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防爆知识_第1页
基础知识防爆知识_第2页
基础知识防爆知识_第3页
基础知识防爆知识_第4页
基础知识防爆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册基础知识第5章防爆知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员(NC-1)取证专业培训,检验员(NC-1)培训,2,主要内容,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2、危险物质,3、危险环境,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5、常见防爆设备,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7、防爆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8、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9、防爆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10、防爆场车主要防爆系统及防爆技术,11、防爆场车点燃源及控制,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第1部分,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爆炸危险环境(1)爆炸性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爆炸的气体或/和粉尘环境);(2)石油开采现场和精炼厂,6080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化学工业,80以上的生产车间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为了防止电气部件、机械运动部件产生危险火花、危险能量或危险高位,潜在爆炸危险区域须使用相应防爆等级的防爆设备,以此降低爆炸环境的点燃、爆炸风险。,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爆炸性混合物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能在整个范围内传播的混合物。,危险场所爆炸性混合物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工业领域潜在的爆炸性危险环境,石油开采、炼油厂,化工企业,燃油/燃气充装站,制药业,气体管线和输配站,表面喷涂工业,印刷工业,电子器件制造业,地下煤矿工业,污水处理厂,医院手术室,制糖业,木材加工区,粮食处理和储存,金属表面研磨,特别是铝粉和粒子,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点燃源,电火花,高温表面,静电火花,冲击火花,摩擦火花,雷电,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防爆场车的防爆安全重要性作为在爆炸环境使用的场车,称为“防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简称“防爆场车”)”。防爆场车是按照特定标准要求设计制造,不会引起周围环境中可燃性混合物爆炸的特种设备。依其动力型式不同可分为防爆柴油场车和防爆蓄电池场车。其主要功能是在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使用中既能完善地实现其电气、机械功能,又能确保场所的防爆安全。据报道许多发生在石油、化工、油漆、制药、军火行业的爆炸及火灾,大多都被确定为非防爆车辆在爆炸性作业环境中违规使用引起的。,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爆炸的形成与爆炸三角形原理,1、燃烧与爆炸,燃烧:一种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当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介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形成可见的火焰。,爆炸:燃烧的一种形式。当氧化反应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反应瞬时释放大量的热,造成气体激烈膨胀,形成冲击波,并伴有声响。,引起,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爆炸的形成与爆炸三角形原理,2、爆炸三角形原理,易燃物质,氧化剂,引燃源,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爆炸性物质的性能参数,1、爆炸极限,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浓度介于爆炸极限范围内,遇点火源就会产生爆炸。-爆炸下限LEL-爆炸上限UEL,可燃性物质的爆炸极限范围各不相同。-甲烷5,15-丙烷2,9.5-乙烯2.7,34-氢气4,75.6-甲醇5.5,36-环氧乙烷3.0,100,爆炸极限范围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2、引燃温度,指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试验时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几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3、闪点,定义:指在标准条件下,使可燃性液体变成蒸气的数量能够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的最低液体温度。,类别:根据液体闪点,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将易燃、可燃液体分为甲、乙、丙三个类别。闪点小于28的液体为甲类液体,如丙酮闪点-20、乙醇闪点12。闪点大于等于28小于60的液体为乙类液体,如松节油闪点35、异丁醇闪点28。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为丙类液体,如糠醛闪点75、环己酮闪点63.9、苯胺闪点70。测量方法:测量闪点方法有闭杯法和开杯法。,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4、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定义: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一个外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测量方法: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方法(GB3836.11-1991)规定了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试验设备和测量方法。,对“隔爆型”电气设备而言,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是以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为基础,可分为A、B、C三级。A级:MESG大于0.9mmB级:MESG在0.5mm0.9mm之间;C级:MESG小于0.5mm。,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5、最小点燃能量(MIE),定义:在最易点燃浓度混合物中,一个电路的一次放电正好足够点燃混合物,这个电路总能量的最小值,即为相应的物质与空气混合物的最小点燃能量(MIE)。,测量方法:最小点燃能量可以利用充电的电容器产生短路放电火花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方法来测量。,应用:每一种可燃性物质均可作出相应的点燃特性曲线。当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浓度处于爆炸下限(LEL)和爆炸上限(UEL)之间的可燃范围内时,总存在一个最小点燃能量点(MIE)。如果点燃能量大于MIE值时,则混合物就会被火花点燃,反之,如果点燃能量小于MIE值时,则是安全的。,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6、最小点燃电流(MIC),定义: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最小点燃电流比是指相应气体的最小点燃电流相对于甲烷最小点燃电流之比。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是相对于甲烷最小点燃电流而言。,难,易,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7、最大爆炸压力,爆炸性混合物被点燃爆炸后,释放的热量可使气体剧烈膨胀,因而产生很高的爆炸压力。由于可燃性气体的性质相异,最大爆炸压力也不尽相同。这里所说的最大爆炸压力值是指在常温常压下用容积为8L的球形容器测得的数值。,难,易,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爆炸防护的基本原理,1、防止爆炸的措施(1)一次防爆措施避免场所环境中存在爆炸性危险环境可燃物浓度的抑制氧浓度的控制(2)二次防爆措施在爆炸环境中避免点燃源如果爆炸性环境不可避免,则在环境中消除点燃源。控制点火源使防止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1危险场所爆炸事故的危害与预防,2、电气防爆原理,2危险物质,第2部分,危险物质,2危险物质,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中国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类:矿井甲烷;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北美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级)。它们分别是:ClassI爆炸性气体;ClassII爆炸性粉尘;ClassIII-纤维。,2危险物质,爆炸性气体分级,(基于MESG和MICR),2危险物质,(基于AIT),引燃温度(AIT):依据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能够引燃爆炸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热表面最低温度。,2危险物质,爆炸性气体分级、分组举例,具体可查阅GB3836.1附表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举例,2危险物质,爆炸性粉尘的分级,2危险物质,粉尘引燃温度及温度组别,粉尘引燃温度(GB50058-92附录四_爆炸性粉尘特性表)-测定依据标准:GB/T16429或IEC61241-2-1-粉尘云引燃温度(Tcl)、(特定厚度的)粉尘层引燃温(TL),可燃性粉尘温度组别,3危险环境,第3部分,危险环境,3危险环境,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主要标准依据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3836.1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GB12476.3-2007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主要标准依据,爆炸性危险场所区域主要以爆炸性危险物质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为划分依据的。对于粉尘场所,还应考虑粉尘层堆积厚度。,3危险环境,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区域划分,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等级,3危险环境,可燃性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划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等级,3危险环境,粉尘危险区域划分的原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分类,持续的:粉尘云持续存在或存在很长时间或经常短时间反复出现的场所。主要的:在正常情况下,周期性或者有时出现的场所。次要的: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泄漏,如果发生泄漏,不会经常发生或短时间存在的场所。,3危险环境,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对照,美国NEC(1996年起)和加拿大CEC都已接受Zone划分方法。加拿大已要求新工程基于Zone划分方法实施安装。,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第4部分,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类、类和类,防爆电气设备的温度级别:类电气设备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允许最高表面温度为150,采取措施防尘时为450。所有防爆型式的类、类电气设备分为T1T6组,外壳防护等级:IPxx,外壳防护等级标识,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防爆电气设备保护级别(EPL),设备保护级别(EPL,EquipmentProtectionLevel)的定义:根据设备成为点燃源的可能性和爆炸性气体环境、可燃性粉尘环境及煤矿甲烷爆炸性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而对设备规定的保护级别。,设备保护级别(EPL)与危险区域的关系,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气体防爆类型适用的EPL级别,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粉尘防爆类型适用的EPL级别,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与识别,根据新标准GB3836.1-2010的变化,防爆电气设备标志需要加上设备保护级别,粉尘防爆型电气设备的标准也有了新的变化。,(1)气体防爆电气设备标志含设备保护级别,新标准规定防爆标志的组成为:Ex防爆型式设备类别(级别)温度组别设备保护级别,以及其他必要的信息(如粉尘设备的IP等级)。对于适合安装在危险场所的关联设备,如果危险场所的设备内部提供有限能措施,防爆型式的符号应用方括号括起来,例如,ExiaCT4Gb。当关联设备类别与设备的类别不同时,关联设备的类别应用方括号括起来,例如,ExdiaCGaBT4Gb。安装于隔爆外壳内的二极管安全栅是典型的例子。对于适合安装在危险场所的关联设备,如果危险场所的设备外部提供有限能措施,防爆型式的符号不用方括号扩起来,如,ExiaCT4Gb。例如,用本质安全光电池连接到安全区的隔爆型灯。,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2)粉尘防爆型电气设备标志的变化,粉尘防爆标志应包括:符号Ex。所使用的各种防爆型式符号:“ta”:外壳保护型(对于EPLDa)“tb”:外壳保护型(对于EPLDb)“tc”:外壳保护型(对于EPLDc)“ia”:本质安全型(对于EPLDa)“ib”:本质安全型(对于EPLDb)“ic”:本质安全型(对于EPLDc)“ma”:浇封型(对于EPLDa)“mb”:浇封型(对于EPLDb)“mc”:浇封型(对于EPLDc)“p”:正压型(对于EPLDb或Dc),类别符号:A、B或C类。最高表面温度摄氏度及单位,前面加符号T(例如T90);设备保护级别“Da”“Db”或“Dc”;防护等级(例如IP54)。,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设备保护级别(EPL)的另一种标志,(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型式的另一种标志,“db”:隔爆外壳“eb”:增安型“ia”:本质安全型“ib”:本质安全型“ic”:本质安全型“ma”:浇封型“mb”:浇封型“nAc”:无火花,“nCc”:火花保护“nRc”:限制呼吸“nLc”:限能“ob”:油浸型“pxb”:正压外壳型“pyb”:正压外壳型“pzc”:正压外壳型“qb”:充砂型,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2)可燃性粉尘环境用防爆型式的另一种标志,“ta”:外壳保护型“tb”:外壳保护型“tc”:外壳保护型“ia”:本质安全型“ib”:本质安全型,“ma”:浇封型“mb”:浇封型“pb”:正压型“pc”:正压型,4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EX,EX,EX,防爆电气设备标志举例(中国、IEC、欧洲),5常见防爆设备,第5部分,常见防爆设备,5常见防爆设备,常见防爆设备,防爆电机,防爆断路器,5常见防爆设备,防爆电磁启动器,防爆主令电器,5常见防爆设备,防爆插销,防爆接线盒,5常见防爆设备,防爆箱,防爆灯具,5常见防爆设备,防爆附件,防爆挠性连接管,防爆穿线盒,防爆隔离密封管接头,防爆活接头,电缆夹紧密封接头,5常见防爆设备,防爆仪表及通讯设备,隔离式安全栅原理示意图,齐纳式安全栅原理示意图,安全栅,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第6部分,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电气设备引燃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另一个是电气设备表面(即与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根据燃烧和爆炸条件三要素,可以采取不同防爆措施避免电气设备成为点燃源。对于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能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放在隔爆外壳内,或采取浇封型、充砂型、充油型或正压型等其他防爆型式就可达到防爆目的。而对于增安型电气设备是对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设备,如果在其结构上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尽力使设备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会发生电弧、火花和过热现象,就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这种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就没有引燃源,而可用于爆炸危险环境。,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隔爆型电气设备,设计依据标准:GB3836.1-2010、GB3836.2-2010,隔爆型电气设备: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隔爆外壳:应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部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播。(1区防爆技术),原理:允许危险气体进入隔爆外壳,外壳内可能产生爆炸。但要求外壳必需具有足够的强度;且各外壳结合面必须具有足够长的啮合长度和足够小的间隙,以确保内部爆炸不会穿过隔爆接合面而导致外部环境爆炸。,是间隙防爆技术,依靠间隙、啮合长度来达到降温/熄火效果。,欧美间区别:“Flameproof”“Explosion-proof”。,注意:必须断电源后开盖!产品不一定适用户外!,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主要安全措施,强度设计:至少参考压力的1.5倍。通常IIB/1MPa,IIC/1.5MPa,隔爆外壳,接合面,平面接合面:表面粗造度;接合面宽度;间隙,外壳内部,外壳内部,l,L,l,L,平面隔爆接合面,L接合面宽度,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接合面,圆筒接合面:表面粗造度;接合面宽度;间隙,圆筒接合面,L,外壳内部,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接合面,止口接合面:表面粗造度;接合面宽度;间隙,c,f,d,外壳内部,f,圆筒部分和平面部分,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接合面,螺纹接合面:啮合长度、配合等级、啮合扣数、螺距(最小0.7mm),紧固件,接地,衬垫和透明件,引入装置,连锁装置和警告牌,电缆引入装置,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增安型电气设备,设计依据标准:GB3836.1-2010、GB3836.3-2010,增安型定义:一种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或火花电气设备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电气设备产生危险温度、电弧、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型式。,增安型是一种1区防爆技术。“e”为“enhanced”的第一个字母。,增安型外壳不要求具有承受内部爆炸的强度,但至少应能承受规定的机械冲击,且具有IP54的外壳防护等级。,其次还要采取:接线端子防松、可靠的结构连接、载流限制、绕组绝缘、温度保护、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等技术措施。,增安型技术是一种德国技术。原则上可适用于1区场所,但国际间或行业间认可程度略有不同。,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对于通用接线盒,除满足外壳强度、防护等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外,需通过试验确定允许的最大耗散功率,并保证不超过外壳材料、绝缘部件、温度组别允许的温度。典型应用:除接线盒外,还有电磁线圈(阀)、照明灯具、变压器和无刷电机等。自动化仪表通常存在调零/调满度的电位器或选择开关,即认为正常情况下会产生火花,因此一般不设计为Exe。注意:必须断电源后开盖!产品一般可适用于户外环境。,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主要安全措施,有效的外壳防护,电路的可靠连接,增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限制设备的表面温度,选用优质的绝缘材料,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设计依据标准:GB3836.1-2010、GB3836.4-2010,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指其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即该电路在标准规定条件(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路。,是一种以抑制点火源能量为防爆手段的“安全设计”技术。要求设备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可能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分别小于爆炸性危险气体的最小点燃能量和自燃温度。例如,H2,19uJ,560。,本质安全为0区(ia)/1区(ib)防爆技术。“i”为“intrinsicsafety”的第一个字母,本安技术实际上是一种低功率设计技术。因此它能很好地适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仪表。,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基本设计技术措施(电路与结构设计方面),-限制电压-限制电流-限制能量(含储能元件:电容和电感)-合理选择元器件额度参数、载流导线截面等-结构及电路的分隔措施。,-制造工艺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开关回路1:4)。-易于实现较高防爆级别的设计-可带电操作与维护。-安全可靠性高。-可有效避免人员触电伤亡事故发生。-适用范围广(ia等级是唯一的0区技术)。-简单设备只需满足通用要求,不需认证即可接入本安防爆系统。,本安防爆的技术和商务特征,注意:产品不一定适用于户外环境!,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电气设备类型,1、本安设备-其内部所有电路都是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2、关联设备装有本安电路和非本安电路,且结构使非本安电路不能对本安电路产生不利影响的电气设备。(关联设备一般安装在安全场所),1、Exia直至两个元件或其它类型的故障仍能保持防爆性能的设备。本安设备可安装在0区、1区、2区危险场所。本安关联设备可连接到0区、1区、2区危险场所。Exia是0区防爆技术(但已不是唯一的)。2、Exib直至一个元件或其它类型的故障仍能保持防爆性能的设备。本安设备可安装在1区、2区危险场所。本安关联设备可连接到1区、2区危险场所。,本安设备的等级,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主要安全措施,本安型电路的参数设计,外壳,设备的外部连接,浇封,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安全栅,本质安全型设备的有关试验,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正压外壳型电气设备,设计依据标准:GB3836.1-2010、GB3836.5-2010,正压外壳型电气设备:指具有正压外壳的电气设备,即该外壳能保持内部气体的压力高于外部环境大气压力,且能阻止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的进入。,标准所指的正压技术(Pressurization)是指1区防爆技术,即通过换气使外壳内部的1区爆炸性环境置换为“安全区域”,并通过保持适当正压,使周围危险气体不能进入外壳。这样未经防爆设计和认可的普通电气设备可安全地安装在外壳内。,主要技术措施:用空气或惰性气体换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换气后,当外壳内部压力高于设计规定值(50Pamin)时,外壳内部电气设备自动得电;当内部压力低于规定值时就切断主电源。注意:压力监控设备通常需要采取其它防爆技术。,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防爆技术,但有时又是唯一的技术。正压外壳分为“通风正压”、“补偿正压”和“静态正压”种。典型应用:控制柜、仪表盘、分析仪器、正压小屋等。注意:换气取风口和出风口的安全。(在危险区内,取风口高于地面9m或爆炸危险区1.5m以上)最新IEC标准(GB3836.5-2004)规定的主要型式有3种:-px:将正压外壳内的危险等级从1区降到非危险区域-py:将正压外壳内的危险等级从1区降到2区-pz:将正压外壳内的危险等级从2区降到非危险区域使正压防爆技术应用更具灵活性。,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主要安全措施,正压外壳及连接管道,保护气体,正压值,换气,安全措施,最高表面温度,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充油型电气设备,设计依据标准:GB3836.1-2010、GB3836.6-2004,油浸型电气设备:一种将电气设备或电气设备的部件整个浸在油或其它保护液中,使设备不能够点燃液面以上或外壳外面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油浸型是一种1区防爆技术。“o”为“oil-immersion”的第一个字母。,通过充油的方法,防止设备可能产生的电火花与可燃性气体环境的接触。,需配置适当的液位、油温检测控制电路。,允许电气设备存在移动触头、电弧、电火花或危险温度。适用于大电流开关装置、变压器等产品。,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主要安全措施,带电部件浸入油面之下至少25mm,油符合标准GB2536-2011的变压器油,油温不得超过100,设置油位指示,绝缘材料和密封材料应耐油,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充砂型电气设备,设计依据标准:GB3836.1-2010、GB3836.7-2004,充砂型电气设备“q”:一种外壳内充填沙粒或其它填充材料,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填充材料表面的过热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是一种1区防爆技术。字母“q”表示“quartz石英”。,原理:危险气体可能与电火花接触并产生爆炸,但足够的石英砂厚度能阻止爆炸传播到周围环境。,适用于各种电子部件,如启辉器等。,采用充砂技术也可作为其它防爆技术的附加措施。,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n型电气设备,设计依据标准:GB3836.1-2010、GB3836.8-2006,IEC2区定义: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只有在故障情况下短时间存在的场所。,2区分布比例:据资料,典型的爆炸性危险场所被划分为0区(Zone0)、1区(Zone1)和2区(Zone2)的百分比分别约为2%、28%和70%;而按北美被划分为Division1和Division2的百分比分别约为5%和95%。欧洲实践表明:2区的比例仍呈增长趋势。,2区防爆技术最新标准出版物“n”型电气设备标准1)欧洲:EN50021:20002)IEC:IEC60079-15:20013)中国:GB3836.8-2003(eqvIEC60079-15:2001).,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n型最新2区防爆技术,n型电气设备:一种在正常运行时或标准、制造厂规定的异常条件下,不会产生引起点燃的火花或超过温度组别限制的最高表面温度的电气设备。目前具有5种防爆型式:1)ExnA-无火花型设备2)ExnR-限制呼吸外壳3)ExnL-限制能量设备4)ExnZ-具有简单正压5)ExnC封闭式结构-有火花型设备,电火花触头采用除nR、nL和nZ之外的保护技术(封闭、密封外壳)。注意:序号1)适用于正常工作不产生电弧、火花或过热表面的设备;序号2)-5)适用于正常工作产生电弧、火花或过热表面的设备,它通过采取标准规定的措施,使其不会产生点燃。,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n型电气设备通用要求,1)外壳材料材料:金属:含镁量6%;非金属:表面电阻1G,且材料COT应高于最高温度10,满足耐热、耐寒性;耐光照(或证号后加“X”)试验。2)机械强度:外壳冲击试验3.5Jmax;携带式跌落试验:1m高,4次。3)外壳防护等级:内部具有裸露导体的外壳和接线盒IP54;具有绝缘部件的外壳和接线盒IP44;电机外风扇通风孔:进风口IP20、出风口IP10。4)连接件:要求能可靠保持电气连接接触压力,且不松脱和扭转;5)电缆引入:承受拉力:对于圆形电缆,10倍直径(mm),至少100N;对于其它形状电缆,3倍周长,持续6小时,位移应小于6mm。6)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在空气、密封、浇封下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8标准中表2的规定。7)电气强度:U90V,500V/1min;U90V,2U+1000V或1500V,取较大者。8)电机风扇间隙:大于直径1%,最小1mm。9)专用要求:标准对无火花旋转电机、熔断器、灯具、电流互感器、插头、插座、仪器、小功率设备单体电池、蓄电池;以及产生电弧、火花或热表面的相关设备提出了进一步的补充要求。详见标准条款。,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nA型设备基本技术要求,1)概念:是传统的无火花防爆技术。是指设备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产生危险电火花、电弧或温度;2)技术方案:采取结构措施,使设备在正常工作时其内部和外部产生能引起点燃的火花、电弧和温度的危险减至最小;3)注意:正常使用不包括移去或插入带电元件;熔断器断裂不能视为正常工作;但滑动触头被认为是有火花的;除非采取避免产生火花的特殊措施,例如经调整后压紧触头。4)外壳防护等级:-内部具有裸露导体的外壳和接线盒IP54;-具有绝缘部件的外壳和接线盒IP44;5)设备温度组别:需同时考虑设备内部和外部的温度。,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nL型设备基本技术要求,1)指在标准所述的试验条件下,设备电路产生的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不能点燃规定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2)基于本质安全防爆原理,但仅对正常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或分析;3)与本质安全一样,限能技术主要是通过限制设备或电路在正常工况下的电压、电流或能量;4)本质安全最小点燃曲线是限能电路设计、评定的主要依据(安全系数取1.0);5)限能技术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一般由关联限能设备、限能设备和连接电缆组成;关联限能设备一般置于安全场所,当设备用于危险场所时还须具有另一种防爆型式;6)重要特征:可带电维护。7)设备温度组别:由电路、元器件、甚至导线表面温度确定。8)最新IEC标准已经将nL的内容纳入本安标准为ic级本安设备。,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nR型设备基本技术要求,1)设备特征:内部能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允许的温度;2)技术方案:将外壳设计成能限制气体、蒸气和薄雾进入外壳;3)重要技术要求:a)外壳防护等级必须不低于IP54;b)满足半压力试验:-300Pa降到-150Pa的时间80s;或-3000Pa降到-1500Pa的时间180s,后者不需逐台出厂试验。4)注意:设备投用前,须进行半压力试验;须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外壳持续满足上述要求。5)设备温度组别:仅由设备外壳表面温度确定。,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nZ型设备基本技术要求,1)ExnZ技术是用保护气体充于外壳,并保持压力高于周围环境,以阻止外壳内部形成爆炸性环境,即将2区环境变为安全区域;2)要求正压不低于50Pa;3)当压力低于规定值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但不必断电;4)压力监控器一般采用本质安全防爆技术;5)设备温度组别:-考虑正压外壳表面温度;-考虑处于危险区的排气处温度;-必要时应考虑失压时内部元件温度。6)ExnZ相当于新的正压标准中的Expz型正压外壳。,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nC型设备基本技术要求,1)对象:正常工作时,能产生电火花、电弧和热表面的设备;2)技术措施:除ExnR、nL、nZ外,还可采取或采用:a)封闭式断路装置:指装有通断电触头的装置,它在进入其内部的可燃气体或蒸气爆炸时不会受到损坏,且也不会将内部爆炸传播到外部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额定负载下点燃试验进行10次。相当于简化隔爆型技术。(Ue690V;Ie16A)b)非点燃元件:元件具有通断特定电路的触头,其触头的结构设计成能抑制早期火焰,并能防止元件在规定的爆炸性环境中产生点燃。额定负载下点燃试验进行3次。注意:其外壳不是用来排除爆炸性气体环境或包容爆炸。(Ue254V;Ie16A);c)气密装置:是通过熔接,如钎焊、铜焊、熔焊或金属与玻璃的熔接来达到气密性能,以阻止外部气体进入内部。(按密封要求考核)d)密封装置:其结构在正常运行时不能打开,并且是有效密封,防止外部大气进入。容积小于100cm。e)浇封装置:含空腔或不含空腔的装置,其结构全部埋没在浇封化合物中使其密封起来,以阻止外部大气进入。浇封材料COT高于组别20;浇封最小厚度3mm,但表面积小于200mm的允许1mm。3)设备温度组别:仅需考虑设备外部温度。,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浇封型电气设备,设计依据标准:GB3836.1-2010、GB3836.9-2006,浇封型电气设备:一种将整台设备或部分浇封在浇封剂中,在正常运行和认可的过载或认可的故障下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m型技术为1区防爆技术),是一种隔离型防爆技术。在没有形成专门标准前,将这种技术称为特殊型(Exs)。主要适用于电子组件单元(电子整流器)、线圈部件、超声波探头等产品。,通过充油的方法,防止设备可能产生的电火花与可燃性气体环境的接触。,浇封材料必须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需配置适当的液位、油温检测控制电路。,允许电气设备存在移动触头、电弧、电火花或危险温度。适用于大电流开关装置、变压器等产品。,6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原理,粉尘防爆型电气设备,7防爆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第7部分,防爆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7防爆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环境要求,按照GB3836.1-2010的规定,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为:(1)环境温度:-2040;(2)大气压力:80kPa110kPa;(3)标准氧含量体积比为21的空气。对在超出上述范围以外的环境条件中使用的电气设备需要特殊考虑。,运行中的环境温度和附加标志,7防爆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设备外壳,外壳材料材料(1)轻合金外壳允许的质量百分比:对于0区,铝、镁、钛和锆的总含量不允许大于7.5;对于1区,镁的总含量不允许大于7.5;对于2区,除风扇、风扇罩和挡风板应符合1区的要求外,其他无要求。(2)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耐热和耐寒性能(热稳定性);静电电荷;耐光照性能;透明玻璃罩及观察窗热剧变试验(3)胶粘材料热稳定性,7防爆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外壳防护等级(1)IP等级:增安型、n型、粉尘防爆型电气设备产品一般应满足IP54;但是并非所有防爆型式均要求具有IP等级。如隔爆型不要求满足IP54。因此,设备的设计或选型必须同时考虑产品环境相适应要求。户外要求不低于IP54;清洁户内要求不低于IP20;浸水设备要求不低于IP68。(2)衬垫保持在外壳防护等级与安装或者维护规定打开的衬垫接合面的情况下,衬垫应粘附或固定到配合面的一个面上以防止丢失、损坏或不正确的组装。,7防爆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外壳强度,外壳抗冲击试验,7防爆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电缆引入装置,(1)电缆引入装置标志(2)电缆密封(3)封堵件(4)引入装置中的橡胶密封圈应按规定的老化试验合格(5)密封圈式引入装置通用试验要求,8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第8部分,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8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防爆电气设备选型的一般原则,(1)安全可靠性原则(2)符合法规(3)环境适应性原则(4)可维护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8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区域选型原则,8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物质所属的类别与级别选型原则,场所中气体或蒸气分类/分级与允许使用设备类别/级别的关系表,8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物质所属的温度组别选型原则,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表,8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根据粉尘类型和区域选型,防粉尘点燃电气设备的选型,8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根据粉尘点燃温度组别选型,对于A型设备,其最高表面温度应不超过相关粉尘云最低点燃温度(Tcl)的2/3,即Tmax2/3Tcl;且当存在粉尘层厚度至5mm时,其最高表面温度还应不超过相关粉尘层厚度为5mm的最低点燃温度(T5mm)减去75,即TmaxT5mm-75K,取两者较小值。,对于B型设备,其最高表面温度应不超过相关粉尘云最低点燃温度(Tcl)的2/3,即Tmax2/3Tcl;且当存在粉尘层厚度至12.5mm时,其最高表面温度还应不超过相关粉尘层厚度为12.5mm的最低点燃温度(T12.5mm)减去75,即TmaxT12.5mm-75,取两者较小值。,8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基于EPL的设备选型规则,基于设备EPL的选型规则,9防爆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第9部分,防爆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9防爆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线路的安装,电缆布线的安装要求与规定,(1)0区电缆系统(2)1区、2区电缆系统(3)外部影响(4)电缆穿过不同区域的隔离措施(5)电缆引入密封夹紧要求(6)其他安装要求,9防爆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导管布线的安装要求与规定,(1)爆炸危险环境导管配线允许使用的导管要求(2)导管与导管、导管与导管附件及导管与电气设备间的连接(3)隔离密封件(4)防爆挠性连接管(5)1区、2区钢管配线技术要求(6)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电气设备、钢管与钢管附件之间的连接要求(7)其他安装要求,9防爆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可燃性粉尘环境电气线路的安装,电缆布线的安装要求与规定,(1)电缆类型(2)静电聚积预防(3)粉尘聚积预防(4)阻挡层(5)软连接,9防爆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导管布线的安装要求与规定,(1)导管系统的类型(2)导管系统的连接要求,9防爆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本安防爆系统的安装,本安防爆系统概况,(1)现场设备(2)关联设备(3)连接电缆(4)齐纳式安全栅的选用原则,本安防爆系统简图,9防爆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本安系统的安装,(1)本安系统接地要求(2)本质安全型及关联电路安装要求(3)T1T4组本质安全系统铜导线截面积要求,9防爆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安装要求与规定,(1)防爆电气设备安装的通用要求(2)隔爆型电气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3)增安型电气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4)本安型电气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5)浇封型电气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6)充油型电气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7)粉尘防爆型电气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8)2区防爆电气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9)防爆电气设备常见的安装问题,10防爆场车主要防爆系统及防爆技术,第10部分,防爆场车主要防爆系统及防爆技术,10防爆场车主要防爆系统及防爆技术,10.1防爆场车的发展发达国家防爆场车与普通车辆的比例一般是2:100,而我国仅为2:1000。我国场(厂)内机动车辆从2000年以来,一直高速增长,到2011年已由2万多台发展到近30万台。按照发达国家2:100的比例,我国防爆场车的需求应为6000台左右。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石化、纺织、医药等行业正蓬勃发展,防爆场车的实际需求量应比国外发达国家要广而多。随着防爆安全意识的提高、防爆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多的企业会重视作业场所防爆安全问题而使用防爆场车。防爆场车的防爆安全监管和检验会越来越紧迫。例如,防爆性能要求须全面考虑蓄电池防爆场车和内燃机防爆场车;出现适应于1区、IIC级环境用的防爆场车。,10防爆场车主要防爆系统及防爆技术,10.2防爆场车分类根据动力源:分为内燃防爆场车和蓄电池防爆场车两类。,防爆蓄电池箱,防爆内燃机,10防爆场车主要防爆系统及防爆技术,根据爆炸性环境不同,按照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进一步进行细分。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防爆叉车划分为2G、3G级别,其中3G车辆只能在2区使用、2G车辆可在1区、2区中使用,但均不得进人0区中使用。用在可燃性粉尘危险场所的划分为2D、3D级别,其中3D车辆只能在22区使用、2D车辆可在21区、22区中使用,但均不得进人20区中使用。,10防爆场车主要防爆系统及防爆技术,10.3防爆场车防爆技术标准(1)型式试验最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型式试验规则增加了防爆性能型式试验要求。(2)防爆基础技术专业标准GB3836防爆系列标准GB12476粉尘防爆系列标准GB25286非电气设备防爆系列标准,10防爆场车主要防爆系统及防爆技术,(3)防爆叉车专业标准GB19854-2005爆炸性环境用工业车辆防爆技术通则(依据据欧洲标准EN1755:2000工业车辆安全可燃性气体、蒸气、烟雾和粉尘潜在爆炸性环境用车辆修制定)GB20800.1-2006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第1部分:可燃性气体和蒸汽环境用类内燃机GB20800.2-2006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第2部分: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类内燃机GB20800.3-2008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第3部分:存在甲烷和(或)可燃性粉尘的地下矿区巷道用I类内燃机GB/T26950.1-2011防爆工业车辆第1部分:蓄电池工业车辆,10防爆场车主要防爆系统及防爆技术,10.4防爆场车主要防爆系统(1)电气防爆系统防爆场合为满足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综合防爆性能,在设计或改造过程中常采用的主要防爆技术可分为:电气防爆技术,非电气防爆技术。其中,电气系统作为常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