7、阀针位置不对1、保养热流道,4,原因:气泡,检查和解决方法:熔融性能问题熔胶内有气泡-水分的影响由于氢和氧在水分子中的存在,这些气体在熔化过程中被压缩.一旦熔体压力和熔融温度降低,这些被压缩的气体就会被允许重新膨胀.随着这种膨胀的继续,气泡,微小的空间和其它包含物就会在瓶胚内出现.1、增加背压2、增加机温3、增加熔胶余量熔融性能问题熔胶内有气泡-快速熔融的影响当熔融的速度太快时(超出螺杆熔化能力的设计标准),由于螺杆过度的滑动,气泡就会出现.这种滑动造成不稳定的熔体压力和气囊.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更大的气泡就会在熔体内出现.1、减小螺杆速度,5,原因:气泡,检查和解决方法熔融性能问题熔胶内有气泡-不足的背压压力的影响在塑化过程中,如果螺杆被允许轻易”跳后”,那麽,就会出现熔体压力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熔体压力导致在熔体内部出现间隙空间.这种间隙空间就会导致在熔体内产生气泡,然后形成越来越大的气泡.熔胶内有气泡-过低的原料温度的影响每个PET螺杆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设计产量或输出率,以公斤/小时(Kgs/hr)表示.设计时,假设了一个特定的入料温度,或能量数值.HuskyPET螺杆的设计师在设计时,假设的入料温度范围为155-170.当入料温度太低时,就必须从其它地方获得额外的能量,比如,炮筒发热环,机械剪切等.随着机械剪切率的增大,熔体的不稳定性和滑动就会发生.熔体压力的变化,将导致气泡的产生.,6,原因:AA值过高,检查和解决方法:1、原料过度降解1、降低机器温度(在瓶胚产生白雾的前提下调高2-5)2、降低模具温度(2805)3、降低螺杆转速和背压在质量前提下将背压设为400600Psi(螺杆塑化完成后到下一个塑化周期停留时间约4秒钟)4、减少螺杆输料余量(10-20mm)5、优化周期时间(避免原料在螺杆停留时间过长而降解)2、干燥效果不良1、检查干燥机运行情况((露点-30、干燥温度160-180、干燥时间5-6小时)3、原料AA超标1、原料AA应小于1PPM,7,原因:IV降过大,检查和解决方法:1、原料过度降解1、降低机器温度(在瓶胚产生白雾的前提下调高2-5)2、降低模具温度(2805)3、降低螺杆转速和背压在质量前提下将背压设为400600Psi(螺杆塑化完成后到下一个塑化周期停留时间约4秒钟)4、减少螺杆输料余量(10-20mm)5、优化周期时间(避免原料在螺杆停留时间过长而降解)2、干燥效果不良1、检查干燥机运行情况((露点-30、干燥温度160-180、干燥时间5-6小时)2、检查干燥机是否正常,保养干燥机,检查干燥珠使用时间(一般23年更换)3、原料存放时间过长1、原料做到先进先出方法使用4、瓶胚存放时间过长或仓1、检查仓库的湿/温度库境温度、湿度过高2、做好先进先出的库存方法5、原料本身性能有问题1、通知供应商处理,8,原因:未熔融料,检查和解决方法:1、原料熔解不充分1、增加机温、背压、螺杆转速2、增加螺杆缓冲位置(10-20mm)2、原料质量问题1、检查料粒尺寸是否不一2、检查原料熔点是否不一3、原料入口温度太低1、检查螺杆进料温度是否达到要求(正常要求为160)2、检查干燥效果(干燥时间、温度等)3、检查下料口保温情况4、入料段挤压不充分1、检查入料口有无胶并清理2、减小入料口温度,9,原因:瓶口缺料,检查和解决方法:1、注射不充分1、增加注射量(注射完毕剩余位置一般为58mm)2、减小转换位置3、增大保压压力和时间2、注射压力太低1、提高注射压力3、注射速度太慢1、加快注射速度(最佳注射时间为:10g/s)4、温度太低1、增加机温模温和注嘴温度5、阀针移动不正确1、更换注嘴、阀针、胶圈、高温套2、检查气压和水口阀6、模具排气孔堵塞1、清理模具排气孔7、机械故障1、穿梭阀轴坏,10,原因:长注口,检查和解决方法:1、由于注嘴区温度太低1、增加注嘴温度2、减小水口阀延时关时间3、增加模具温度2、热流道阀针气缸堵塞1、保养热流道3、保压太大1、减小保压压力和时间4、水口阀坏或气压不足1、维修或更换水口阀增大气压5、抽胶太少1、增加抽胶位置和时间,11,原因:拉长注口,检查和解决方法:1、由于注嘴区温度太高1、减小注嘴温度2、检查注嘴发热环情况3、检查模具冷却水(流量、压力、温度)4、检查模具冷却水道5、增加冷却时间2、热流道阀针气缸堵塞1、保养热流道3、最后一段保压太小1、增加最后一段保压压力4、抽胶太大1、减小抽胶位置和时间5、开模速度太慢1、增加开模速度2、将moldbreak调为零,12,原因:注口拉丝,检查和解决方法:1、热流道注嘴无法关闭1、保养热流道气缸或更换新注嘴或注嘴口已磨损2、增加模具温度2、热流道注嘴区温度太高1、降低注嘴加热温度和模具温度3、冷却不良1、增加冷却时间2、检查冷却系统:压力、流量、温度3、清理模腔底4、阀针控制气阀失灵1、保养阀针控制阀5、抽胶不足1、增加抽胶位置和时间6、保压太大1、减小保压,13,原因:水气痕迹,检查和解决方法:1、模具冷却水温太低1、升高模具循环水温度2、车间环境温度过高或湿1、调低空调温度度过大造成模具结水珠3、模具漏水1、检查模具漏水原因及排除,原因:原因:,14,原因:底部结晶,检查和解决方法:1、注嘴温度过低或偏高1、升高或降低注嘴温度2、保压压力过大1、减低保压压力第三级3、冷却不良1、检查冷却系统:压力、温度、流量2、增加冷却时间3、清理模具冷却系统4、抽胶太少1、增加抽胶位置和时间5、检查注嘴发热圈1、有无贴紧在注嘴上6、阀针注嘴磨损1、检查并更换阀针注嘴,15,原因:瓶身白雾,检查和解决方法:1、原料干燥不足或干燥不好1、检查干燥机2、原料太湿1、检查原料水份3、塑化不足1、提高背压压力2、增加螺杆转速3、增加机温4、增加螺杆缓冲位置4、冷却不良1、检查冷却系统(压力、温度、流量)2、增加冷却时间3、清理模具,16,原因:瓶胚黑点/杂质,检查和解决方法:1、外来杂质1、检查原料本身有无杂质2、检查干燥时有无受到污染2、高温降解1、减少注嘴温度、机温、模温2、降低螺杆转速和背压3、开机时缩短加热时间4、检查注嘴和高温套有无损坏5、停机时及时降温,17,原因:飞边,检查和解决方:1、注射量太大1、调小注射量2、增大转换位置3、减小注射压力4、减小保压压力或保压位置2、模唇、模芯座、模腔1、更换或修复损坏部件损坏3、加热温度过高1、降低机温和模具温度4、锁模压力太低1、增加锁模压力(一般为:200230Psi)5、原料在加热段停留时1、把生产周期缩短间过长,18,原因:瓶胚发黄,检查和解决方法:1、干燥时间过长/温度太高1、把已过度干燥的原料放出,重新抽料干燥2、原料在螺杆停留时间过长1、将炮筒高温的原料空注出来3、原料降解1、减低螺杆转速和背压2、将机器温度降低(一般在瓶胚不产生白雾温度提升25)为正常温度3、将模温度降至合适温度(275280),19,原因:壁厚不均,检查和解决方法:1、模具损坏1、检查模芯模腔有无变形2、检查模具水平3、检查模芯分水管有无损坏或脱落4、检查冷却水道有无2、由于高充注压力造成的1、减小保压压力2、减小保压时间3、减小注射压力4、减小注射时间3、由于温度变化造成1、尽量使穿梭阀到射嘴头的温度接近热流道温度,20,原因:瓶底剥皮,检查和解决方法:1、注嘴口有冷胶1、适当调高注嘴温度和减少保压压力2、增大抽胶位置和时间2、注嘴口和模腔底磨损1、更换模腔底2、更换新的注嘴、嘴隔热套、阀针和胶圈3、胚底冷却不良1、增大冷却时间2、检查冷却系统:流量压力和温度3、检查模腔底有无堵塞,21,原因:胚底缩水,检查和解决方法:1、过度填充1、减小注射量(剩余位置为:58mm)2、减小保压压力3、增加转换位置2、压力释放大小1、增加抽胶位置和时间2、廷长水口阀关时间3、冷却不良1、检查冷却水系统:压力、流量、温度2、加长冷却时间3、清理冷却系统4、注嘴太热1、降低注嘴温度5、填充不足1、增加注射量2、加大保压时间和压力6、模芯运水管松脱1、拆模从新加紧运水管7、机械手吸力过大1、减小机械手吸力2、清理机械手吸筒,22,原因:焦痕,检查和解决方法:1、温度太高1、减小注嘴温度、减小机温、模温2、减小螺杆转速和背压3、刚开机时减少加热时间2、注嘴隔热套老化1、更换新注嘴隔热套和注嘴3、注嘴损坏1、更换注嘴4、注嘴加热失控1、检查注嘴加热系统,23,原因:鱼刺状条纹,检查和解决方法:1、塑化过度1、降低机温、模温、注嘴温度2、降低螺杆转速、背压2、模具注嘴加热温度太高1、降低注嘴温度3、模具注嘴隔热套老化1、更换注嘴隔热套4、有空气进入熔料1、增加螺杆背压2、减小抽胶位置和时间5、穿梭阀打开延时太短1、增加穿梭阀延时时间6、喂料段有胶或温度太高1、清理并降低喂料段温度,24,原因:注口针孔,检查和解决方法:1、模具注嘴区温度过高1、把注嘴温度降低2、清理模具、模腔底冷却系统3、增加冷却时间4、检查冷却系统:水压力、流量、温度2、抽胶太多1、适当调少抽胶位置和时间3、模具热流道温度过低1、调高热流道温度4、注射速度太快1、减慢注射速度5、保压压力和时间太小1、加长保压压力和时间6、注嘴和阀针磨损1、更换防针孔注嘴和阀针7、穿梭阀坏和气压偏低1、检查并更换穿梭阀2、检查气压3、延长水口阀关时间,25,原因:色斑,检查和解决方法:1、色油不能跟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