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鲜妍(yn)荫(yn)庇红晕(yn)数(shu)见不鲜B摇曳(y)冠(gun)冕喉咙(lng)不省人事(shng)C丰润(rn)娉(pn)婷一枚(mi)沁(qn)园春D妖娆(ra)劫掠(lu)忧戚(q)袅(nio)袅烟云2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言的丰富多彩,往往就是思想的丰富多彩的反映。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严格地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使文章形式做到准确而优美,那也会有助于我们头脑日趋精密和活泼。因此,不从训练自己的思想着手来加强辞章修养,将很难有大的效果事实上,辞章问题虽然是个形式问题,却不只是单纯的技巧,而是同作者的思想作风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思想僵化、粗枝大叶的人,很难写得出生动活泼、严密周到的文章来。ABCD3 . 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解说:这一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B大国责任精准扶贫履职尽责点赞之交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C由扬州市体育局、高邮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环高邮湖自行车越野赛圆满落幕。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越野赛落幕”。D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定位是明确的,而北京则承担了太多的非首都功能。解说: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4 . 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功能是很奇妙的。中国文学的鉴赏,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滋味。中国的文学家深知“言不尽意”的道理,所以特别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诸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然而语言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即使是语言大师也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A BCD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衡阳市将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林宇同学参赛。B2018年宁夏新春彩灯文化节在银川市举行,璀璨的彩灯为市民打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C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D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应和。6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七八”“初五”都是数词,“台”“米”“次”“遍”都是量词。B只有意义上完全相反的词才能互为反义词,如:“美”与“丑”、“对”与“错”“上”与“下”都是反义词。C“你成绩考的这么差,你也太聪明了。”这句话中的加点词属于褒词贬用。D“快”“强壮”“硬”“ 悠闲”“黑”都是形容词。二、现代文阅读非文学类作品阅读。关于“巴黎圣母院火灾”的主题阅读(新闻快报)巴黎圣母院遭遇严重火灾2019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其标志性尖顶在烈焰下倒塌。数百名消防员赶到现场抢救,最终成功控制火势,保住圣母院的主体结构。16日早上,在大火燃烧了近15个小时后,巴黎消防员宣布火势已全部扑灭。虽然主体建筑骨架和两座钟楼在大火中幸免于难,但圣母院的塔尖坍塌,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消防人员称,一些内部结构仍有倒塌风险。火灾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有一名消防员受重伤,法国文化部长表示,巴圣母院的艺术品将被转移到卢浮宫保管。(新闻聚焦)全世界在为巴黎圣母院哭泣它为出生而鸣,它为死亡而鸣。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歌剧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烧了。2019年4月15日,全世界为巴黎圣母院悲伤,为法兰西流泪。巴黎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30(北京时间16日00:30),巴黎圣母院起火了,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也笼罩了整个巴黎。当时,最后一批游客正在门口排队等待进入巴黎圣母院参观,圣母院的大门突然关闭,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出来解释原因。不一会儿,在大教堂的最高部分,呛人的白色烟雾开始上升。不一会儿法国警察开始冲进教堂内部,吹口哨并大声呼唤,提醒游客撤离。此时火焰已高耸入云,从大教堂的多个门窗部分溢出。游客和居民都陷入了呆滞,拨出手机给亲人打电话报平安。成千上万的旁观者聚集在塞纳河畔,并挤进了附近的广场,喘着粗气,手捂着嘴巴惊恐万分,并在擦抹眼泪。此时东半球的我们绝大多数人还在睡梦里。一觉醒来,各种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新闻铺天盖地,塞满了我们的手机屏幕,当看到93米塔尖的上半截像散了架的椅子一样掉下来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心中充满哀伤。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现场的法国人民目睹如此惨状,忍不住痛哭流涕,甚至有人唱起了祈祷歌曲,为巴黎圣母院祷告。法国当地电视主持人在现场直播中表示,预计圣母院重修至少需要8-10年时间,在此期间不会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在今后十年内去巴黎的游客,将无缘感受这座教堂辉煌的艺术。起火原因,很多人猜测是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翻新工程施工导致的。在现场的照片和视频中能明显看到耸立在屋顶的方形脚手架。纽约约翰杰伊学院消防科学副教授格伦科贝特推测,施工明火可能是造成火灾的危险因素之一。他认为,火炬上的明火、焊工产生的火花以及其他脚手架上的易燃材料都是潜在的灾难。而屋顶为木质结构,高度非常高,这给地面救火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知识卡片)巴黎圣母院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多年,在1345年全部建成。它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以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1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被雨果称为“石头的交响乐”。(网友热议)小绵羊:就让法国人去哭泣吧!一百多年前,他们可曾听到羸弱的中国人的哭泣!梵高:圆明园被烧、被抢是人为的、是侵略,圣母院失火是事故,而且文化就是有国界的。还有,因果报应的道理是深入中国人民的骨髓DNA的,这是我们的信仰,不是一句大爱天下就能改变的!说一句因果报应就不是好人了?兔子先森:要烧也是法国人的文物,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7 . 结合(知识卡片),概括“全世界为巴黎圣母院哭泣”的原因。8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消防人员熄灭了火灾,巴黎圣母院的主体结构就此转危为安。B虽然火灾造成了标志性塔尖坍塌,但巴黎圣母院的损毁并不严重。C今后10年内,游客将因为巴黎圣母院重修无法进入院内参观。D据消防专家推断,巴黎圣母院火灾是施工明火引起的。9 . 比较阅读(新闻快报)和(新闻聚焦),完成下面的表格。标题巴黎圣母院遭遇严重火灾全世界在为巴黎圣母院哭泣内容特点介绍了火灾发生的时间、灭火的经过、相关损失等情况,简要集中。(1)_态度倾向(2)_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蕴含着对巴黎圣母院被火灾破坏的惋惜之情。新闻价值帮助读者快速获得巴黎圣母院火灾相关的重要信息。(3)_10 . 巴圣母院火灾以来,网上出现了一些非理性言论,值得国人警觉和反省。请根据材料,在(网友热议)中跟帖,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文阅读。被天气弄晕的樱花前些天,日本有人在上晒出了染井吉野樱花提前开放照片,地点从日本西南边的九州岛开始,一直延伸到北边的北海道。所以,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了,导致染井吉野樱花提前开放、给大家拜了个早年?是怕明年赏樱的人太多?还是怕樱花树下的谈笑声太吵?这可能得怪天气,因为它们欺骗了樱花。这些受骗了的樱花,在网上被人们戏称为“傻白甜”。其实,我们不应该怪樱花太傻,它们只是反常天气的受害者。正常情况下,染井吉野樱花的花芽会在夏天形成,但是,此时它们并不会开花,因为叶子会产生一种抑制植物生长的植物激素脱落酸。这些附着于花芽根部的叶子,会将脱落酸送至花芽,从而柳制花芽的生长和开放,进入深秋后,光秃秃的树木停止生长、开始休眠。而在冬天最冷的那几天,樱花树才会打破休眠。之后,随着早春温度的慢慢上升,花芽开始发育、膨胀。最后,随着温暖春天的到来,樱花就开放了。然而,前段时间的天气打破了樱花开放的正常流程。专家认为此次樱花出人意料的提前开放,很可能和前段时间的极端天气有关,包括两次强台风天气。日本花卉协会的育木专家说:“在台风天,许多叶子都被刮掉了。没有叶子,也就意味着没有了抑制花芽的脱落酸。”9月的台风飞燕,是日本25年以来最严重的台风,而紧接而来的台风潭美,破坏力也极强。这两个强台风不知道吹掉了多少叶子台风天后,花芽失去了脱落酸的抑制,开始缓慢发育。但是,樱花的开放还需要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合适的温度。而刚好在这个秋天,樱花又赶上了反常的温暖天气。这些“傻白甜”就误以为春天来了,然后,就开花了。无独有偶,今年10月中旬,我国武汉大学的樱花也突然开放,主要还是受反常气温影响。武汉常年9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8.5oC,10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2.9oC,而今年截止到10月12日,武汉9月的平均气温为30.8,10月1日到12日的平均气温为27oC,明显高于常年同期。这样的“暖秋”让植物产生了“混淆”,以为春天已经到了,可谓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根据7月8日环球网科学报告指出,在世界各地,极端气候现象的普遍存在,可能导致地球生命都会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在极端气候引发的天气现象可能会走到“难以承受”的局面。面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有识之士纷纷倡议,要与自然和谐和处。保护气候的行动不应局限于技术和领导层面上,应该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来共同关心这个问题,因此有必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更广泛、更具普遍性的认识层面上建立全社会气候保护意识。全球经济的腾飞有目共睹,但是森林被毁、酸雨、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以及20%的物种濒临灭绝等,是经济飞速发展的“苦涩一面”。(有删改)11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一般情况下,染井吉野樱花会在夏天形成花芽,但并不会开花,原因是叶子会产生一种值物激素,抑制花芽的生长开放。B进入深秋后,樱花树会停止生长,开始休眠,在冬天只要遇到寒冷的天气就又开始打破休眠,重新发育、膨胀。C日本专家认为前段时间的极端天气,像强台风等,可能是此次樱花出人意料的提前开放的原因。D环球网科学报指出,极端气候引发的天气现象,可能会让地球生命面临“难以承受”的局面。1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具体地说明了正常情况下樱花是如何开放的。B第段划线句子,“很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C第段运用列数字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今年10月武汉气温之高,具体地说明了反常气温对樱花的影响。D本文采用逻辑顺序,通过樱花反常开放这一现象,追溯缘由,表明了极端天气是罪魁祸首。13 . 今年日本和武汉樱花的反常开放分别跟什么极端天气有关系?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来谈谈我们该如何应对极端天气。(链接材料)地球气候的历史表明,气候的冷暖变化有其自然规律,在寒冷和温暖气候背景下都会有不同的极端天气发生,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之间关系的认识还是有限的,但随着科学研究和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在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较好地揭示极端天气发生的机制,做出有效的预警和预报。“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这位善良的老大臣因此就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就这样做了。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他们说这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14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15 . 老大臣的表现与皇帝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16 .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第一项是( )A第段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刻画皇帝自相矛盾、复杂多变的心理,表明皇帝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B第段中加点的词语“诚实”一词运用了反语的手法,具有讽刺意味。C第段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老大臣对自己的愚蠢、不称职是不相信的。照应上文布料的“特性”。D第段中加点词语“听”和“背”写老大臣的“诚实”,实际上是表现他的极端虚伪。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孟子)(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注释)支:通“肢”。使:假使。乞:乞求,请求。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17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非徒愈病(只,仅仅)B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任用)D不惮改作(怕,畏惧)1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乃记之而去。C然而不胜者。D时时而间进。19 .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 . 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_”,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_”。21 . 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他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四、句子默写22 . (1)海内存知己,_。(2)报君黄金台上意,_。(3)_,蜡炬成灰泪始干。(3)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4)_,君子好逑。(5)行路难中体现诗人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句子:_,_。(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尽显激昂慷慨的气概又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_,_。(7)水调歌头中通过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句子:_,_。五、诗歌鉴赏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