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用楷体字认真书写下面语段。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节选自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用最好的状态,屏蔽最坏的心情林宛央我并非一个爱发朋友圈的人,用微信很多年,最初一直处于潜水状态。后来,身边用的人多了起来,出于工作以及社交需求,渐渐地也开始发一些朋友圈。有时候是自己的文章,有时候发一些活动信息,但一直甚少提及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是不想,而是因为爸妈在我的朋友圈里。偶有一次,心情不佳,便把朋友圈当作发泄窗口,半夜里发了一条图文信息,抱怨生活不易,岁月蹉跎。我本以为无人会看,却被爸妈看到了。我爸在第二天给我打电话,问我到底怎么了,还说我妈昨天后半夜一直睡不安稳,嘴里老是念叨,说我肯定遇到了困难,一直挂着心。我妈睡觉向来很浅,我知道,我的那条朋友圈,让她彻夜失眠了。她不会像别人一样,把我的心情当作无病呻吟,她会觉得她的女儿在那一刻,就是不开心的。别人看我的朋友圈,一笑而过,而我却伤害了最爱我的人。那次以后,我就时不时地对爸妈屏蔽自己的朋友圈。发开心状态的时候,权限开放;发一些不好状态的时候,就暂时屏蔽。因为我知道,有些话,我说出来无心,他们听了,却会一直放在内心最深处。我的一条可有可无的朋友圈,牵动着父母日夜煎熬的心。爸妈当然不知道我屏蔽了他们,更不知道他们看到的朋友圈内容,是有限的。我认识的一个人说:“分组可见是朋友圈最可怕的功能。”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的“别有用心”是为别人好,分组可见其实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功能。某天,一个朋友发了条朋友圈。她说:“自从爸妈加了自己的微信,整个朋友圈完全变了。以前能说的话不再能说,失落的状态不敢再发,因为他们不会错过我的每一句话,哪怕叹息的语气。朋友圈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还真有点不习惯。”有多少人,有着相同的感慨。有多少人,在爸妈加了微信之后,困扰过,更温暖过。困扰于他们过于关注自己的状态,温暖于你知道有个人不管你身在何方,他的心始终牵挂着你。我问那个朋友:“你会对爸妈屏蔽自己的朋友圈吗?”她说:“想过,但不能。”她生活的城市距离爸妈很远,虽然常常通电话,但朋友圈已经成为爸妈关注她生活状态的一种方式。如果长时间对他们屏蔽,他们反而会更担心。“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我已经满心愧疚,朋友圈是我对爸妈的一种补偿。”她始终对爸妈开放朋友圈,当然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有因为一条朋友圈而令父母不安的时刻。她的方式是,争取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很好,给爸妈看到一个元气满满的朋友圈。经年累月下来,她发现自己的好心情,竟然真的越来越多。一开始有点演给爸妈看的意思,最后却是爸妈殷切追随的目光,指引着她把生活越过越好。她对我说:“也算是一种屏蔽吧,屏蔽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糟糕状态。”那一瞬间,我有点惭愧。朋友屏蔽了朋友圈,不是屏蔽别人,而是屏蔽自己。用最好的状态屏蔽最坏的心情,用最好的自己屏蔽亲人的担心。(选自2016年第12期知识窗,有删改)2 . 说说标题“用最好的状态,屏蔽最坏的心情”的含义。3 . 结合全文,说说第段有什么作用?4 . 第段中加点的“煎熬”能否删除?为什么?5 . 第段说“那一瞬间,我有点惭愧”,“我”为什么会有惭愧的感觉?6 . 假设你也常在朋友圈发信息,读了本文后,你觉得该如何处理你的朋友圈呢?说说你的想法。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7 . 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8 . 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9 . 结合语境,选择其中一句作简要赏析。(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从修辞角度)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从人物描写角度)10 . 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宣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1 . 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恢弘志士之气恢弘: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陟罚藏否,不宜异同。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13 . 课文理解:(1)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2)作者在此文中向刘禅提出三条安邦定国的建议,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哪一条?最重要的是第条14 . 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_四、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名句默写。(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_。(2)蒹葭萋萋,_。(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4)今亡亦死,_,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陈涉世家)(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不复出焉。(7)_,皆出酒食。”(8)法不阿贵,_。(9)_,人以群分。(10)祸兮福之所倚,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6 .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创作的一首豪放词。全词“狂态”毕露,尽显豪放之气。请从词的上阕举一例分析。 17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用意? 六、综合性学习18 . 完成下面的对联上联:长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