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东西》读后感_第1页
《不分东西》读后感_第2页
《不分东西》读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不分东西读后感想着写一篇不分东西的读后感,所以我就把这本书又从头翻了一遍。早前一直听说,好书要读几遍,今日确实亲身体验到这一番道理。不可否认,不分东西是今年书市上新闻传媒类上的一本好书。立志做新闻的人,亦或者对新闻行业感兴趣的人,都不妨一读。作者闾丘露薇是长年工作在新闻一线的名记者。她在书中分享的阅历和经验能够让我们年轻人在这条路上走的更明朗,更理智。应该也有读者和我一样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书名叫“不分东西”我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阅读。我努力地解析字里行间夹杂的思想碎片,再结合自己的些许看法,最终汇总成当刻的“观念”。在还没把整本书翻完之前,我始终不敢胡乱断定“不分东西”的意义。今天我又重新读过一遍,发现这次对“不分东西”的理解居然不同于上次。这种情况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很真实。对于资深的新闻人而言,他们思考的范围和追求的层次已经不单单停留在技巧层面。他们发现了比技巧更难应付的一道坎,即是新闻人的立场。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很好的观点,她认为新闻不关乎技巧,新闻关乎的是价值观。“当我们讨论记者这个职业的时候,他们(指年轻人)更加关心技术性的问题,而不是价值观方面的问题,2/3而新闻其实无关技术,新闻就是关于价值”闾丘露薇在书中提到一个现象,“有很多学新闻的学生问我,做记者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我总是告诉他们,新闻最需要的是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技巧,恰恰是必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作者所提到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其实也是基于价值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新闻人心中,也有自己的一片江湖。新闻人选择了一份成天与现实打交道的工作。他们每天都在做“理想与现实”的选择题。目前的语境下,新闻机构、新闻单位都还无法脱离权利的掌控,完全为公益出声。作者在文中提到,近乎所有的新闻机构和新闻报道都带有自己的立场和偏见。在这样的情境下,新闻人更加坚持正义感、使命感和道德感,坚守底线。社会上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优秀学生很多,但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却不多见。偏见、狭隘民族主义、停留在事物表面的认识、妥协心理、缺乏公民意识等等,都在书中被狠狠揭露。新闻发展到今天,也是一门学问。所谓的“新闻无学”论,不够准确。大多数人觉得做新闻是件危险操劳的工作,尤其是记者这个职业更是处在风口浪尖上。这种见识,大多是由于他们看到了记者被打被杀的影像或新闻事件。其实做记者真的不容易。作者在新闻民工这章中就表述了自己的看法。作者提到,新闻人最大的欣慰3/3来自新闻本身。“作为一个媒体人,虽然走的有点累,但是很多时候,幸福和满足感也恰恰来自这份职业,以及所处的这个时代”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正如当我听到有人说做记者太危险以后打死都不做记者时,我对这种带有偏见的看法都持嗤之以鼻的态度。马克思在青年时就说过,自己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