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酝酿(ning)宽敞咄咄逼人(du)花枝招展B应和(h)嘹亮翻来覆去(f)呼朋引伴C吝啬(s)静谧淅淅沥沥(x)喜出望外D贮蓄(ch)决别波光鳞鳞(ln)各得其所2 . 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蝉蜕云霄浑为一谈B碣石轻捷并蒂莲披蓑带笠C分歧渊博倜傥人声鼎沸D憔悴决别静谧咄咄逼人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B“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C在曹文轩系列“成长小说”中,来自生活的素材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相得益彰。D书卷气来自孜孜不倦地读书,在幽幽书香日积月累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一对一”爱心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如何去关爱他人。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还能再度升起。C今晚,天津队将同北京队争夺团体冠亚军。D石榴性味甘、酸涩,是一种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两倍。5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作家。B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虎符屈原,历史剧女神星空。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等。D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书中记载的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二、现代文阅读阅读郑振铎的猫,回答下列小题。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6 . 对文中“我”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情绪化极强、多愁善感。B发现冤屈无辜后后悔自责,表明其内心善良,严于自省。C凭表面现象判断是非,不可取。D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7 . 这段话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A议论B记叙C抒情D描写8 . 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结尾部分的感叹句强到地表现了“我”的悔恨和自责。B最后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自己伤害了无辜的动物,内心充满了内疚和自责。C“我的良心受伤了”是因为第三只猫竟然死在了邻居家的屋脊上,我很没面子。D我武断地冤枉了第三只猫,使之含冤死去,我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负罪感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所以永不养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敲铜锣的孩子袁省梅(1)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2)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了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额上冒着汗,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热闹。(3)开始演出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脱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4)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一把亮闪闪的尖刀顶在那孩子的脖子下,另一头的尖刀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一旁的铜锣皮鼓霹雳啪擦,敲打得紧紧慢慢。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圈走得缓慢,沉重。只见那孩子的脸胀得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深戳进了他的喉里。细的棍子一点点弯曲,弯曲终于,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在人们的唏嘘中,棍子咔嚓折断。那孩子和黑脸大汉慢慢收了气息,微微笑着向一周的人们鞠躬致意。(5)人们看着那孩子,顺出一口气,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来。人们是没想到这小小孩子,黑黑瘦瘦的,还有这般好的气功。有胆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6)锣声又响在羊凹岭的巷子时,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那孩子见了门,不进去,站在门口把铜锣敲得响亮。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给点啥。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出了门,他把铜锣里的粮食装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7)走到二豁子门口时,巷里闲坐的人使着眼色不让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门口敲铜锣。二豁子没有男人,一个寡妇扯着七个淌鼻涕的娃娃,日子过得烂抹布样皱巴。况且,凭着二豁子的性格,她能给你一口唾沫一顿斥骂,还能有什么?(8)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9)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的二豁子看见那孩子手上捧着锣,站在当门口,脸上就黑下一层,撅着嘴,不耐烦地摆着手,走走走。(10)那孩子却不走。(11)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着她,短的头发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点可笑。(12)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13)那孩子不说话,也不走。(14)门口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都说留下吧,给二豁子当儿子吧。(15)捧铜锣的孩子还是不说话,笑笑,把铜锣往二豁子脸前凑。二豁子看见铜锣暗哑的光映出那孩子一张谦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见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强,好像是,还有点忧郁。(16)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17)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18)有人说,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个讨饭的一样可怜。(19)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地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20)那孩子走了好一会儿了,木槌撞在铜锣上的声音,当当当,还清凉凉地响在二豁子的耳边,细碎,纷乱。(21)这娃,脾气还挺大。(22)嗤,再大也是个耍把戏讨饭的。(23)别说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声,白白黑黑的碎语刀切般没了,人们瞪着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气了。(24)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25)人们撵着二豁子时,她已经往回走了。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人们看见那孩子的手上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过了一会儿,那孩子提着铜锣还在那儿站着。(26)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9 . 根据小说相关情节,请将二豁子对敲铜锣孩子的态度的变化补充完整。不耐烦(_)(_)帮助10 . 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敲铜锣孩子的性格特点11 .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12 . 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三、句子默写13 .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2)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3)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4)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的诗句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4 . 陋室铭的文体是_,爱莲说的作者是_。15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调素琴(_)(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3)无案牍之劳形(_)(4)亭亭净植 (_)16 . 作者在陋室铭的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17 . “莲,花之君子者也。”如果请你从爱莲说中选择一个四言或六言的句子代表莲的“君子”之风,你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18 . 表述志向和情操时,作者没有采用直白的方式,而是以物为喻,写的比较含蓄,这种写法是什么?请说说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9 . 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断肠的触发物。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20 . 这首小令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综合性学习21 . 综合性学习。 仁,rn,从人从二:从人,表示一个站立的人;从二,表示:(1).代表数目字,复数。(2).代表天、地,指做人要效法天地。(3).作“丄”字用,为上。(1)仁兄 表示()含义,仁义表示( )含义。 (2)试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孔子“仁”四个方面的思想内涵。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3)作为中学生,结合实际,提出一项关于“仁”的倡议。七、作文2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广袤森林中,你绝不可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茫茫人海里,你也不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