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拼音写汉字。怅wng_ z_睢 销声n_迹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某个外国中学生团队到你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其中有交换礼物的环节,跟你结对的外国学生最喜欢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你要送他一张中国古代书法的邮票作为礼物,下列邮票中最适合的一张是A BC D(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你上面所选行书作品的名称写在答题卡上。三、现代文阅读(题文)为何会发生群体性灾难事故?2014年10月17日,韩国一女子团体在街头演出时,因通风口坍塌发生群体性灾难事故,导致16人死亡10人重伤。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最终导致6名小学生死亡。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们除了悲痛,更应该有所反思,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故,避免发生更多悲剧。一般群体性灾难事故是由人们的恐慌造成的。这种恐慌按照恐慌类型来分通常有三大类:进入型恐慌、逃出型恐慌、扰流型恐慌。在各种踩踏事故中,最常见的是进入型恐慌。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目标可能不大,比如。“重庆家乐福踩踏事件”中的免费食用油、“宁夏北大寺踩踏事故”中免费分发的油香饼。当大家都关注一个目标时,人群密度就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危险的程度,这时候一声大喊、一人摔倒、一句谣言,都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人群的踩踏。逃出型恐慌也是常见的恐慌类型。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逃出是为了避免灾难。这种灾难可能是实实在在的,比如火灾或地震;也可能是不存在的,比如谣言。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恐慌是扰流型恐慌。“扰”是指外来刺激,“流”是指人群状态。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军队之所以失败,就是典型的扰流型恐慌导致。他们既没有进攻,也没有溃败,仅仅是因为在后撤过程中,人心涣散、心怀恐惧、谣言纷起、沟通不良,就导致号称百万的军队被8万人打败。群体灾难学的本质,就在于避免恐慌。如果大家原地不动,踩踏就可以避免。有时候外在的危险基本不存在或不是那么紧迫,令我们恐慌的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和逃生心态。那么,假设我们就处在人群当中,出现了问题,当如何避免踩踏呢?首先,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周围的出口,随时准备就近逃生,而不是原路返回;尽可能靠墙站立,而不是随波逐流。其次,要注意避免进入人群高度密集的区域,能让就让,能躲就躲。再次,发现踩踏的先兆,立即高声呼救,让外围人群知道发生了什么。最后,避免对人群带来扰动,比如发出怪叫,或者做出突然弯腰系鞋带等不符合人流趋势的行为。很多所谓的逃生常识要求当事人采取某种姿势对抗踩踏,实际上这是值得商榷的。有研究证明,在模拟的恐慌条件下,只需要5人拥挤就能产生3430牛顿的作用力,个人的抵抗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最好的自救就是大声报警,让外围人群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从外围来解困。对付群体性灾难,我们应相信理智,而不是蛮力;应及时报警,而不是对抗性自救;应重预防,而不是补救。如果大家都能有主动的预防性的态度,群体踩踏事件是可以避免的。(麻庭光文,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23期,有删改)3 . (小题1)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分)4 . (小题2)第段中的加点词“通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阅读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杨志峰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的星球上,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湿热的雨林、广袤的海洋、寒冷的苔原,还有时常寒风凛冽的高耸山脉和四季分明的温带平原,为诸多的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但几乎没有哪个生态系统能够像湿地一样,以狭小的面积,孕育了如此众多的生命。顾名思义,“湿地”就是富含水分的湿润地方。广义的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还是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以及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而狭义的湿地则仅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且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即使按照最为宽泛的定义来划分,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也只有大约6%。它们可能是天然形成,也可能由人类活动所塑造。但就是这些只占地球表面积很小一部分的区域,却为全球大约20%的生物提供了居所。栖居于湿地的野生动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繁多,以至于湿地成为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当我们走近湿地,我们可以领略到栖息其中的动物们的独到生存智慧。黑鹭会将自己的翅膀围成伞状来遮住阳光,使想要寻找阴凉的鱼落入陷阱;丹顶鹤演化出修长的双腿,使它们可以在沼泽地带跋涉和觅食;弹涂鱼独特的身体结构,使它们可以离开水生活一段时间如果有幸观察这些生活在湿地里的生灵,相信你会不由得感慨演化的力量留在它们身上的印记。而在滋养生命的同时,湿地也发挥着调节水分平衡和净化水体的功能。湿地如同天然的海绵,在洪水来临时充分蓄水,削减洪峰;在干旱的季节则成为重要水源,补给河川和地下水。而且,不同于河流,湿地里的水流较缓,使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逐渐沉淀下来,通过化学转化、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富集等途径去除污染物,从而有效地净化水质。这种全方位的调蓄和净化能力,使湿地扮演着“地球之肾”的角色。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许多多的湿地特别是天然湿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围填海、城市扩张和工农业活动,都在挤压着本已不多的湿地;而在一些湿地周围,过度排放的污染物也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令“地球之肾”面临“坏死”的命运。但如果某一个湿地系统完全退化,栖居于其中的动植物,还有巧妙的食物网,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也会随之永远消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呵护脆弱的湿地系统,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里需要认真审视的任务。5 . 结合全文概括“湿地”的功能,不准确的一项是( )A滋养生命B调节水分平衡C净化水体D提供旅游资源6 . 下面对第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特别大。B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栖居于湿地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数量繁多。C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D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湿地在陆地面积中所占比例小,但是栖居于此的动植物却丰富繁多。7 .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保护湿地就像保护我们的“肾”一样重要。B第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表示范围,删去后不会影响整个句子的表达效果。C第段文字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介绍了什么是湿地,简洁准确又通俗易懂。D第段指出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引起人们的忧思。四、句子默写8 . 用原文填空(1),白露为霜。诗经(2),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吞长江 岳阳楼记(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5)论语十则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五、对比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文)东坡与小妹、黄山谷论诗。妹曰:“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加一字作腰,成五言联句,以何字为妙?”坡捻须云:“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妹颔首云:“佳矣,犹未也。”黄曰:“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妹颔首云:“佳矣,犹未也。”坡问:“然则妹将何说?”妹莞尔,轻云:“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二人抚掌称善。注释:黄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9 . 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停顿。(停两处)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10 . 解释下列加点字。(1)撒盐空中差可拟(_)(2)未若柳絮因风起(_)(3)犹未也(_)(4)以何字为妙(_)11 . 试一试,翻译下列句子。(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二人抚掌称善。12 . 细读甲乙两文,回答:(1)刻画两位才女时,其写作手法有何相同之处?(2)赏析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句话的妙处。六、诗歌鉴赏诗歌赏析无 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3 .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困难”“难受”的意思,诗人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明分别时的难舍难分。B“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点明了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楚的心情。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后常被大家作为无私奉献的象征。D尾联借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相互关切和思念之情。青鸟是神话中的信使,因对方居住较远,无法经常见面,只能希望有人前去传信,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惆怅、无奈之情。14 . 请从情感、语言两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七、语言表达15 . 在“诵经典”“唱红歌”系列活动中,有打动你的文采斐然、情韵兼美或富有哲理的诗句、歌词吗?请写出一句并简要赏析。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心中的无限愁苦。八、名著阅读16 .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_。作者在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_,_,_等。17 .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时的动作把那些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1)以上文段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的昆虫记,该书被誉为“_”。(2)“鬼鬼祟祟”在句子中的意思:_。(3)把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_(4)结合原著回答:在括号中填上相应的昆虫名。在作者的笔下,(A)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B)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好几个星期;(C)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A_B_C_巴金评价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请结合以上文段,简要说说作者是如何在虫性中体现人性的。_九、作文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柏拉图说:“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让心灵翱翔于诗意的天空,陶渊明在“晨兴理荒秽”时,发现了“带月荷锄归”的诗意;王维“行到水穷处”时,发现了“坐看云起时”的诗意;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意;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时,发现了“应是红肥绿瘦”的诗意生活乏味时,需要诗意来调剂色彩;低落迷茫时,需要诗意来唤醒激情;躁动不安时,需要诗意来抚慰心灵。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来润色,有诗意的人生才会绽放迷人的光彩。请你以生活需要诗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真实经历,可以虚构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要求:(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