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一个人对生活提出要求的时候,生活也会对他提出反向要求。,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首先反复自己有多大本领去满足生活的要求,自己的能力与愿望是否相配,然后再想办法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A而且掂量考查B所以思考考查C所以掂量考察D而且思考考察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伦之乐”“雨后春笋”“甜蜜地笑”“十分可爱”四个短语结构相同。B“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这句话用语得体。C由扬州市体育局、高邮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环高邮湖自行车越野赛圆满落幕。这一句的主干是:“越野赛落幕”。D“这么冷的天,大人尚且受不住,何况是孩子。”这句话是递进复句。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农谚(yn)迁徙(x)行辈(xng)撺掇(cun)B凫水(f)两栖(q)褶皱(zh)狩猎(shu)C潺潺(chn)追溯(s)缄默(jin)沼泽(zho)D雾霭(i)凋零(lng)欺侮(r)沟壑(h)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B是否努力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C谁也不能否认中国建国短短70年却能创造如此卓著的业绩。D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5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B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C每天早自习的时候,同学们都放开喉咙读书,真是人声鼎沸。D这次活动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民阅读方式不再局限于报纸、书籍等传统阅读,相对于传统媒体,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奇的阅读体验。那么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有目的性。数据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今天的80%至90%。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因此,不读书、不学习,必然跟不上时代潮流,不知选择,不会选择的阅读必然劳而少功,收效甚微。在阅读时,联系自己的思想、境遇、心情去读,从阅读中找到现实中自己的影子,这样的阅读才有益。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懂得自我甄别。它在为人们提供一种图文并茂、动静相宜的数字化阅读空间的同时,也为滋生低俗文化提供了温床,大量的信息垃圾易腐蚀读者灵魂,污染数字阅读生态文明。面对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数字化阅读环境,我们要善于甄别筛选海量而无序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做到相互补充。新媒体是纸质阅读的“作料”,数字化阅读带给人们一种视觉感官的愉悦和享受,好比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甚至是囫囵吞枣,记忆只停留在表层,较纸质阅读,数字化阅读是一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新媒体虽然阅读方便,信息量大,但毕竟是零星的,缺乏上下文情境和创作背景,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它不能替代系统化的学习,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网络上的阅读,还要延伸拓展阅读,把数字化阅读与走进书店、图书馆阅读结合起来。纸质阅读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快、全、杂的特点,补全系统,甚至找到不同的观点,丰富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使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客观、深刻。通过互相取长补短,从“浅阅读”向“深阅读”递进,借助更多方式来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提倡全民阅读。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的传播手段,调动起国民读书的热情,尤其是阅读要从少儿抓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高度的读书自觉。在大社会、大数据、大文化的新媒体背景之下,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只要能够传播阅读文明,打造书香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已足够。(材料二)近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调查表时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数字化阅读接触率58.16468.27376.2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材料三)2018年对我国民众倾向的阅读形式的调查发现,38.4%的成年人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17年下降了6.7个百分点;有40.2%的人倾向于“手机阅读”,比2017年上升了5.1个百分点;有12.8%的人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7.7%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0.8%的人“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6 . 对(材料一)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但没有明确的观点。B本文以“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奇的阅读体验”为论点,逐层展开议论。C本文以“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为讨论话题,逐层展开议论。D本文先提出分论点,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即:“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只要能够传播阅读文明,打造书香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已足够。”7 . 为“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懂得自我甄别”这一观点选择论据,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爱因斯坦B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苏轼C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别林斯基D看书不能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顾颉刚8 . 对(材料一)第段主要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比论证,突出数字化阅读是一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B运用比喻论证,突出纸质阅读是从“浅阅读”向“深阅读”递进。C运用比喻论证,强调纸质阅读更能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D运用对比论证,强调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要相互补充。9 . 对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调动全民读书的热情,要从孩子抓起,电子书、纸质书都可作为阅读对象。B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持续上升,多媒介阅读(数字化阅读、纸质阅读)时代已经到来。C国民纸质阅读接触率呈下降的趋势,数字化阅读取代纸质阅读的趋势不可逆转。D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各有优势,可以互为补充,从而提高全民族阅读水平。10 . 同学们阅读了这三则材料后纷纷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悟”,既贴切又得体的一句是( )。A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化阅读,关键是要“读”,条件再好,不读一切都将落空。B我才不管什么“深阅读”,“浅阅读”,纸质阅读就是不方便,我就不喜欢。C数字化阅读既方便又新潮,碎片也罢,低俗也罢,都不影响我的喜爱。D科技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无助于解决阅读的乏味。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念远何岸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梦到这里了。阳光斜斜地从叶隙中穿过,地上一片光影交错。苍翠的树木环绕着,在松软的土地上稳稳扎根,一阵风吹过,吹来一阵树叶低吟,还有远处似有似无清脆空灵的风铃声。地上铺满了柔韧干爽的叶子,走起来沙沙地响。远处我看不真切,只能看到一个中年男人的轮廓,似乎是背对着我。他身材不算高挑,却很清瘦,一袭长衫稍显宽大,负手而立,一动不动;风吹动他的长衫尾角,有一种安详的气质。分明是背对着我,但我就是知道,他此刻在笑,那种温暖、释然的笑。似乎听见他在低声哼着什么曲调,稍纵即逝,几片音符从我耳边划过,那样温柔。那年高考,夜夜梦见他,我叫他念远。梦中的他,永远是那个让人踏实的背影,我却从未看清他的模样。每次作文,我想到他,想到梦里那片仙境般的土地,便文思泉涌。高考那天,我也没有紧张,提笔走进考场,就像刚从食堂吃完晚饭回班一样轻松,心里装着的却是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远也不远;三载上下而求索,付之一搏。依稀觉得这是念远会对我说的话。后来,我进入了大学,而念远再未入梦。我开始变得和周围所有人一样,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疲惫地追求着某个自己也说不清的目标。我原以为,我的生活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一天接到了舅舅的电话外公走了。听到这个消息,记忆中尘封许久的外公的形象突然鲜活起来。6岁以前,我一直是在H县外公家度过的,幼儿园都是在当地上的,直到小学才和父母一起来到B市生活。那几年时间,外公经常带着我去他的店里卖东西,我学得了吆喝的好本领,人们看到一个几岁的小孩在那里卖力地喊,往往会驻足买上几块钱的东西。那时候外公每周末都要带我去爬一次山,那座山不高,海拔一千米,当地人都叫它公里山。这次奔丧回了一趟老家,又爬了一次山,半山腰上仿佛能看到十多年前外公走在我前面,额角淌着汗,笑着问我累不累。他笑起来有种让人心安的温柔。就像是等了多年终于等到那一瞬间的光影那一刻阳光正好,穿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不远处的亭子顶上挂着的锈迹斑驳的铃铛在风中摇曳,声音清脆灵动;地上仍是落叶层叠,像当年一样,踩上去松软舒服;远处,外公似乎已经爬到了山顶,笑着哼唱他最喜欢的小曲儿,享受着山顶的清风。那天,我最后看了一眼即将阴阳两隔的外公的遗容,想起小时候他曾带着我晚上数星星,睡前给我讲海的女儿,牵着我的手带我去荡秋千;而我来到B市后,却很少再回去过,以至于当年那么鲜活美好的记忆,竟被生活中的烦心事所掩埋。记得每一次和我通电话,他都满怀期待地问我暑假回不回老家,我总会含糊其辞地说有课外班。如今,想起儿时的那些美好,长大后的那些所谓的忙碌,心里一阵酸涩。那一夜,我竟又梦到了他。醒后依稀记得,我终于看到了他的真容,长得和外公颇有几分相似。无论他是否是外公,我都决定要积极、快乐起来。前些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访谈节目,嘉宾讲到自己几年前曾经看到一个网名叫“念远梦安”的人发的一篇博客,说是我们不能做生活的傀儡,要敢于与自己对话,看淡一些名利相争,感受生命中的美好。他说这篇博客当时给他很大启发,决定走出高考带给他的阴影。那个微博账号是我高考前用的,那篇文章是我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发的。想不到7年前埋下的种子竟让我也成为了别人的“念远”。(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8日)11 . 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时间念远的“出现”“我”的心理变化高考那年夜夜梦见他_进入大学_将其忘却_再次入梦倍受鼓舞前些天“我”成了别人的念远_12 . 文章第节划线句颇有韵味,请加以赏析。13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外公是一位怎样的人。14 . 试分析文章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15 .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念远”的含义。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注释】跸: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16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拜释之为廷尉B此人/亲惊吾马C而/廷尉/乃当之罚金D民安所厝/其手足17 .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属(2)固 (3)厝18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2)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19 . 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四、句子默写20 .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_,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两岸石壁,五色交辉。_,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1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2 . 请赏析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六、语言表达23 . 下面是小茗同学的一段习作。请根据要求进行评改。春季万物复苏的时候,母亲便拿了南瓜籽,随同棉花一同种到地里。不过,南瓜是种在地的最边上的,往往挨着土坡、小沟,并且杂草丛生,十分荒寂。母亲说:“南瓜倔强得很,这些草儿是争不过它的。”不几天,南瓜便与棉花一同发芽了,棉花苗黄黄的、嫩嫩的,弱不禁风的样子让人看了就觉得心疼。南瓜秧却是黑黑的,一开始就显示出毫不示弱的勇气。它的生长十分迅猛,让人始料不及,头几天叶子还鸡蛋大小,一晃眼,就变成蒲扇大了,再不注意,就变成巴掌大了。南瓜开花比较早,第一条蔓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