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A“驱遣”“摘录”“接触”“聚集”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B“驱遣想象”“所见所闻”“意境优美”“原始社会”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C“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这句话的主干是“读者会面”。D“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这句话是一个假设复句。2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一位网友这样评论道。B迎面走来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C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D以网络诚信,消费无忧为主题的“3.15”电视宣传活动即将开播。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汉字。(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n xn rn(_)张开了眼。(2)鸟儿将窠cho(_)安在fn hu nn y(_)当中,高兴起来了,h png yn bn(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ng yn(_)的光,hng tu(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4)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_),戴着l(_)的。他们的草屋,x x sh sh(_)的,在雨里jng m(_)着。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喜旺的年谷凡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地方又会不通车。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这几天,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就起了床,等喜旺把早饭做好,天上居然飘起了雪花。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60多岁了,还有高血压,平日里,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放学的时候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让雪不要再下了。“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的,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影跑过去。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跑了一会儿,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喜旺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爸妈妈真的出现了。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他们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莫名的委屈油然而生。爸爸妈妈已经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己才6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他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爸爸妈妈都认不出了。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不回家过年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没有放呢!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里?你爸爸妈妈回来了”(有删改)4 . 喜旺在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 . 第段中画线句子能否删掉?为什么?6 . 第段和第段对雪的描写,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7 . 第段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8 . 有人说:“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在每个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毕诗成的别让“心酸手机”灼伤“爱的能力”,完成下列小题。这几天,重庆一名小学生的“心酸作文” 爸爸看手机在网上热传,“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孩子对“看手机家长”的真实刻画,戳中了很多爸爸妈妈的心。有教师就此做课堂调查,超过1/3的孩子举手表示家长常常因为玩手机而忽视他们,让人很心酸。这是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的“攻城略地”,丰富及时的资讯、花样繁多的游戏、方便快捷的服务,将手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人们在畅快享受的同时,也遭受着某种情感“病毒”的入侵。有些“低头族”把孩子搞丢了都没有发觉,而在许多孩子眼里,爸爸是“拿手机查资料的”, 手机是妈妈的“女儿”,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不只是孩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越来越多的“心酸”已经表明,这正在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成为某种亚健康的群体文化心理。手机玩到烫手,灼伤的是亲情与友情,尤其是最需要家长陪伴和呵护的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绝不只是提供物质的保障,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往往会患上“感情饥渴症”, 对他人的冷漠,对社会的敌视,对自己的厌弃。因此,“为了孩子,请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已成为世界多国民众的共同呼声。“烫手的手机”只是一个拽走当下注意力的代名词。“智能手机烫手”的本质命题,是我们的内心怎样葆有爱的能力,怎样葆有爱的品质。和老人孩子坐在一起,和朋友同事坐在一起,只是一种“陪着”的形式,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交流,没有沟通、理解与责任感,不可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一个有血有爱的“成员”。人际相处需要时间,更需要质量。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在虚拟网络上的社交达人,却是真实生活里的冷漠者;每个人常常被圈在自己的世界里,众声喧哗中强化着孤独。更严峻的现实是,我们正在将这种基于技术进步催生的“新时代病”,肆无忌惮地传递给下一代:我们自以为追赶着时代的潮头,简单地塞给他们先进的电子产品,哪管这些产品里,藏着既会伤害视力、又会伤害热情的冷漠病毒。手机再智能,终究只是人的工具,如果不能理性驾驭它,人就会沦为工具的奴隶。当一个又一个孩子,用稚嫩的笔写下他们的困惑与控诉时,每一位成年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一些刺痛、尴尬与检省,进而有改变的行动。9 . 文章以“别让心酸手机灼伤爱的能力”为题,有什么妙处?10 . 文章第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1 . 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远尘淡墨调烟雨瓷板上的中国书画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 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书画行走瓷板,笔墨线条在釉彩间舒展舞蹈,古典诗文在瓷板上低吟浅唱,刚强者有了柔软的面容,柔软者有了刚强的筋骨,正合乎中国人的太极之“道”。惟其得道,“瓷”与“书画”这两门中国传统技艺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理念和艺术感染力才能更长远的彰显。 (摘自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微信平台)12 .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13 . 阅读全文,说说“瓷”和“书画”这两门传统技艺结合蕴含了哪些值得人们欣赏的品味?14 . 中国陶瓷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需要一个过程,阅读(1)(2)段,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文字。古陶瓷文字-陶瓷模印文字-(_)-(_)15 . 阅读(3)(4)段,说一说瓷板作书画和纸上作书画的区别。16 . 文章第五段列举“珠山八友”的例子有什么作用?17 . 链接积累: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请写出王维使至塞上体现“诗中有画”特色的句子。四、句子默写18 . 古诗词填空。(1)我寄愁心与明月,_。(2)_,一夜征人尽望乡。(3)夜发清溪向三峡,_。(4)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5)日月之行,_;_,若出其里。(6)请写出跟“雪”有关的一句古诗:_。五、诗歌鉴赏19 . 阅读贾岛的寄韩潮州愈,完成下列小题。寄韩潮州愈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注)韩愈写了一首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这首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契,流露出一种深情的眷恋和神往的心曲。B颔联中一个“来”字与“过”字表明二人高山流水,肝胆相照。C韩愈在诗中写道:“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贾岛实写潮州的瘴气,以“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这两句来劝慰祝愿。D此诗直如澄清的泉水,字字句句从丹田流出,语言酷似韩愈的左迁蓝关示侄孙湘,可以称得上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2)请赏析这首诗的尾联。六、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记三养苏轼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招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日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元符三年八月。(选自东坡志林)注:一爵一肉:喝一杯酒吃一种肉菜。盛馔(shng zhun):丰盛的饮食。过是:超过这个标准。20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可损不可增。(2)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21 . 翻译划线句子。有招我者,预以此先之22 . 苏轼临终前的几年,生活极清苦,而其品行、操守受到后世盛赞。请结合全文分析,“三养”主要体现了苏轼哪三方面的品行、操守?七、名著阅读23 . (题文)名著阅读。“他是梁山好汉中真正的名门之后、将门虎子。他自己是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