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机械学基础PPT课件_第1页
齿轮机械学基础PPT课件_第2页
齿轮机械学基础PPT课件_第3页
齿轮机械学基础PPT课件_第4页
齿轮机械学基础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齿轮机构,轮缘、轮辐、轮毂传动比:两轮的瞬时角速度之比,7.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7.8其他齿廓齿轮传动简介,7.7其他类型齿轮传动,7.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设计,7.5渐开线齿轮的切制及变位原理,7.4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7.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7.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目录,7.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定传动比齿轮传动,变传动比齿轮传动,本章只研究定传动比传动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的特点,传递空间任意两轴的运动和动力能够实现定传动比传动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准确,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不适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齿轮机构的分类,平面齿轮机构,空间齿轮机构,7.1.1平面齿轮机构,外齿轮啮合传动,(1)直齿圆柱齿轮,内齿轮啮合传动,(1)直齿圆柱齿轮,齿轮、齿条啮合传动,(1)直齿圆柱齿轮,(2)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3)人字齿轮啮合传动,直齿锥齿轮啮合传动,7.1.2空间齿轮机构,(1)圆锥齿轮传动直齿、曲齿、斜齿,曲齿锥齿轮传动,(2)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3)蜗轮蜗杆传动,齿轮机构的分类,平面齿轮机构,空间齿轮机构,齿廓曲线,7.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齿廓形状决定了节点的位置,节点的位置决定了其瞬时传动比。,o1,o2,P,vk1k2,K,齿廓啮合基本方程式,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两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必通过由传动比决定的节点位置P,.,17,O1,O2,P,a(中心距),实现定传动比的条件:,两个齿轮啮合传动,节点P必是连心线上一固定定点。,.,18,7.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7.3.1渐开线的形成与渐开线方程,当一直线在一圆周上作纯滚动时,该直线上任一点的轨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渐开线,基圆,K,N,A,rb,O,发生线,基圆半径,(1)渐开线的形成,.,19,K,N,A,rb,O,渐开线方程,(2)渐开线方程,.,20,K,N,A,rb,O,渐开线在基圆上压力角为0,离基圆越远,压力角越大,K,N,A,rb,O,1,2,渐开线上各点压力角不等,,直线与圆纯滚,7.3.2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在基圆上压力角为0,离基圆越远,压力角越大,7.3.2渐开线的性质,K,N,A,rb,O,N1,K1,3、渐开线上任一点K的法线切于基圆,切点N是K的曲率中心。,离基圆越远的点,曲率半径越大。,4、同一基圆上任意两条渐开线之间的法向距离相等。,K1,K1,K,A,A,K,A,K,K1,7.3.2渐开线的性质,5、同一个基圆展出的渐开线相同。基圆不同,渐开线的形状不同。,N4,7.3.2渐开线的性质,6、基圆内无渐开线。,基圆越小,渐开线越弯曲;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7.3.3渐开线齿轮尺寸参数,pk任意圆齿距pk=uk+sk,ra,rf,B,1.齿轮各部分的名称,ra齿顶圆半径,rf齿根圆半径,B齿宽,rk任意圆半径,uk任意圆齿槽宽,Sk任意圆齿厚,h=rarf全齿高,.,26,2.渐开线齿轮的标准参数和标准齿轮,(1)压力角标准:,分度圆,标准压力角:,r,取附近一段渐开线作为齿轮的齿廓,这就是我国现行的压力角标准。,K,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2)模数标准:,r,p,分度圆的周长l为:,模数是表示齿轮大小的标准参数,齿轮的很多参数与模数相关。,教材P108表7-1,(3)齿高及顶隙标准,h,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30,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按标准参数设计,且分度圆上齿厚与齿槽宽相等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标准齿轮,标准齿条,内齿轮,ra,rf,r,渐开线的发生线齿廓法线,NK是K点的曲率半径基圆的切线,N点是K点的曲率中心,渐开线的性质(强调),K,N,A,rb,rk,O,K,A,.,34,渐开线的性质(强调),任意两条渐开线之间的法向距离相等。相邻两齿同侧齿廓法向距离等于基圆齿距。,K1,K1,K,A,A,K,K,N,A,rb,rk,O,K,A,K,渐开线上的微分弧长KK=ds=d,d,d,7.4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7.4.1渐开线齿廓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过度曲线,.,37,o1,o2,P,N1,过两齿廓接触点所作的齿廓公法线N1N2与两轮连心线O1O2交于定点(节点),渐开线齿轮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K,N2,7.4.1渐开线齿廓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传动比为定值,.,38,o1,o2,P,N1,K,N2,7.4.1渐开线齿廓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1.接触点的公法线,2.两基圆的一侧内公切线,3.啮合线:,一对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接触点的轨迹称为啮合线。,.,39,7.4.2渐开线齿廓传动的特点,啮合线为直线,啮合角不变。,o1,o2,P,N1,B1,N2,N1N2理论啮合线,接触点的公法线与两节圆内公切线所夹的锐角为啮合角。,B1B2实际啮合线,B2,ra2与N1N2的交点B1开始啮合点,ra1与N1N2的交点B2终了啮合点,会不会有实际啮合线呢,.,40,.,41,7.4.2渐开线齿廓传动的特点,2.正压力的方向和位置不变,3.中心距改变时传动比不变,o1,o2,P,N1,K,N2,渐开线啮合的可分性(运动学特点),中心距变大,节圆半径变大,啮合角变大,但传动比不变。,.,42,7.4.3渐开线齿廓间的滑动,P,接触点由KK,一对齿轮啮合由主动轮的齿根推动从动轮的齿顶。接触点由主动轮的齿根逐步移向主动轮的齿顶,由从动轮的齿顶逐步移向从动轮的齿根,但移动的时候始终沿着啮合线。,在K点啮合时,齿轮1、齿轮2齿廓上的哪一点参加啮合,.,43,7.4.3渐开线齿廓间的滑动,P,.,44,P,.,45,P,o1,o2,.,46,N1,N2,相邻两齿同侧齿廓的法向齿距相等:K1K2=pn,根据渐开线的性质,,7.4.4.1正确啮合条件,7.4.4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应满足的条件,.,47,7.4.4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应满足的条件,.,48,7.4.4.2连续传动条件,B1K=pn,Pn=pb,K,N1N2理论啮合线,ra2与N1N2的交点B1开始啮合点,ra1与N1N2的交点B2终了啮合点,B1B2实际啮合线,连续传动条件,.,49,重合度计算,.,50,.,51,单齿啮合区,B1,B2,假设重合度,.,52,pb,0.45pb,0.45pb,0.55pb,pb,单齿,双齿啮合区,=1.45的意义:,B1B2=1.45pb,越大,双齿啮合时间长,=1.45表示在齿轮转过一个基圆齿距的时间内,45%的时间两对齿啮合,55%的时间一对齿啮合。,表明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的平均值。,重合度的意义:,重合度的影响因素,.,54,7.4.4.3间隙条件,1.无侧隙条件:,标准齿轮:,标准中心距,s1=u1=s2=u2,标准安装的特点:,实际中心距,.,55,7.4.4.3间隙条件,2.顶隙条件:,保证顶隙为标准值c=c*m,标准齿轮标准安装:,标准齿轮非标准安装:,非标准安装的特点:,标准齿条,中线(分度线),特点:1)压力角处处相等,且等于齿形角,,2)齿距处处相等:p=m,7.4.5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rb1,P,N1,B2,K,B1,O1,1,vr,啮合过程,齿轮与齿条啮合的特点:节圆就是分度圆。啮合角等于压力角。,齿形角,啮合线,实际啮合线,节线,当齿条位置向下平移一段距离时,,rb,P,N1,B2,K,B1,O1,1,vr,节点位置不变,齿轮节圆不变,此节圆即为齿轮分度圆。,齿轮与齿条啮合的特点:,P点位置不变,啮合角不变。传动比不变,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已知:Z1=20,Z2=40,=20,m=5mm,ha*=1,c*=0.25。(1)求两齿轮的几何尺寸:d、db、da、df和中心距a;(2)画出理论啮合线和实际啮合线;(3)求小齿轮参与啮合齿廓的最小曲率半径1min;(4)求大齿轮齿廓工作段上的最小压力角。,(1)由渐开线直齿轮尺寸参数计算式得:d1=mz=520=100mm,d2=540=200mm,db1=d1cos=100cos20=93.97mm,db2=d2cos=200cos20=187.94mm,da1=d1+2ha*m=110mm,da2=d2+2ha*m=210mm,df1=d12(ha*+C*)m=87.5mm,df2=d22(ha*+C*)m=187.5mm,a=(d1+d2)/2=150mm,理论啮合线N1N2,实际啮合线B1B2,1min=,1min=(rb1+rb2)tan-rb2tana2=4.456mm;,(3)小齿轮参与啮合齿廓的最小曲率半径1min,(4)求大齿轮齿廓工作段上的最小压力角。,B2=arctan(B2N2/rb2),B2N2=N1N2-N1B2=(rb1+rb2)tan-rb1tana1=22.71mmB2=13.59,B2,.,65,7.5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切制及变位原理,齿轮轮齿的切制方法,仿形法,范成法,.,66,1.仿形法:仿照齿轮的形状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刀具形状与被加工齿轮的齿槽形状相同或相近。,(1)铣齿法,指状铣刀切制齿轮,.,67,.,68,冲压齿轮,拉削齿轮,.,69,范成法,2.范成法: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传动时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70,齿轮插刀加工,范成法原理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齿条插刀加工,齿轮插刀,.,71,7.5.1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切制渐开线齿廓,标准齿条形刀具,中线,m/2,m/2,.,72,切制原理,节圆,节线,范成运动中的节圆就是分度圆,节圆的周长:,.,73,节圆,节线,范成运动中的节圆就是分度圆,p=p刀,结论,m=m刀,.,74,节圆,节线,结论:,被切齿轮的z取决于刀具与轮坯的相对运动,2.,.,75,节圆,节线,结论,被切齿轮分度圆上的s取决于切削终了时刀具与轮坯的相对位置。,被切齿轮分度圆上的s等于刀具切削节线上的齿槽宽。,.,76,节圆,节线,结论,刀具的中线与分度圆相切,s=u标准齿轮,刀具的中线与分度圆相离su正变位齿轮刀具的中线与分度圆相割s0;加工出的齿轮为正变位齿轮。,刀具移近轮坯中心时为负变位,x0;加工出的齿轮为正变位齿轮。,刀具移近轮坯中心时为负变位,x0,x=0,xa正变位,aa负变位)可以避免根切(z17,正变位)改善齿面滑动状况(大齿轮负变位,小齿轮正变位),.,89,N2,N1,B1,B2,ra2,ra1,rb1,rb2,O1,O2,改善齿面滑动状况(大齿轮负变位,小齿轮正变位),B2,B1,.,90,7.6.2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正传动零传动负传动,标准齿轮:标准安装(r=r,a=a,),变位齿轮:非标准安装(rr,aa),中心距a的变化取决于x1+x2,根据x1+x2将齿轮传动分为三类:,.,91,正传动,特点:,.,92,零传动,特点:,因,.,93,零传动,.,94,负传动,特点:,.,95,变位系数选择的约束条件:,避免产生根切;1.15;sa1(0.250.4)m;避免产生过渡干涉。,.,96,7.6.3变位齿轮尺寸参数计算,任意圆齿厚计算无侧隙啮合方程式齿轮各部分尺寸计算,.,97,7.6.3.1任意圆齿厚,O,.,98,标准安装,.,99,变位齿轮传动,无侧隙条件:,.,100,变位齿轮的无侧隙啮合方程式:,.,101,7.6.3.3齿根圆和齿顶圆计算,.,102,设计步骤:,(四大圆及分度圆齿厚),(若z1+z22zmin,则必须采用正传动),(),.,103,.,104,7.7其他类型齿轮传动,7.7.1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105,齿廓形成及啮合特性,渐开面,渐开螺旋面,.,106,斜齿轮的齿面形成,直齿:渐开面斜齿:螺旋渐开面1任意端面上的截线为渐开线;2在基圆柱的切平面内其截线为直线;3大于基圆柱的圆柱面内其截线为螺旋线。,.,107,.,108,B,.,109,7.7.1.2尺寸参数计算,端面参数与法面参数,h,h,.,110,尺寸参数,h,h,.,111,斜齿轮几何尺寸计算,.,112,7.7.1.3啮合条件及参数选择,斜齿轮传动产生轴向力,可对称安装或采用人字齿轮。,“-”外啮合,“+”内啮合,.,113,蜗杆传动特点:,1、传动比大。,2、可以自锁。,3、结构紧凑,传动平稳。,4、效率低,7.7.2蜗杆传动,.,114,蜗轮转向判断:,传动比计算:,1:蜗杆有左旋和右旋之分,常用右旋蜗杆。,2:按蜗杆齿数Z1,蜗杆分为单头、双头蜗杆。通常Z1取14。,.,115,7.3.3,用于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圆锥齿轮啮合传动,相当于两个共顶圆锥纯滚,尺寸参数计算以大端为准,.,116,本章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