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陕西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陕西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陕西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4页
陕西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河边盐道上的三道闸门固定出上、中、下三个码头的位置,。院落前的临河廊亭面对着河面的清凌,昔日繁荣的景象只能在古街才能找到踪迹。上码头榕树下的老宅依然,屋里的主人已不知道码头的历史。顺河而下,陈家祠堂富丽堂皇,青砖灰瓦,门厅三重,院落深深。AB CD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 )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3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反既往脑羞成怒格物致知锋芒必露B潜心贯注相形见拙重峦叠障眼花缭乱C一代天娇根深蒂固物竞天择不容质疑D一视同仁恪尽职守中流砥柱销声匿迹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执著(zh)寥阔荣膺 (yng)忧心冲冲B沉湎(min)狼藉木讷(n)好高骛远C发酵(jio)佝偻瞥见(pi)根深缔固D拮据(j)蓦然羸 (li)弱马革裹尸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作“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B阿长与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C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D唐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他通过桃花源记表达了对和平社会的追求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6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彰显的是一个民族。B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C报名者和录取者比例悬殊,用“百里挑一”来形容丝毫不过分。D钢厂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李洪兴我们离经典有多远?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原稿原书原函,离人们只有最后一层专藏库玻璃门的距离。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韵也随着人群流动。文化的书函,在这样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刊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也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一位学者在美国考察时,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允许他在库房里对感兴趣的玉器进行测量线绘,并赠送了一些玉璧的原版彩色照片。这位学者想在书中使用相关素材,致信征询,馆长表示“很高兴在你的书里用了一些佛利尔收藏玉器(照片)”。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例如,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这样才是有尊严”。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才无愧于近600年积淀。可以说,从实物到数字,从文物修复到展示,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辐射力,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这是一代代人传承、发展着的文化,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促人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这样的震撼,很多人感受得到,却表达不好。现代景观社会,各种“奇观”炫目,目迷五色却难以静心,思想容易扁平化。这个时候,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让心灵和生活都更加丰盈;更有利于涵养时代的文化水位,让时代和社会都更加丰厚。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生活、全面发展所需?文心雕龙有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在古人看来,人可以用内心感知天地之道、世界万物,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时,便容易产生文学、艺术,最终积累成文化、文明。但别忘了,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对文化的一次触摸不能空无对象。只有真正推开文化的大门、打开经典的书函,让更多的人走进去,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7 .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8 .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9 . 第段中将故宫博物院和有的场所、文保建筑、文物放在一起写,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10 . 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美美与共”指的是什么?11 . 读完全文,简要谈谈你对文化走向“大千世界”有什么看法?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母亲的中药铺甘典江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年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耽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本文有删改)12 . 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13 . 第段中作者由药名引发诸多联想,这样写有何用意?14 .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1)注意第段中“抓药”时加点的动词,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5 . 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这句话的含义。三、对比阅读(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16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微斯人,吾谁与归?17 . (甲)文中的“本心”是指_,“古仁人之心”在(乙)文中的具体体现是_。(甲)(乙)两段都运用_的表现手法。18 . 请联系两文谈谈你所领悟到的生存智慧。四、句子默写19 . 古诗文名句默写。(1)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3)使至塞上写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4)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5)钱塘湖春行中写莺燕报春的诗句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 . 解释词语“一任”“零落”的意思。21 . 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六、综合性学习22 . 某校七年级(1)班选举你担任班刊主编,现在需要你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请你命名】班上决定办一份班刊,请你为它取一个文雅且富有文学气质的名字(不超过10个字),再用简短的话(不超过50字)说说你取这个名字的理由。(2)【办刊流程】下面是这份刊物创办前的计划书,请补充完整。程序一:组建班刊编辑部;程序二:征集刊名及办刊建议;程序三:;程序四:征稿并拟定班刊出版时间表。(3)【挺身应对】班刊拟写一副对联,目的是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勤写作。下面是编辑部拟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读经读史读旧事(4)【材料探究】下面是2017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的“各媒介接触时长对比表”,说说你从表中的研究发现。年度图书报纸期刊上网手机Pad(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2016年20.2013.156.6157.2274.4013.885.512015年19.6917.018.8354.8462.2112.716.82七、作文23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1)命题作文“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宗璞文章紫藤萝瀑布的开头。一树盛开的紫藤罗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经历?什么让你得脚步停住?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2)以下是一则新闻报道,请仔细阅读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1974年,国家登山队选中25岁的夏伯渝。次年,他和队友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遭遇暴风雪,下撤途中双脚严重冻伤,不得不截肢。为了实现登顶珠峰的梦想,他装上假肢继续训练。这期间他又痪上了癌症,经历多次手术,仍不放弃梦想。康复后,他加大了训练量。2018年5月14日,69岁的夏伯渝,戴上假肢,第一次站在了珠峰的顶端。他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