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天子为动,改容式车B甚矣,汝之不惠C入则无法家拂士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 . 下面关于朝花夕拾的内容,哪一项表述有错误?( )A阿长与中,阿长不但放福橘,教“我”说恭喜,还给我讲“长毛”的故事。B无常中,戏中的无常去勾魂,因放被母亲悲哭的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自己遭罚。C父亲的病中,陈莲河所开药方总有奇特的药引,如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等。D琐记中,父亲故去后,沈四太太唆使“我”偷用母亲的钱,偷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B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D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4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游山西村中的“春社”是古代祭祀名,春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而在社戏中的“社”是绍兴一种居住区域,而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C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D“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江阴”即长江之南。5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属引凄异,空谷传音舜发于畎亩之中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蝉则千转不穷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曾益其所不能D军士吏被甲天子为动,改容式车6 .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A其两膝相比者比:比较B佛印绝类弥勒绝类:极像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相类似D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二、句子默写7 . 默写。(1)角声满天秋色里,_。雁门太守行(2)_,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_,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做(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三、对比阅读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二)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僥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节选自苏轼游白水书付过)注:汤池:即汤泉。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缒石:用绳系着石头向下。倒行:顺来路回去。击汰:击水。汰,水波。珠璧:此指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余甘:橄榄的别称。8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见曦月曦:太阳B乘奔御风奔:飞奔C飞漱其间漱:冲荡D空谷传响响:回声9 .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0 . 语段(一)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词有什么作用?11 . 语段(一)和语段(二)都写到水,侧重点有何不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2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惩山北之塞(_)(2)方磨铁杵 (_)(3)始一反焉(_)(4)媪自言姓武(_)1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C虽我之死D隐土之北14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用现代汉语。(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5 . 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6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往之女家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4)以顺为正者17 . 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18 . 下面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 ”和“论据”展开批驳。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揭示了大丈夫的内涵。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19 . 请你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襄。自此以往,施及州间。”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向氏以国氏之谬已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间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善,水盗鱼整,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整,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熟怨哉?”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日:“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20 .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1)喻其为盗之言(2)遂逾垣凿室21 .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22 . 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象记明林璐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禁卫,将授官于汝。”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思陵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守土者廉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注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守土者:地方官员。备:充任。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牝(pn):雌性的。廉:查访。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数数(s):数,通“速”,快。23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必入山告语之曰(_) 会明亡(_)候已竟去(_) 守土者异之(_)2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25 . 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六、诗歌鉴赏古诗赏析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26 . 第一、二句,写出了“村夜”怎样的特点? 27 . “月明荞麦花如雪”这句诗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七、综合性学习28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决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材料二:目前,我国近视眼患者已超过三亿,占全世界近视眼患者的1/3,而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已从1998后的第四位上升为第二位,仅次于“近视第一大国”日本。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我国青少年因高度近视而致盲的人数已达30万人。材料三:(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内容。(2)请根据材料二的信息,为“全国爱眼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