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1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2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3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学习藤野先生,我们认识了hu (A.诲 B.悔)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的藤野先生,他激励鲁迅继续写令“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到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 甲 (A.遗愿 B.遗嘱)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十米跳台跳水冠军的 乙 (A.雄姿 B.英姿);朗读一着 (A.zho B.zhu)惊海天,我们心潮澎湃,豪情万丈,_,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为文中处拼音选择正确汉字,根据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处:_处: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乙)_(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A.追思与缅怀 光荣与梦想 决心与信念 B.光荣与梦想 决心与信念 追思与缅怀A追思与缅怀 决心与信念 光荣与梦想B光荣与梦想 追思与缅怀 决心与信念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也谈“到此一游”几乎每个国庆长假,都俨然是全民出游的时节。每每此时,都有不少“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新闻出现,并且引发热议。其实,游客喜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行为,是有一定深层原因可以探究的。人作为生命体,相对于其他动物,就在于试图追求某种“意义”或者说“永恒”,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超越生命体的有限性。比如,人可以选择通过出人头地成为名人、英雄而使自己的事迹、成就流芳百世;还可以通过产出今天谓之知识产权对象的智力成果、作品而将“自己的思想”传之久远。可以说,追求永恒是人类的本性,但追求永恒的手段和途径各有不同,且有层次之分。实际上,在名胜古迹刻涂诸如“某某到此一游”字样的行为就是一种追求永恒的任性层次或状态。确实,中国自古就有在山石或建筑上题字的传统,也可以说,今日游客的行为有仿效古人做法的意味。古代文人们热衷于题壁作诗,以致古诗里专门有个种类叫题壁诗,不少诗歌就是这样得以传播开的。也有的皇帝喜欢在巡游中题诗词于名山胜水,以示临幸。然而,总的来讲,古人题词与今日游客的做法还是存在很大不同。从写作的主体来讲,在古代农业社会,有能力出游并有资格题诗作词的人一般都是社会的文化精英阶层。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而现在很多游客,既写不出像样的诗来,也没有什么书法功底。再就客体即题诗作词的载体来讲,古人虽然也是用料广泛,但并不会选择在受到法律保护的文物上或者国家明确禁止的载体上题诗作词;此外,与第一点相联系,古人所题的内容大都比较有文化意蕴,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美感,能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总之,古人题诗作词达到了悦人悦己的效果,具有正外部性;而今日游客的做法,仅是一种赤裸的自我宣示和标榜,只具有悦己效果,不具有正外部性,而且可以说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破坏了名胜古迹的完整,降低了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减损了其他游客的旅游收益等。因此,这种在名胜古迹上刻涂字画的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明确禁止,相应的责任人也应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面对一种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民众行为方式,仅仅禁止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科学的引导方式。首先,我们要考虑到民众在景区有抒发自己心情的心理需求,因而可以设置一些供游客签名留念甚至是涂鸦的设施。当然,墙上的内容是需要定期清理的(电子设备除外)。实际上,我们的室内博物馆、展览馆大都已经设置了相应的具有留言功能的设备,只不过没有把这种做法延伸到开放性的景区而已。另外,我们也要允许游客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在景区留言墙上有更多个性化的表达。再者,也是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对民众进行意识和思维方面的引导。这其中,核心就是民众的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或者说是如何处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一些人之所以难以树立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是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社会,人们以家族、村落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安土重迁,进而形成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人们基于因关系远近亲疏、身份高低贵贱而形成的“礼”进行交往、活动,谈不上什么公共理性和公共意识。换句话说,只有在与陌生人相处的过程中,只有在一个由陌生人构成的空间内,只有在脱离了熟人社会的环境中,才谈得上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的问题,也即如何在公共场所或空间选择自己行为的问题。而这种陌生人社会,正是工业生产方式以及城市的兴起所带来的结果。众所周知,今天,我们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仍然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因此,立基于陌生人社会之上的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自然也仍处于一个不断培育的过程。2 . 作者探究出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行为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人们树立了公共理性或公共意识,导致在名胜古迹上刻涂。B游客认为自己的书法功底深厚,刻画在名胜古迹上可以让其得到更有观赏性。C游客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试图以此来追求某种“独特的思想意义”或永恒。D现代人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个人素质低下从而导致的行为。3 . 作者在文中详细分析了古人题壁作诗的做法,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人所题的内容大多不会降低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具有正外部性。B古人出游时题壁作诗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美感,可随意题在名胜古迹上。C有能力出游并有资格题诗作词的古人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精英阶层。D古人题壁诗也是证明自己的存在,超越生命体有限性的表现形式。4 . 面对民众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现象,下列表述最符合文本观点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认可这种人类本性追求永恒的做法。B只要具有正外部性,可以允许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C我们要不断培育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D民众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行为既要禁止,又要加以引导。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冯立,是赫赫有名的清华“书神”。冯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主题入手,或谈谈读书所得,或谈谈阅读技巧,最后还要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在千山万水间枕典席文经典的力量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碎与读这些都是冯立写在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从大一结束时制定读书计划开始,转眼已是历史系博士二年级的他完成了第十七个一百本读书计划,仔细算一下,相当于一年读二百多本书,平均三天读两本。这样的速度,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长期的坚持的坚持了。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蓝色的运动上衣,鼓鼓囊囊的旧书包,梳不平的头发,略微有些胖,笑眯眯的。当他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本书,没想到上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三百本的目标,一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一开始他按照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生必读书单看了几本,很快就发现,人不可能按照书单一本一本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刷到某个成就而读书,读书时顺其自然的,一本接一本。如果你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可以找到相关的书来看,还可以找书中提到过的其他书来看,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5 . 冯立成为“书神”,不仅因为阅读量大,还因为有他自己的读书方法。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最深?请把它写下来。6 . 许多人惊叹于“书神”冯立的阅读速度之快,但也有人对这种阅读速度有不同的看法。请联系下面任意一则或几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链接材料:材料一:读书方法通常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材料二:比起读书形式和阅读数量,实在的内容和深入的思考更重要。材料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注释:不求甚解: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再一字一句上下功夫。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论语十二章(节选)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为人谋而不忠乎(_)(2)四十而不惑(_)(3)淫慢则不能励精(_)(4)险躁则不能治性(_)8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9 . 为什么孔子认为“贤哉,回也”?10 . 以上选文都有关于学习的内容,但所谈角度各有不同。请分别加以说明。四、情景默写11 . 古诗词名句填写。(1) _,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诗经关雎)(3)曲径通幽处,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5)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品格的句子是:_,_。(6)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两句诗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碳能够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五、语言表达12 . 观察下面黎雄才的画作松涛云海,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六、综合性学习13 . 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交友之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朋”和“友”的甲骨文字形,并解释了其含义。假如你是班级的一员,请结合图形及注释说说你对交友的看法与认识。(注)“朋”字造字本义为并列系在一起的两挂贝壳。“友”字字形像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七、作文14 . 命题作文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自选(诗歌、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