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无误的一句是(3分) A面对这滚滚麦浪、袅袅炊烟,你能想象五十年前这里哀鸿遍野、万人空巷的情形吗?B用别别扭扭的形式、弯弯绕绕的文字将本来明明白白的道理“艰深化”,这种学风不足为训。C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日期日益迫近,国民党和民进党相互攻讦愈演愈烈,已成掎角之势。D这两位神交已久的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的学术会议上萍水相逢之后,又各奔东西了。2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项是( )A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开创“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美好未来。B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等。D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二、字词书写3 . 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言简意丰。请赏读晋祠难老泉的这副对联,体会它的意蕴,并用楷体书写。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与理解 中国石拱桥节选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拄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予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4 . 文段在介绍卢沟桥时紧紧扣住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惊人杰作”这一点。如写形式优美,就摹写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写_,就用“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与“_”作比较。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因为它是中国石拱桥中不同于赵州桥的典型的_石桥。5 . 选文第一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列数字B列数字打比方C列数字作比较D分类别下定义6 . 说明的语言必须准确。加点词“几乎”是_的意思,这一副词的作用是_。7 . “永定河上”四字主要用来说明卢沟桥的_。文段中介绍的还有卢沟桥的修建年代、长度、宽度及_。8 . 文段引用马可波罗的赞语和“卢沟晓月”。都是说明卢沟桥的特点,且侧重于说明卢沟桥的_。9 . 从卢沟桥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杰出成就是用料省、_、_,这也是古今中外桥梁建筑以及任何建筑所一致追求的目标。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小题。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茸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0 . 请结合语境,指出选文三处划线的“梨花”在文中的含义。原来她还不是梨花那洁白的梨花驿路梨花处处开11 . 伴随着梨花的开放,雷锋精神得以传承,请在选文中找出三个传承“雷锋精神”的事例。12 . 说说选文第6段在行文上的特点及其作用。13 . 文末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有什么作用?14 . 有人认为,我们这个时代,“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你赞同这种观点吗?非文学性文本阅读( )梁文道很多人以为一个电台或电视的清谈节目要做得好,主持人的口才是最重要的。但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原来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成功的清谈节目靠的是参与者的“耳才”,而非“口才”。也就是说,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因为谈话不是独白,你说的任何一段话都不可避免地坐落在对话者的言词之中,它构成了你的背景,发展了你的言论。假如你只是抱着满腹的宏论,却完全听不到别人在讲什么,就算你说得再有道理,也难免予人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乱感。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许有错,也许需要检视自己的信念;除非我们坚持自以为是的正确要比共认的真理还伟大,否则带着耳朵去参与对话就是一次检验自我的好机会了。解释学宗师伽达默尔在他的经典真理与方法里如是说:“必须从一开始就对文本的异己性保持敏感。但这种敏感既不涉及所谓的中立,也不意味着泯除自我;而是为自己的先存之见与固有理解容让出一块空地。对自己偏见的觉察是件重要的事,因为这样,文本才能呈现出它所有的他性,以及它那相对于读者固有理解的真理。”解读文本固如是,与他人对话恐怕更当如是。因为在央视上讲清史而闻名的阎崇年先生前几天被人掴了两巴掌。那是一场作品签售会,一位年轻男子排队走向正在为读者签名的阎先生,然后发难出手。据目击者说,当时还有人在现场大叫“汉奸”,看来是针对阎先生种种为清朝辩护的言论。那位年轻人的朋友后来解释他揍人的理由是因为他没有和阎崇年平等辩论的机会。我不想参与评价清廷的史学争论,也暂且不谈这件事情的后续处理对不对(那位青年后来遭到重罚),我甚至很能体会那种由于欠缺交流机会而生起的沮丧与愤恨;可是我很好奇出手打人与言谈对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假如我说了一番驳斥对手的话,而对方不能完满响应甚至不理睬我,于是我动手给他一巴掌;这是否表示我这一巴掌其实是我所有想法的延续和表达?一个耳光又是不是一段话的代替呢?如果打人也是一种辩论的方法,我是否也该预期对方将以拳脚回报?因为对话和辩论总是有来有往的。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阎教授总不愿“正面响应”那些青年的理由(是没有时间,还是他的响应被人觉得不够正面?)。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为了让他们听到我说的话,我只好比他们还大声。于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别人到底在讲什么。也许我们乖得太久了,不想再当个只能听话的傻孩子,所以我们现在都有话要说。周遭如此喧哗,我必须用尽心思把文章的标题起得耸动一点,让我发言的姿态张狂一点。也许我说得没有什么道理,但起码我被人听到了;也许别人没听懂我到底说的是什么,可是说话的语调和姿态要比说出来的内容还重要;因为正是那些语调与姿态让我被人看见。被人看见,所以我存在。于是每个读者其实都是作家。在一篇一万字的文章里看见一句令我不满的话,忘记剩下那部分吧,我要写一篇两万字的回应来批判它。我为什么要耐着性子看完那篇东西呢?我为什么要深入甚至同情地理会它的真正含义呢?它只不过是我用来表达自己的机会和借口罢了。个性被压抑够了,因此“个性”二字是今天最高尚的品德。听别人说话不算个性,让别人听见我说话才算是个性。所以这是每个人都要说话但却没有人想听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清谈节目或许是不必要的,我想。15 . 以下选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主要是因为若忽略了“听”,那么你说的话难免会有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乱感。B作者“很能体会那种由于欠缺交流机会而生起的沮丧与愤恨”,因而他并不反对文中那个青年为争取与专家辩论的机会而做的一切。C依照作者观点,一些浮夸的“标题党”之所以频繁出现,有可能是因为某些人极其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关注。D作者认为在这样的时代里,清谈节目已经完全没必要存在。因为要说话的人太多,而愿意耐着性子听人说话的人已经没有了。16 . 本文发表时题目是“人人都是作家,但却没有一个读者”,在选入常识一书时,作者将标题改成了“浮躁: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你认为哪个标题更符合文意?试从行文思路角度说明理由。17 . 最近,九(1)班的小燕同学时常和她妈妈吵架。据小燕说,她们“话不投机”,谁都不理解对方,总是“一言不合”就开始吵架。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小燕提一些建议。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周敦颐为官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分宁:地名。主簿:官名。委:抛弃,扔下。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18 . 用“/”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标一处)如 此 尚 可 仕 乎19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有狱久不决狱:_(2)有囚法不当死 当:_(3)将弃官去去:_(4)如此尚可仕乎如此:_20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_(2)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_21 . 周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五、句子默写22 . 古诗文填空。(14分)(1) _,失道寡助。(二章) (2)无可奈何花落去, _。(3)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 (4)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长风破浪会有时, _。(李白行路难) (6) _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8)_,各领风骚数百年。(龚自珍已亥杂诗) (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10)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1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3 . 结合词句内容分析词人情感态度的变化?24 . 自选角度(内容、情感、形象、炼字、手法等)谈谈你对词题中“壮”字的理解。(至少两个方面层意)七、名著阅读25 . (题文)名著阅读。在这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地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地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地打嗝,水要往上漾!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_,作者是_。下面文字介绍的是该部名著中的另一个人物,请你写出“她”的名字。她曾被一个军官抛弃过。后来她与他(即上面文段中的“他”)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最后,她因难以忍受苦难生活给她造成的屈辱而自杀了。“她”的名字是:_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统计表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比例依赖手机的原因比例1小时以下19.23%通信需要21.15%1到2小时21.15%放松需要42.31%3到5小时44.23%上网查资料19.23%5小时以上15.38%生活无聊空虚17.31%(材料二)网友A:饭菜上桌掐,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不是拿起筷子一尝美味,而是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博;吃饭时,一只手动筷子一只手按着手机键盘。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网友B: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生日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淘宝、游戏没事儿的时候就想掏出来看看,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而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干。网友C:我起床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上班也没啥心思,一有空就会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而且还时不时看下有没有短信、未接来电什么的网友D:最近手机玩得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材料三)专家A: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