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始龀、豆蔻、而立来表示年龄的称谓。始龀一般指七八岁。如:愚公移山里面的“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B古代常用“阴”和“阳”表示方位。如:“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里面的“河阳”即表示黄河的北面。C“左迁”一般指被贬官。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面的“左迁”即指被贬官。D古代“三”“九”常用来表示概数,如“三思而行”“九牛一毛”,曹刿论战中的“齐人三鼓”中的“三”也是概数,表示多次。二、字词书写2 . 给下列的加点的字注上拼音。德馨鸿儒调素琴案牍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唐佣的与狼共舞一文,完成下列小题。在进出拉萨的必经之路上,我拦下了一辆拉柴火的卡车。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四川。司机扎西是个强悍的藏族汉子。汽车平安无事地把险峻的念青唐古拉山抛在身后,进入相对平坦的美塘草原反而出了麻烦。待我从梦中惊醒,汽车已经离开公路几十米,被一块面积不大的沼泽地紧紧地包住了。扎西没解释出事的原因。他去了公路,希望能碰到一辆过路的车。但这种布望很渺茫,因为这条路常常是一整天也碰不到一辆车。太阳下山后气温骤然下降,估计有零下三十摄氏度。我们爬上汽年,往下扔了足够一个晚上用的柴火,不一会儿,熊熊燃烧的火就跳跃了起来。几颗寂寥的星星在头顶发出黯淡的光,草原在火光的映村下更加苍茫辽阔。扎西拿出奶茶和干羊肉,邀请我共享食物。我只喝了一点儿奶茶,起身离开火堆。扎西叫住了我:“你不要命啦?如果不想让狼吃掉,就回来听我唱歌。”我惊讶于扎西歌声的柔情,以及从柔情里分娩出来的苍凉和无奈。我问扎西唱的是什么歌。“在那雪域高原,有我美丽的姑娘”扎西说,“还有狼!”“还有狼?”“在你身后!”我一回头,果然看到两只阴森的小灯笼,那是狼的眼睛。我知道几乎所有的野兽都怕火,狼也不例外,可是那只狼却不怕。我看到它的神情充满了哀怨。这个细微的发现相当重要,它直接改变了我对狼的态度。“你别动,待我把它解决了!”扎西这样吩咐的时候,我看到他已经把尖刀对准了狼腹,准备投掷。“等等!”我急忙阻止扎西,“它是一只母狼!它肚里有孩子。扎西师傅,难道您没看出来吗?”“管它是公是母,反正是狼。不杀死它,它就要吃掉我们。它肯定饿极了!”“不对!它如果要吃掉我们,早就动手了,用不着等我们发现它。”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同情一只狼。就因为它是一位准母亲?我想,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同为孤独者的缘故。孤独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至少消除了我的防范。这是一种无法按常理解释的心理姑且叫做同病相怜吧。我相信那只狼是孤独的,否则它不会单独出现。我又发现,那只狼不仅是一个大腹便便且非常瘦弱的准母亲,它还少了一条后腿,至少那条腿的脚掌不见了,这使它的腿看起来像一根弯曲的长了毛的棍子。我试图说服扎西将他的羊肉分一点儿给那只狼。扎西欲言又止。当扎西把火拨旺时,我却发现狼不见了。扎西又唱了一些我听不懂的歌,喝光了那瓶酒,摇摇欲坠地睡觉去了。后来,我抗不住疲倦,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不过我很快就醒了,是被一种低沉的哀嚎惊醒的。是它,那只狼!这一回它再也不怕火了,因为它离火堆很近,近得伸手可触。就在那时,我意外地发现它身上结满了冰。我想我终于明白了:那只狼不仅需要食物,还需要温暖。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我将扎西没有吃完的羊腿拿在手里,扔给了它。狼仿佛笑了下,然后在离我一丈之地四肢伏地,抱着羊腿,啃了起来。我静静地看它吃肉。我很想知道它在想什么,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是一种强烈的母爱,才使它放弃了坚守了多年的某种特性,被追跟它的天敌接近我感到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夜晚。多年以前的那只狼,就这样带着诗意,走入了我记忆的永恒。3 . 结合文章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偶遇扎西,车陷沼泽_阻止杀狼,孤狼离开_4 . 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回答问题。(1)赏析第段画线句子。(2)狼仿佛笑了一下,然后在离我一丈之地四肢伏地,抱着羊腿,啃了起来。我静静地看它吃肉。(说说你对“仿佛”一词的理解)5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扎西”在小说中是个次要人物,但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B那只瘦弱、受伤的母狼出现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它因母爱而显得与别的野兽不一样。C整个遇狼过程中,“我”因同病相怜而善待母狼,扎西对“我”的想法、举动表示理解和支持。D文章结尾“我感到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夜晚”,是因为今夜独特的经历,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觉。6 . 阅读本文第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说说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以及在文中作用的异同点。(链接材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表达方式的相同点:作用的相同点:作用的不同点:阅读选文,完成小题。(材料一)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中国居民食盐消费量从11.8克/天下降到9.2克/天,下降了约22%;不过,尽管中国人的平均盐摄入量自2000年以来不断下降,但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5克/天的推荐量。查询数据发现,2000年,辽宁人均盐摄入量为10.6克/天,2009年至2011年间,摄入量有所增加,达到了11.7克/天,10年间增加了10.4%。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辽宁人均盐摄入量也属于偏多。辽宁、北京和陕西均为11.7克/天,并列排第二,河南最高,四川最低。为什么辽宁人在饮食上偏爱“重口味”的食物呢?俗话说“南甜北咸”,相比于江浙一带的清淡饮食,北方人更喜欢咸口的美食。首先,就是地理原因造成的。过去北方冬季很少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所以人们为了在冬季也能吃到多种的蔬菜,就习惯于把菜腌起来,而腌菜只有重盐才能保存较长的时间。其次,盐分在寒冷潮湿的天气中,有利于保证人们的体能。久而久之,北方人就养成了偏咸的口味。(材料二)摄入盐分过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会造成高血压,由于人们体液渗透压是恒定的,因此,每摄入1克食盐,就需要多出111克水与之配比,形成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存储于组织中。但这会导致血管中的水分增加,血管壁所受的压力随之增大,诱发高血压。12月份发布的辽宁省2014年度卫生计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中显示,辽宁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85%,也就是说,每四个辽宁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则是引发心脏疾病和中风的重要因素。与较高的患病率相比,辽宁成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仅为64.35%,也就是说,36.65%的高血压患者没有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到医院进行治疗。此外,辽宁人胃癌发病率高,也与偏爱“重口味”的饮食习惯有关。调查显示,辽宁属于胃癌高发地区,其中男性37.9/10万,女性为16.6/10万。专家认为,这与冬季北方食物单调,咸菜、腌菜成为北方冬季餐桌的常见菜肴有关,“浓盐咸汤如砒霜”,长期且单一的食用这些食物,很有可能诱发消化道肿瘤。(材料三)吃多少盐请对号入座成人:每天的摄入量为在6克以下。14岁孩子:每天摄入量应在13克,婴儿1克就行了。急性胃炎、肝硬化腹水、水肿患者:禁食高盐饮食,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肥胖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量在3克以下,服用抗过敏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每天应限制盐的摄入量在3克以下。7 . 对以上材料,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2000年以来,中国人的平均盐摄入量不断下降,但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B辽宁人均盐摄入量位居全国第二,这与处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域有关。C辽宁省2014年度卫生计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中显示,每四个辽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D小学生每天摄入量应在13克,肥胖高血压患者每天盐摄入量应该在3克以下。8 . 下面是某学校食堂中一则健康饮食的宣传语,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补足前半句,使之构成一组对偶句。_, 多蔬多果保健康。四、文言文阅读9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注释)阴:暗地里,秘密地。 雉:野鸡。(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2)对其人“将速反”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他看到难以解释的怪异现象。B他已知道鲁恭的政绩很突出。C他担心久留也无法了解实情。D他怕自己的徒弟会干扰贤人。(3)有人认为“此文开头写鲁恭重德化,后面却主要写其人的所见所闻,似乎与此无关”。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五、情景默写10 . 按要求默写。(1)寂寂江山摇落处,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4)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_,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7)中国古代文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作者望月时产生了心里幻觉,以突出对故乡的感怀。温庭筠商山早行 “_,_”这两句关注眼前景物,捕捉到最真实的感受,将辛苦愁思寓于其中。而苏轼的水调歌头 “_,_”两句则又借明月表达对人生的美好祝愿。(8)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典故的连续两句, “_,_。”(不能写试卷上出现的句子)六、诗歌鉴赏阅读诗歌,回答下面小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1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B前两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C“何当”句为想象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情景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D尾句又提巴山夜雨,表现出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讲述给亲友听。12 . 你能从本诗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它吗?七、语言表达13 . 根据要求写,写演讲稿。新学期开始,七(13)班同学举行班干部竞选活动(如竞选班长、学习委员、语文课代表),你也是其中某职务的候选人之一。竞选的方式是演讲,请你准备一篇简短的演讲稿。要求:(1)内容要阐明竞选的是哪一职务,要能突显自己的优势,如工作经验、特长能力、施政设想等。(2)表达流畅,书写规范,标点正确。(3)不出现真实的人名,120字左右。八、名著阅读14 . 名著阅读题。(1)在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曾被人称呼为“冠军”,请简述这一称号的来历?(2)呼兰河传中为了给小团圆媳妇“治病”,邻居们出了哪些主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