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编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编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编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编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o)折腰(sh)风搔文采B嘶哑(sh)摇曳(y)凶涌腐烂C冠冕(min)鲜妍(yn)呢喃飘逸D娉婷(pn )柔嫩(ln)海侠曼游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踌躇彷徨马革裹尸九曲连环B分岐瞬息人声鼎沸养精蓄锐C撺掇羸弱迫不及待锐不可挡D颦蹙默契毛骨耸然变幻多姿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中华之“礼”钱穆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礼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异,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的精神是恭敬辞让,言行有节。“”,“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恭敬辞让是礼的根本精神。礼的作用在规范和节制人们言行,使人言行有度。表现于言行,就是守规矩,讲礼貌,不任性。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不合乎礼的现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礼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辉煌。(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3 . 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之礼。B礼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C礼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D中国文化中的礼,内涵极其丰富。4 . 根据文意,从下面三句话中选择一句填入文章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恭敬之心,礼也B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C居上不宽,为礼不敬D来而不往非礼也5 . 结合本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该如何用“礼”规范自己的言行。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落叶落叶在春天纷纷而下,这是南国特有的奇观。北国的朋友也许以为怪异。因为,在北方,落叶在秋而不在春。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当在这个时候,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黄金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gn zh红青,微带红的黑色)。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阵雨了。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树丫,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南国的落叶却不是这般情景。落叶的颜色是浓重的苍青。在地上铺出苍青的织锦,而在树上,也是浓重繁密的苍青色,教你抬头看不见一点蓝天的影子。可是,在这浓蜜的苍青的树冠上,你看吧,春潮般地泛起来多少嫩绿的新叶的波浪!这是万木争荣的季节。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威严地站立着的,已不是冷酷的冬。老叶不必作悲壮的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过那冷酷的冬。在这里,就连冬天的阳光也灿烂如碎金,雨水温润而充足,地表下有取之不尽的营养。万木在和风中一样做它们欢乐的梦。时序如轮旋。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装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生机。而这时,我走在无论哪一片林子里,无论哪一棵树下,都欣喜地看见,每一棵树上都蓬勃地怒发出新叶。我看见新叶高标出老叶覆满的树冠军。我听见新叶在歌唱,唱它们新生代的歌。我听见新叶在呼唤,呼唤未来的鲜花和甘果。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老叶沙沙哗哗而下了。然而,老叶没有悲戚。老叶也一样歌唱它们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成长。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6 . 选文开头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7 . 选文第段中“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老叶的“历史使命”是什么?8 . 为什么说北方的落叶是“悲壮”的?9 .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两幅落叶图。那么,北国落叶和南国落叶有什么不同?10 . 文章最后说“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了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呢?(不少于30字)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范仲淹罢宴)(注释)邠(b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缞绖(cu di)丧服,这里指穿着丧服亟(j)急迫地.赗(fn)敛:下葬入殓的衣服。怃(w)然:形容失望的样子彻:通“撤”,撤去。赒(zhu)同“周”救济。11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2)是进亦忧(_)(3)先天下之忧而忧(_)(4)使毕其事(_)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13 . (甲)文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迁客骚人的情:_古仁人的情:_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_14 . 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四、句子默写15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_,猛浪若奔。夕日欲颓,_。_,良多趣味。_,志在千里。大自然的美景能传达诗人的情绪。如黄鹤楼“_,_”诗句中,崔颢用明丽的景色反衬思乡之情;渡荆门送别“_,_”诗句中,李白化静为动,表达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五、诗歌鉴赏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6 . 联系全诗,说说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话的理解。17 . 对行路难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而有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B这首诗巧妙运用渡黄河、登太行、济沧海和吕尚、伊尹等历史人物的典故,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感情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C号称“酒仙”的诗人李白面对朋友为他摆设的豪华酒宴而“不能食”“心茫然”,可见诗人固执己见,对友人的感情毫不在意。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逼真地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六、名著阅读18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两题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这两段文字选自水浒传, “胖和尚”是,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格特点)的人。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之一,该情节名为,请再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情节。七、综合性学习19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举行“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如果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2018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更好地满足市民对阅读的精神追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将最爱阅读的城市留在河南,4月22日,河南省图书馆举行了“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河南”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掀起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潮。_(2)分析下表,说说你得出的结论(不得出现数字)。 读书现状调查表年级调查项目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2小时0.5小时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27.8%35.8%45.6%_(3)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_20 . 综合性实践活动(江淮环保我来宣传)6月5日是世界第48届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设立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到改善环境质量的行动中来。(1)根据上面材料,请替“江淮环保”撰写一则公益广告。要求:构思新颖,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江淮环保,我有心得)(2)下面是小明参加“江淮环保,从我做起”后的一段感悟,请你帮助修改。培养环保意识,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甲)注重提高节能习惯,拒绝物质至上的消费文化,把“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牢记于心,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要身体力行深入学习低碳环保知识,将节能低碳的环保意识和生活知识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甲)处划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 (江淮环保,我来行动)(3)小明同学的妈妈购买了大量的一次性筷子,供家庭使用,小明觉得不符合环保理念。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劝说妈妈?八、作文21 . 按要求作文。请以“我在_中成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读书”、“挫折”、“友爱”、“宽容”等;(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22 . 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晚了一分钟(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